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首長在煉獄中
關燈
小
中
大
話房間。
電話是軍區鄭政委打來的,告訴他:在該軍的視察立刻停止。
讓他馬上回到軍區,參加軍區黨委擴大會議,聽傳達和學習中央重要會議精神和文件。
張敬懷對這次視察部隊的訓練,甚為滿意,心情十分高興。
可是一回到軍區,他面對的是一場意想不到的災難。
軍區黨委擴大會議内容,是傳達剛剛閉幕的廬山會議精神。
會議的第一階段,是傳達會議文件,毛主席和中央各領導同志的講話。
如果形容當時張敬懷的心情,第一是震驚,第二是震驚,第三還是震驚。
連戰争年代他面前落下個炸彈,都沒有這次會議的精神使他震驚!“怎麼回事?要說别人,他可能說不了解,對彭德懷老總,他這大半輩子的生活和戰鬥,都和彭總聯系着,他怎麼可能反黨?” 一系列問号在他的腦際翻滾。
可是,按照他們這一代革命家所受到的教育和黨性原則,他從來沒有、不敢、也不允許懷疑黨中央、毛主席的永遠和一貫正确。
過去,在個别時候,在個别問題上,在短時間内,也有過懷疑。
可是,每遇到這類事情,想來想去,他解脫的辦法是:隻有懷疑自己,懷疑自己水平低,不了解全面情況,跟不上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思想等等。
這一次卻不同了,他既不能懷疑黨中央和毛主席,又絕對不相信彭德懷老總會反黨。
會議的第一階段,他隻是聽,聽,聽,一直保持沉默。
會議的第二階段,是聯系自己的工作實際和思想實際,揭發、批判彭德懷這個“陰謀家、野心家和僞君子的反黨罪行”和醜惡嘴臉,并結合對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的态度,進行自我批評和互相揭發。
他仍然保持沉默。
到了會議的第三階段,終于有人點了他的名:“張敬懷!你是最了解彭德懷的,你怎麼不揭發他!你自己沒有可以交待的問題嗎?”态度很嚴厲,沒有稱他“同志”,也完全不是“同志式”的态度了。
他一看,第一個提出他的問題的,是某師的一個政委。
他記得,不久之前,他去視察那個部隊的時候,這位政委對他還畢恭畢敬,口口稱他為“張政委”。
他幾次糾正他:“我是副政委”。
這位師政委仍然不改口。
隻他那溜溜捧捧的态度,就使張敬懷反感。
可是才過了這麼幾天,他就這麼“義正詞嚴”:既不叫他為“張政委”、“張副政委”,連“同志”的稱呼也免了。
“小人一個!”他憤憤地想。
誰給他這麼大的膽子?難道這次運動自己要當受批判的“重點”和“靶子”了? “張敬懷同志,我們等你三天了,你總不能當‘徐庶’進曹營吧,況且我們這裡不是‘曹營’,而是‘漢營’呀!”。
主持會議的軍區正政委鄭明,說話的态度是笑嘻嘻的,但張敬懷卻感到像是刺了自己一刀。
他不能不說話了:“讓我想一想,我還沒有想好,思想很亂。
”他企圖拖延些時間,看看在這種情況下,他應該講什麼,怎麼講。
“怎麼講,還用想嗎?去年彭德懷到A師視察,都搞了什麼陰謀活動,給你灌輸了什麼反黨思想?”另一個副軍長追問。
他說:“去年彭總到部隊視察……” “什麼‘彭總’!他已經不是什麼‘彭總’了,是陰謀家,野心家,僞君子!” 他辯解說:“多年習慣了,一時不好改口──去年彭總到那個部隊視察,我正好也在那裡蹲點。
彭總視察結果,是批評我們訓練中搞形式主義。
還發了批評通報,我當面向彭總作了檢讨。
通報發到各師,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 “總是忘不了你的‘彭總’‘彭總’的……”有人高喊。
“我一時改不過來嘛!” “通報批評是明的一套,要講暗的,講陰謀活動!”又有人逼他。
“彭總在那裡視察了三天,為了怕我們搞假像,胡弄人,到營、團、連,都不要我們陪同。
那次,他也沒有單獨接見我,還會有什麼陰謀活動呀?” “搞反黨陰謀,還要‘單獨陪同’?”又有人叫喊。
張敬懷覺得這質問,有點好笑,便回答了一句:“如果,彭總真的反黨,也不是無論見了誰的面,就那麼簡單地說‘咱們一起反黨’好不好?” “看看,看看,到了今天,他還說彭德懷‘如果’‘真的’,這就是說,彭德懷反黨是假的了?” 這時主持會議的鄭政委以緩緩的口氣說:“張敬懷同志受彭德懷影響太深了,中毒太多了。
大家對他要‘一看二幫’,要有耐心嘛!” 鄭政委的話,使會場上的氣氛略有緩和。
“講抗美援朝,在大德山守備戰中,彭德懷常常去你們
電話是軍區鄭政委打來的,告訴他:在該軍的視察立刻停止。
讓他馬上回到軍區,參加軍區黨委擴大會議,聽傳達和學習中央重要會議精神和文件。
張敬懷對這次視察部隊的訓練,甚為滿意,心情十分高興。
可是一回到軍區,他面對的是一場意想不到的災難。
軍區黨委擴大會議内容,是傳達剛剛閉幕的廬山會議精神。
會議的第一階段,是傳達會議文件,毛主席和中央各領導同志的講話。
如果形容當時張敬懷的心情,第一是震驚,第二是震驚,第三還是震驚。
連戰争年代他面前落下個炸彈,都沒有這次會議的精神使他震驚!“怎麼回事?要說别人,他可能說不了解,對彭德懷老總,他這大半輩子的生活和戰鬥,都和彭總聯系着,他怎麼可能反黨?” 一系列問号在他的腦際翻滾。
可是,按照他們這一代革命家所受到的教育和黨性原則,他從來沒有、不敢、也不允許懷疑黨中央、毛主席的永遠和一貫正确。
過去,在個别時候,在個别問題上,在短時間内,也有過懷疑。
可是,每遇到這類事情,想來想去,他解脫的辦法是:隻有懷疑自己,懷疑自己水平低,不了解全面情況,跟不上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思想等等。
這一次卻不同了,他既不能懷疑黨中央和毛主席,又絕對不相信彭德懷老總會反黨。
會議的第一階段,他隻是聽,聽,聽,一直保持沉默。
會議的第二階段,是聯系自己的工作實際和思想實際,揭發、批判彭德懷這個“陰謀家、野心家和僞君子的反黨罪行”和醜惡嘴臉,并結合對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的态度,進行自我批評和互相揭發。
他仍然保持沉默。
到了會議的第三階段,終于有人點了他的名:“張敬懷!你是最了解彭德懷的,你怎麼不揭發他!你自己沒有可以交待的問題嗎?”态度很嚴厲,沒有稱他“同志”,也完全不是“同志式”的态度了。
他一看,第一個提出他的問題的,是某師的一個政委。
他記得,不久之前,他去視察那個部隊的時候,這位政委對他還畢恭畢敬,口口稱他為“張政委”。
他幾次糾正他:“我是副政委”。
這位師政委仍然不改口。
隻他那溜溜捧捧的态度,就使張敬懷反感。
可是才過了這麼幾天,他就這麼“義正詞嚴”:既不叫他為“張政委”、“張副政委”,連“同志”的稱呼也免了。
“小人一個!”他憤憤地想。
誰給他這麼大的膽子?難道這次運動自己要當受批判的“重點”和“靶子”了? “張敬懷同志,我們等你三天了,你總不能當‘徐庶’進曹營吧,況且我們這裡不是‘曹營’,而是‘漢營’呀!”。
主持會議的軍區正政委鄭明,說話的态度是笑嘻嘻的,但張敬懷卻感到像是刺了自己一刀。
他不能不說話了:“讓我想一想,我還沒有想好,思想很亂。
”他企圖拖延些時間,看看在這種情況下,他應該講什麼,怎麼講。
“怎麼講,還用想嗎?去年彭德懷到A師視察,都搞了什麼陰謀活動,給你灌輸了什麼反黨思想?”另一個副軍長追問。
他說:“去年彭總到部隊視察……” “什麼‘彭總’!他已經不是什麼‘彭總’了,是陰謀家,野心家,僞君子!” 他辯解說:“多年習慣了,一時不好改口──去年彭總到那個部隊視察,我正好也在那裡蹲點。
彭總視察結果,是批評我們訓練中搞形式主義。
還發了批評通報,我當面向彭總作了檢讨。
通報發到各師,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 “總是忘不了你的‘彭總’‘彭總’的……”有人高喊。
“我一時改不過來嘛!” “通報批評是明的一套,要講暗的,講陰謀活動!”又有人逼他。
“彭總在那裡視察了三天,為了怕我們搞假像,胡弄人,到營、團、連,都不要我們陪同。
那次,他也沒有單獨接見我,還會有什麼陰謀活動呀?” “搞反黨陰謀,還要‘單獨陪同’?”又有人叫喊。
張敬懷覺得這質問,有點好笑,便回答了一句:“如果,彭總真的反黨,也不是無論見了誰的面,就那麼簡單地說‘咱們一起反黨’好不好?” “看看,看看,到了今天,他還說彭德懷‘如果’‘真的’,這就是說,彭德懷反黨是假的了?” 這時主持會議的鄭政委以緩緩的口氣說:“張敬懷同志受彭德懷影響太深了,中毒太多了。
大家對他要‘一看二幫’,要有耐心嘛!” 鄭政委的話,使會場上的氣氛略有緩和。
“講抗美援朝,在大德山守備戰中,彭德懷常常去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