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碧潭遇刺
關燈
小
中
大
規定,他乘坐的馬車如果停在哪個宮女的門口,馬吃了門前的草,他就應允在那個宮女屋裡過夜。
可是中國古代民間不準平民有非分之想,有一個烈女就因為在街市被一個陌生男人碰了一下胳膊,回到家裡就用菜刀把那條碰過的胳膊砍掉了,以示貞節,這是什麼體統?!是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 居韻說着盤腿坐在一個練功墊上,示意龍飛坐在對面一個練功墊上,龍飛也坐了下來。
居韻認真地說:“你到我家,可能你也看出來了,我爸爸和哥哥不僅是軍人,而且也是有學問的人,而我從小頑皮,喜歡玩,喜愛體育、遊泳、打球,滑雪,下棋,練瑜珈功,文史基本不通,爸爸和哥哥有時嘲笑我,我也覺得很難堪。
可是一坐下來讀書,腦袋就想入非非,你能幫助我嗎?” 龍飛望着她那一副認真的模樣,不竟覺得好笑,說:“我是個粗人,哪裡能幫你?” 居韻用纖纖玉手慌忙去掩龍飛的嘴,嬌聲說:“我不許你說粗話!你……看不起我。
”說着,眼淚竟像斷了線的珠子淌下來。
龍飛沒有想到這個表面看起來浮豔開放的女子竟然也有細膩典雅的另一面,不禁愕然,連忙說:“好,我幫你,别真的傷心了,不過我可有個要求……” “什麼要求?”居韻淚眼朦胧地問,大眼睛一眨一眨的。
“我想多涉獵一下你家的秘密……” “為什麼?” “好奇呗。
” “好奇?” “我正在構思一部反映海軍世家的長篇小說,想多搜集一些素材。
” 居韻一聽,破涕為笑。
“你還能寫小說?原來還是一個業餘作家。
” “我寫懸疑小說。
” “什麼叫懸疑小說?” “就是一個懸念接着一個懸念出現,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廟,廟裡有個老和尚講故事,講的什麼啊?……” 居韻笑道:“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尼姑講故事,講的什麼啊?這我也會講,也會寫,這叫什麼懸疑?” 龍飛搖搖頭,“你還沒聽我說完呢,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廟,廟裡有個老和尚講故事,講的什麼啊?山寺僧房的窗戶上突然出現了一隻繡花鞋,在這漆黑的雨夜,老和尚還在閉着雙眼不知對誰講故事。
廟裡靜得隻聽見下雨的聲音,古樹都不搖一下,古鐘也啞了,廟裡空空蕩蕩,可是這時,廟的山門突然傳來敲門聲,大門敞開,未見人影。
古鐘自己響了一聲,又沉又悶,不知是誰敲的,院内的一棵數百年樹齡的老梅樹突然都綻開了梅花……” 居韻就勢撒嬌地撲到龍飛的懷裡,“吓死我了,别講了,别講了,快别講了!” 龍飛感到她的胸脯急促地起伏,一忽兒,居韻擡起臉,猛然瞥到滑出的白晳的奶子,不好意思地退了回去,整整睡袍坐定軟墊。
居韻問:“爸爸說他畫的是文人畫,什麼是文人畫呢?” 龍飛說:“文人畫亦稱‘士大夫畫’,是中國畫的一種,泛指中國古代社會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畫,以别于民間畫工和宮廷畫院職業畫家的繪畫。
北宋蘇轼提出‘士大夫畫’,明代董其昌稱道‘文人之畫’,以唐代王維為其創始者,并自為南宗之祖。
唐代張彥遠曾說:‘自古善畫者,莫非衣冠貴胄,逸士高人,非闾閻之所能為也。
’此說影響甚久。
近代陳衡恪認為‘文人畫有四個要素: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通常文人畫多取材于山水、花鳥、梅蘭竹菊和木石等,借以抒發靈性或個人抱負,也含有對民族壓迫或對腐朽政治的憤懑之情。
他們标舉士氣、逸品,崇尚品藻,講求筆墨情趣,脫略形似,強調神韻,很重視文學、書法修養和畫中意境的締造。
唐代詩歌盛行,詩人王維以詩入畫,後世奉他為文人畫的鼻祖,他的繪畫作品成為後世文人畫家的範本。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蔚然成風,代代相傳。
南北宋時期出現了許多著名文人,如蘇轼、黃庭堅、米芾父子等,他們在王維的文人畫派基礎上,以書法入畫,實踐并發展了其水墨技巧。
元代,文人畫進入興盛時期。
元統治者重武輕文,導緻更多的文人從事繪畫。
最著名的文人畫家有黃公望、王蒙、倪瓒、吳鎮,即後世所說的‘元四家’。
他們的畫多表現‘隐居’,以‘出世成仙’的态度表達一種士大夫階層的孤傲、空虛的情感。
藝術上提倡‘高雅’、‘平淡天真’,理論上主張‘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寫胸中逸氣’等。
明代前期文人畫處在繼承發展時期,出現了‘吳門畫派’和‘浙
可是中國古代民間不準平民有非分之想,有一個烈女就因為在街市被一個陌生男人碰了一下胳膊,回到家裡就用菜刀把那條碰過的胳膊砍掉了,以示貞節,這是什麼體統?!是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 居韻說着盤腿坐在一個練功墊上,示意龍飛坐在對面一個練功墊上,龍飛也坐了下來。
居韻認真地說:“你到我家,可能你也看出來了,我爸爸和哥哥不僅是軍人,而且也是有學問的人,而我從小頑皮,喜歡玩,喜愛體育、遊泳、打球,滑雪,下棋,練瑜珈功,文史基本不通,爸爸和哥哥有時嘲笑我,我也覺得很難堪。
可是一坐下來讀書,腦袋就想入非非,你能幫助我嗎?” 龍飛望着她那一副認真的模樣,不竟覺得好笑,說:“我是個粗人,哪裡能幫你?” 居韻用纖纖玉手慌忙去掩龍飛的嘴,嬌聲說:“我不許你說粗話!你……看不起我。
”說着,眼淚竟像斷了線的珠子淌下來。
龍飛沒有想到這個表面看起來浮豔開放的女子竟然也有細膩典雅的另一面,不禁愕然,連忙說:“好,我幫你,别真的傷心了,不過我可有個要求……” “什麼要求?”居韻淚眼朦胧地問,大眼睛一眨一眨的。
“我想多涉獵一下你家的秘密……” “為什麼?” “好奇呗。
” “好奇?” “我正在構思一部反映海軍世家的長篇小說,想多搜集一些素材。
” 居韻一聽,破涕為笑。
“你還能寫小說?原來還是一個業餘作家。
” “我寫懸疑小說。
” “什麼叫懸疑小說?” “就是一個懸念接着一個懸念出現,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廟,廟裡有個老和尚講故事,講的什麼啊?……” 居韻笑道:“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尼姑講故事,講的什麼啊?這我也會講,也會寫,這叫什麼懸疑?” 龍飛搖搖頭,“你還沒聽我說完呢,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廟,廟裡有個老和尚講故事,講的什麼啊?山寺僧房的窗戶上突然出現了一隻繡花鞋,在這漆黑的雨夜,老和尚還在閉着雙眼不知對誰講故事。
廟裡靜得隻聽見下雨的聲音,古樹都不搖一下,古鐘也啞了,廟裡空空蕩蕩,可是這時,廟的山門突然傳來敲門聲,大門敞開,未見人影。
古鐘自己響了一聲,又沉又悶,不知是誰敲的,院内的一棵數百年樹齡的老梅樹突然都綻開了梅花……” 居韻就勢撒嬌地撲到龍飛的懷裡,“吓死我了,别講了,别講了,快别講了!” 龍飛感到她的胸脯急促地起伏,一忽兒,居韻擡起臉,猛然瞥到滑出的白晳的奶子,不好意思地退了回去,整整睡袍坐定軟墊。
居韻問:“爸爸說他畫的是文人畫,什麼是文人畫呢?” 龍飛說:“文人畫亦稱‘士大夫畫’,是中國畫的一種,泛指中國古代社會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畫,以别于民間畫工和宮廷畫院職業畫家的繪畫。
北宋蘇轼提出‘士大夫畫’,明代董其昌稱道‘文人之畫’,以唐代王維為其創始者,并自為南宗之祖。
唐代張彥遠曾說:‘自古善畫者,莫非衣冠貴胄,逸士高人,非闾閻之所能為也。
’此說影響甚久。
近代陳衡恪認為‘文人畫有四個要素: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通常文人畫多取材于山水、花鳥、梅蘭竹菊和木石等,借以抒發靈性或個人抱負,也含有對民族壓迫或對腐朽政治的憤懑之情。
他們标舉士氣、逸品,崇尚品藻,講求筆墨情趣,脫略形似,強調神韻,很重視文學、書法修養和畫中意境的締造。
唐代詩歌盛行,詩人王維以詩入畫,後世奉他為文人畫的鼻祖,他的繪畫作品成為後世文人畫家的範本。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蔚然成風,代代相傳。
南北宋時期出現了許多著名文人,如蘇轼、黃庭堅、米芾父子等,他們在王維的文人畫派基礎上,以書法入畫,實踐并發展了其水墨技巧。
元代,文人畫進入興盛時期。
元統治者重武輕文,導緻更多的文人從事繪畫。
最著名的文人畫家有黃公望、王蒙、倪瓒、吳鎮,即後世所說的‘元四家’。
他們的畫多表現‘隐居’,以‘出世成仙’的态度表達一種士大夫階層的孤傲、空虛的情感。
藝術上提倡‘高雅’、‘平淡天真’,理論上主張‘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寫胸中逸氣’等。
明代前期文人畫處在繼承發展時期,出現了‘吳門畫派’和‘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