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省委書記視察的台前幕後
關燈
小
中
大
之,聽慣了,也會被吹糊塗的。
我以為,’愛吹不愛批‘,是作為領導者的第一大忌。
“我們每到一個地方,必然是’宴席擺下‘,陪同人員成群結隊。
我們這次五門之行,最多時,達四十八人,汽車二十三輛。
哎哎,袁書記!” 袁書記又站起來。
張敬懷說:“你回去,給我算一筆賬:我這次到你們這裡,叫做’視察‘也好,公出也好,反正我一個子兒也沒有花。
這筆賬要包括:全體人員的吃、住、行,你們不是都很忙嗎?還要把這數十人耽誤的時間算進去。
” “好好好。
”袁書記諾諾。
張敬懷說:“你們這麼請我大吃大喝,你以為我會感謝你們呀?我才不感謝你們呢。
你們不管花多少錢,報銷單一寫’招待我張某人‘,到底是你請我呢?還是我請你們呢?花這麼多錢,我是不能給你報銷的。
如何處理,你們商量着辦。
“你們以為我愛吃呀?高興呀?我才不呢。
你們地區還沒有脫貧,你們怎麼吃得下去呢?我吃了就很不舒服。
我的吉秘書當時說,他吃不下去。
他為什麼吃不下去?一是他看了老百姓吃苞米芯子,地瓜葉子,不忍心動筷子,二是一天兩大宴,吃得讨厭了!宴會變成了讨厭的’厭會‘,你們沒有吃累呀!沒有吃煩呀! “我再講講這保衛工作。
從省到地區,到縣,到區,你們活活地把你們的’張書記‘和老百姓隔開了!脫離了老百姓,你們怎麼要我們了解真實情況?在革命戰争年代,我們的部隊和國民黨部隊周旋,和敵人隔着一個山頭,我們部隊領導同志還接見老百姓呢,怎麼我們現在掌握政權了,那麼怕老百姓?都把老百姓當成了要打我的黑槍的階級敵人? “在美國的曆史上,曾經有四個總統被暗殺。
他們也有保安工作,可是他們為了争取選票,還是要到老百姓中去。
我說這話,在以前可能會有人給我上綱,說我是’宣傳資産階級民主‘。
現在大概不會了吧?你們可以數一數,在解放之後,我們有幾個領導被打黑槍暗殺的?沒有!一個也沒有!話又說回來,是領導接近群衆重要?還是防止暗殺重要?我甯肯被暗殺,也不願被自己的人封鎖!我看這’以階級鬥争為綱‘的保衛工作思想,還沒有被肅清!真……這樣我們怎麼了解真實情況,怎麼會有正确決策?……見鬼去吧!要知道,我是放牛娃出身,是農民的兒子呀!” 此時張敬懷口氣有些哽咽,幾乎說不下去,他讓自己鎮定了一下,接着說: “在參觀那個道觀和住療養院的時候,我已經聽到罵聲了,我一來,他們沒有了參觀的自由,沒有了買菜的自由!你們不是給我找罵嗎?” 整個會場靜得似乎掉在地下一根針都能聽到。
他們從來沒有見過一位領導發過這麼大的脾氣…… 講到這裡,張敬懷自己也感到氣氛太緊張了,有意緩和一下,說:“我今天講話可能有點火氣,有點火氣,就得燃燒。
無論批評到誰,我要請大家原諒。
” 會場仍然沒有任何聲音。
張敬懷看了看台下,笑了:“都繃着個臉幹什麼?我給大家講個古老的故事吧。
” 張敬懷稍微停頓了一下說: “這是戰國年代的故事:當時的齊國有一個叫鄒忌的人,長得漂亮,人稱美男子。
鄒忌聽說城北有一個徐公,也是個美男子。
他就問自己的妻子:’我比起徐公誰更漂亮?‘妻子說:’當然,你比徐公美多了。
他怎麼能趕得上你呢?‘鄒忌不相信,他又問自己的妾:’我和徐公,誰長得更美呢?‘妾對他說:’徐公哪能比得上你呢?‘。
鄒忌仍然不自信。
接着來了一個客人,鄒忌又問客人:’你看,我比徐公誰長得美麗呢?‘來客很快回答:’徐公所謂的漂亮,比您差多了!‘有一天,徐公來了,于是鄒忌對着鏡子和徐公比較,自己的美,比徐公差遠了。
就這次經曆和體驗,鄒忌悟出了一個大道理。
他就入朝去見齊王,把這個道理講給齊王聽。
他說:妻子之所以說我比徐公漂亮,是因為她對我有摯愛的感情;妾之所以說我比徐公漂亮,是因為她對我有畏懼之心;來客之說我比徐公漂亮,是因為他要辦事,有求于我。
他請齊王想一想:你現在掌握着全國的大權,天下的人,沒有不想親近你的;天下的人沒有不畏懼你的,天下的人沒有不有求于你的。
由于大家都向你說好話,誰還能說你的缺點呢?大家都不講你的缺點,可見你身上的弊端一定是很多的。
齊王想了想,覺得這個意見很對,說:’好!‘立即下令:當面批評我的過錯者,受上賞;編出文藝作品批評我的過錯者受中賞;背後議論我的過錯,傳到我的耳朵裡的受下賞……于是,到王宮直接提意見的,在大街上對齊王議論紛紛的;編出俚俗小段諷刺國王的,熱鬧了好多天。
等大家的意見都說完了,齊王根據這些議論,進行了改革。
一時齊國大治。
在《古文觀止》中,有一篇《鄒忌諷齊王納谏》,你們找來看看。
” 張敬懷講到這裡,又停頓了一刻,接着說: “同志們哪,你們想一想,我們一個地區,一個大市,其版圖比齊國差不多吧。
你們都是一路’諸侯‘,一個’王‘。
就我們省的版圖而言,比齊國還要大。
可是我還沒有聽見過:’老張,你這麼做是不對的!‘,’你錯了!‘’你這個人缺點不少,如果不改,你就危險了!‘我還沒遇見一個!你們呢?特别是一把手,有人直接批評過你們嗎?這個道理,我們的老祖宗,在兩三千年前都明白了。
到現在──特别是我們當領導的,有幾個人真正明白,而且能夠像齊王一樣有’納谏‘的胸懷呢?” 會議到此為止。
張敬懷講了這些話,覺得前所未有的痛快。
地方的領導們都是低着頭走出會場的。
張敬懷住在療養院的第二天,下起了瓢潑大雨。
一連下了三天。
據氣像部門報告,降雨量最大的區域,達到三百毫米。
暴雨造成洪水泛濫。
腰帶河正常的泾流量為每秒三百立米,這次暴雨造成的洪峰,達到五千秒立米。
是屬于百年一遇的洪水。
暴雨造成了腰帶河決口,西部八個區十七個鄉受災。
受災最重的是義和縣,災民達六萬三千人。
有一萬五千間房子倒塌,四萬三千人衣食無着和無家可歸。
省委單秘書長打電話來,問怎麼辦?張敬懷就在災區,決定立即組織一個慰問團,到災區慰問。
要求單秘書長和省政府聯系,要他們立即把救災物資送到災區,慰問災民。
為了這次慰問活動,從組團到物資的運輸、分發方案,使其真正落在災民手中,吉秘書和地區的袁書記及有關部門,忙乎了三天沒有合過眼。
次日,張敬懷帶領着慰問團成員和一列拉着慰問物資的汽車出發了。
因為道路不好走,張敬懷和大家一起坐在一個中型面包車中。
下午二時,到達義和縣。
縣裡領導從縣長到縣委書記全在一條河邊迎接。
這時下起了毛毛細雨。
縣裡的領導就在附近的一個帳棚中,對着地圖向張敬懷彙報災情。
同時彙報了這次腰帶河決口的原因:主要是堤壩年久失修,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幾乎沒有搞水利建設。
再加我們對壩體上的薄弱環節麻痹大意,所以了造成這次決堤大災。
張敬懷又問了一些問題。
雨停了,太陽從雲隙中放出光芒。
張敬懷要親自到附近的災民中發放一些物資。
但是,到災區必須過一條小河,水才齊腰深。
縣裡領導建議張書記不要去,由他們代表張書記去慰問并發放救災物資就行了。
張敬懷堅持要涉水過去。
大家不敢再勸阻。
由兩個參加抗洪的解放軍戰士攙扶着,張敬懷便過了小河。
對岸迎接慰問團的數百災民,站在大堤上歡呼鼓掌。
就在這大堤上開了慰問大會。
等船隻把救災物資公司送過來,分發已畢,張敬懷講了話,回到對岸,汽車這才開回縣城。
晚上接着開會,布置今後全面救災工作和讨論發生這次洪災的教訓以及今冬明春的水利建設問題。
大家發言很很踴躍,各項工作落實得比較具體,而且做了相應的決議。
張敬懷也講了幾句話。
張敬懷在第十天才回到海天市。
并立即召開了一次常委會。
把這次他在五門地區的所見,所感,向常委們作了彙報。
并建議以省委的名義制定幾個文件。
根據張敬懷的指示精神,由吉秘書起草,常委通過。
這些文件是: 《關于五門地區在工作中集體弄虛作假追糾領導責任的處分決定》 《關于省委領導同志到基層考察、調研中,接待制度和費用的若幹規定》 《關于改革保衛工作以利領導接近群衆的建議》 《關于改進群衆來信來訪工作的決定》 …… 這些文件經過廣泛讨論,作為省委文件下發了。
會議公布了省委對五門地區地委領導班子給予黨内和行政的處分。
與此同時,省報還發表了《講真話,辦實事》的社論。
這些措施,首先在全省幹部中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接着消息不胫而走,在群衆中傳揚開來,無不拍手稱快。
全省的工作走上了正常軌道,各條戰線都在建設,在發展,在前進。
你隻要到商場看一看,那五光十色琳琅滿目的商品,和張敬懷的夫人在院子裡養雞的年月,是不能同日而語了。
張敬懷為此感到分外高興。
我以為,’愛吹不愛批‘,是作為領導者的第一大忌。
“我們每到一個地方,必然是’宴席擺下‘,陪同人員成群結隊。
我們這次五門之行,最多時,達四十八人,汽車二十三輛。
哎哎,袁書記!” 袁書記又站起來。
張敬懷說:“你回去,給我算一筆賬:我這次到你們這裡,叫做’視察‘也好,公出也好,反正我一個子兒也沒有花。
這筆賬要包括:全體人員的吃、住、行,你們不是都很忙嗎?還要把這數十人耽誤的時間算進去。
” “好好好。
”袁書記諾諾。
張敬懷說:“你們這麼請我大吃大喝,你以為我會感謝你們呀?我才不感謝你們呢。
你們不管花多少錢,報銷單一寫’招待我張某人‘,到底是你請我呢?還是我請你們呢?花這麼多錢,我是不能給你報銷的。
如何處理,你們商量着辦。
“你們以為我愛吃呀?高興呀?我才不呢。
你們地區還沒有脫貧,你們怎麼吃得下去呢?我吃了就很不舒服。
我的吉秘書當時說,他吃不下去。
他為什麼吃不下去?一是他看了老百姓吃苞米芯子,地瓜葉子,不忍心動筷子,二是一天兩大宴,吃得讨厭了!宴會變成了讨厭的’厭會‘,你們沒有吃累呀!沒有吃煩呀! “我再講講這保衛工作。
從省到地區,到縣,到區,你們活活地把你們的’張書記‘和老百姓隔開了!脫離了老百姓,你們怎麼要我們了解真實情況?在革命戰争年代,我們的部隊和國民黨部隊周旋,和敵人隔着一個山頭,我們部隊領導同志還接見老百姓呢,怎麼我們現在掌握政權了,那麼怕老百姓?都把老百姓當成了要打我的黑槍的階級敵人? “在美國的曆史上,曾經有四個總統被暗殺。
他們也有保安工作,可是他們為了争取選票,還是要到老百姓中去。
我說這話,在以前可能會有人給我上綱,說我是’宣傳資産階級民主‘。
現在大概不會了吧?你們可以數一數,在解放之後,我們有幾個領導被打黑槍暗殺的?沒有!一個也沒有!話又說回來,是領導接近群衆重要?還是防止暗殺重要?我甯肯被暗殺,也不願被自己的人封鎖!我看這’以階級鬥争為綱‘的保衛工作思想,還沒有被肅清!真……這樣我們怎麼了解真實情況,怎麼會有正确決策?……見鬼去吧!要知道,我是放牛娃出身,是農民的兒子呀!” 此時張敬懷口氣有些哽咽,幾乎說不下去,他讓自己鎮定了一下,接着說: “在參觀那個道觀和住療養院的時候,我已經聽到罵聲了,我一來,他們沒有了參觀的自由,沒有了買菜的自由!你們不是給我找罵嗎?” 整個會場靜得似乎掉在地下一根針都能聽到。
他們從來沒有見過一位領導發過這麼大的脾氣…… 講到這裡,張敬懷自己也感到氣氛太緊張了,有意緩和一下,說:“我今天講話可能有點火氣,有點火氣,就得燃燒。
無論批評到誰,我要請大家原諒。
” 會場仍然沒有任何聲音。
張敬懷看了看台下,笑了:“都繃着個臉幹什麼?我給大家講個古老的故事吧。
” 張敬懷稍微停頓了一下說: “這是戰國年代的故事:當時的齊國有一個叫鄒忌的人,長得漂亮,人稱美男子。
鄒忌聽說城北有一個徐公,也是個美男子。
他就問自己的妻子:’我比起徐公誰更漂亮?‘妻子說:’當然,你比徐公美多了。
他怎麼能趕得上你呢?‘鄒忌不相信,他又問自己的妾:’我和徐公,誰長得更美呢?‘妾對他說:’徐公哪能比得上你呢?‘。
鄒忌仍然不自信。
接着來了一個客人,鄒忌又問客人:’你看,我比徐公誰長得美麗呢?‘來客很快回答:’徐公所謂的漂亮,比您差多了!‘有一天,徐公來了,于是鄒忌對着鏡子和徐公比較,自己的美,比徐公差遠了。
就這次經曆和體驗,鄒忌悟出了一個大道理。
他就入朝去見齊王,把這個道理講給齊王聽。
他說:妻子之所以說我比徐公漂亮,是因為她對我有摯愛的感情;妾之所以說我比徐公漂亮,是因為她對我有畏懼之心;來客之說我比徐公漂亮,是因為他要辦事,有求于我。
他請齊王想一想:你現在掌握着全國的大權,天下的人,沒有不想親近你的;天下的人沒有不畏懼你的,天下的人沒有不有求于你的。
由于大家都向你說好話,誰還能說你的缺點呢?大家都不講你的缺點,可見你身上的弊端一定是很多的。
齊王想了想,覺得這個意見很對,說:’好!‘立即下令:當面批評我的過錯者,受上賞;編出文藝作品批評我的過錯者受中賞;背後議論我的過錯,傳到我的耳朵裡的受下賞……于是,到王宮直接提意見的,在大街上對齊王議論紛紛的;編出俚俗小段諷刺國王的,熱鬧了好多天。
等大家的意見都說完了,齊王根據這些議論,進行了改革。
一時齊國大治。
在《古文觀止》中,有一篇《鄒忌諷齊王納谏》,你們找來看看。
” 張敬懷講到這裡,又停頓了一刻,接着說: “同志們哪,你們想一想,我們一個地區,一個大市,其版圖比齊國差不多吧。
你們都是一路’諸侯‘,一個’王‘。
就我們省的版圖而言,比齊國還要大。
可是我還沒有聽見過:’老張,你這麼做是不對的!‘,’你錯了!‘’你這個人缺點不少,如果不改,你就危險了!‘我還沒遇見一個!你們呢?特别是一把手,有人直接批評過你們嗎?這個道理,我們的老祖宗,在兩三千年前都明白了。
到現在──特别是我們當領導的,有幾個人真正明白,而且能夠像齊王一樣有’納谏‘的胸懷呢?” 會議到此為止。
張敬懷講了這些話,覺得前所未有的痛快。
地方的領導們都是低着頭走出會場的。
張敬懷住在療養院的第二天,下起了瓢潑大雨。
一連下了三天。
據氣像部門報告,降雨量最大的區域,達到三百毫米。
暴雨造成洪水泛濫。
腰帶河正常的泾流量為每秒三百立米,這次暴雨造成的洪峰,達到五千秒立米。
是屬于百年一遇的洪水。
暴雨造成了腰帶河決口,西部八個區十七個鄉受災。
受災最重的是義和縣,災民達六萬三千人。
有一萬五千間房子倒塌,四萬三千人衣食無着和無家可歸。
省委單秘書長打電話來,問怎麼辦?張敬懷就在災區,決定立即組織一個慰問團,到災區慰問。
要求單秘書長和省政府聯系,要他們立即把救災物資送到災區,慰問災民。
為了這次慰問活動,從組團到物資的運輸、分發方案,使其真正落在災民手中,吉秘書和地區的袁書記及有關部門,忙乎了三天沒有合過眼。
次日,張敬懷帶領着慰問團成員和一列拉着慰問物資的汽車出發了。
因為道路不好走,張敬懷和大家一起坐在一個中型面包車中。
下午二時,到達義和縣。
縣裡領導從縣長到縣委書記全在一條河邊迎接。
這時下起了毛毛細雨。
縣裡的領導就在附近的一個帳棚中,對着地圖向張敬懷彙報災情。
同時彙報了這次腰帶河決口的原因:主要是堤壩年久失修,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幾乎沒有搞水利建設。
再加我們對壩體上的薄弱環節麻痹大意,所以了造成這次決堤大災。
張敬懷又問了一些問題。
雨停了,太陽從雲隙中放出光芒。
張敬懷要親自到附近的災民中發放一些物資。
但是,到災區必須過一條小河,水才齊腰深。
縣裡領導建議張書記不要去,由他們代表張書記去慰問并發放救災物資就行了。
張敬懷堅持要涉水過去。
大家不敢再勸阻。
由兩個參加抗洪的解放軍戰士攙扶着,張敬懷便過了小河。
對岸迎接慰問團的數百災民,站在大堤上歡呼鼓掌。
就在這大堤上開了慰問大會。
等船隻把救災物資公司送過來,分發已畢,張敬懷講了話,回到對岸,汽車這才開回縣城。
晚上接着開會,布置今後全面救災工作和讨論發生這次洪災的教訓以及今冬明春的水利建設問題。
大家發言很很踴躍,各項工作落實得比較具體,而且做了相應的決議。
張敬懷也講了幾句話。
張敬懷在第十天才回到海天市。
并立即召開了一次常委會。
把這次他在五門地區的所見,所感,向常委們作了彙報。
并建議以省委的名義制定幾個文件。
根據張敬懷的指示精神,由吉秘書起草,常委通過。
這些文件是: 《關于五門地區在工作中集體弄虛作假追糾領導責任的處分決定》 《關于省委領導同志到基層考察、調研中,接待制度和費用的若幹規定》 《關于改革保衛工作以利領導接近群衆的建議》 《關于改進群衆來信來訪工作的決定》 …… 這些文件經過廣泛讨論,作為省委文件下發了。
會議公布了省委對五門地區地委領導班子給予黨内和行政的處分。
與此同時,省報還發表了《講真話,辦實事》的社論。
這些措施,首先在全省幹部中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接着消息不胫而走,在群衆中傳揚開來,無不拍手稱快。
全省的工作走上了正常軌道,各條戰線都在建設,在發展,在前進。
你隻要到商場看一看,那五光十色琳琅滿目的商品,和張敬懷的夫人在院子裡養雞的年月,是不能同日而語了。
張敬懷為此感到分外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