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關燈
秋菊一旁說:“這樣鬧下去,哪個還敢修大橋。

    還沒動工,說不定又會有人告狀的。

    ” 何奔反駁道:“這些告狀的有哪一個是告不該修大橋?” 李冬明見他們又接上火了,催大家道:“快走吧,下午還要趕回來呀。

    ” 何奔一旁火氣十足地說:“我們苦藤河鄉有這樣一些人,他們聽到誰告狀了就吓得連覺都睡不着。

    以為把鄧啟放抓走了,就沒有人寫告狀信了,其實呀,該寫的人家還要寫。

    ” 周明勇仿佛想起了什麼,問何奔道:“丁副縣長為什麼叫田躍抓那三個人?” 何奔說:“大岩村的莫支書早晨并沒有去鄉政府,他一直在醫院顧鄉長的病房裡。

    鄧啟放和全金來當時雖然在鄉政府,但他們是站在大院裡面的,圍牆是從外面往裡面倒的,也就是說是外面的人推倒的。

    為什麼要抓他們三個人,真的是沒辦法解釋了。

    ” 周明勇問鄭秋菊:“你說說這是什麼原因吧。

    ” 鄭秋菊說:“這我就不大清楚了。

    是丁縣長和顧鄉長他們幾個人一塊研究決定的。

    ” 周明勇說:“這樣抓人,隻會把問題弄得更複雜。

    ” 趙祥生不再說話,隻把眉頭擰了擰。

    一行人剛剛爬上山坡,迎面碰到莫胡子的女人從竹山垭村出來。

    她不認識縣裡的幾個領導,問何奔說:“何委員你們到哪去?” “到竹山垭村去。

    ”何奔問莫胡子的女人道,“你什麼時候進山來的?” “來一陣了。

    ”莫胡子的女人說,“何委員,我剛才……他們說那個事,你知道麼?” 一旁的李冬明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了:“你們說的什麼?” 何奔說:“莫嫂,縣委趙書記和縣紀委周書記他們都下來了。

    他們這就去竹山垭村了解情況。

    你回去吧,沒事的。

    ” 莫胡子的女人瞅了瞅趙祥生和周明勇,就走到趙祥生面前,輕輕道:“這位就是把縣裡兩個搞貪污的大局長弄去坐牢的那個姓周的書記麼?” 趙祥生指着周明勇道:“你說的周書記是那一位。

    我姓趙。

    ” 莫胡子的女人就走到周明勇面前,也不說話,隻是定定地看了周明勇一眼,兩行眼淚刷地就流了下來。

    這下可讓周明勇有些不知所措了,連忙勸她道:“有什麼委屈你慢慢說,别哭啊。

    ” 莫如華隻哽咽着說了一句:“終于把鐵面書記盼來了呀。

    ”眼淚也不擦,轉身匆匆下山去了。

    周明勇的心裡像是被什麼重重地撞擊了一下,盯着她的背影,眼前卻總是晃動着那一雙滿含着淚水的眼睛,口裡喃喃地道:“這是為什麼啊,這是為什麼啊。

    ” 趙祥生問李冬明說:“這個女人剛才還一副神秘兮兮的樣子,怎麼一下又哭起來了呢?” 何奔一旁道:“她是大岩村莫支書的女人,可能她還不知道她男人被抓走了。

    ” 趙祥生盯着何奔說:“不見得吧?不知道她男人被抓走了,她哭什麼。

    ” 鄭秋菊說:“我們苦藤河鄉雖然不通公路,有幾個村連電話也是要通不通的,但就是怪,隻要出芝麻大的事,不用三個時辰,全鄉就都知道了。

    她男人被抓到縣裡去了,她能不知道?說不定她到竹山垭村,就是為她男人被抓的事。

    ” 幾個人來到竹山垭村的時候,竹山垭村竟然靜悄悄的。

    家家戶戶的大門緊閉着,看不見一個人影,偶爾隻聽到幾聲狗吠。

    李冬明将趙祥生和周明勇幾個人帶到全安家門前,全安家的門也關着。

    李冬明叫了幾聲沒有人應,自言自語道:“這就怪了,陽天白日,一個村不可能看不見一個人嘛。

    ” 趙祥生說:“那邊屋裡好像有響動。

    ” 鄭秋菊走到那邊屋門前,果然聽見屋子裡有說話的聲音。

    從窗戶往裡面看,屋子裡關着兩個小孩。

    鄭秋菊對屋子裡叫道:“小孩,快開門。

    ” 屋子裡的孩子被吓得大哭起來,“我爹說了,不準開門的。

    ” “你爹到哪裡去了?” “我爹不讓我們告訴人家的。

    ” 鄭秋菊哄他們道:“我們是鄉裡來的幹部,快告訴我們,你爹在什麼地方。

    我們找他有重要事情。

    ” 一個大一點的小孩說:“我不告訴你,你罵過我爹,你不是好人。

    ” 氣得鄭秋菊眼淚都出來了。

    李冬明見狀,問道:“你們認得我麼?” “你是鄉裡的幹部。

    前天要我爹交集資款,你也罵過我爹的。

    不過我爹說,他隻有一點點恨你。

    ” “告訴我,你爹到哪裡去了。

    ” “在倉庫裡開會。

    ” “倉庫在哪裡?” “就在那邊村口。

    ” 鄭秋菊有些沒好氣地說:“我們看看去,說不定他們又在商量什麼見不得人的陰謀詭計。

    ” 何奔這時不知怎麼地額頭就冒出了汗水,他大聲地叫喊道:“全支書,你們在哪裡?縣裡趙書記和紀委周書記來了。

    ” 鄭秋菊在何奔大聲叫喊的時候,早已來到倉庫的門前,這還是在集體時生産隊修建的倉庫。

    由于竹山垭村窮,人民公社改成鄉之後,當時的村辦小學沒有校舍,就将倉庫改成了學校。

    後來,鄉政府說沒有工資給竹山垭村的老師,村裡自己又負擔不起,村小也就給撤了。

    竹山垭村的孩子全都要到大岩村鄉完小去上學。

    但這間倉庫仍然沒有被拆掉。

    竹山垭村的群衆說孩子們去大岩村讀書太遠,希望什麼時候村裡能再把小學辦起來。

     鄭秋菊推開倉庫大門的時候,全安也正好來開門:“李書記你們都來了呀。

    ”全安的腦殼被磚頭砸了一個包,還有一道口,不好敷草藥,他女人将他的頭發剪去了許多,敷上草藥之後,再在腦殼上橫着包了一塊布。

    胳膊上的傷口也還沒好,用一塊紗布吊在脖子上。

    那樣子就像電影裡面被八路軍戰士打傷過後抱頭鼠竄的漢奸,要多狼狽有多狼狽。

    全安走出倉庫,很不自然地對大家笑了笑,随手想把倉庫的大門拉上。

     鄭秋菊早已看見屋子裡全是人,将門推開說:“陽天白日,你們村這麼多人關着門在裡面商量什麼呀。

    ” 何奔上前問道:“你們是在退集資款?” 全安忙說:“是的,我們正在退集資款哩。

    ” 這時滿屋子的人都站起身:“集資款退了,我們回去啊。

    ”人們擁出大門,一下全走了。

     趙祥生和周明勇站在一旁,看着這些衣衫褴褛的人們慌慌張張地走遠了,他們的心裡都不由生出了疑窦。

     鄭秋菊攔住全安說:“全支書,恐怕不是退集資款吧,退集資款要關着門做什麼,還交待孩子不要告訴外面人你們到哪裡去了。

    ” 全安反問道:“我說是退集資款,你說不是,那你這個做鄉黨委副書記的說說,我們是在做什麼啊?”全安将那隻被鄧啟放砍傷的胳膊擡了擡,一雙眼睛盯着鄭秋菊,像牛卵子一樣,瞪得溜圓,像要冒出火來。

     鄭秋菊被全安的話頂撞得有些尴尬,往後退了半步,說:“我怎麼知道啊,我知道就不會問你了。

    ” “你問我,我就說是退集資款。

    ”全安一點都不給鄭秋菊面子,“你要是不信,那你就不要問我好了。

    ” “誰負責退?”鄭秋菊臉面紅一塊白一塊,但她還是這樣追問道。

    她知道,丁安仁要她跟着趙書記他們下來,一個主要任務,就是要把下面村裡的情況,趙書記他們在下面聽到了什麼,做了些什麼,全部掌握住,以便對付;再一個就是不能讓下面村裡的人,背着他們一個勁地說他們的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