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節
關燈
小
中
大
老師對我感到不滿多少也是因為我比大家差勁的原因,譬如我太胖、跑的不夠快、足球踢的不好、生性膽小、不敢在上課中舉手發言之類的。
功課雖然在中等以上,卻不是構成受歡迎的要素。
數學課時老師一如往常指名我來解題,老師的内心深處好像隻要讓我解不開問題感到難為情就好了。
事實上,他指派給我的問題都很難,但因為那一次的前天有徹底做了預習,我順利地解出答案。
“正雄今天自以為腦袋比别人都聰明。
”老師開玩笑似的說。
班上的同學則因為老師揶揄的表情而捧腹大笑。
原本在我心中因解開高難度問題的成就感頓時變得微不足道。
即使在課業上表現得不錯,也沒有人會為我感到高興。
漫畫中的主角通常會是個功課不好、而在運動方面是一個萬能而精力充沛的男孩子。
一個班級裡面能夠成為中心人物并不是會念書的孩子,而是擅長取悅大家或者具有領導能力的人。
之前教過我的老師們真正喜歡的也不是隻會念書,對其他事情卻一籌莫展的孩子,而是雖然在課業上有些問題,但總是表現得精神奕奕且活活潑潑的孩子。
以前我喜歡班上的每一個同學,即使是上體育課時騙人說我絆到他腳的橋本也會跟我玩,我還曾經去過他家玩電動。
他是個好人,而且我能夠體諒他在體育課時說謊的心情。
任何人受到衆人的期待卻不能滿足大家時,一定都會把責任推給别人以彰顯自己的無辜,所以橋本在情急之下才會那樣說。
班上的其他同學雖然都不跟我說話,但是其實他們都是好人。
二宮也鮮少跟我講話了,那應該不是真心采取的行動,因為其他人都對我避之惟恐不及,四周的狀況使得她不得不這樣做。
她若一個人跟我親近,就會被班上的人孤立,所以才必須跟我保持距離。
二宮本來是一個體貼的女孩子,去年我一個人被強迫去打掃兔房時,她還因為看不過去而主動來幫我。
大家其實都不是壞人,所以就算拒我于千裡之外,也無法令我憎恨他們。
老師為什麼不斷地找我麻煩呢?一開始我單純地以為他讨厭我,可是念過曆史之後,我發現了另一個理由——江戶時代,農民的生活很辛苦,大家都累積了非常多的不滿。
當這種不滿的情緒爆發時,農民們就會武裝起來攻擊領主的屋舍。
而日本有一種人被稱為“賤民”或者“非人”,他們的身份地位比士農工商還要低階,不能享有各種權利,被強迫在具有差别待遇的環境當中生存。
當權者借着制造“賤民”、“非人”這種身份地位比農民還要低的階層,促使農民轉移對他們的不滿,向下發洩情緒,或者讓農民借着這種地位比自己還要低的人們來獲取安心感。
也就是說,“賤民”或者“非人”是當權者為了支配民衆而特别制造出來的身份。
上課時聽到這種說法時,我内心非常地惶恐,思量這些必須靠制造規則以拭去心中不安的人,以及無法消除内心不滿的人的心态。
世界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呢?人們活着卻對各種事情感到恐懼,懷抱不安,企圖守護自己。
為了讓忐忑不安的感情獲得舒緩,人們刻意地把某個人塑造成被嘲笑的人。
我想我是這間教室裡的低層階級。
将大家的不滿都朝向我,老師就不會有受到班上同學批判的情況,也可以維持他個人的聲譽。
會讓老師不悅的對象總是我,班上的同學可以不用擔心被老師罵到哭出來。
因為有一個比不上他們其中任何一個人的壞小孩,所以他們的自尊都不會受到傷害。
雖然大家都沒有明明确地說出口,但是他們一緻了解到我是班上身份最低微的人。
老師在上社會課時,一邊告訴大家我在前面提到的曆史内容,一邊指責差别待遇是麼地不應該。
聽課的同學們看着教科書上寫着低層階級的人們所過的殘酷生活,臉上都帶着嚴肅認真的表情。
我的腦袋一片空白,心情變得好難過,手不能抑制的顫抖着,幾乎沒法呼吸,回神時發現小綠就站在旁邊。
小綠的存在對我來說已是理所當然,所以不會感到特别驚訝。
他把臉湊了過來,滿是傷痕的綠臉就近在眼
功課雖然在中等以上,卻不是構成受歡迎的要素。
數學課時老師一如往常指名我來解題,老師的内心深處好像隻要讓我解不開問題感到難為情就好了。
事實上,他指派給我的問題都很難,但因為那一次的前天有徹底做了預習,我順利地解出答案。
“正雄今天自以為腦袋比别人都聰明。
”老師開玩笑似的說。
班上的同學則因為老師揶揄的表情而捧腹大笑。
原本在我心中因解開高難度問題的成就感頓時變得微不足道。
即使在課業上表現得不錯,也沒有人會為我感到高興。
漫畫中的主角通常會是個功課不好、而在運動方面是一個萬能而精力充沛的男孩子。
一個班級裡面能夠成為中心人物并不是會念書的孩子,而是擅長取悅大家或者具有領導能力的人。
之前教過我的老師們真正喜歡的也不是隻會念書,對其他事情卻一籌莫展的孩子,而是雖然在課業上有些問題,但總是表現得精神奕奕且活活潑潑的孩子。
以前我喜歡班上的每一個同學,即使是上體育課時騙人說我絆到他腳的橋本也會跟我玩,我還曾經去過他家玩電動。
他是個好人,而且我能夠體諒他在體育課時說謊的心情。
任何人受到衆人的期待卻不能滿足大家時,一定都會把責任推給别人以彰顯自己的無辜,所以橋本在情急之下才會那樣說。
班上的其他同學雖然都不跟我說話,但是其實他們都是好人。
二宮也鮮少跟我講話了,那應該不是真心采取的行動,因為其他人都對我避之惟恐不及,四周的狀況使得她不得不這樣做。
她若一個人跟我親近,就會被班上的人孤立,所以才必須跟我保持距離。
二宮本來是一個體貼的女孩子,去年我一個人被強迫去打掃兔房時,她還因為看不過去而主動來幫我。
大家其實都不是壞人,所以就算拒我于千裡之外,也無法令我憎恨他們。
老師為什麼不斷地找我麻煩呢?一開始我單純地以為他讨厭我,可是念過曆史之後,我發現了另一個理由——江戶時代,農民的生活很辛苦,大家都累積了非常多的不滿。
當這種不滿的情緒爆發時,農民們就會武裝起來攻擊領主的屋舍。
而日本有一種人被稱為“賤民”或者“非人”,他們的身份地位比士農工商還要低階,不能享有各種權利,被強迫在具有差别待遇的環境當中生存。
當權者借着制造“賤民”、“非人”這種身份地位比農民還要低的階層,促使農民轉移對他們的不滿,向下發洩情緒,或者讓農民借着這種地位比自己還要低的人們來獲取安心感。
也就是說,“賤民”或者“非人”是當權者為了支配民衆而特别制造出來的身份。
上課時聽到這種說法時,我内心非常地惶恐,思量這些必須靠制造規則以拭去心中不安的人,以及無法消除内心不滿的人的心态。
世界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呢?人們活着卻對各種事情感到恐懼,懷抱不安,企圖守護自己。
為了讓忐忑不安的感情獲得舒緩,人們刻意地把某個人塑造成被嘲笑的人。
我想我是這間教室裡的低層階級。
将大家的不滿都朝向我,老師就不會有受到班上同學批判的情況,也可以維持他個人的聲譽。
會讓老師不悅的對象總是我,班上的同學可以不用擔心被老師罵到哭出來。
因為有一個比不上他們其中任何一個人的壞小孩,所以他們的自尊都不會受到傷害。
雖然大家都沒有明明确地說出口,但是他們一緻了解到我是班上身份最低微的人。
老師在上社會課時,一邊告訴大家我在前面提到的曆史内容,一邊指責差别待遇是麼地不應該。
聽課的同學們看着教科書上寫着低層階級的人們所過的殘酷生活,臉上都帶着嚴肅認真的表情。
我的腦袋一片空白,心情變得好難過,手不能抑制的顫抖着,幾乎沒法呼吸,回神時發現小綠就站在旁邊。
小綠的存在對我來說已是理所當然,所以不會感到特别驚訝。
他把臉湊了過來,滿是傷痕的綠臉就近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