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關燈
而林海若打電話給李海星,講明蕭邦要去找他。

    是蕭邦要求林海若打的電話?葉雁痕回想起清晨蕭邦給她來電話的情景,蕭邦根本沒有說要去找誰,隻是說要去找洋洋。

    這麼看來,這裡頭有問題。

     葉雁痕習慣性地拿起簽字筆,在空白紙上寫下: 蕭邦 林海若 洋洋 李海星 失蹤 電話 幾個關鍵詞寫完後,她又寫下如下的話: 1.蕭邦在林海若的介紹下去找李海星; 2.蕭邦獨自去找李海星,林海若猜到了,就通知了李; 3.洋洋的失蹤,可能跟李海星有關,李海星并不是“剛”看到今天刊登洋洋失蹤的消息,因為林海若給他打過電話。

    林與李是校友,李又跟老頭子關系不一般,怎麼會“剛”知道?
4.李海星打這個電話,是要告訴我什麼?沒見到蕭邦,難道蕭邦失蹤了?他是在向我暗示嗎? 葉雁痕心頭一陣狂跳。

    她的腦海裡頓時閃過一個念頭:蕭邦出事了! 她突然覺得,洋洋的失蹤,似乎是一個安排好的陰謀,目的像是要引蕭邦出來,然後好收拾他! 葉雁痕越想越害怕。

    她将紙條撕碎,扔進了紙簍。

    順着這個方向,她的思路有些清晰了: 1.蕭邦的目的是要調查“12·21”海難的真相,而不是要幫誰; 2.蕭邦來大港後,有人故意設置障礙,迷惑他的視線,企圖将他弄暈,功敗垂成而歸。

    就連自己遭到的恫吓和懷疑,也都是欲蓋彌彰,隻不過是對付蕭邦的一個重要環節而已;
3.但蕭邦并沒有被迷惑,而是撥開重重迷霧,識破詭計,直奔事件真相。

    于是,就有了第一次蕭邦遭綁架的事件,意在警告他不要再參與此事,知難而退。

    可蕭邦不識好歹,軟硬不吃,又文武全才,很難下手,必須策劃更為精密的方案,對其下毒手,結果他的性命;
4.林海若雖然一直跟着老爺子,但這個人深藏不露,或許有什麼利益在裡頭,就參與了這個計劃,讓洋洋失蹤來引出蕭邦,然後找厲害的殺手,幹掉他。

    林海若其實并不關心老爺子為兒子報仇的事,因為蘇浚航死了,蘇家隻有一個繼承人,那就是洋洋。

    因此,林海若更希望這起海難永遠成為一個謎;
5.大港市領導以及海事局,都不希望這起驚天海難再翻案,因為這樣等于打自己的耳光,多一事莫如少一事,至少,李海星并不希望翻案,因為他正是海事局主管船舶安全的領導。

    在這起海難後,他不降反升,就很說明問題。

    因此,洋洋的失蹤,很可能就是林海若與他唱的雙簧戲;
6.目前,已有兩個知情者死亡,一個是幸存者洪文光,一個是事故船公司負責人王建勳,這些現象說明,想捂住此案的勢力,看來還不止一方,而且都想阻止蕭邦。

    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使他消失,而以蕭邦的智力和身手,又很難下手,便設計使他上當;
7.李海星說蕭邦去找他而蕭邦卻沒有去,是不是暗示這個人已不在了?不然為何連手機都打不通……可是,究竟是什麼計?究竟發生了什麼?結果又怎樣呢? 葉雁痕不敢再想下去。

    她忽然感到,自己的心一下空了。

     電話鈴再次響起。

     葉雁痕内心忐忑,拿起了電話。

     電話那頭的聲音小得像蚊子叫,而且聲音在明顯地顫抖。

     “葉總,在洗衣房工作的那個劉小芸,服毒自殺了……”一個男低音說。

     “你說什麼?”葉雁痕站了起來。

     “劉小芸喝農藥死了。

    ”那個聲音顯得很無力,像是在告饒。

     “什麼時候死的?”葉雁痕問。

     “好像……好像是昨天晚上。

    ”那個聲音說,“都……都怪我,沒看好她……” 葉雁痕隻覺天旋地轉。

    自己辛辛苦苦将一個“證人”從江蘇弄過來,安排了“工作”,她卻死了! 冷汗滲出她的額頭。

    她覺得,大腦深層的某個地方,正有幾根皮筋狀的東西在一扯一扯地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