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關燈
慮周全,以事實證明自己有這個能力。

     靳:此去青島,有什麼想法? 蕭:聽。

     靳:不看? 蕭:聽比看管用。

    場景、表情可以僞裝,但真實的心聲和虛假的言辭,可以通過聲音震蕩空氣的程度,直接感知表述人的心情,從而判斷其内心世界,這是從聲音震蕩氣流的變化來捕捉的;第二,可以從句式、順序、語調等聽出對方的思路,從而判斷其表達的目的;其三,以邏輯推理來判斷談話者表述内容的真僞。

    大凡喜歡說話或口才好的人,都會有很多漏洞,而一些細微的漏洞,往往就是最有價值的信息。

     靳:我聽說,你的聽力已達到極緻。

    是在部隊訓練出來的嗎? 蕭:是。

    我可以閉上眼睛坐在火車站候車大廳分辨出熟悉的人在什麼位置,也可以在百鳥齊鳴的清晨聽出清晨露珠滑落枝幹的聲音。

     靳:在偵查中,聽是不是非常關鍵? 蕭:在任何事情中,聽都非常關鍵。

     靳:你認為此行,你能聽出新的線索嗎? 蕭:隻要他開口說話,就一定有新的線索。

     靳:但我好像知道你曾太過于相信自己的聽力而讓小馬打了一槍。

     蕭:那是因為他是小馬。

    海軍陸戰隊的訓練,經常将自己埋在沙坑裡,靜止不動呆上幾個小時。

    小馬的這種功夫,在陸戰隊已練到一流,非我能及,所以我沒聽出來。

     靳:這麼說,各有神通啊。

    那麼,老孟的神通是什麼? 蕭:老孟裝傻的功夫,很少有人及得上。

     靳:那我的特長是什麼? 蕭:你的定力,我、小馬和老孟加起來都比不上。

     靳:難得你這樣誇獎我。

     蕭:不是誇獎你。

    除了你天生的心理素質特别好以外,恐怕更多的是見過和辦過的案子太多,已心如止水。

     靳:最後再問一個問題:你認為我和你,是友是敵? 蕭:我認為二者都不是。

     靳:那是什麼? 蕭:你和我這樣的人,無論性别,無論國籍,無論職業,隻要我們在世界的任何地方碰到,都會自然聯手。

     這是蕭邦出發前對靳峰說的最後一句話。

     靳峰每當想起這句話,心頭就湧起一種溫暖。

     蕭邦的這句話說明了一切:因為‘道’。

    這個世界上,很多人并不認識,但他們的心,日月可鑒;他們做的事,天地撼動。

    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社會,無論遠古還是今天,這樣的人都是社會的脊梁,引領着社會發展的方向。

     因此,蕭邦對靳峰的救助,并沒有過多的感謝。

     現在,形勢的逼迫讓靳峰進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興奮狀态。

    他知道,機會對于一個真正的警探,有時比生命更重要。

     蕭邦沒有開機,他隻得按原計劃行動。

     一個年輕警察敲門走了進來。

     靳峰穩穩地坐在辦公桌後面,盯着年輕警察。

    年輕警察站得很直。

    這是靳峰對屬下的基本要求:彙報工作的時候,不許坐着。

     “你說。

    ”靳峰直截了當。

     “報告靳局,涉嫌槍擊葉總的殺手已當場摔死。

    據查,此人29歲,系大港市普安店區楊村人,名叫張保興。

    ”年輕警察說。

     “家裡還有什麼人?”靳峰問。

     “隻有一個瞎眼的老母親。

    張保興本人無業,有時做點小買賣,家裡很窮。

    ”年輕警察說。

     “馬上派人守在張保興家。

    任何人去他家,都得調查。

    ”靳峰下了命令。

     “是。

    ”年輕警察說。

     “我要的關于今天下午‘遼遠’号乘客情況的資料,準備好了嗎?”靳峰問。

     “準備好了,”年輕警察一邊拿出一張A4紙,一邊彙報,“一共是224名乘客,包括咱們的4名警員。

    三等艙161人,隻有5人出艙,但都沒有異常表現;二等艙49人,都在睡覺;頭等艙14人,沒有人四處走動,隻是,蕭邦和林海若在艙外甲闆上聊了62分鐘,才進艙。

    ” 靳峰點點頭,接過更為詳細的表格,放在桌上,看了看表,問年輕警察:“王嘯岩晚上在哪裡活動過?” “先在天天漁村同客戶吃飯,後來就去了天香娛樂城。

    ”年輕警察答。

     “現在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