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要查出蘇浚航和葉雁鳴的下落,必須了解當時‘巨鲸’号的情況。
因此,你要找葉雁痕弄到關于‘巨鲸’号的全部資料以及幸存者的名單。
”蕭邦在離開大港之前,孟中華在電話裡非常清楚地指示。
這并不難。
“巨鲸”号本就屬于藍鲸航運集團下屬的雲台輪渡公司,對5名幸存者已經按規定賠付了損失。
而且,媒體也對5名幸存者作了詳細的采訪,還上過中央電視台的《東方時空》,網上就能查到。
現在蕭邦已将所有能搜集到的資料存入了電腦。
他正在反複地研究散亂的資料,企圖理出一絲頭緒來。
花了一個晚上,他終于按幾個關鍵詞疏理成了幾個文件夾,并作了概要,便于調閱。
1.藍鲸航運。
前身為新加坡萬國航運下屬的遠東萬國航運公司,1986年正式成立環亞藍鲸航運公司,創辦人蘇振海。
公司從事近海及遠洋運輸,下屬分公司9家,其中上市公司兩家,在國外有4家辦事機構,總資産182億元人民币…… 2.蘇振海。
藍鲸集團董事局主席,山東青島人,著名航海家,上世紀六十年代曾參與印尼接僑活動,後任遠洋船長,是7條國際航線的開辟者,全國政協委員,世界航海協會理事,知名社會活動家…… 3.“巨鲸”号。
二手客滾船,1980年由日本近海造船株式會社建造,船長128米,寬21米,11000載重噸,由藍鲸集團下屬的雲台輪渡公司花800萬美元購進并投入使用,系大港市至雲台市的往返班輪,乘客定額553人,核定載車90輛。
該輪共分5層,其中甲闆以上2層為客艙,甲闆以下分别為A、B、C三個貨艙。
兩年前在大港海域傾覆,死亡或失蹤260人,僅5人生還,即震驚中外的“12·21”特大海難…… 4.保賠。
“巨鲸”号共投貨物運輸保險500萬元,已由太平洋保險公司全額賠付;共投船舶保險9500萬元,已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分期賠付。
此外,凡是個人投保的,均按投保金額賠付;沒有投保的,大港市政府按每人6萬元的金額賠償。
5.幸存者。
共5名,分布在遼甯、山東和江蘇三地。
簡要情況如下: 施海龍,男,53歲,工人,遼甯沈陽人,冬泳愛好者,去雲台探親時乘坐“巨鲸”号。
據說海難發生後遊到岸邊,在公路上打了一輛出租車獨自走了。
洪文光,男,35歲,遼甯旅順人,建材老闆,遇難後被水沖到岸邊,為漁民所救。
王玉梅,女,32歲,山東棗莊人,在雲台做服裝生意。
乘船是因為到大港進貨,遇難後被海水沖到岸邊,為當地村民所救。
劉小芸,女,38歲,江蘇連雲港人,下崗職工,在大港打工,回家時乘船,遇難後被前來搜救的海軍官兵救起。
李子儀,男,22歲,江蘇鹽城人,汽車司機,當日同老闆帶車從大港去雲台,遇難時和老闆在一起,落水後上了一個救生艇,後被海軍官兵所救。
蕭邦興奮起來,他決定先去東北,再去雲台和江蘇。
在沈陽市和平區十三緯路一個燈光昏暗的地下台球廳,蕭邦找到了第一個幸存者施海龍。
施海龍看上去要比他的實際年齡小十來歲,體格健壯,滿臉紅光,目光如炬。
他上下打量着蕭邦,将球杆橫在胸前,很警惕地問:“找我采訪?你是哪家報社的?” “北京的《華夏新聞周刊》,我叫蕭邦。
”蕭邦将記者證亮了一下。
施海龍倒沒有仔細查看記者證。
他放下球杆,淡淡地說:“我早就說過,不再接受記者采訪了。
都兩年了,你們也該讓我過幾天安生日子吧?” 蕭邦微笑着說:“施先生,請幫幫忙吧。
我是和平區公安分局梁東局長的朋友。
他說過,你一定會給他面子的。
記
因此,你要找葉雁痕弄到關于‘巨鲸’号的全部資料以及幸存者的名單。
”蕭邦在離開大港之前,孟中華在電話裡非常清楚地指示。
這并不難。
“巨鲸”号本就屬于藍鲸航運集團下屬的雲台輪渡公司,對5名幸存者已經按規定賠付了損失。
而且,媒體也對5名幸存者作了詳細的采訪,還上過中央電視台的《東方時空》,網上就能查到。
現在蕭邦已将所有能搜集到的資料存入了電腦。
他正在反複地研究散亂的資料,企圖理出一絲頭緒來。
花了一個晚上,他終于按幾個關鍵詞疏理成了幾個文件夾,并作了概要,便于調閱。
1.藍鲸航運。
前身為新加坡萬國航運下屬的遠東萬國航運公司,1986年正式成立環亞藍鲸航運公司,創辦人蘇振海。
公司從事近海及遠洋運輸,下屬分公司9家,其中上市公司兩家,在國外有4家辦事機構,總資産182億元人民币…… 2.蘇振海。
藍鲸集團董事局主席,山東青島人,著名航海家,上世紀六十年代曾參與印尼接僑活動,後任遠洋船長,是7條國際航線的開辟者,全國政協委員,世界航海協會理事,知名社會活動家…… 3.“巨鲸”号。
二手客滾船,1980年由日本近海造船株式會社建造,船長128米,寬21米,11000載重噸,由藍鲸集團下屬的雲台輪渡公司花800萬美元購進并投入使用,系大港市至雲台市的往返班輪,乘客定額553人,核定載車90輛。
該輪共分5層,其中甲闆以上2層為客艙,甲闆以下分别為A、B、C三個貨艙。
兩年前在大港海域傾覆,死亡或失蹤260人,僅5人生還,即震驚中外的“12·21”特大海難…… 4.保賠。
“巨鲸”号共投貨物運輸保險500萬元,已由太平洋保險公司全額賠付;共投船舶保險9500萬元,已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分期賠付。
此外,凡是個人投保的,均按投保金額賠付;沒有投保的,大港市政府按每人6萬元的金額賠償。
5.幸存者。
共5名,分布在遼甯、山東和江蘇三地。
簡要情況如下: 施海龍,男,53歲,工人,遼甯沈陽人,冬泳愛好者,去雲台探親時乘坐“巨鲸”号。
據說海難發生後遊到岸邊,在公路上打了一輛出租車獨自走了。
洪文光,男,35歲,遼甯旅順人,建材老闆,遇難後被水沖到岸邊,為漁民所救。
王玉梅,女,32歲,山東棗莊人,在雲台做服裝生意。
乘船是因為到大港進貨,遇難後被海水沖到岸邊,為當地村民所救。
劉小芸,女,38歲,江蘇連雲港人,下崗職工,在大港打工,回家時乘船,遇難後被前來搜救的海軍官兵救起。
李子儀,男,22歲,江蘇鹽城人,汽車司機,當日同老闆帶車從大港去雲台,遇難時和老闆在一起,落水後上了一個救生艇,後被海軍官兵所救。
蕭邦興奮起來,他決定先去東北,再去雲台和江蘇。
在沈陽市和平區十三緯路一個燈光昏暗的地下台球廳,蕭邦找到了第一個幸存者施海龍。
施海龍看上去要比他的實際年齡小十來歲,體格健壯,滿臉紅光,目光如炬。
他上下打量着蕭邦,将球杆橫在胸前,很警惕地問:“找我采訪?你是哪家報社的?” “北京的《華夏新聞周刊》,我叫蕭邦。
”蕭邦将記者證亮了一下。
施海龍倒沒有仔細查看記者證。
他放下球杆,淡淡地說:“我早就說過,不再接受記者采訪了。
都兩年了,你們也該讓我過幾天安生日子吧?” 蕭邦微笑着說:“施先生,請幫幫忙吧。
我是和平區公安分局梁東局長的朋友。
他說過,你一定會給他面子的。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