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那天下午,隻有莫如華一個人哭哭啼啼回到竹山垭村。
她對全安說全金來也讓金所長給铐了。
全安吃驚地問:“金所長從來不随随便便铐人的。
顧鄉長不在鄉政府?” 莫如華說:“顧鄉長在鄉政府,我們找到他,把你寫的條子也讓他看了。
他說鄧啟放不是他叫铐來的,找他做什麼。
顧鄉長說鄧啟放經常告他弟弟和他的狀,現在出事了,就記起他來了呀。
讓鄧啟放知道一下縣裡下來的幹部的厲害也好,李書記說往縣裡送,就往縣裡送,該關多少天就關多少天,該判幾年刑就判幾年刑,都與他顧家好無關。
全金來開始給他說好話,後來就和他吵,他便叫金所長将他也給铐了。
”莫如華頓了頓,又說:“茅山沖村和當陽坡村也送來了兩個人。
一個聽說是不肯交集資款和鄭書記幹起來了。
另一個聽說是要給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寫信,問一問鄉裡的幹部拿着老百姓集資修橋的錢炒地皮為自己借雞下蛋是不是腐敗,于是他們就都被抓到鄉政府來了。
” 全安問:“我要你去找你哥,你找了沒有?” “我怕我哥罵,他總是說我不聽他的話。
我沒敢去。
” 全安沉吟一陣,說:“你現在趕快去找你哥。
我去對李書記說一說,你娘住在醫院裡,啟放和金來他們是不能往縣裡送的,那樣她老人家的病隻怕要加重。
”說着就找李冬明去了。
李冬明帶着人還在村子裡收集資款。
全安沒有說當陽坡村和茅山沖村也被抓了人,隻說全金來又被金所長抓起來了,鄧啟放的老娘在醫院急得直哭。
“李書記,要不我自己抽時間到鄉政府去一趟。
” 李冬明說:“讓金所長把鄧啟放弄到鄉政府去,隻是想壓一壓歪風邪氣,并不想怎麼處治他。
既然你挨刀的人都沒有意見,自己要到鄉政府去領人,那就放人吧。
不過你到鄉政府要跟顧鄉長說清楚,早晨我讓抓人,下午我又讓放人,讓人家在背後叽咕不好。
” 全安說:“李書記你誤會了,我并沒說要急着把鄧啟放弄回來,我也沒說今天就去鄉政府。
我們竹山垭村還有二十幾戶沒交集資款。
鄧啟放現在回來了,他們的集資款隻怕又收不上來的。
我已經要莫如華去找她哥,她哥如果沒有把他們弄回來,我再去不遲。
等鄧啟放回來的時候,我們村的集資款也已經收完了。
”全安頓了頓,說,“李書記,你願意去看一看鄧啟放他妹妹麼?” 李冬明問:“我們在鄧啟放家那麼久,怎麼沒看見他妹妹?” 全安歎氣說:“她不會出來見我們的。
但我可以肯定,金所長铐她哥的時候,她肯定躲在家裡急得不得了的。
人啦,怎麼料得到呢,四年前,她可是我們苦藤河鄉一枝花呀。
走哪裡,後面都會跟着一群年輕人。
如今那個樣子嫁人哪個會要,身邊還帶着一個私生女兒。
她怎麼會出來讓人家看她的稀罕。
可以肯定,她現在正在家裡哭。
” 李冬明說:“我們去看看,向她解釋一下,叫她别着急。
”李冬明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對于那些家庭的确有困難,硬是拿不出集資款的人家,鄉政府還是要給予減免的。
不能說要集資修橋,讓一些困難戶生活不下去。
全安說:“人們背地裡議論,說鄧美玉的私生女兒像丁縣長。
你去看看,看像也不像。
” 李冬明的臉色就嚴肅起來:“老全,你是竹山垭村的黨支書,受黨的教育多年,可不能和一般群衆一樣,無原則地議論縣裡的領導,這樣影響不好。
” 全安說:“群衆的議論比我說的難聽得多。
不是你李書記,我決不會說這話,像誰不像誰,看見了孩子人家心裡自然會明白。
再說,像誰又怎麼樣,不像誰又怎麼樣。
他丁副縣長還不同樣做他的副縣長,說不定他還會高升。
如今呀,當領導的搞幾個女人算得了什麼?” 李冬明不答他的白,對跟他一起去的劉所長他們說:“人家才二十多歲,處境又是那樣慘,你們不要說刺激人家的話。
也不要議論女孩子像誰不像誰。
群衆說說不打緊,鄉政府的幹部信口開河地亂說,日後追查起來要負責任的。
”過後又對全安說,“去了之後,不要當着我們的面說些不中聽的話,讓我們不好下台。
” “這還要你交待麼,我全安這個分寸還是拿得住的。
” 全安領着幾個人一塊來到鄧美玉家。
鄧美玉和她哥是分開住的。
一間木屋,鄧啟放住東頭,鄧美玉帶着她的私生女兒和她的老娘住西頭。
中間隔着一間堂屋。
鄧美玉家的門半掩着,全安推開門,屋裡沒有人,他大聲地對着裡面房裡喊道:“美玉,李書記看你來了。
”
她對全安說全金來也讓金所長給铐了。
全安吃驚地問:“金所長從來不随随便便铐人的。
顧鄉長不在鄉政府?” 莫如華說:“顧鄉長在鄉政府,我們找到他,把你寫的條子也讓他看了。
他說鄧啟放不是他叫铐來的,找他做什麼。
顧鄉長說鄧啟放經常告他弟弟和他的狀,現在出事了,就記起他來了呀。
讓鄧啟放知道一下縣裡下來的幹部的厲害也好,李書記說往縣裡送,就往縣裡送,該關多少天就關多少天,該判幾年刑就判幾年刑,都與他顧家好無關。
全金來開始給他說好話,後來就和他吵,他便叫金所長将他也給铐了。
”莫如華頓了頓,又說:“茅山沖村和當陽坡村也送來了兩個人。
一個聽說是不肯交集資款和鄭書記幹起來了。
另一個聽說是要給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寫信,問一問鄉裡的幹部拿着老百姓集資修橋的錢炒地皮為自己借雞下蛋是不是腐敗,于是他們就都被抓到鄉政府來了。
” 全安問:“我要你去找你哥,你找了沒有?” “我怕我哥罵,他總是說我不聽他的話。
我沒敢去。
” 全安沉吟一陣,說:“你現在趕快去找你哥。
我去對李書記說一說,你娘住在醫院裡,啟放和金來他們是不能往縣裡送的,那樣她老人家的病隻怕要加重。
”說着就找李冬明去了。
李冬明帶着人還在村子裡收集資款。
全安沒有說當陽坡村和茅山沖村也被抓了人,隻說全金來又被金所長抓起來了,鄧啟放的老娘在醫院急得直哭。
“李書記,要不我自己抽時間到鄉政府去一趟。
” 李冬明說:“讓金所長把鄧啟放弄到鄉政府去,隻是想壓一壓歪風邪氣,并不想怎麼處治他。
既然你挨刀的人都沒有意見,自己要到鄉政府去領人,那就放人吧。
不過你到鄉政府要跟顧鄉長說清楚,早晨我讓抓人,下午我又讓放人,讓人家在背後叽咕不好。
” 全安說:“李書記你誤會了,我并沒說要急着把鄧啟放弄回來,我也沒說今天就去鄉政府。
我們竹山垭村還有二十幾戶沒交集資款。
鄧啟放現在回來了,他們的集資款隻怕又收不上來的。
我已經要莫如華去找她哥,她哥如果沒有把他們弄回來,我再去不遲。
等鄧啟放回來的時候,我們村的集資款也已經收完了。
”全安頓了頓,說,“李書記,你願意去看一看鄧啟放他妹妹麼?” 李冬明問:“我們在鄧啟放家那麼久,怎麼沒看見他妹妹?” 全安歎氣說:“她不會出來見我們的。
但我可以肯定,金所長铐她哥的時候,她肯定躲在家裡急得不得了的。
人啦,怎麼料得到呢,四年前,她可是我們苦藤河鄉一枝花呀。
走哪裡,後面都會跟着一群年輕人。
如今那個樣子嫁人哪個會要,身邊還帶着一個私生女兒。
她怎麼會出來讓人家看她的稀罕。
可以肯定,她現在正在家裡哭。
” 李冬明說:“我們去看看,向她解釋一下,叫她别着急。
”李冬明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對于那些家庭的确有困難,硬是拿不出集資款的人家,鄉政府還是要給予減免的。
不能說要集資修橋,讓一些困難戶生活不下去。
全安說:“人們背地裡議論,說鄧美玉的私生女兒像丁縣長。
你去看看,看像也不像。
” 李冬明的臉色就嚴肅起來:“老全,你是竹山垭村的黨支書,受黨的教育多年,可不能和一般群衆一樣,無原則地議論縣裡的領導,這樣影響不好。
” 全安說:“群衆的議論比我說的難聽得多。
不是你李書記,我決不會說這話,像誰不像誰,看見了孩子人家心裡自然會明白。
再說,像誰又怎麼樣,不像誰又怎麼樣。
他丁副縣長還不同樣做他的副縣長,說不定他還會高升。
如今呀,當領導的搞幾個女人算得了什麼?” 李冬明不答他的白,對跟他一起去的劉所長他們說:“人家才二十多歲,處境又是那樣慘,你們不要說刺激人家的話。
也不要議論女孩子像誰不像誰。
群衆說說不打緊,鄉政府的幹部信口開河地亂說,日後追查起來要負責任的。
”過後又對全安說,“去了之後,不要當着我們的面說些不中聽的話,讓我們不好下台。
” “這還要你交待麼,我全安這個分寸還是拿得住的。
” 全安領着幾個人一塊來到鄧美玉家。
鄧美玉和她哥是分開住的。
一間木屋,鄧啟放住東頭,鄧美玉帶着她的私生女兒和她的老娘住西頭。
中間隔着一間堂屋。
鄧美玉家的門半掩着,全安推開門,屋裡沒有人,他大聲地對着裡面房裡喊道:“美玉,李書記看你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