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關燈
帶微笑,向蕭邦迎來。

     老人的頭發黑白相間,一張國字臉,鼻梁挺直,胡須刮得幹幹淨淨,但仍然看得出是那種氣派的絡腮胡子,仿佛每隔半天就要鑽出來一茬。

    讓蕭邦感到意外的是,他居然穿着一身深藍色的西服,一條灰藍色的條紋領帶打得一絲不苟。

    特别是那雙眼睛,很有神采,雖然含着笑,卻透着一種威嚴。

     蕭邦快步走上前去。

    老人伸出寬大的右手,使勁握住蕭邦的手。

    那手,溫暖而有力,蕭邦立即感到一種鎮定。

     “歡迎你,蕭先生。

    一路辛苦了!”老頭子露出了整潔的牙齒,眼角的皺紋很規則地堆了起來。

     “蘇老船長好。

    見到您這麼精神,蕭邦很高興。

    ”蕭邦說,“蘇老船長的大名,很早以前就聽說過。

    今天來到貴府見到您,真是榮幸啊。

    ” 蘇振海哈哈大笑。

    那笑哪像是一個年過七旬的老者的笑?那笑顯得中氣十足,頗有洪鐘之音。

    “蕭兄弟,你就别客氣了。

    我們搞船的人,最不講禮數。

    既然來了,就是自己人,千萬别跟我老頭子客氣。

    ” 寒暄中,林海若已輕輕地扶着輪椅靠背,掉轉頭,慢慢地往廳裡推。

    蕭邦發現,林海若一回到家,立即變成了一個溫柔賢淑的妻子。

     小樓的客廳溫暖如春,布置得十分簡潔。

    蘇振海請蕭邦在黑色的真皮沙發上坐下,林海若便泡了好茶,輕輕地放在茶幾上,走開了。

    蕭邦一擡頭,就見對面的牆上,挂着一幅筆力遒勁的書法作品。

    字大如拳頭,用行草寫就。

    蕭邦掃了一眼,原來是一首詞: 中國海輪, 第一次, 乘風破浪。

    
所到處, 人民歡喜, 吾邦新創, 海運百年無我份, 而今奮起多興旺。

    
待明朝艦艇萬千艘, 更雄放。

    
守紀律, 好榜樣; 走私絕, 負時望。

    
真英雄風格, 人間天上。

    
載運友誼馳四海, 亞非歐美波濤壯。

    
看東方日出滿天紅, 高萬丈。

    
“好字!”蕭邦贊道。

     蘇振海哈哈大笑:“蕭兄弟見笑了,這是我50歲生日時胡亂塗抹的,糟蹋了好詞。

    蕭先生見多識廣,可知這首詞的來曆?” 蕭邦搖搖頭,顯得有些窘迫。

    “蕭邦愚鈍,對詩詞一竅不通。

    從字面的意思來看,好像是關于航海的,不知這首詞是哪位名家的作品?” “蕭兄弟說對了。

    ”蘇振海突然斂容,表情凝重起來,“這首詞,是當年的陳毅副總理為中華第一輪‘光華’輪所題,在航運界流傳很廣。

    當年,我有幸能見到陳老總。

    我清楚地記得,那是1963年3月,廣州正是煙花爛漫的時節。

    陳老總上船後,詢問了航行情況,然後就即興作了這首《滿江紅》。

    ” “陳老總的詩詞,氣勢不凡。

    ”蕭邦随聲附和,“這首《滿江紅》,表達了老一輩革命家振興海運的信念,值得敬佩。

    ” “是啊。

    ”蘇振海說,“陳老總當過上海市市長,懂經濟,深知海運對一個國家的重要。

    近觀百年來的曆史,擁有制海權的國家,無不興旺發達。

    然而,我們國家在海洋理念上起步太晚了。

    直到建國後的六十年代,才有第一艘遠洋船。

    ” “那自然是陳老總題詞的這艘‘光華’輪了。

    ”蕭邦說。

     “正是。

    ”蘇振海深深地歎了口氣,“我正是接觸了‘光華’輪,才畢生從事航海事業的;也因為接觸了‘光華’輪,才有了浚航這個孩子;而有了浚航後,我才有了成立藍鲸的念頭。

    這一切,或許都是命中注定的吧……” 蕭邦看見,這個飽經風霜的老人,此時陷入了深深的追憶之中。

     “蕭兄弟,你已經知道浚航是我的養子。

    但我今晚要告訴你一個秘密——蘇浚航,的确是我的孩子……” 蕭邦一驚。

    蘇振海透露的這個秘密,太讓他意外了。

    如果蘇浚航果真是蘇振海的孩子,那麼,就意味着他的分析将被推翻。

     他坐直了身體,靜靜地等待蘇振海的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