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關燈
小
中
大
《省委書記和他的秘書們》的寫作。
文學創作,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習慣。
我是比較重視結構的。
動筆之前總是把“總設計”想好:每個人物從出場到歸宿,每個重大事件的因果關系,故事發展的重要情節和細節……都有了成熟的想法才開始寫。
這部小說,比起過去我寫的長篇,要費勁一些。
原因是我沒有構思好,就打開電腦“動筆”了。
首先是我的主人公沒有構思好。
他是一位黨的高級幹部省委書記。
在曆次的政治運動中,他是挨過整的。
沒有經過這些“運動”,既不能表現他的曆史,也不會形成他的性格。
這個人物在晚年,重新放出了他的光輝。
在改革開放中,他敢為天下先,創造了在戰場上不可能創造的業績。
他的業績,不僅在本省,在全國也産生了巨大影響。
他的威信很高,盡管有人想推倒他,他泰然自若,巍然不動……他的故事該怎麼發展下去呢?任何事物都有兩重性,成就和威信也一樣:他可能因為成就而驕傲了,也可能因為威信高而專斷了……有許多人經得起困難和挫折的考驗,可是經不起成就和威信的考驗。
小說寫了一多半,我才下了決心,讓他經受住了這些考驗。
任何領導人都是從平民來的,而且都要回到平民中去。
丢掉官職是容易的,可是丢掉官架子,恢複平民意識卻不容易。
我的主人公,始終沒有丢掉平民意識,最後又回到平民中去,這是他自己理想和歸宿。
我在寫作中,有作家朋友問我:“現在還有你寫的這樣人嗎?”我說“當然有,沒有我就創造一個。
他代表了我的理想。
” 其次是題材,我這部小說的時間跨度很大,從“文革”前寫到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後,在文藝創作領域,有四大熱門題材:宮廷戲,反腐倡廉、警匪和情愛故事。
宮廷題材看得多了,難免雷同化,公式化,出現“審美疲勞”;警匪題材,我沒有生活;反腐倡廉,我覺得作家們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我肯定寫不出新意,寫不過青年作家。
情愛呢?在我過去出版的小說中,也都有情愛故事,但,我寫情愛總是不成功。
作家是時代的産物,時代是有局限性的,作家也難免有自己的局限性。
像我這樣一個從戰争的血和火中走過來的人,最關心的是政治,而在政治層面,其中最關心的又黨的作風。
有人現在淡化主題,我也暗暗強迫自己淡化一些主題,可是怎麼也淡化不了。
這可能是我的缺點,也可能是我的優點。
有作家朋友問我:“現在人們關心的是發财,誰還關心你寫的題材呢?”也可能。
但是,你可以不去關心政治,但是政治卻時時刻刻關心着你。
包括你的發财。
同時,我也想,每一種題材的作品,有自己的讀者層面。
我作品的讀者層面有多大呢?我希望讀者特别是青年讀者,都關心我寫的這類題材。
你了解了其中的運作機制,你做人做事,就知道“必然”;知道了“必然”,你就會有更多的“自由”這就是辯證法。
我既然寫到改革開放,寫到高層領導,就難免涉及到經濟問題。
因為本書的主旨不在反腐倡廉,故事中的經濟問題有的“案件”并沒有查清。
現在的腐敗案件,從南方到北方,從中原到邊疆,實際發生的腐敗案件,和已經破獲的腐敗案件,是沒有辦法算出比例的。
我故事中某些領導的經濟問題,之所以沒有查清,一是因為我的主題和題材不在這裡,二是永遠埋曆史上的謎,是很多的。
将來如果我再續寫下去,也許會讓天下大白的。
本書也就在這裡結束了。
文學創作,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習慣。
我是比較重視結構的。
動筆之前總是把“總設計”想好:每個人物從出場到歸宿,每個重大事件的因果關系,故事發展的重要情節和細節……都有了成熟的想法才開始寫。
這部小說,比起過去我寫的長篇,要費勁一些。
原因是我沒有構思好,就打開電腦“動筆”了。
首先是我的主人公沒有構思好。
他是一位黨的高級幹部省委書記。
在曆次的政治運動中,他是挨過整的。
沒有經過這些“運動”,既不能表現他的曆史,也不會形成他的性格。
這個人物在晚年,重新放出了他的光輝。
在改革開放中,他敢為天下先,創造了在戰場上不可能創造的業績。
他的業績,不僅在本省,在全國也産生了巨大影響。
他的威信很高,盡管有人想推倒他,他泰然自若,巍然不動……他的故事該怎麼發展下去呢?任何事物都有兩重性,成就和威信也一樣:他可能因為成就而驕傲了,也可能因為威信高而專斷了……有許多人經得起困難和挫折的考驗,可是經不起成就和威信的考驗。
小說寫了一多半,我才下了決心,讓他經受住了這些考驗。
任何領導人都是從平民來的,而且都要回到平民中去。
丢掉官職是容易的,可是丢掉官架子,恢複平民意識卻不容易。
我的主人公,始終沒有丢掉平民意識,最後又回到平民中去,這是他自己理想和歸宿。
我在寫作中,有作家朋友問我:“現在還有你寫的這樣人嗎?”我說“當然有,沒有我就創造一個。
他代表了我的理想。
” 其次是題材,我這部小說的時間跨度很大,從“文革”前寫到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後,在文藝創作領域,有四大熱門題材:宮廷戲,反腐倡廉、警匪和情愛故事。
宮廷題材看得多了,難免雷同化,公式化,出現“審美疲勞”;警匪題材,我沒有生活;反腐倡廉,我覺得作家們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我肯定寫不出新意,寫不過青年作家。
情愛呢?在我過去出版的小說中,也都有情愛故事,但,我寫情愛總是不成功。
作家是時代的産物,時代是有局限性的,作家也難免有自己的局限性。
像我這樣一個從戰争的血和火中走過來的人,最關心的是政治,而在政治層面,其中最關心的又黨的作風。
有人現在淡化主題,我也暗暗強迫自己淡化一些主題,可是怎麼也淡化不了。
這可能是我的缺點,也可能是我的優點。
有作家朋友問我:“現在人們關心的是發财,誰還關心你寫的題材呢?”也可能。
但是,你可以不去關心政治,但是政治卻時時刻刻關心着你。
包括你的發财。
同時,我也想,每一種題材的作品,有自己的讀者層面。
我作品的讀者層面有多大呢?我希望讀者特别是青年讀者,都關心我寫的這類題材。
你了解了其中的運作機制,你做人做事,就知道“必然”;知道了“必然”,你就會有更多的“自由”這就是辯證法。
我既然寫到改革開放,寫到高層領導,就難免涉及到經濟問題。
因為本書的主旨不在反腐倡廉,故事中的經濟問題有的“案件”并沒有查清。
現在的腐敗案件,從南方到北方,從中原到邊疆,實際發生的腐敗案件,和已經破獲的腐敗案件,是沒有辦法算出比例的。
我故事中某些領導的經濟問題,之所以沒有查清,一是因為我的主題和題材不在這裡,二是永遠埋曆史上的謎,是很多的。
将來如果我再續寫下去,也許會讓天下大白的。
本書也就在這裡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