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雙雄鬥智
關燈
小
中
大
“三三一”的房子,原是英政府海軍武官的舊官邸,裡面的設備,一切都很講究,花園很大,尤其後院更是廣闊,有可以開露天酒會的涼亭,兒童的遊戲沙池、秋千架、還有一座小型的遊泳池,再就是鞏固的防空洞。
現在,這間防空洞卻變了樣,改裝成“三三一”的刑事室,前半截改建成非刑拷供的地方,挂滿了刑具,後半截,改建成囚房,鐵栅欄的籠子兩三個,平常多半是用來審訊有叛黨嫌疑的共黨份子,或者是綁架來需要逼供的俘虜,但今天卻意外來了一個白發銀須的客人。
這情形很特别,他們對這位客人前倨後恭,這是“三三一”自從落在“統戰部”手裡從沒有過的事。
這原因自然是因為“統戰部”也有一個人落在情報販子手中。
顔主委特别關照過,對這位俘虜要特别客氣,而且,他老人家已近風燭殘年,經不起刑罰,萬一吃不住逼供,事情會弄得不可收拾。
常老麼自從識破了情報販子的住宅和成安街相連接而給統戰部提出建議之後,已深得顔主委的寵信,一躍而變成入幕之賓,可以在“三三一”自由出進,除了那些特别機密的“檔案室”、“機密室”、“電訊室”以外,他可以自由行走無阻。
他向顔主委建議說:“吳策這家夥最好交友,由我審問,因為我是同道人……” 顔主委認為常老麼的話并非沒有道理,依照過去經驗,以他們幹特務的機劃行動去對付情報販子,已是屢吃敗仗,這次假如不是常老麼設計幫忙,恐怕同樣是铩羽而歸,能抓到一個吳策老,就應該算是常老麼的大功了。
所以顔主委吩咐下去,審訊吳策老的工作,由常老麼一個人全權擔當,胡偉協助及防範逃亡,其他的人不得過問。
由于常老麼言行舉止有着深重的江湖氣味,待人接物謙虛平和,所以,他雖然不是“統戰部”共産匪徒,大家對于他的指揮還是樂意接受。
吳策老除了失去自由以外,沒受任何難為,關在防空洞的刑事室内,與其他的囚犯分隔着,而且,所有的匪徒也看他不在眼,認為他老态龍鐘,即算讓他自由一些,諒也逃不出重重的防衛。
防空洞有着一扇厚厚的鋼闆洞門,這也就是整間“刑事室”的出入口。
常老麼推門入内,一個負責伴守的匪徒,已經替常老麼讓出坐位,常老麼颔首笑笑,便移坐和吳策老面對面坐下。
他的偵訊手法的确不同,絕無嚴詞厲色之作态,笑盈盈的首先掏出煙匣,遞了一支給吳策老,複又自己銜上一支。
吳策也老實不客氣,接過香煙,銜在唇間,等常老麼燃亮打火機時,便自動湊上去吸着了火,深深地咽了一口煙霧,又悠悠吐出,連謝都沒有謝一聲。
等匪徒退出了刑事室時,常老麼便開始說話了。
“你叫做吳策,也叫做龔也長,我們很便宜,請一位客人,兩位卻都到了,哈——”他豪放地一笑,空氣悶濁的“刑事室”内便起了回聲。
吳策老也笑着回答:“我洗幹淨了身體,原就是做客來的,但是你們請客的風度不夠大方,那有在這種地方招待客人的?挂滿了刑具,存心恐吓!” “相信這一點刑具也唬不倒号稱足智多謀的吳策老羅?” “哈!你這句話,馬屁拍得倒好,隻是垮了自己的台。
” “唏——”常老麼吐了一口唾沫。
“我是識英雄重英雄,你的話說重了!” “我們禮尚往來!” “照你這樣說,你是故意洗澡,給我們機會,讓我們請您來做客的嗎?” “依你的看法呢?”吳策老反問。
“你想借此機會來窺探虛實!對嗎?”常老麼一語道破。
“哈——”吳策老又報以一笑。
“這是你們共産黨的心腸,我倒沒有這份情趣。
遮起眼睛送我到這裡來,囚在這種不見陽光,沒有自由空氣的小地下室内,将來又遮起眼睛送出去,這在我未來時已經料到,何需要用這種方式來窺探你們的秘密呢?” “那末,你準備做客的目的是什麼呢?”常老麼的語氣是非常平和。
“你既說識英雄重英雄,那末你這位英雄人物當然可以猜想得到羅?” 顔主委雖說對常老麼已十分信任,而且又把審問吳策的大權交給了他,但因為他既不是“統戰部”的人馬,又非共産黨徒,所以對他仍存着一種戒心;在防空洞内,除了兩個冤家對頭外,沒有人潛伏在内,但顔主委卻偷偷裝置了錄音機及傳播器,他和胡偉兩人,守在防空洞的一座可以隐蔽身形的花棚下,用裝置在錄音機上的耳機偷聽刑事室内的兩人對話。
他們你一言,我一語,談笑自如,胡偉聽了已經有點不耐煩了,他說:“常老麼簡直是在和他談家常嘛!” 顔主委卻揚起了大姆指說:“常老麼簡直要得,你們以後的審訊工作,實在要向他多多學習!” 胡偉不滿:“他浪費的時間太多!” “不!要看對付那一種人,像情報販子這一類的角色,‘吃軟不吃硬’,就要采用這種軟綿綿的方法才行!” “這是英國人的‘懷柔政策’!”胡偉以不屑的态度說。
顔主委揮手,表示叫他不要妄作批評。
這時,複又聽得常老麼在說話: “我不是共産黨員,也不是‘三三一’組織的特務,現在坐在這裡和你談話,你能知道我是誰嗎?” “你不是共黨匪徒,那自然是匪徒的鷹犬了,要不然就是鷹犬的爪牙,假如這兩項都不是,那末就是陰陽怪氣,身份不清,對來曆不明的人我向不交結,那末也沒有興趣去猜想了!” 常老麼對吳策的冷嘲熱諷,似乎毫不介意。
繼而說:“我姓常,名雲龍,有人給我起了個綽号叫做‘金胡子老麼’,相信駱駝也曾經向你提及過我的名字吧?” “駱駝向愛說他自己的英雄事迹,其他的人,庸庸碌碌之輩,就懶得提及了……” “我生活在南洋,和駱駝河水井水兩不相犯,但是他惹了我,所以我現在來找他算賬……” “哦——我想起了!”吳策老高叫。
“‘金胡子老麼’常雲龍,駱駝的确曾經說過你的故事,你在南洋是開廟堂的,利用鄉下人的迷信心理,設局詐騙……” “别說得這樣難聽——”常老麼輕松地攔阻。
“你的故事的确曲折離奇,耐人尋味,不愧為一等騙子,但是砸在駱駝手裡,你就現了原形——我們行騙,所謂盜亦有道,一向保持着義俠作風,凡是為富不仁的,貪污成性的,仗勢淩人的,都是我們的對象。
而你呢,專在貧苦的鄉愚身上打念頭。
駱駝告訴我過,你在南洋設了一家廟堂,冒充蓄發和尚,起先騙鄉愚們拜神求佛,種植金币,積修善功,有人在廟裡的聖台下種植一枚金币,果然就生長了金錠,這是你的技高膽大,布局有術。
這個消息傳出去,善男信女便源源而來,你的廟堂香火鼎盛,種植金币求神保佑的人戶為之穿,你的廟裡的那塊聖台,就等于你的生财聖地,每天,你隻要把鄉愚種植的金币挖起,就可以發洋财了……” “你說的故事,我應該有所補充!”常老麼仍是和顔悅色地說話:“一般人上廟朝佛,要花香火錢,而我的廟裡,什麼也不要,香燭免費,在廟的聖地裡,種植一枚金币,虔誠祈禱,菩薩自可保佑。
這枚金币,埋在土裡,由香主自貼封條,種植個三兩年,等到功行圓滿時,挖出來還是一枚金币,有時候,菩薩的神靈顯赫,金币還長大,變了金錠。
這種方式,乃是聽随人願,絕不勉強,願者自來,況且比把錢鈔存在銀行裡還要穩當,為何說我是騙呢?” 吳策老赫然大笑:“你說的固然不錯,但是善男信女種植下的金币就無異是給你無利貸款,金币埋在土裡,雖貼上封條,但一到晚間,就可能飛出樊籠了。
你把這些金币改存到金鋪裡去放利息,就這樣一輩子不愁吃、不愁住、不愁穿,比開銀行還好。
過了三兩年,期滿了,又把金币還進原處,可謂神通廣大,信用昭着。
而且,有時候還會随你的高興改放一枚金錠,頂多是兩枚金币的價值,實在說起來,這枚金币兩三年的利息生下來,還不止翻一次本呢。
這在你是所費無幾的!哈!真有你的。
”他忽的揚起了大姆指向常老麼誇揚着。
“金币埋在地裡,已成了菩薩的财産,我不過向菩薩貸款而已,隻要神靈許可,有何不可。
況且金子埋起來,貨棄于地,十分可惜,我把它起出,等于廢物利用……” “所以我贊揚你呢!”吳策把他的大姆指又幌了一下。
“但是這是‘願者上鈎’,于人無損的事情,何需要駱駝來向我搗亂?”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就是江湖人的俠義精神!” “河水井水互不相犯,我流浪海外,開下這座廟堂,也可說是厭倦了‘行騙’生活,借此收山,取那些财迷心竅的迷信者些許利息,以為滿可以終我餘年,我和駱
現在,這間防空洞卻變了樣,改裝成“三三一”的刑事室,前半截改建成非刑拷供的地方,挂滿了刑具,後半截,改建成囚房,鐵栅欄的籠子兩三個,平常多半是用來審訊有叛黨嫌疑的共黨份子,或者是綁架來需要逼供的俘虜,但今天卻意外來了一個白發銀須的客人。
這情形很特别,他們對這位客人前倨後恭,這是“三三一”自從落在“統戰部”手裡從沒有過的事。
這原因自然是因為“統戰部”也有一個人落在情報販子手中。
顔主委特别關照過,對這位俘虜要特别客氣,而且,他老人家已近風燭殘年,經不起刑罰,萬一吃不住逼供,事情會弄得不可收拾。
常老麼自從識破了情報販子的住宅和成安街相連接而給統戰部提出建議之後,已深得顔主委的寵信,一躍而變成入幕之賓,可以在“三三一”自由出進,除了那些特别機密的“檔案室”、“機密室”、“電訊室”以外,他可以自由行走無阻。
他向顔主委建議說:“吳策這家夥最好交友,由我審問,因為我是同道人……” 顔主委認為常老麼的話并非沒有道理,依照過去經驗,以他們幹特務的機劃行動去對付情報販子,已是屢吃敗仗,這次假如不是常老麼設計幫忙,恐怕同樣是铩羽而歸,能抓到一個吳策老,就應該算是常老麼的大功了。
所以顔主委吩咐下去,審訊吳策老的工作,由常老麼一個人全權擔當,胡偉協助及防範逃亡,其他的人不得過問。
由于常老麼言行舉止有着深重的江湖氣味,待人接物謙虛平和,所以,他雖然不是“統戰部”共産匪徒,大家對于他的指揮還是樂意接受。
吳策老除了失去自由以外,沒受任何難為,關在防空洞的刑事室内,與其他的囚犯分隔着,而且,所有的匪徒也看他不在眼,認為他老态龍鐘,即算讓他自由一些,諒也逃不出重重的防衛。
防空洞有着一扇厚厚的鋼闆洞門,這也就是整間“刑事室”的出入口。
常老麼推門入内,一個負責伴守的匪徒,已經替常老麼讓出坐位,常老麼颔首笑笑,便移坐和吳策老面對面坐下。
他的偵訊手法的确不同,絕無嚴詞厲色之作态,笑盈盈的首先掏出煙匣,遞了一支給吳策老,複又自己銜上一支。
吳策也老實不客氣,接過香煙,銜在唇間,等常老麼燃亮打火機時,便自動湊上去吸着了火,深深地咽了一口煙霧,又悠悠吐出,連謝都沒有謝一聲。
等匪徒退出了刑事室時,常老麼便開始說話了。
“你叫做吳策,也叫做龔也長,我們很便宜,請一位客人,兩位卻都到了,哈——”他豪放地一笑,空氣悶濁的“刑事室”内便起了回聲。
吳策老也笑着回答:“我洗幹淨了身體,原就是做客來的,但是你們請客的風度不夠大方,那有在這種地方招待客人的?挂滿了刑具,存心恐吓!” “相信這一點刑具也唬不倒号稱足智多謀的吳策老羅?” “哈!你這句話,馬屁拍得倒好,隻是垮了自己的台。
” “唏——”常老麼吐了一口唾沫。
“我是識英雄重英雄,你的話說重了!” “我們禮尚往來!” “照你這樣說,你是故意洗澡,給我們機會,讓我們請您來做客的嗎?” “依你的看法呢?”吳策老反問。
“你想借此機會來窺探虛實!對嗎?”常老麼一語道破。
“哈——”吳策老又報以一笑。
“這是你們共産黨的心腸,我倒沒有這份情趣。
遮起眼睛送我到這裡來,囚在這種不見陽光,沒有自由空氣的小地下室内,将來又遮起眼睛送出去,這在我未來時已經料到,何需要用這種方式來窺探你們的秘密呢?” “那末,你準備做客的目的是什麼呢?”常老麼的語氣是非常平和。
“你既說識英雄重英雄,那末你這位英雄人物當然可以猜想得到羅?” 顔主委雖說對常老麼已十分信任,而且又把審問吳策的大權交給了他,但因為他既不是“統戰部”的人馬,又非共産黨徒,所以對他仍存着一種戒心;在防空洞内,除了兩個冤家對頭外,沒有人潛伏在内,但顔主委卻偷偷裝置了錄音機及傳播器,他和胡偉兩人,守在防空洞的一座可以隐蔽身形的花棚下,用裝置在錄音機上的耳機偷聽刑事室内的兩人對話。
他們你一言,我一語,談笑自如,胡偉聽了已經有點不耐煩了,他說:“常老麼簡直是在和他談家常嘛!” 顔主委卻揚起了大姆指說:“常老麼簡直要得,你們以後的審訊工作,實在要向他多多學習!” 胡偉不滿:“他浪費的時間太多!” “不!要看對付那一種人,像情報販子這一類的角色,‘吃軟不吃硬’,就要采用這種軟綿綿的方法才行!” “這是英國人的‘懷柔政策’!”胡偉以不屑的态度說。
顔主委揮手,表示叫他不要妄作批評。
這時,複又聽得常老麼在說話: “我不是共産黨員,也不是‘三三一’組織的特務,現在坐在這裡和你談話,你能知道我是誰嗎?” “你不是共黨匪徒,那自然是匪徒的鷹犬了,要不然就是鷹犬的爪牙,假如這兩項都不是,那末就是陰陽怪氣,身份不清,對來曆不明的人我向不交結,那末也沒有興趣去猜想了!” 常老麼對吳策的冷嘲熱諷,似乎毫不介意。
繼而說:“我姓常,名雲龍,有人給我起了個綽号叫做‘金胡子老麼’,相信駱駝也曾經向你提及過我的名字吧?” “駱駝向愛說他自己的英雄事迹,其他的人,庸庸碌碌之輩,就懶得提及了……” “我生活在南洋,和駱駝河水井水兩不相犯,但是他惹了我,所以我現在來找他算賬……” “哦——我想起了!”吳策老高叫。
“‘金胡子老麼’常雲龍,駱駝的确曾經說過你的故事,你在南洋是開廟堂的,利用鄉下人的迷信心理,設局詐騙……” “别說得這樣難聽——”常老麼輕松地攔阻。
“你的故事的确曲折離奇,耐人尋味,不愧為一等騙子,但是砸在駱駝手裡,你就現了原形——我們行騙,所謂盜亦有道,一向保持着義俠作風,凡是為富不仁的,貪污成性的,仗勢淩人的,都是我們的對象。
而你呢,專在貧苦的鄉愚身上打念頭。
駱駝告訴我過,你在南洋設了一家廟堂,冒充蓄發和尚,起先騙鄉愚們拜神求佛,種植金币,積修善功,有人在廟裡的聖台下種植一枚金币,果然就生長了金錠,這是你的技高膽大,布局有術。
這個消息傳出去,善男信女便源源而來,你的廟堂香火鼎盛,種植金币求神保佑的人戶為之穿,你的廟裡的那塊聖台,就等于你的生财聖地,每天,你隻要把鄉愚種植的金币挖起,就可以發洋财了……” “你說的故事,我應該有所補充!”常老麼仍是和顔悅色地說話:“一般人上廟朝佛,要花香火錢,而我的廟裡,什麼也不要,香燭免費,在廟的聖地裡,種植一枚金币,虔誠祈禱,菩薩自可保佑。
這枚金币,埋在土裡,由香主自貼封條,種植個三兩年,等到功行圓滿時,挖出來還是一枚金币,有時候,菩薩的神靈顯赫,金币還長大,變了金錠。
這種方式,乃是聽随人願,絕不勉強,願者自來,況且比把錢鈔存在銀行裡還要穩當,為何說我是騙呢?” 吳策老赫然大笑:“你說的固然不錯,但是善男信女種植下的金币就無異是給你無利貸款,金币埋在土裡,雖貼上封條,但一到晚間,就可能飛出樊籠了。
你把這些金币改存到金鋪裡去放利息,就這樣一輩子不愁吃、不愁住、不愁穿,比開銀行還好。
過了三兩年,期滿了,又把金币還進原處,可謂神通廣大,信用昭着。
而且,有時候還會随你的高興改放一枚金錠,頂多是兩枚金币的價值,實在說起來,這枚金币兩三年的利息生下來,還不止翻一次本呢。
這在你是所費無幾的!哈!真有你的。
”他忽的揚起了大姆指向常老麼誇揚着。
“金币埋在地裡,已成了菩薩的财産,我不過向菩薩貸款而已,隻要神靈許可,有何不可。
況且金子埋起來,貨棄于地,十分可惜,我把它起出,等于廢物利用……” “所以我贊揚你呢!”吳策把他的大姆指又幌了一下。
“但是這是‘願者上鈎’,于人無損的事情,何需要駱駝來向我搗亂?”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就是江湖人的俠義精神!” “河水井水互不相犯,我流浪海外,開下這座廟堂,也可說是厭倦了‘行騙’生活,借此收山,取那些财迷心竅的迷信者些許利息,以為滿可以終我餘年,我和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