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擺了個小攤,不多時日因為那一片拆遷,小攤擺不成了,六神無主地困在家裡。
王大虎上有老,下有小,父親王中河曾是河陽城最早的“紅色”成員,後來跟西路軍一路打到了新疆,打仗時受了傷,一隻眼沒了。
他先是被安排到河陽區委,因為沒文化,自己要求不幹了,主動到了街道工廠,幹起了苦活兒。
如今那工廠早就不存在了,王中河四處上訪,要求解決他的養老,時至今日事情也沒個着落。
如今他已是九十多歲的老人。
陳天彪趕到王大虎家時,不少工人都來了,忙活着搭帳篷,設靈堂。
王大虎的老婆是早上五點二十落的氣,腫瘤醫院的醫生曾經誇海口,手術做得很成功,沒想術後還沒半月,人便沒了。
王中河木呆呆坐在椅子上,一隻眼閉着,另一隻眼空洞着,跟誰也不說話,樣子看上去跟死了沒什麼兩樣。
陳天彪略略問了些情況,王大虎說,家裡沒一分錢了,手術費花了兩萬多,到現在還欠醫院一千多塊,今早擡人時醫院死活不讓人走,說是辦清手續再走,廠裡幾個工人火了,要砸醫院的收費室,驚動了110,後來得知是王中河的兒媳婦,才把他們放了出來。
陳天彪掏出電話,給财務部和工會辦做了安排,要求他們先幫着王大虎辦理喪事,醫院的事,完了再說。
帳篷搭好了,工人們幫着把蘇連梅擡到帳篷裡。
天氣太熱,人又是長期輸過液體的,怕是很快就會有異味。
有個老工人出主意,拉來了一車沙,拿開水澆濕了,把蘇連梅直接放沙上。
陳天彪又打電話讓辦公室弄來幾瓶液氮,帳篷裡的空氣一下涼下來。
因為陳天彪親自指揮,事情很快有了條理,不大工夫,靈堂設了起來,花圈、紗帳襯托得氣氛一片子悲涼。
王大虎的女兒靈靈在幾個婦女的陪同下,趴在靈堂前哭了起來。
一條生命就這樣無聲無息地去了,她才四十三歲,一天好日子也還沒過。
望望這個家,陳天彪的淚水禁不住下來了。
王大虎家就住在拆遷區,河陽人稱這一片子叫“貧民窟”。
大約是陳天彪親自為死者張羅喪事,“貧民窟”的人很快跑來看稀罕,不大工夫便圍了一大堆,指指點點,評頭論足。
穿過厚厚的人群,陳天彪觸到一雙冷冷的眼睛,那目光有點毒,有點狠。
他一動不動地盯住陳天彪,鷹一樣尖銳。
是老城裡人黃風。
陳天彪躲開他,交代了幾句,然後就離開王大虎家。
回到家裡,見嶽丈蘇萬财來了,跷着二郎腿坐沙發上,正騰雲駕霧地抽煙。
蘇小玉沒想他這麼快回來,一時有些尴尬,臉色漲紅,想說什麼,又結舌得說不出。
“回來了?”蘇萬财放下腿,嚯嚯笑了笑。
蘇萬财跟陳天彪年齡差不多大,面相卻老出許多,加上這些年一直不幹正事,尤其女兒蘇小玉嫁給陳天彪後,更像是當了太上皇,走哪也死有理,整個人啥時都是牛氣沖天的樣子。
陳天彪眉毛一揚,沒說話,目光卻狠狠地瞅了蘇小玉一眼。
他曾鄭重地跟蘇小玉交代過,請她父親以後少來這個家。
蘇萬财并不拿陳天彪的冷臉當回事,習慣了。
啥東西一習慣,就變得無所謂。
他大大咧咧抽口煙道:“廠裡死了人?” 陳天彪仍舊不說話,後悔回來之前沒打電話問清楚。
正欲轉身出門,又聽蘇萬财說:“這種事兒你也親自去?手下那麼多人,随便打發幾個不就行了,死的又不是啥要緊人。
” “你少說兩句行不,又是茶又是煙,堵不住你的嘴?”蘇小玉見父親不識眼色,恨恨搶白了句。
陳天彪掃一眼他們父女,沒做任何表示,上了樓。
剛在床上躺下,就聽樓下響起父女倆的吵架聲。
“他是董事長,冷臉子我受,你是我丫頭,跟我兇個啥?” “我替你臉紅!”蘇小玉像是把啥東西恨恨摔了一下,“跟你說多少遍了,沒事少往這跑,欠你的還是少你的,三天兩頭跑來丢人?” “是我欠你們的,行了吧。
”蘇萬财口氣軟下來,對這個女兒,蘇萬财還是很怕的,再怎麼着也是他的搖錢樹,女兒不高興,他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蘇小玉的聲音也小下來。
陳天彪關上門,想讓樓下的聲音離他遠點,他還沉浸在王大虎一家的不幸中,王大虎家的日子那麼難,完全超出他的想象,他裡裡外外轉了一圈,粗略估算了下,家産合起來也超不過萬元。
女兒靈靈才十七,去年就因交不起學費辍學了,聽說在一家私人食品廠打工,一個月掙幾百塊。
想着想着,他掏出電話,問财務部,王大虎的集資款退清沒?會計說,退清了,都交了醫藥費,廠裡還墊了近一萬呢。
“以工會的名義給他們送去兩千,這事别讓其他人知道。
” 合上電話沒幾分鐘,他又撥通另一個号,對方一聽是他,馬上态度好起來。
陳天彪說:“你那兒還缺人不,我有個親戚,小姑娘,想在你那兒找份工作,能不能安排一下?” 對方想都沒想就說:“陳董的親戚,我哪敢推辭,明天就讓來,坐辦公室。
” “辦公室就不必了,給安排個掙錢多的崗位,她家境不好,年紀又小,還望多照顧。
” 對方說:“沒問題,到打字室打字去,一個月發一千二,如果嫌少,我再加。
” 陳天彪表示感謝,兩人又說了幾句客套話,挂斷了電話。
這時樓下又吵了起來,陳天彪出來沖樓下發火:“你們有完沒完?” 蘇萬财霍地從沙發上彈起來:“你給評評理,我來一回她甩一回臉子,好像我這個老子是讨飯的,俗話說子不嫌娘醜,她這是把我當老子嗎?” 蘇小玉緊跟着道:“有你這種老子嗎,你做的那些個丢人事,天下哪個老子做得出來?” “我做哪些丢人事了,啊?偷了還是搶了,你說個明白!” “我說不出口!”蘇小玉猛地将手裡東西掼了一下,樓下發出很響的一聲。
蘇小玉給父親發脾氣,是常有的事。
蘇小玉這樣做,一大半原因是陳天彪。
陳天彪跟蘇萬财,關系緊張着呢。
陳天彪裝作啥也沒聽到,沖樓下的蘇萬财說:“你盡管喝,茶有的是。
” 蘇萬财這次是來賣兔子的,他在鄉下辦了一個養殖場,辦廠的時候找過陳天彪,陳天彪沒支持也沒反對,事實上從蘇萬财的面粉廠倒閉後,他的事陳天彪都采取這态度。
蘇萬财卻認為不反對就是支持,因此辦廠時三番五次找陳天彪借款。
陳天彪自然不會借給他,蘇萬财最終還是從女兒蘇小玉那兒弄到了錢。
此後,蘇萬财三天兩頭跑來,不讓進家他就找到廠裡,不是賣豬就是賣羊,反正河北集團後勤部的人他都熟,不用陳天彪發話,人家照樣給他面子,按高出市場價許多的價格收了。
後來陳天彪知道了,把後勤部長狠狠批了一頓,還在相關會議上專門強調,以後凡是蘇萬财的東西,白給也不能要。
蘇萬财并不計較,世上的豬羊一個樣,臉上又沒刻我蘇萬财的名字,隻要我不出面,你從哪兒知曉。
蘇萬财現在不養豬羊了,那東西盡賠錢,賠得他都認不得人了。
事實上這兩年他啥也沒養,廠子早不像廠子,前幾天他從别人手裡低價收購了一批兔子,他想賺一把。
蘇萬财最近開銷大,手頭很不方便。
他提着兔子去找後勤部長,後勤部長很為難地說,實在不好辦,廠裡現在資金緊,工資都按時開不了,哪還有錢搞福利?蘇萬财軟纏硬磨,部長就是不敢答應,一口一個沒錢。
蘇萬财哪能信,河化沒錢,這世上誰還有錢?前些年搞福利,搞得全河陽眼紅,甭說幾百隻兔子,就是拉來幾火車牦牛,也給分了。
可惜那時自個傻,沒抓住機會。
蘇萬财認定是陳天彪作梗,這才提了兩隻兔子來探口風,沒想又讓陳天彪甩了冷臉子。
陳天彪睡了一覺,醒來後天已發黑,從樓上下來,見蘇小玉蜷縮在沙發上睡着了。
他廚房裡轉一圈,本是想找東西填肚子,結果就看見了兩隻兔子。
也不知從哪裡生出的恨,陳天彪弄醒了沙發上的蘇小玉,質問:“是他提來的?” 蘇小玉揉着兩隻眼睛,慌慌張張說:“是他提來的,我不讓放,他……” 陳天彪沒再多說,操起兔子,出門扔進垃圾道。
進門還見蘇小玉愣怔在沙發邊,陳天彪感覺到不大對勁兒。
“怎麼,不舒服?”這時他才關心起年輕的妻子來。
“不,不,我沒事。
”蘇小玉惶惶地跑進廚房,想給陳天彪做點吃的,一緊張被熱水燙着了,疼得她跳起來。
陳天彪不動聲色地看住她。
看着看着,眼前忽然晃出一扇磨盤。
是磨盤,圓圓的,轉啊轉,不停地轉…… 他的雙眼一下就濕潤。
三車間再次停産,這一次是大停,原料供不上了。
幾乎同時,兼并過來的三個分廠也相繼停産。
陳天彪似乎并不着急,他對找上門來的幾個分廠廠長說,停産不見得是壞事,你們生産了這些年,賺過錢沒有? 幾個廠長讓他問的低下了頭。
自兼并過來,河化的分廠幾乎都靠大廠這邊貼損,陳天彪一直期望他們能自己扭虧,現在看來這個想法簡直愚蠢。
“工人們嚷着要工資呀?”有個廠長說。
“要?”陳天彪控制住情緒,“你告訴他們,工資不是要的。
” “董事長,要不再找找市上吧,我們的紙箱質量不錯,就是價格稍稍貴一點,可市裡的企業都從外地訂貨。
”紙箱廠廠長帶着情緒說。
“要找你找,我可替你當不了婆婆。
”陳天彪哭笑不得。
紙箱廠的産品是不錯,可成本居高不下,設備老化,耗材高,加上要養活一大堆工人,早就沒了競争力。
去年陳天彪就想讓他們停産,但市上硬性出台一項政策,把紙箱廠列在了必保單位。
就是這種必保,讓這些人認為,市裡企業訂他們的貨是天經地義。
聽聽剛才那口氣,價格稍稍貴點,好像價格貴還成他聲讨别人的理由了。
必保單位是市上的形象工程,也說是面子單位。
在下崗鋪天蓋地,失業這個詞第一次光明地跳到國人面前時,能保住一些單位是很得人心的。
為此市上采取了一系列溫情措施,包括協調貸款,包括市長包點,包括以行政手段幹預市場供求,去年就是市上出面,将紙箱廠積壓産品賣給了本市幾家小廠。
在強大的市場面前,市上也顯得很被動,很無奈,有時的舉措簡直像小孩子玩過家家,滑稽得很。
一聽陳天彪口氣不好,紙箱廠廠長不敢再多嘴,悶聲抽起了煙。
幾個人圍了一上午,沒從陳天彪嘴裡聽到一句想聽的話。
陳天彪這次看起來是心硬了,鐵了,非要讓河化經曆一場痛變了。
陳天彪扔下黔驢技窮的一幫人,獨自下了樓,在廠區裡轉悠片刻,發現自己現在也有點黔驢技窮。
不是好事啊,以前遇到難題,從沒這麼煩躁,更沒這麼悲觀,這次,真不一樣。
他忽然想到招弟家去坐坐。
每當心情堵塞,煩悶解不開時,他就不由得想起招弟一家子。
人跟人的感情真是複雜得很,五十歲的陳天彪在通往鄉間的路上忽然想起了感情這個詞,想起了遙遠的歲月,想起了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許多熱血沸騰的故事。
他仿佛看見自己正走在鄉間的小道上,赤着腳,打着泥腿,脖子上挂一條永遠被汗浸濕的毛巾。
他的身後,是一條高高斜斜的影子,無論春秋還是冬夏,他都那麼忠誠地跟在他身後,他吃苦他也吃苦,他挨餓他也挨餓,他栽跟鬥他也會趴下。
而在他們的身後,在那個灑滿辛酸和恥辱的鄉下小村落,炊煙和牛屎混合着的霧騰騰的天空下,兩雙眼睛正穿透麥田和苞谷地構成的重重障礙,眼巴巴地望着他們。
路正是在這毫無希望的巴望中一步步延伸,居然神奇地延伸到了令他們神往的河陽城,這是多麼的不可思議呀。
許多時候,陳天彪真是不敢相信,這一生就跟做夢一般,有時候他真是不敢伸手觸摸這已到手的成功和輝煌。
有時夜半醒來,他會突然地恐懼、害怕,仿佛掉進一個陷阱,自己正被許多陌生的、猙獰的、充滿貪欲的聲音包圍,無數雙手從陷阱裡伸出來,有貪婪的,有霸道的,有絕情的,
王大虎上有老,下有小,父親王中河曾是河陽城最早的“紅色”成員,後來跟西路軍一路打到了新疆,打仗時受了傷,一隻眼沒了。
他先是被安排到河陽區委,因為沒文化,自己要求不幹了,主動到了街道工廠,幹起了苦活兒。
如今那工廠早就不存在了,王中河四處上訪,要求解決他的養老,時至今日事情也沒個着落。
如今他已是九十多歲的老人。
陳天彪趕到王大虎家時,不少工人都來了,忙活着搭帳篷,設靈堂。
王大虎的老婆是早上五點二十落的氣,腫瘤醫院的醫生曾經誇海口,手術做得很成功,沒想術後還沒半月,人便沒了。
王中河木呆呆坐在椅子上,一隻眼閉着,另一隻眼空洞着,跟誰也不說話,樣子看上去跟死了沒什麼兩樣。
陳天彪略略問了些情況,王大虎說,家裡沒一分錢了,手術費花了兩萬多,到現在還欠醫院一千多塊,今早擡人時醫院死活不讓人走,說是辦清手續再走,廠裡幾個工人火了,要砸醫院的收費室,驚動了110,後來得知是王中河的兒媳婦,才把他們放了出來。
陳天彪掏出電話,給财務部和工會辦做了安排,要求他們先幫着王大虎辦理喪事,醫院的事,完了再說。
帳篷搭好了,工人們幫着把蘇連梅擡到帳篷裡。
天氣太熱,人又是長期輸過液體的,怕是很快就會有異味。
有個老工人出主意,拉來了一車沙,拿開水澆濕了,把蘇連梅直接放沙上。
陳天彪又打電話讓辦公室弄來幾瓶液氮,帳篷裡的空氣一下涼下來。
因為陳天彪親自指揮,事情很快有了條理,不大工夫,靈堂設了起來,花圈、紗帳襯托得氣氛一片子悲涼。
王大虎的女兒靈靈在幾個婦女的陪同下,趴在靈堂前哭了起來。
一條生命就這樣無聲無息地去了,她才四十三歲,一天好日子也還沒過。
望望這個家,陳天彪的淚水禁不住下來了。
王大虎家就住在拆遷區,河陽人稱這一片子叫“貧民窟”。
大約是陳天彪親自為死者張羅喪事,“貧民窟”的人很快跑來看稀罕,不大工夫便圍了一大堆,指指點點,評頭論足。
穿過厚厚的人群,陳天彪觸到一雙冷冷的眼睛,那目光有點毒,有點狠。
他一動不動地盯住陳天彪,鷹一樣尖銳。
是老城裡人黃風。
陳天彪躲開他,交代了幾句,然後就離開王大虎家。
回到家裡,見嶽丈蘇萬财來了,跷着二郎腿坐沙發上,正騰雲駕霧地抽煙。
蘇小玉沒想他這麼快回來,一時有些尴尬,臉色漲紅,想說什麼,又結舌得說不出。
“回來了?”蘇萬财放下腿,嚯嚯笑了笑。
蘇萬财跟陳天彪年齡差不多大,面相卻老出許多,加上這些年一直不幹正事,尤其女兒蘇小玉嫁給陳天彪後,更像是當了太上皇,走哪也死有理,整個人啥時都是牛氣沖天的樣子。
陳天彪眉毛一揚,沒說話,目光卻狠狠地瞅了蘇小玉一眼。
他曾鄭重地跟蘇小玉交代過,請她父親以後少來這個家。
蘇萬财并不拿陳天彪的冷臉當回事,習慣了。
啥東西一習慣,就變得無所謂。
他大大咧咧抽口煙道:“廠裡死了人?” 陳天彪仍舊不說話,後悔回來之前沒打電話問清楚。
正欲轉身出門,又聽蘇萬财說:“這種事兒你也親自去?手下那麼多人,随便打發幾個不就行了,死的又不是啥要緊人。
” “你少說兩句行不,又是茶又是煙,堵不住你的嘴?”蘇小玉見父親不識眼色,恨恨搶白了句。
陳天彪掃一眼他們父女,沒做任何表示,上了樓。
剛在床上躺下,就聽樓下響起父女倆的吵架聲。
“他是董事長,冷臉子我受,你是我丫頭,跟我兇個啥?” “我替你臉紅!”蘇小玉像是把啥東西恨恨摔了一下,“跟你說多少遍了,沒事少往這跑,欠你的還是少你的,三天兩頭跑來丢人?” “是我欠你們的,行了吧。
”蘇萬财口氣軟下來,對這個女兒,蘇萬财還是很怕的,再怎麼着也是他的搖錢樹,女兒不高興,他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蘇小玉的聲音也小下來。
陳天彪關上門,想讓樓下的聲音離他遠點,他還沉浸在王大虎一家的不幸中,王大虎家的日子那麼難,完全超出他的想象,他裡裡外外轉了一圈,粗略估算了下,家産合起來也超不過萬元。
女兒靈靈才十七,去年就因交不起學費辍學了,聽說在一家私人食品廠打工,一個月掙幾百塊。
想着想着,他掏出電話,問财務部,王大虎的集資款退清沒?會計說,退清了,都交了醫藥費,廠裡還墊了近一萬呢。
“以工會的名義給他們送去兩千,這事别讓其他人知道。
” 合上電話沒幾分鐘,他又撥通另一個号,對方一聽是他,馬上态度好起來。
陳天彪說:“你那兒還缺人不,我有個親戚,小姑娘,想在你那兒找份工作,能不能安排一下?” 對方想都沒想就說:“陳董的親戚,我哪敢推辭,明天就讓來,坐辦公室。
” “辦公室就不必了,給安排個掙錢多的崗位,她家境不好,年紀又小,還望多照顧。
” 對方說:“沒問題,到打字室打字去,一個月發一千二,如果嫌少,我再加。
” 陳天彪表示感謝,兩人又說了幾句客套話,挂斷了電話。
這時樓下又吵了起來,陳天彪出來沖樓下發火:“你們有完沒完?” 蘇萬财霍地從沙發上彈起來:“你給評評理,我來一回她甩一回臉子,好像我這個老子是讨飯的,俗話說子不嫌娘醜,她這是把我當老子嗎?” 蘇小玉緊跟着道:“有你這種老子嗎,你做的那些個丢人事,天下哪個老子做得出來?” “我做哪些丢人事了,啊?偷了還是搶了,你說個明白!” “我說不出口!”蘇小玉猛地将手裡東西掼了一下,樓下發出很響的一聲。
蘇小玉給父親發脾氣,是常有的事。
蘇小玉這樣做,一大半原因是陳天彪。
陳天彪跟蘇萬财,關系緊張着呢。
陳天彪裝作啥也沒聽到,沖樓下的蘇萬财說:“你盡管喝,茶有的是。
” 蘇萬财這次是來賣兔子的,他在鄉下辦了一個養殖場,辦廠的時候找過陳天彪,陳天彪沒支持也沒反對,事實上從蘇萬财的面粉廠倒閉後,他的事陳天彪都采取這态度。
蘇萬财卻認為不反對就是支持,因此辦廠時三番五次找陳天彪借款。
陳天彪自然不會借給他,蘇萬财最終還是從女兒蘇小玉那兒弄到了錢。
此後,蘇萬财三天兩頭跑來,不讓進家他就找到廠裡,不是賣豬就是賣羊,反正河北集團後勤部的人他都熟,不用陳天彪發話,人家照樣給他面子,按高出市場價許多的價格收了。
後來陳天彪知道了,把後勤部長狠狠批了一頓,還在相關會議上專門強調,以後凡是蘇萬财的東西,白給也不能要。
蘇萬财并不計較,世上的豬羊一個樣,臉上又沒刻我蘇萬财的名字,隻要我不出面,你從哪兒知曉。
蘇萬财現在不養豬羊了,那東西盡賠錢,賠得他都認不得人了。
事實上這兩年他啥也沒養,廠子早不像廠子,前幾天他從别人手裡低價收購了一批兔子,他想賺一把。
蘇萬财最近開銷大,手頭很不方便。
他提着兔子去找後勤部長,後勤部長很為難地說,實在不好辦,廠裡現在資金緊,工資都按時開不了,哪還有錢搞福利?蘇萬财軟纏硬磨,部長就是不敢答應,一口一個沒錢。
蘇萬财哪能信,河化沒錢,這世上誰還有錢?前些年搞福利,搞得全河陽眼紅,甭說幾百隻兔子,就是拉來幾火車牦牛,也給分了。
可惜那時自個傻,沒抓住機會。
蘇萬财認定是陳天彪作梗,這才提了兩隻兔子來探口風,沒想又讓陳天彪甩了冷臉子。
陳天彪睡了一覺,醒來後天已發黑,從樓上下來,見蘇小玉蜷縮在沙發上睡着了。
他廚房裡轉一圈,本是想找東西填肚子,結果就看見了兩隻兔子。
也不知從哪裡生出的恨,陳天彪弄醒了沙發上的蘇小玉,質問:“是他提來的?” 蘇小玉揉着兩隻眼睛,慌慌張張說:“是他提來的,我不讓放,他……” 陳天彪沒再多說,操起兔子,出門扔進垃圾道。
進門還見蘇小玉愣怔在沙發邊,陳天彪感覺到不大對勁兒。
“怎麼,不舒服?”這時他才關心起年輕的妻子來。
“不,不,我沒事。
”蘇小玉惶惶地跑進廚房,想給陳天彪做點吃的,一緊張被熱水燙着了,疼得她跳起來。
陳天彪不動聲色地看住她。
看着看着,眼前忽然晃出一扇磨盤。
是磨盤,圓圓的,轉啊轉,不停地轉…… 他的雙眼一下就濕潤。
三車間再次停産,這一次是大停,原料供不上了。
幾乎同時,兼并過來的三個分廠也相繼停産。
陳天彪似乎并不着急,他對找上門來的幾個分廠廠長說,停産不見得是壞事,你們生産了這些年,賺過錢沒有? 幾個廠長讓他問的低下了頭。
自兼并過來,河化的分廠幾乎都靠大廠這邊貼損,陳天彪一直期望他們能自己扭虧,現在看來這個想法簡直愚蠢。
“工人們嚷着要工資呀?”有個廠長說。
“要?”陳天彪控制住情緒,“你告訴他們,工資不是要的。
” “董事長,要不再找找市上吧,我們的紙箱質量不錯,就是價格稍稍貴一點,可市裡的企業都從外地訂貨。
”紙箱廠廠長帶着情緒說。
“要找你找,我可替你當不了婆婆。
”陳天彪哭笑不得。
紙箱廠的産品是不錯,可成本居高不下,設備老化,耗材高,加上要養活一大堆工人,早就沒了競争力。
去年陳天彪就想讓他們停産,但市上硬性出台一項政策,把紙箱廠列在了必保單位。
就是這種必保,讓這些人認為,市裡企業訂他們的貨是天經地義。
聽聽剛才那口氣,價格稍稍貴點,好像價格貴還成他聲讨别人的理由了。
必保單位是市上的形象工程,也說是面子單位。
在下崗鋪天蓋地,失業這個詞第一次光明地跳到國人面前時,能保住一些單位是很得人心的。
為此市上采取了一系列溫情措施,包括協調貸款,包括市長包點,包括以行政手段幹預市場供求,去年就是市上出面,将紙箱廠積壓産品賣給了本市幾家小廠。
在強大的市場面前,市上也顯得很被動,很無奈,有時的舉措簡直像小孩子玩過家家,滑稽得很。
一聽陳天彪口氣不好,紙箱廠廠長不敢再多嘴,悶聲抽起了煙。
幾個人圍了一上午,沒從陳天彪嘴裡聽到一句想聽的話。
陳天彪這次看起來是心硬了,鐵了,非要讓河化經曆一場痛變了。
陳天彪扔下黔驢技窮的一幫人,獨自下了樓,在廠區裡轉悠片刻,發現自己現在也有點黔驢技窮。
不是好事啊,以前遇到難題,從沒這麼煩躁,更沒這麼悲觀,這次,真不一樣。
他忽然想到招弟家去坐坐。
每當心情堵塞,煩悶解不開時,他就不由得想起招弟一家子。
人跟人的感情真是複雜得很,五十歲的陳天彪在通往鄉間的路上忽然想起了感情這個詞,想起了遙遠的歲月,想起了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許多熱血沸騰的故事。
他仿佛看見自己正走在鄉間的小道上,赤着腳,打着泥腿,脖子上挂一條永遠被汗浸濕的毛巾。
他的身後,是一條高高斜斜的影子,無論春秋還是冬夏,他都那麼忠誠地跟在他身後,他吃苦他也吃苦,他挨餓他也挨餓,他栽跟鬥他也會趴下。
而在他們的身後,在那個灑滿辛酸和恥辱的鄉下小村落,炊煙和牛屎混合着的霧騰騰的天空下,兩雙眼睛正穿透麥田和苞谷地構成的重重障礙,眼巴巴地望着他們。
路正是在這毫無希望的巴望中一步步延伸,居然神奇地延伸到了令他們神往的河陽城,這是多麼的不可思議呀。
許多時候,陳天彪真是不敢相信,這一生就跟做夢一般,有時候他真是不敢伸手觸摸這已到手的成功和輝煌。
有時夜半醒來,他會突然地恐懼、害怕,仿佛掉進一個陷阱,自己正被許多陌生的、猙獰的、充滿貪欲的聲音包圍,無數雙手從陷阱裡伸出來,有貪婪的,有霸道的,有絕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