第八章 瀛台殺局

關燈
,若非李蓮英從中求情,立山恐怕難逃罪責。

    此後涵元殿的窗戶紙不知破了多少洞,竟沒人再敢補上一補。

    一到寒冬臘月,光緒就不得不在凜冽的朔風中被凍得渾身發抖,手足麻木。

     除此之外,慈禧不但害死光緒唯一寵愛的珍妃,還時不時找機會刺激和打擊光緒,并讓李蓮英挑選了十幾個心腹太監“侍奉”光緒,這其中除了一位叫王商的太監見光緒實在可憐,對光緒還算忠心可鑒外,其餘的太監全都牢牢地監視着光緒的一舉一動,并壓根不把這位過氣的皇帝放在眼裡。

     光緒真正體會到了“欲飛無羽翼,欲渡無舟楫”的感覺,甚至被折磨到了喜怒無常、神經兮兮的地步。

    他感慨自己不如漢獻帝,其實一點兒也不假。

     索克魯不忍再看這位天子囚徒的慘狀,暗暗歎氣,搖了搖頭,打算離開這個慘淡、壓抑的地方,帶領捕者去其他地方尋找賀謙。

     然而就在他準備轉開輪椅的瞬間,他的雙眼忽然定住了。

     因為他看見,在光緒所坐的禦椅側後方,一雙眼睛,正躲在燭光照射不到的後殿裡,直勾勾地盯着自己!忽然一閃,那雙眼睛消失在了禦椅的背後。

     涵元殿裡竟躲有其他人!索克魯微微一驚。

     索克魯不動聲色,輕輕用右手比劃了一個圓圈。

    衆捕者會意,悄無聲息地散開,轉眼間便将涵元殿團團圍了起來。

     索克魯向站在一旁的冷德全招了一下手,冷德全走過來,索克魯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

    冷德全面露為難之色,說:“索大人,這個……” “冷先生,請了。

    ”索克魯不給冷德全任何回旋的餘地,直接将輪椅滑到一旁,将冷德全一個人留在了涵元殿的殿門前。

     冷德全見所有埋伏的捕者已呈現出劍拔弩張的态勢,索克魯又直勾勾地盯着自己,一股無形的壓力撲面而來。

    他心情緊張,定了定神,踏上兩步,伸出手,卻又縮了回來,轉頭瞧向索克魯,面露難色。

    索克魯點了一下頭。

    冷德全再一次鼓起勇氣,又一次伸出手去,屈起食指,在空中停留了片刻,終于叩在了殿門上。

     哆、哆、哆! “誰?”光緒警覺的聲音從殿内傳出,“誰在外面?” “奴才太醫院醫士冷德全,聞聖躬違和,奉命來替皇上診治。

    ”冷德全小心翼翼地回答。

     “朕病了四日有餘,你為何現在才來?何不讓朕死了,一了百了,倒也幹淨!” 雖然隔了一道門,但冷德全還是急跪而下,惶恐地說:“奴才不敢,奴才罪該萬死!請皇上息怒!” 涵元殿内靜了片刻,光緒的聲音忽然又一次響起:“進來吧。

    ” 冷德全推開殿門,小心地走入,跪在禦案前:“奴才冷德全,叩見皇上。

    ” 光緒斜坐在禦椅上,冷冷地瞧着他,腔調顯得有些陰陽怪氣:“虎落平陽被犬欺,可如今朕呢?朕卻連個太監都不如!哼,别人都趁機欺辱朕,你卻恭謹有加。

    ”頓了一下,加重語氣說,“你說,你來此,是不是暗藏了什麼圖謀?!” 光緒這一句有意無意的呼喝,正好戳中冷德全的心事,吓得冷德全後背冰涼。

    他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情急之中,急忙叩頭,一個叩完,又接着一個,腦袋猶如搗蒜一般,在地上叩個不停。

     光緒絲毫不為所動,任他叩了二十多個頭,忽然說:“你從哪裡來的,就滾回哪裡去。

    ” 冷德全一下子愣住了,擡起頭來說:“奴才……奴才還沒替皇上把脈……” “朕叫你出去,你耳朵聾了嗎?”光緒厲喝。

     冷德全又急忙叩頭,卻不起身,心裡打定主意,就賴在這裡不走了。

     光緒卻不是好伺候的主子,見冷德全不肯走,立刻走下禦案,撿起地上的一塊碎瓷片,朝冷德全揮舞而來,看樣子是打算在冷德全的身上劃個七八道口子。

    冷德全不敢跟光緒動手,秉承好漢不吃眼前虧的原則,腳底抹油逃出殿外,心裡直叫:“瘋了,真是瘋了!” “外面還有什麼人?”光緒的喊聲傳了出來。

    他早就透出窗戶紙上的破洞,看見外面有人影晃動。

     索克魯滑動輪椅,現身于殿門外。

     “禦捕門索克魯,見過皇上。

    ”索克魯腿腳不便,沒有下跪的打算,不過語氣倒甚是恭謹。

     見到索克魯的一瞬間,光緒的眼睛裡忽有異樣的光芒閃動。

     “索……索……” 他一時激動,竟喚不出索克魯的名字,最後化作一句:“事已濟?”當索克魯回應以搖頭時,光緒的神色如同傍晚的暮色般黯淡了下去。

    他問,語氣惘然若失:“那你來做什麼?” “行刺老佛爺的刺客逃出了西華門,”索克魯說,“奴才擔心皇上的安危,特來瀛台護駕。

    ” 光緒心想,若是刺客刺殺慈禧成功,索克魯便是立下頭功,當然要來瀛台迎接自己,如今刺殺失敗,索克魯卻仍然悄悄來到瀛台,将這個消息通知自己,倒也令光緒頗為感動。

    光緒心想:“索克魯果然沒有忘了朕。

    ”在他的心中,仍然将索克魯視作可信之人,畢竟百餘年來,禦捕門一直隻效忠于皇帝一人。

    殊不知,索克魯派胡客入宮行刺慈禧,卻并非出于對光緒密旨的遵照,而是另有一番不可告人的目的。

     “朕很安好,你沒别的事,就退下吧。

    ”刺殺失敗的消息,令光緒有些無精打采,他走回禦案後,在禦椅上坐了下來。

     索克魯不打算就此離開,而是希望到後殿查看,到底是什麼人躲在殿中。

     “奴才擔心刺客躲入瀛台,還望皇上同意,讓外面的捕者們進入殿内,搜查一番。

    ” 索克魯這句話一說完,光緒的臉色變得比翻書還快,勃然大怒道:“我叫你退下!把你的人也通統撤走!”他一忽兒喜一忽兒怒,情緒起伏劇烈,脾氣的好壞讓人捉摸不透。

     索克魯看了一眼後殿,心想皇帝多半是故作瘋癫之态,他此舉,顯然是打算保住躲在後殿裡的人。

    光緒畢竟是名義上的皇帝,索克魯還不敢抗旨不遵,于是道了聲“奴才遵旨”,不動聲色地退出了涵元殿。

    他讓衆捕者撤離了涵元殿,候在離此不遠的豐澤園中,冷德全也随捕者們去了豐澤園。

    索克魯和白孜墨卻悄悄折返回來,在涵元殿的附近,揀了一處黑暗地兒,秘密地躲藏起來,想看一看涵元殿中究竟藏着什麼名堂。

     光緒走到殿門前,向外面掃了一眼,确定四處無人後,快速地拉攏了殿門。

     白孜墨和索克魯悄無聲息地靠近殿外,隔牆細聽。

    

保皇黨

涵元殿内,關上殿門後的光緒,身上的瘋癫狀态忽然一掃而淨。

    他不再呆坐出神,不再喃喃低語,不再叫苦訴冤,也不再抱摔物件。

    他忽然變得無比正常。

    他從後殿中引出了幾個人,幾個穿着黑色夜行衣的人。

     “人都撤走了,你們趕緊找機會溜出去吧。

    ”光緒說。

     一個黑衣人向他走近了一步:“皇上,您當真不跟我們走嗎?” 光緒坐回禦椅,歎着氣說:“我如果要逃,早就逃了。

    ”他自稱“我”,而不言“朕”,顯然對這幾個黑衣人的态度,要比對冷德全和索克魯友善許多。

     光緒這句話一點也沒有說錯,他若想從慈禧的囚禁下逃走,并不是沒有機會。

     當初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時,宮中大亂。

    《庚子國變記》記載:“是日,百官無入朝者……宮中人紛紛竄出。

    ”當時皇城内一片混亂,人人争相逃命,誰還顧得上别人?這時候,光緒若更換一身太監的衣服,乘亂逃走,可謂輕而易舉。

    他也不需要逃多遠,隻需逃到東交民巷列強的使館裡,便可擺脫慈禧的控制。

    可是他沒有這樣做。

    身為一國之君,他不願偷偷摸摸地做事,而是直接面見慈禧,對慈禧說,他想留下來主持亂局,珍妃也跪求皇帝留京。

    慈禧當然不會讓光緒有機會獨自掌權,命崔玉貴殺害了珍妃,挾光緒出狩西安。

    在逃亡西安的路上,光緒也有逃走的機會。

    途經洋河時,恰逢河水大漲,将橋沖垮。

    《德宗遺事》記載,當時慈禧急着逃命,讓心腹太監們擡着她的禦輿過河,卻把光緒留在了洋河對岸。

    此時陪伴在光緒身邊的,隻有忠于他的肅親王善耆。

    光緒大可以乘機脫離慈禧的行伍,返回北京城,然而他卻沒有,而是叫善耆去附近的村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