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關燈
孟欣認真地整理了一下職業裝,輕輕地走進了孟中華的辦公室。

    她是真相集團惟一可以不敲門就進入總裁辦公室的人。

     孟中華示意她坐下,然後叼上根粗大的雪茄。

     在辦公場所,孟中華是用一個老闆的目光看待孟欣這個下屬的。

    在這一點上,老孟将“公”、“私”分得很開。

     “食堂的師傅問,今天孟總想吃什麼?”孟欣小聲地問。

     “什麼都不想吃。

    ”孟中華說,“你想吃什麼就吃吧,我心裡難過,中午飯就免了。

    ” “不知您有什麼心事?”孟欣關切地問。

     “我的老戰友,蕭邦蕭大記者,已葬身大海了!”孟中華眼裡閃過一絲悲傷,“我也是剛剛得到的消息,他沒命了。

    ” 孟欣隻覺得頭皮麻了一下。

    這個消息對她而言,不知是喜是悲。

    但她知道,叔叔這個人雖然難以捉摸,但一般不會開這種玩笑。

     “您是說……蕭邦?”孟欣忍不住露出驚訝的表情,“他怎麼會死?” “唉,”孟中華歎息一聲,“說實話,以蕭邦的智力和功夫,在中國也算是罕見的人物。

    可是,蕭邦最大的缺點,就是太自信,什麼事情都要弄個明白。

    自負的人,往往很容易中别人設下的圈套。

    他被人殺了,扔在大海裡了。

    表面看來,他是死在别人的手裡,而實際上,他是死在自己的手裡。

    ” 孟欣木木地點頭。

    她想再問一下蕭邦到底是怎麼死的,可是她也知道孟中華的脾氣:他不想說的話,任誰都不能讓他開口。

     “小欣啊,我知道你想問我,蕭邦是怎麼死的?是誰殺了他?對吧?”孟中華将雪茄揚了揚,孟欣便熟練地摸出打火機,打着火湊了過去。

    但孟中華卻沒有去接火,而是拿起長方形的火柴盒,抽出一根火柴,往黑紅色的擦皮上輕輕一劃,“哧”的一聲,有輕煙騰起,火焰也随之綻放開來。

    孟中華眯着眼,讓火焰轉着圈在雪茄頭上點着,然後,深深地吸了一口,噴出濃濃的煙霧。

     孟欣突然感到氣氛不對。

    她尴尬地收起打火機,坐得更端正了。

     見孟欣沒有開腔,孟中華的肉包子眼笨拙地轉動了一下,“小欣,蕭邦是怎麼死的,我實際上也不太清楚,隻是知道他死了。

    ”他頓了頓,“其實,你這個特别助理,好像也并不是将所有的事情都向我彙報,對嗎?” 孟欣渾身一顫,但她畢竟是訓練有素,“孟總,小欣不知做錯了什麼?”她将表情調成愠色,把小嘴噘了起來。

     “也許,從你的角度看,你是對的。

    ”孟中華的肉包子眼定定地看着她,“其實,這個世界上,任何人做任何事,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又有什麼不對?拉登在恐怖分子的眼裡,是英雄;但在美國人民的眼裡,就是魔鬼。

    ” 孟欣靜靜地聽,她覺得今天特别反常。

    首先是蕭邦的死,讓她感到十分意外。

    不知為什麼,她感到胃裡一陣抽搐。

    對蕭邦這個人,無論是友是敵,要她恨他,都是很困難的事。

    接着,叔叔的态度使她感到一種不安。

    女人的直覺告訴她,叔叔已經開始懷疑她了。

     “我知道你很想知道蕭邦為什麼會死,”孟中華繼續說,“這個我可以告訴你。

    蕭邦必須死!” “為什麼?”孟欣忍不住問。

     “因為‘12·21’海難。

    ”孟中華又噴出一口煙霧,“任何想将‘12·21’海難弄個水落石出的人,都隻有死。

    ‘12·21’海難本是一個應該永遠埋藏在曆史塵埃裡的事故,因為牽連的人太多了,國家都做了定論,就憑蕭邦這樣的人,再聰明,再能幹,都不能翻案。

    許多人,自以為了不起,想給曆史翻案,實際是徒勞無功的行為。

    你看看,曆史上有幾個案子是翻成功了的?‘文革’時期那麼多冤案,不也沉入曆史長河,不了了之了嗎?人們是很容易遺忘的,遺忘也是符合曆史潮流和人性的。

    如果一個人總是沉湎于過去,就不會有多大的發展,這是普遍規律。

    所以,當誰都不想複查這起案件時,蕭邦這樣的人居然很固執地想查清楚,就必定要遇到阻力。

    其實,蕭邦已經好幾次被暗示或被警告了,可他這個人,一根筋,結果隻能慘遭毒手。

    因此,我說不是别人殺了他,而是他自己殺了自己。

    ” 孟欣像一個小學生一樣乖乖地聽着。

    孟中華講的這些道理,她并不關心。

    她現在關心的事隻有兩件:第一,叔叔到底對自己安了什麼心?第二,蕭邦真是死了嗎?他的死活,對自己将意味着什麼? 顯然,這兩件事,都是未知數。

    她現在才突然覺得,這個在床上哭得像一個沒娘孩子的男人,向自己隐瞞了許多事情。

    她錯誤地估量了他。

     “您是說,無論是誰,隻要想弄清這起海難的真相,其結果都一樣?”孟欣腦袋裡想着如何套出叔叔對自己的看法,嘴裡卻說着這件事。

     “你說對了。

    ”孟中華轉了一下布滿血絲的眼珠,“這件案子,并不是簡單的陰謀問題,而是無論從哪個層面,都必須讓它和時間一起沉睡。

    所以,有一個人來查,就有一個人受阻;有十個人來查,就有十個人受阻。

    蕭邦是因為知道得太多了,所以必死!” 孟欣點點頭,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