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mall>
而卷入漩渦。
葉雁痕顫抖了一下。
回到客廳,二人沒有說話,隻是各自抽着煙。
蕭邦定定地看着這張紙,陷入沉思。
海洋——船舵——順風——漩渦,什麼意思?蕭邦不懂詩,但他的思維被這八個詞牢牢地拴住了。
“你以前見過這首詩嗎?”他突然問。
“何止見過,”葉雁痕說,“這是我送給浚航的詩。
這首詩我很喜歡,它是顧城一首題目叫《銘言》的詩中的句子,全詩是這樣的:在生活的海洋裡/應扶正船舵/不能為順風/而卷入漩渦/且把擱淺/當作寶貴的小憩/靜看那得意的帆影/去随浪逐波。
我送給浚航這個船舵的那天晚上,就抄了這首詩送給他。
” “那就是說,除了你和蘇浚航,沒有人知道你寫了這首詩送給他?” “肯定沒有。
” “為何肯定?” “因為……因為那是我在卧室裡和他……和他……後,寫給他的。
” 蕭邦當然明白,這不過是一種“小資”情調而已。
“那船舵呢?你送他船舵的事,都有誰知道?” “這個知道的人不少,但都是親近的人。
因為那天,是浚航的生日。
” “都有誰?請說得具體些,這很重要!”蕭邦來了精神。
“我的公公蘇振海,我的弟弟葉雁鳴,還有浚航的妹妹蘇錦帆和妹夫王嘯岩。
” “再沒其他人?”蕭邦問。
葉雁痕仔細想了想,說:“那天就在這個客廳裡過的生日,吃的是家常飯。
除了徐媽,再沒别人。
” “請給我這些人的詳細資料。
”蕭邦嚴肅地說。
“他們都是我的親人,這事跟他們有關系嗎?”葉雁痕不解。
“凡是知道你送了船舵給你丈夫的人,都可能與此案有關。
” “我口頭介紹一下行嗎?” “不行。
我必須看到詳細的文字資料和照片,最好都有通信地址和電話。
現在就要。
” 葉雁痕從電腦室出來時,已是一個小時之後。
徐媽已經準備好飯菜。
蕭邦在仔細閱讀完葉雁痕提供的材料後,才上桌吃飯。
“怎麼樣?我把家裡人都介紹清楚了吧?”葉雁痕喝了口酸奶,說。
“還有一個人的資料沒有啊。
”蕭邦突然盯着徐媽。
徐媽正小心翼翼地吃着飯。
她的頭發已經花白,大概五十多歲,穿着樸素,臉有些蒼白,一看就是個勤勞、樸實的農村婦女。
“你說徐媽?”葉雁痕奇怪地看着蕭邦,“徐媽有什麼資料?她在我們家十多年了,我還沒嫁過來時,她就跟着公公。
跟了我們之後,除了每年回一趟老家,幾乎寸步不離家門。
自從浚航失蹤後,我倆相依為命,就跟我的母親一樣。
” 蕭邦放下筷子,沒有理會葉雁痕,而是嚴肅地問:“徐媽,您老家哪兒的?” “俺家在山東臨沂。
”徐媽鄉音未改,這是她今晚說的第一句話。
看得出,她是一個不多嘴的保姆。
“家裡還有什麼人?” “俺當家人早在俺孩兒五歲時就去世了,隻有俺和孩兒。
” “您孩子叫什麼?現在在幹什麼?” “叫李信民,在大港海事大學讀書,明年就畢業了。
” “什麼專業?” “俺不知道。
” “是男孩?” “男孩。
” “這個星期内,都有誰來過這裡?”蕭邦突然問。
徐媽一怔,慌慌地說:“沒有誰啊……” 蕭邦轉向葉雁痕,說:“葉總,不對吧?孟總不是來過一次嗎?” “孟總是來過,但他是同我一起回來的呀。
”葉雁痕疑惑地看着蕭邦,“有關系嗎?” “沒有關系,就是徐媽沒說真話。
”蕭邦拿起筷子,繼續吃飯。
“俺沒騙你。
”徐媽說,“孟總來的那會,俺去大學裡看孩兒去了。
” “那您怎麼知道孟總來過?”蕭邦緊追不舍。
“這不是你剛才說的嘛。
”徐媽有點不高興了,轉頭看着葉雁痕,“葉總,你知道俺,俺可從來沒騙過你啊。
” 葉雁痕拍了拍徐媽的肩膀,溫柔地說:“媽媽,您就别亂想了。
蕭先生這是職業習慣,他要幫我們調查浚航和雁鳴是不是還活着。
您快吃吧。
吃完了好好休息。
” 徐媽站起來,頭也不回地進了廚房。
“你懷疑她?”葉雁痕小聲地問。
“我對誰都懷疑。
” “連我和孟總你都也懷疑?” “那倒沒有。
”蕭邦放下碗筷,“一個是我的老闆,一個是我的衣食父母,我哪敢懷疑?” “可是,誰拿走了那個船舵?”葉雁痕終于忍不住問。
“不清楚。
但有一點非常明确,那就是你現在處在一種非常不妙的狀态。
你是否願意聽我的建議?” “請講。
” “馬上搬出别墅,住在公司或酒店。
你的住處,隻能讓我知道。
” “為什麼?” “因為你處在危險當中。
” “一定要搬出去嗎?” “如果你想盡快得到結果并安全地活着,就隻能這樣。
” 葉雁痕長吸了口氣,沒有說話。
葉雁痕顫抖了一下。
回到客廳,二人沒有說話,隻是各自抽着煙。
蕭邦定定地看着這張紙,陷入沉思。
海洋——船舵——順風——漩渦,什麼意思?蕭邦不懂詩,但他的思維被這八個詞牢牢地拴住了。
“你以前見過這首詩嗎?”他突然問。
“何止見過,”葉雁痕說,“這是我送給浚航的詩。
這首詩我很喜歡,它是顧城一首題目叫《銘言》的詩中的句子,全詩是這樣的:在生活的海洋裡/應扶正船舵/不能為順風/而卷入漩渦/且把擱淺/當作寶貴的小憩/靜看那得意的帆影/去随浪逐波。
我送給浚航這個船舵的那天晚上,就抄了這首詩送給他。
” “那就是說,除了你和蘇浚航,沒有人知道你寫了這首詩送給他?” “肯定沒有。
” “為何肯定?” “因為……因為那是我在卧室裡和他……和他……後,寫給他的。
” 蕭邦當然明白,這不過是一種“小資”情調而已。
“那船舵呢?你送他船舵的事,都有誰知道?” “這個知道的人不少,但都是親近的人。
因為那天,是浚航的生日。
” “都有誰?請說得具體些,這很重要!”蕭邦來了精神。
“我的公公蘇振海,我的弟弟葉雁鳴,還有浚航的妹妹蘇錦帆和妹夫王嘯岩。
” “再沒其他人?”蕭邦問。
葉雁痕仔細想了想,說:“那天就在這個客廳裡過的生日,吃的是家常飯。
除了徐媽,再沒别人。
” “請給我這些人的詳細資料。
”蕭邦嚴肅地說。
“他們都是我的親人,這事跟他們有關系嗎?”葉雁痕不解。
“凡是知道你送了船舵給你丈夫的人,都可能與此案有關。
” “我口頭介紹一下行嗎?” “不行。
我必須看到詳細的文字資料和照片,最好都有通信地址和電話。
現在就要。
” 葉雁痕從電腦室出來時,已是一個小時之後。
徐媽已經準備好飯菜。
蕭邦在仔細閱讀完葉雁痕提供的材料後,才上桌吃飯。
“怎麼樣?我把家裡人都介紹清楚了吧?”葉雁痕喝了口酸奶,說。
“還有一個人的資料沒有啊。
”蕭邦突然盯着徐媽。
徐媽正小心翼翼地吃着飯。
她的頭發已經花白,大概五十多歲,穿着樸素,臉有些蒼白,一看就是個勤勞、樸實的農村婦女。
“你說徐媽?”葉雁痕奇怪地看着蕭邦,“徐媽有什麼資料?她在我們家十多年了,我還沒嫁過來時,她就跟着公公。
跟了我們之後,除了每年回一趟老家,幾乎寸步不離家門。
自從浚航失蹤後,我倆相依為命,就跟我的母親一樣。
” 蕭邦放下筷子,沒有理會葉雁痕,而是嚴肅地問:“徐媽,您老家哪兒的?” “俺家在山東臨沂。
”徐媽鄉音未改,這是她今晚說的第一句話。
看得出,她是一個不多嘴的保姆。
“家裡還有什麼人?” “俺當家人早在俺孩兒五歲時就去世了,隻有俺和孩兒。
” “您孩子叫什麼?現在在幹什麼?” “叫李信民,在大港海事大學讀書,明年就畢業了。
” “什麼專業?” “俺不知道。
” “是男孩?” “男孩。
” “這個星期内,都有誰來過這裡?”蕭邦突然問。
徐媽一怔,慌慌地說:“沒有誰啊……” 蕭邦轉向葉雁痕,說:“葉總,不對吧?孟總不是來過一次嗎?” “孟總是來過,但他是同我一起回來的呀。
”葉雁痕疑惑地看着蕭邦,“有關系嗎?” “沒有關系,就是徐媽沒說真話。
”蕭邦拿起筷子,繼續吃飯。
“俺沒騙你。
”徐媽說,“孟總來的那會,俺去大學裡看孩兒去了。
” “那您怎麼知道孟總來過?”蕭邦緊追不舍。
“這不是你剛才說的嘛。
”徐媽有點不高興了,轉頭看着葉雁痕,“葉總,你知道俺,俺可從來沒騙過你啊。
” 葉雁痕拍了拍徐媽的肩膀,溫柔地說:“媽媽,您就别亂想了。
蕭先生這是職業習慣,他要幫我們調查浚航和雁鳴是不是還活着。
您快吃吧。
吃完了好好休息。
” 徐媽站起來,頭也不回地進了廚房。
“你懷疑她?”葉雁痕小聲地問。
“我對誰都懷疑。
” “連我和孟總你都也懷疑?” “那倒沒有。
”蕭邦放下碗筷,“一個是我的老闆,一個是我的衣食父母,我哪敢懷疑?” “可是,誰拿走了那個船舵?”葉雁痕終于忍不住問。
“不清楚。
但有一點非常明确,那就是你現在處在一種非常不妙的狀态。
你是否願意聽我的建議?” “請講。
” “馬上搬出别墅,住在公司或酒店。
你的住處,隻能讓我知道。
” “為什麼?” “因為你處在危險當中。
” “一定要搬出去嗎?” “如果你想盡快得到結果并安全地活着,就隻能這樣。
” 葉雁痕長吸了口氣,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