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3
關燈
小
中
大
阿雄離開秦鐘突然嫁給陳掌櫃對陳掌櫃來說是一個謎,秦鐘為阿雄所害而暴死對陳掌櫃更是一個令他震驚的謎。自阿雄做了他小妾之後,陳掌櫃覺得就像生活在雲霧一樣翻卷的謎題之中,如果不是蟋蟀轉移了他的注意力,耗費了他的精力,陳掌櫃是不可能對這些漠不關心的。不過得知秦鐘死訊,陳掌櫃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跟自己睡覺時有失大家名門規範的、大喊大叫的夢一般的女人了。
平常每次秦鐘來阿雄這裡待上一時半會兒走後,陳掌櫃就會在阿雄的眼睛裡看到一種諱莫如深的隐憂,陳掌櫃雖然在忙着他的蟋蟀,秦鐘來看阿雄時,他一般都不在場,但偶爾瞥一眼阿雄的屋子,卻發現大多是秦鐘和阿雄的婢女豆兒說話。秦鐘走後就會有一些小玩意兒從阿雄屋裡被扔出來,諸如手镯、耳墜、帽飾、頭簪之類,也不知是秦鐘送給阿雄還是送給豆兒的。這些飾品被扔在院内的棗樹下,石桌石椅間,很快就會被一些仆人拾去珍藏,順帶産生一些懸想猜測。關于阿雄的話題,仆人們從來都是在極隐秘地談論,阿雄不同凡響的身世和同樣不同凡響的容貌舉止是家丁仆傭們由衷敬畏的,他們在對待梅娘和阿雄的态度上如同白天和黑夜一樣截然分明,身為下人他們卻認為梅娘比他們更下一等,妓女的出身使梅娘被陳府的上上下下所不屑。而對待阿雄,仆人們無論在表面上還是骨子裡都不敢輕慢的。
陳掌櫃起初在跟家人介紹秦鐘時,當然沒說他是阿雄往日的相好,隻是搪塞說是阿雄的表弟,陳掌櫃在替阿雄掩飾的同時也是在替自己掩飾。第一次秦鐘貿然造訪陳府之前,阿雄就跟陳掌櫃說起過秦鐘,阿雄說起秦鐘時語氣之簡慢絲毫也沒有讓并不缺乏心眼的陳掌櫃多想什麼,隻是秦鐘來了一次之後,陳掌櫃就隐隐意識到阿雄和這位軒昂高大、氣度英武的青年肯定有着不同尋常的往事,而不僅僅如阿雄所說的是一個遠房的親戚,果然阿雄很快就對陳掌櫃坦言,她以前跟他好過。
“為什麼不好了呢?”陳掌櫃問這話的時候,他承認是懷着一種很急切的心情,雖然他曆來對兒女私情不大關心。
“我早晚要殺了他,怎麼會跟他好呢?”阿雄說。
接下來,陳掌櫃的問話是所有人在這種情形下都會問出的話,那就是——“為什麼?你為什麼要殺了他?”
“我恨他。他壞透了。”
糟糕的是,阿雄緊接着就撲到陳掌櫃懷裡,哽咽道,我的好人,關于我和他的事你什麼都别問,你答應我,什麼都别問,你答應我。阿雄每在情緒激蕩的時候就産生性欲,這一點陳掌櫃已習以為常。阿雄很快就向陳掌櫃展露了溫熱綿韌的胴體,那一次大概已近年關,院裡某角落傳來的紡車聲平緩而喜慶,陳掌櫃在阿雄的百般挑逗下亢奮異常,阿雄的叫喚聲淹沒了吱吱嘎嘎的紡車聲,陳掌櫃在酣暢淋漓之後,一股腦地答應道,好的,好的,我不再問你和秦鐘的事了。
陳掌櫃基本就沒有再問她和秦鐘的事。但陳掌櫃發現每次秦鐘來看她之後,她總是迫不及待地要找他上床,這就意味着秦鐘每次到來都給她帶來一次惡劣或是激動的心情。而且,狂迷之中總是回蕩着阿雄的一句突兀的叫喊聲:“我要殺了他!殺了他!”
開始陳掌櫃覺得這隻是阿雄的昏言戲語,肯定是秦鐘的哪一次越軌不忠給阿雄帶來了強烈的精神刺激,阿雄用自己的妄想來宣洩心中的仇恨,也僅僅是說說而已,可後來陳掌櫃意識到阿雄并不僅僅是說說而已,正常的判斷對阿雄來說也許根本就是不得要領,阿雄哪一天說不定真會害死秦鐘的預感像掠過河面的陰風,徐徐萦繞在蟋蟀鳴唱、月光滿地的陳府大院,也萦繞在陳掌櫃心頭。
陳掌櫃發覺問題的嚴重性在于,阿雄不僅在情緒激烈的時候說那句話,在心平氣靜的時候也會說那句話,這說明殺死往日相好秦鐘對阿雄來說已不是一種閃念,而像頑疾一樣深紮于心。陳掌櫃察覺到這一點的時候,曾勸過阿雄,不要做蠢事,一失足成千古恨,切莫做蠢事。
陳掌櫃的勸說顯然毫無作用,既然毫無作用,陳掌櫃也就不再勸說了,陳掌櫃想,反正我的話說到了,出了事我是能脫開幹系的,便心安理得地忙自己的事了。
不過得知秦鐘果真暴死之後,陳掌櫃内心難免慌亂,畢竟是在自家大院出的事。陳掌櫃冒雪歸家時看到家裡家外都貼着許多驅鬼避邪的符箓,符箓顯然是張道士的手筆。張道士跟陳掌櫃是老友,也喜歡蟋蟀,居住在雞籠山的道觀裡。陳掌櫃每到初夏帶着蟀夫和仆傭上雞籠山捉蟋蟀時,常在張道士那兒坐一坐,歇歇腳,陳掌櫃和張道士的相交相識也是緣于陳掌櫃上雞籠山捉蟋蟀。盡管這些符箓是鎮邪的,但陳掌櫃從省城歸來看到自家大小門上張貼的已經敗色破落在寒風中搖搖欲落的符箓時,不祥之感還是浸入心底,痔瘘已經根治的喜悅很快就被這種不祥的陰影所沖散,無以名狀的惶恐像屋外的寒風一樣掠過心頭。
平常每次秦鐘來阿雄這裡待上一時半會兒走後,陳掌櫃就會在阿雄的眼睛裡看到一種諱莫如深的隐憂,陳掌櫃雖然在忙着他的蟋蟀,秦鐘來看阿雄時,他一般都不在場,但偶爾瞥一眼阿雄的屋子,卻發現大多是秦鐘和阿雄的婢女豆兒說話。秦鐘走後就會有一些小玩意兒從阿雄屋裡被扔出來,諸如手镯、耳墜、帽飾、頭簪之類,也不知是秦鐘送給阿雄還是送給豆兒的。這些飾品被扔在院内的棗樹下,石桌石椅間,很快就會被一些仆人拾去珍藏,順帶産生一些懸想猜測。關于阿雄的話題,仆人們從來都是在極隐秘地談論,阿雄不同凡響的身世和同樣不同凡響的容貌舉止是家丁仆傭們由衷敬畏的,他們在對待梅娘和阿雄的态度上如同白天和黑夜一樣截然分明,身為下人他們卻認為梅娘比他們更下一等,妓女的出身使梅娘被陳府的上上下下所不屑。而對待阿雄,仆人們無論在表面上還是骨子裡都不敢輕慢的。
陳掌櫃起初在跟家人介紹秦鐘時,當然沒說他是阿雄往日的相好,隻是搪塞說是阿雄的表弟,陳掌櫃在替阿雄掩飾的同時也是在替自己掩飾。第一次秦鐘貿然造訪陳府之前,阿雄就跟陳掌櫃說起過秦鐘,阿雄說起秦鐘時語氣之簡慢絲毫也沒有讓并不缺乏心眼的陳掌櫃多想什麼,隻是秦鐘來了一次之後,陳掌櫃就隐隐意識到阿雄和這位軒昂高大、氣度英武的青年肯定有着不同尋常的往事,而不僅僅如阿雄所說的是一個遠房的親戚,果然阿雄很快就對陳掌櫃坦言,她以前跟他好過。
“為什麼不好了呢?”陳掌櫃問這話的時候,他承認是懷着一種很急切的心情,雖然他曆來對兒女私情不大關心。
“我早晚要殺了他,怎麼會跟他好呢?”阿雄說。
接下來,陳掌櫃的問話是所有人在這種情形下都會問出的話,那就是——“為什麼?你為什麼要殺了他?”
“我恨他。他壞透了。”
糟糕的是,阿雄緊接着就撲到陳掌櫃懷裡,哽咽道,我的好人,關于我和他的事你什麼都别問,你答應我,什麼都别問,你答應我。阿雄每在情緒激蕩的時候就産生性欲,這一點陳掌櫃已習以為常。阿雄很快就向陳掌櫃展露了溫熱綿韌的胴體,那一次大概已近年關,院裡某角落傳來的紡車聲平緩而喜慶,陳掌櫃在阿雄的百般挑逗下亢奮異常,阿雄的叫喚聲淹沒了吱吱嘎嘎的紡車聲,陳掌櫃在酣暢淋漓之後,一股腦地答應道,好的,好的,我不再問你和秦鐘的事了。
陳掌櫃基本就沒有再問她和秦鐘的事。但陳掌櫃發現每次秦鐘來看她之後,她總是迫不及待地要找他上床,這就意味着秦鐘每次到來都給她帶來一次惡劣或是激動的心情。而且,狂迷之中總是回蕩着阿雄的一句突兀的叫喊聲:“我要殺了他!殺了他!”
開始陳掌櫃覺得這隻是阿雄的昏言戲語,肯定是秦鐘的哪一次越軌不忠給阿雄帶來了強烈的精神刺激,阿雄用自己的妄想來宣洩心中的仇恨,也僅僅是說說而已,可後來陳掌櫃意識到阿雄并不僅僅是說說而已,正常的判斷對阿雄來說也許根本就是不得要領,阿雄哪一天說不定真會害死秦鐘的預感像掠過河面的陰風,徐徐萦繞在蟋蟀鳴唱、月光滿地的陳府大院,也萦繞在陳掌櫃心頭。
陳掌櫃發覺問題的嚴重性在于,阿雄不僅在情緒激烈的時候說那句話,在心平氣靜的時候也會說那句話,這說明殺死往日相好秦鐘對阿雄來說已不是一種閃念,而像頑疾一樣深紮于心。陳掌櫃察覺到這一點的時候,曾勸過阿雄,不要做蠢事,一失足成千古恨,切莫做蠢事。
陳掌櫃的勸說顯然毫無作用,既然毫無作用,陳掌櫃也就不再勸說了,陳掌櫃想,反正我的話說到了,出了事我是能脫開幹系的,便心安理得地忙自己的事了。
不過得知秦鐘果真暴死之後,陳掌櫃内心難免慌亂,畢竟是在自家大院出的事。陳掌櫃冒雪歸家時看到家裡家外都貼着許多驅鬼避邪的符箓,符箓顯然是張道士的手筆。張道士跟陳掌櫃是老友,也喜歡蟋蟀,居住在雞籠山的道觀裡。陳掌櫃每到初夏帶着蟀夫和仆傭上雞籠山捉蟋蟀時,常在張道士那兒坐一坐,歇歇腳,陳掌櫃和張道士的相交相識也是緣于陳掌櫃上雞籠山捉蟋蟀。盡管這些符箓是鎮邪的,但陳掌櫃從省城歸來看到自家大小門上張貼的已經敗色破落在寒風中搖搖欲落的符箓時,不祥之感還是浸入心底,痔瘘已經根治的喜悅很快就被這種不祥的陰影所沖散,無以名狀的惶恐像屋外的寒風一樣掠過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