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第二天,李冬明來到竹山垭村的時候,他的身後,又多了兩個人。

    一個是鄉司法幹部張大中,一個是鄉廣播站丁站長。

    張大中和丁站長原本是在大岩村協助何奔收集資款,何奔說大岩村沒有什麼問題了,要他們去幫李書記的忙。

     幾個人剛坐下,李冬明就從口袋裡摸出一張紙條遞給全安,說:“我和顧鄉長說了一下你們村幹部集資款減免的事,減是要減一些,不過要放到後一步。

    你的那一群山羊我也交待鄉政府的大師傅了,要他好好喂養幾天,别掉了膘。

    ”李冬明頓了頓,“老全呀,你家的山羊我肯定會讓你趕回來的,你家該交的集資款你也得想辦法交。

    ” 全安似乎并沒有認真聽李冬明的話,他的眼睛盯着那張紙條。

    那是一張收據,從全安家趕去的那一群山羊折價一千五百五十八元八角。

    每斤山羊毛價二元一角。

    全安說:“市場上山羊的毛價是三元一角。

    我這是良種山羊,價錢應該更貴一些。

    卻比市場上的價錢還便宜那麼多呀?怪不得劉所長昨天來,我怎麼問他也不肯說。

    ” 李冬明解釋說:“這收據是拿給大夥看的。

    說起來,大家要是積極想辦法交集資款,一兩千塊錢還是湊得齊的。

    大岩村的群衆不但交集資款踴躍,他們還賣豬賣雞賣糧捐款修橋,你們村的表現,實在讓人失望。

    我這裡逼得急了,你們都把豬呀雞呀往鄉政府趕,用它們抵集資款,大橋還修得起來?因此,山羊的價錢不能定那麼高。

    ” 全安就不好做聲了。

    李冬明問全安:“把你家的山羊趕走之後,村裡有什麼反映沒有?” 全安說:“沒有什麼反映,大家沒說交也沒說不交。

    ” “你說下一步該怎麼辦?人們都說我們苦藤河鄉的村支書中,你和大岩村的莫支書幾個人的能力是最強的,莫支書在大岩村的工作做得很不錯,我很滿意,你可不能落後呀。

    ” 全安面無表情地說:“你李書記親自帶着人下來,我就沒有多考慮這個事。

    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我家的集資款你不用擔心,什麼時候去鄉政府趕山羊,我什麼時候就把集資款帶到鄉政府去。

    ” 李冬明說:“老全,看你們村這個樣子,不碰幾下硬是不行的。

    我又帶了兩個鄉幹部下來,你看先從哪一戶開始?”李冬明對于全安的這個态度心裡有些不高興,闆着臉說。

     全安不看李冬明的臉,說:“就從鄧啟放家開始吧。

    ”全安心想,由于他妹妹的事情鄧啟放一直對顧家兄弟意見很大,如果這回又惹得他心裡起火,說不定就會再一次把火燒到顧家兄弟身上去,李冬明弄得收不了場了,就隻有去向趙書記反映顧家兄弟的問題,讓趙書記派人下來查他們的案子。

    如果紀委周書記能親自下來,那是再好不過的了,就不怕顧家兄弟的案子查不出來。

    全安說:“鄧啟放家和别的人家比,不是最困難的人家,他在群衆中比我的威信還高,工作做通了,估計會拿得出錢來,村裡其他人家的工作也就好做多了。

    ” 李冬明問:“他家妹妹是個什麼情況?你說給我聽聽。

    ” 全安十分同情地說:“慘啦。

    我們苦藤河鄉哪個不知道鄧啟放的親妹鄧美玉是我們苦藤河鄉的一枝花呀,被顧家富招去做酒店的服務員,懷了小孩,跳火車自殺,人沒死,卻成了終身殘廢,還帶着一個不知道父親是誰的女兒,靠老母親養活。

    老母親七十多歲了,生了病也不肯住醫院,自己弄些藤藤草草煎水喝,昨天才被鄧啟放送到醫院去。

    ” 李冬明聽他這麼說,心情不免有些沉重,問道:“鄧美玉的問題當時是怎麼處理的?” “當農民的能跟他顧家兄弟打官司?人家有靠山。

    他顧家富說鄧美玉自己不學好,給她三千塊錢的醫療費,還說是看見她可憐,不然一分錢不給。

    ”“她生的孩子是誰的,至今還沒有弄清楚?” 全安做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說:“李書記,你應該去看看這個命運悲慘的女人,你畢竟是苦藤河鄉的書記啊,老百姓把你看成是父母官呀!” 李冬明說:“走吧,我們這就去鄧啟放家。

    ”全安走幾步,卻又不動了,問:“去鄧啟放家是收集資款還是去看望鄧美玉?” 李冬明說:“我們的主要任務是收集資款,再順便看看鄧美玉,問問她有什麼困難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