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14
陳天彪一個緊急電話,讓李木楠火速趕往省城。
河化上市的事有了轉機,鄰市的金化集團臨時決定退出,把名額空了出來,省經貿委新來的孫副主任對河化很感興趣,在他的全力運作下,已經被北京有關方面退回的河化硬是重新擠了進去。
李木楠趕到省城,河化的預審已通過,所有材料正在做最後修改,孫副主任親自把關。
“汪小麗咋沒來?”陳天彪問。
“她……她說她不願來。
” “都啥時候了,開什麼玩笑!”陳天彪有些生氣,電話裡他再三強調,一定要讓财務部的汪小麗一同來,沒汪小麗,賬上的事誰也沒法處理,而處理賬務是當務之急。
“馬上打電話,叫她現在動身。
” 李木楠猶豫着,像是有難言之隐,陳天彪歎氣道:“你呀,工作是工作,感情是感情,兩碼事,怎麼老往一起攪?”說着掏出電話,打給了汪小麗。
汪小麗卻說,李木楠壓根就沒跟她說。
陳天彪氣得合上手機,憤憤地盯住李木楠。
李木楠躲開陳天彪目光,心事重重地垂下了頭。
他真沒跟汪小麗說,不是他不想說,是他怕。
具體怕什麼,李木楠說不清,但就是怕,尤其現在。
不但沒通知汪小麗,就連他自己,接到電話後也不想動身。
李木楠想逃。
這是一個秘密,半年前他就開始密謀。
大風前幾乎就成了,可一場大風,又把他刮動搖了。
他很痛苦。
這段日子甚至不敢面對陳天彪,更不敢面對河化集團的上上下下。
昨晚他想了一夜,事實上這段日子他一直在想,在猶豫,在鬥争。
鬥争的結果,還是一狠心回絕了對方。
他不能做對不住陳天彪的事啊,真的不能! 陳天彪沒再多說什麼,要求李木楠馬上開展工作。
時間不等人,尤其這節骨眼上。
經過幾天緊張運作,河化的材料基本達到要求,陳天彪決定讓李木楠也去北京,跟長住北京的林子強共同負責,做最後一次沖刺。
這個時候,陳天彪也隻有豁出來一搏了。
汪小麗作為财務主管,也一同前往北京。
臨出發前,陳天彪特意将汪小麗單獨叫到房間,做了一番囑咐。
本來陳天彪對河化上市是持反對意見的,他的态度一向很明朗,無奈上上下下合着力促成了今天這種局面,他又能奈何!興許孫副主任說得對,河化能否走出困境,這次沖刺很關鍵。
考慮到河化面臨的一系列危機,陳天彪也開始對此有所盼望,要是真能靠上市度過危機,那是再好不過。
不過内心深處,他仍然不敢樂觀,再三叮囑李木楠,去了之後一定要跟林子強講清楚,告訴他這是最後一搏了。
林子強一直在北京,關于上市的前期工作都是他在跑,可這人毛病不少,基于種種擔心,陳天彪才決定讓李木楠去。
關于河化上市,說來話長。
兩年前河化遇到組建後的第一次危機,一向熱銷的産品突然有了積壓,價格也一落千丈。
短短幾個月時間,河化驚人地出現了虧損。
偏在這時候,市上提出了河化上市的構想,市長夏鴻遠多次找陳天彪,要他解放思想,開拓思路,隻有進入資本市場,企業才能迅速做大做強,做成全國乃至世界一流的企業。
夏鴻遠激情高漲,信心十足,好像河化上市是唾手可得的事。
夏鴻遠是從省直機關派來的,那個時候,夏鴻遠到河陽并不久,确切點說才五個多月。
五個多月裡他提出了不少頗具創意的構想,可惜一件也沒落實,他心裡有些暗暗發急。
有次去省城開會,他意外得知别的地市都在極力争取企業上市,有些地市甚至成立專門機構,研究和運作這件事。
夏鴻遠是個政治嗅覺極為敏感的人,他馬上判斷出企業上市不隻是企業的事,它關乎政府的能力,政府在市場經濟面前的敏感度和應變力,當然,更深層次的,夏鴻遠不想說,許多事情隻能意會不能言傳,從政靠的是悟性,靠的是那一點點先于别人的靈性。
有些話你比别人早提出來幾分鐘,它就是屬于你的,有些事你慢上半拍,盡管做得很成功,可是充其量也是步人後塵,沒啥實際意義。
主張和意識越來越被叫響,一個官員如果沒有自己的主張,沒有超前的意識,你就隻有冷闆凳坐。
主張和意識如何才能表現出來,那就是搶先,誰率先誰就成了焦點。
夏鴻遠渴望成為焦點。
好在别的市都還在暗中活動,就上市而言,大家還在一個起跑線上。
夏鴻遠立即召開聽證會,向方方面面公開了自己的态度。
上市的概念一提出,立刻赢得河陽大部分官員的響應,連續五次聽證會,得到的都是衆口一詞的支持。
不多時間,夏鴻遠神不知鬼不覺從省上弄來了名額。
被動的隻有陳天彪。
平心而論,陳天彪對上市一無所知,對資本市場更是聽天書般陌生。
陳天彪是個沒文化的人,河化能走到今天,完全是他意想不到的事,就目前河化的發展,已大大超過了他的駕馭能力,他都有些後悔把河化做大做強了,原來大和強聽起來很美,做起來卻太費事。
陳天彪要的不是這樣的企業,河陽有句土話,叫馬的能耐馬知道,驢的勁兒驢曉得。
一匹馬能拉多大的車,是有定數的,你要無節制地往它身上加重,結果隻有兩個,一個是馬掙死,一個是把車撂下。
可現在是馬和車都由不了自己,鞭子别人拿着,硬要你拉有啥辦法? 陳天彪想撂蹄子,可鞭子緊跟着就抽來了。
河化的危機已經暴露,企業過速擴張,多行業并舉埋下的隐患,如同腫瘤,開始發作。
而潛伏在河化這個河陽巨人身上的腫瘤,決不隻一塊,說危險些,它貌似龐大的外表下,隐藏着千瘡百孔。
如果你清楚河化是怎麼發展來的,那你就不該對它抱太大幻想。
誰讓他當年頭腦發熱,撿便宜似的一氣收容下大大小小十二個半死不活的廠子! 難怪老城裡人黃風要站在廣場罵,破爛兒就是破爛兒,啥時候都忘不了撿破爛! 都說老城裡人黃風長着烏鴉嘴,他說誰誰倒黴。
陳天彪不幸又一次被他言中。
陳天彪一次次把河化的實際情況講給夏鴻遠,夏鴻遠根本聽不進去,作為一個有着遠大抱負和狂熱激情的市長,他怎能容忍一個全省叫得響的企業無節制地給他哭窮呢? 河化是啥,它是河陽地方經濟的重要支柱,是全省工業企業的骨幹,是全省的十強。
你陳天彪是啥,是“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是全國勞動模範,是全省排得上号的大企業家!你給我哭窮,不是成心拆我台嗎? 大凡當領導的,不怕自己幹不出政績,就怕下面拆他的台。
夏鴻遠在台上激情呐喊,陳天彪卻在台下畏縮不前,河陽就有熱鬧看了。
果然,河陽四大名人邸玉蘭在街上唱開了: 東家長西家短 我來說說陳破爛 陳破爛,是模範 一氣把破爛全收完 睡不着覺,吃不下飯 掰着指頭把賬算 一年納稅幾千萬 養活工人過了萬 沒有錢兒搞生産 還要上市裝門面 人們嘿嘿笑着,覺得邸玉蘭胡唱。
邸玉蘭一甩袖子,刷地進入了正題: 來個新官耍精明 屁股還沒坐太穩 又吹上市又擴城 天天開會描前景 紙上談兵不臉紅 我就看你多日能 能在天上戳個洞 老城裡人黃風遠遠地站在廣場裡,目光冷如刀子,這一次他破天荒沒罵邸玉蘭。
可是不巧得很,邸玉蘭罵街的話傳到了夏鴻遠耳朵裡,夏鴻遠暴跳如雷,來河陽才幾天,就讓傻婆娘編排着罵了,他這個市長還怎麼當! 夏鴻遠迅速召見陳天彪,他隻要陳天彪一句話,到底上不上? 面對比自己年輕十多歲,有着碩士學曆和讓河陽人紛紛猜測的神秘背景的代市長,陳天彪臉上擺出可憐兮兮的無奈,疲憊憔悴的神色讓年輕的代市長禁不住疑惑,這麼大一家國有企業,怎麼交給這麼一個萎靡不振,不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人來管理?他甚至已在腦子裡動一個可怕的念頭。
“夏市長,河化情況複雜,您能不能先……調查研究一番再讓我表态?”陳天彪抑制住内心的波瀾,語氣婉轉地說。
“你說我沒有調查研究?”夏鴻遠眉頭一緊,兩道銳利的目光射在陳天彪臉上,近乎動怒地說,“那我說一串數字,河化集團組建于一九九二年五月,現有資産9.68個億,年産值過億元,自一九九四年起,連續五年居全市工業企業規模效益之冠。
” “這……這隻是過去,河化目前确實遇到一些困難。
”陳天彪吞吞吐吐。
“哪家企業沒困難?正因為有困難,才要争取上市。
你知道上市意味着什麼嗎?是二次騰飛!大量的資金募集到位,河化産業結構調整的步子就會加快,開拓市場的能力将大大增強。
現在是資本運營時代,不進入資本市場,企業隻有死路一條,你明白嗎?” 陳天彪呆若木雞,一提資本市場,他越發沒了信心。
盡管他相信市長說的是真,可讓自己駕着這麼一輛大車,貿然踩進壓根不熟悉的雷區,他還是心驚膽戰。
他已經邁錯一步了,再錯下去,河化就要毀在他手裡。
“市長,河化現在不是求進的時候,它需要喘口氣,需要調整,你給我一段時間考慮,行不?”陳天彪近乎是在哀求。
“多長時間?一個月、一年,或者五年?我們能等起嗎?你知不知道争取一個名額有多難,你不上,人家還搶着上呢。
” 夏鴻遠的口氣不隻是批評了,他的臉上已經浮出一層對眼前這個冥頑不化的農民企業家的蔑視,說完這句,他不打算再跟陳天彪争論下去,他迅速做着另一種考慮,一種有可能徹底改變河化命運的考慮。
在他看來,誰阻撓河化上市,就是阻撓河陽前進的腳步,不換思想就換人,這一點夏鴻遠說得到做得到。
半個月後,因為陳天彪一而再再而三地報憂不報喜,河陽市做出調整河化集團董事會的決定。
市國資局以國有資産所有者的身份,增派年富力強,專業知識豐富的林子強出任股東代表。
股東會開了一天,先是林子強和河化集團企劃部長李木楠新當選為董事,董事會上,陳天彪又一次當選為董事長,林子強當選為副董事長。
一股莫大的壓力朝他壓來,陳天彪預感到形勢不妙,但又沒有更好的措施可采取。
盡管他最後以兩票的微弱優勢超出林子強,保住了董事長的位子,但在随後召開的董事會上,林子強完全以國有資産代言人的身份,以強硬的态度力主河化上市。
在一種非常複雜的心态下,陳天彪選擇了妥協。
妥協是一門藝術,但妥協更出于無奈。
這些年,在事關河化往哪走,走多遠的重大決策上,他已不止一次選擇妥協。
河化上市的步子終于邁開,林子強作為此項事宜的全權負責人,一路過五關斬六将,将河化上市的希望延伸到了首都北京。
然後就麻煩疊出。
一次次地退審,一次次地補充,沒完沒了的錢流水一樣滾向北京。
陳天彪真是不敢想。
一想,他就感覺自己是罪人。
好在現在希望又有了。
懸念随之産生,希望最終能成真嗎? 陳天彪拿起電話,他要跟兒子望成了解一些事情。
電話響半天,終于接了起來,那頭傳來一聲“喂”。
陳天彪猛地摁了電話,想不到又是她接電話! 接電話的是麻大姑。
陳天彪跟麻大姑離婚後,麻大姑先是在鄉下生活了一段日子,後來兒子望成再三要接她去北京,她也許是想通了,也許是受不了鄉下那份寂寞和孤苦,去了。
說來殘酷得很,陳天彪竟然沒跟大姑通過一次電話,隻要是大姑接線,他立馬惶惶地挂了。
人說一日夫妻百日恩,陳天彪像是把這恩全給忘了。
這日剛回到家,二車間的王大虎敲開了門,一進門就撲通給他跪下,陳天彪一把扶起他:“怎麼了老王,有話慢慢說。
” 王大虎泣不成聲,半天才說:“我老婆沒了。
” 王大虎的老婆叫蘇連梅,才四十三歲,以前是河陽飲料廠的工人,飲料廠倒閉後,在家門口
河化上市的事有了轉機,鄰市的金化集團臨時決定退出,把名額空了出來,省經貿委新來的孫副主任對河化很感興趣,在他的全力運作下,已經被北京有關方面退回的河化硬是重新擠了進去。
李木楠趕到省城,河化的預審已通過,所有材料正在做最後修改,孫副主任親自把關。
“汪小麗咋沒來?”陳天彪問。
“她……她說她不願來。
” “都啥時候了,開什麼玩笑!”陳天彪有些生氣,電話裡他再三強調,一定要讓财務部的汪小麗一同來,沒汪小麗,賬上的事誰也沒法處理,而處理賬務是當務之急。
“馬上打電話,叫她現在動身。
” 李木楠猶豫着,像是有難言之隐,陳天彪歎氣道:“你呀,工作是工作,感情是感情,兩碼事,怎麼老往一起攪?”說着掏出電話,打給了汪小麗。
汪小麗卻說,李木楠壓根就沒跟她說。
陳天彪氣得合上手機,憤憤地盯住李木楠。
李木楠躲開陳天彪目光,心事重重地垂下了頭。
他真沒跟汪小麗說,不是他不想說,是他怕。
具體怕什麼,李木楠說不清,但就是怕,尤其現在。
不但沒通知汪小麗,就連他自己,接到電話後也不想動身。
李木楠想逃。
這是一個秘密,半年前他就開始密謀。
大風前幾乎就成了,可一場大風,又把他刮動搖了。
他很痛苦。
這段日子甚至不敢面對陳天彪,更不敢面對河化集團的上上下下。
昨晚他想了一夜,事實上這段日子他一直在想,在猶豫,在鬥争。
鬥争的結果,還是一狠心回絕了對方。
他不能做對不住陳天彪的事啊,真的不能! 陳天彪沒再多說什麼,要求李木楠馬上開展工作。
時間不等人,尤其這節骨眼上。
經過幾天緊張運作,河化的材料基本達到要求,陳天彪決定讓李木楠也去北京,跟長住北京的林子強共同負責,做最後一次沖刺。
這個時候,陳天彪也隻有豁出來一搏了。
汪小麗作為财務主管,也一同前往北京。
臨出發前,陳天彪特意将汪小麗單獨叫到房間,做了一番囑咐。
本來陳天彪對河化上市是持反對意見的,他的态度一向很明朗,無奈上上下下合着力促成了今天這種局面,他又能奈何!興許孫副主任說得對,河化能否走出困境,這次沖刺很關鍵。
考慮到河化面臨的一系列危機,陳天彪也開始對此有所盼望,要是真能靠上市度過危機,那是再好不過。
不過内心深處,他仍然不敢樂觀,再三叮囑李木楠,去了之後一定要跟林子強講清楚,告訴他這是最後一搏了。
林子強一直在北京,關于上市的前期工作都是他在跑,可這人毛病不少,基于種種擔心,陳天彪才決定讓李木楠去。
關于河化上市,說來話長。
兩年前河化遇到組建後的第一次危機,一向熱銷的産品突然有了積壓,價格也一落千丈。
短短幾個月時間,河化驚人地出現了虧損。
偏在這時候,市上提出了河化上市的構想,市長夏鴻遠多次找陳天彪,要他解放思想,開拓思路,隻有進入資本市場,企業才能迅速做大做強,做成全國乃至世界一流的企業。
夏鴻遠激情高漲,信心十足,好像河化上市是唾手可得的事。
夏鴻遠是從省直機關派來的,那個時候,夏鴻遠到河陽并不久,确切點說才五個多月。
五個多月裡他提出了不少頗具創意的構想,可惜一件也沒落實,他心裡有些暗暗發急。
有次去省城開會,他意外得知别的地市都在極力争取企業上市,有些地市甚至成立專門機構,研究和運作這件事。
夏鴻遠是個政治嗅覺極為敏感的人,他馬上判斷出企業上市不隻是企業的事,它關乎政府的能力,政府在市場經濟面前的敏感度和應變力,當然,更深層次的,夏鴻遠不想說,許多事情隻能意會不能言傳,從政靠的是悟性,靠的是那一點點先于别人的靈性。
有些話你比别人早提出來幾分鐘,它就是屬于你的,有些事你慢上半拍,盡管做得很成功,可是充其量也是步人後塵,沒啥實際意義。
主張和意識越來越被叫響,一個官員如果沒有自己的主張,沒有超前的意識,你就隻有冷闆凳坐。
主張和意識如何才能表現出來,那就是搶先,誰率先誰就成了焦點。
夏鴻遠渴望成為焦點。
好在别的市都還在暗中活動,就上市而言,大家還在一個起跑線上。
夏鴻遠立即召開聽證會,向方方面面公開了自己的态度。
上市的概念一提出,立刻赢得河陽大部分官員的響應,連續五次聽證會,得到的都是衆口一詞的支持。
不多時間,夏鴻遠神不知鬼不覺從省上弄來了名額。
被動的隻有陳天彪。
平心而論,陳天彪對上市一無所知,對資本市場更是聽天書般陌生。
陳天彪是個沒文化的人,河化能走到今天,完全是他意想不到的事,就目前河化的發展,已大大超過了他的駕馭能力,他都有些後悔把河化做大做強了,原來大和強聽起來很美,做起來卻太費事。
陳天彪要的不是這樣的企業,河陽有句土話,叫馬的能耐馬知道,驢的勁兒驢曉得。
一匹馬能拉多大的車,是有定數的,你要無節制地往它身上加重,結果隻有兩個,一個是馬掙死,一個是把車撂下。
可現在是馬和車都由不了自己,鞭子别人拿着,硬要你拉有啥辦法? 陳天彪想撂蹄子,可鞭子緊跟着就抽來了。
河化的危機已經暴露,企業過速擴張,多行業并舉埋下的隐患,如同腫瘤,開始發作。
而潛伏在河化這個河陽巨人身上的腫瘤,決不隻一塊,說危險些,它貌似龐大的外表下,隐藏着千瘡百孔。
如果你清楚河化是怎麼發展來的,那你就不該對它抱太大幻想。
誰讓他當年頭腦發熱,撿便宜似的一氣收容下大大小小十二個半死不活的廠子! 難怪老城裡人黃風要站在廣場罵,破爛兒就是破爛兒,啥時候都忘不了撿破爛! 都說老城裡人黃風長着烏鴉嘴,他說誰誰倒黴。
陳天彪不幸又一次被他言中。
陳天彪一次次把河化的實際情況講給夏鴻遠,夏鴻遠根本聽不進去,作為一個有着遠大抱負和狂熱激情的市長,他怎能容忍一個全省叫得響的企業無節制地給他哭窮呢? 河化是啥,它是河陽地方經濟的重要支柱,是全省工業企業的骨幹,是全省的十強。
你陳天彪是啥,是“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是全國勞動模範,是全省排得上号的大企業家!你給我哭窮,不是成心拆我台嗎? 大凡當領導的,不怕自己幹不出政績,就怕下面拆他的台。
夏鴻遠在台上激情呐喊,陳天彪卻在台下畏縮不前,河陽就有熱鬧看了。
果然,河陽四大名人邸玉蘭在街上唱開了: 東家長西家短 我來說說陳破爛 陳破爛,是模範 一氣把破爛全收完 睡不着覺,吃不下飯 掰着指頭把賬算 一年納稅幾千萬 養活工人過了萬 沒有錢兒搞生産 還要上市裝門面 人們嘿嘿笑着,覺得邸玉蘭胡唱。
邸玉蘭一甩袖子,刷地進入了正題: 來個新官耍精明 屁股還沒坐太穩 又吹上市又擴城 天天開會描前景 紙上談兵不臉紅 我就看你多日能 能在天上戳個洞 老城裡人黃風遠遠地站在廣場裡,目光冷如刀子,這一次他破天荒沒罵邸玉蘭。
可是不巧得很,邸玉蘭罵街的話傳到了夏鴻遠耳朵裡,夏鴻遠暴跳如雷,來河陽才幾天,就讓傻婆娘編排着罵了,他這個市長還怎麼當! 夏鴻遠迅速召見陳天彪,他隻要陳天彪一句話,到底上不上? 面對比自己年輕十多歲,有着碩士學曆和讓河陽人紛紛猜測的神秘背景的代市長,陳天彪臉上擺出可憐兮兮的無奈,疲憊憔悴的神色讓年輕的代市長禁不住疑惑,這麼大一家國有企業,怎麼交給這麼一個萎靡不振,不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人來管理?他甚至已在腦子裡動一個可怕的念頭。
“夏市長,河化情況複雜,您能不能先……調查研究一番再讓我表态?”陳天彪抑制住内心的波瀾,語氣婉轉地說。
“你說我沒有調查研究?”夏鴻遠眉頭一緊,兩道銳利的目光射在陳天彪臉上,近乎動怒地說,“那我說一串數字,河化集團組建于一九九二年五月,現有資産9.68個億,年産值過億元,自一九九四年起,連續五年居全市工業企業規模效益之冠。
” “這……這隻是過去,河化目前确實遇到一些困難。
”陳天彪吞吞吐吐。
“哪家企業沒困難?正因為有困難,才要争取上市。
你知道上市意味着什麼嗎?是二次騰飛!大量的資金募集到位,河化産業結構調整的步子就會加快,開拓市場的能力将大大增強。
現在是資本運營時代,不進入資本市場,企業隻有死路一條,你明白嗎?” 陳天彪呆若木雞,一提資本市場,他越發沒了信心。
盡管他相信市長說的是真,可讓自己駕着這麼一輛大車,貿然踩進壓根不熟悉的雷區,他還是心驚膽戰。
他已經邁錯一步了,再錯下去,河化就要毀在他手裡。
“市長,河化現在不是求進的時候,它需要喘口氣,需要調整,你給我一段時間考慮,行不?”陳天彪近乎是在哀求。
“多長時間?一個月、一年,或者五年?我們能等起嗎?你知不知道争取一個名額有多難,你不上,人家還搶着上呢。
” 夏鴻遠的口氣不隻是批評了,他的臉上已經浮出一層對眼前這個冥頑不化的農民企業家的蔑視,說完這句,他不打算再跟陳天彪争論下去,他迅速做着另一種考慮,一種有可能徹底改變河化命運的考慮。
在他看來,誰阻撓河化上市,就是阻撓河陽前進的腳步,不換思想就換人,這一點夏鴻遠說得到做得到。
半個月後,因為陳天彪一而再再而三地報憂不報喜,河陽市做出調整河化集團董事會的決定。
市國資局以國有資産所有者的身份,增派年富力強,專業知識豐富的林子強出任股東代表。
股東會開了一天,先是林子強和河化集團企劃部長李木楠新當選為董事,董事會上,陳天彪又一次當選為董事長,林子強當選為副董事長。
一股莫大的壓力朝他壓來,陳天彪預感到形勢不妙,但又沒有更好的措施可采取。
盡管他最後以兩票的微弱優勢超出林子強,保住了董事長的位子,但在随後召開的董事會上,林子強完全以國有資産代言人的身份,以強硬的态度力主河化上市。
在一種非常複雜的心态下,陳天彪選擇了妥協。
妥協是一門藝術,但妥協更出于無奈。
這些年,在事關河化往哪走,走多遠的重大決策上,他已不止一次選擇妥協。
河化上市的步子終于邁開,林子強作為此項事宜的全權負責人,一路過五關斬六将,将河化上市的希望延伸到了首都北京。
然後就麻煩疊出。
一次次地退審,一次次地補充,沒完沒了的錢流水一樣滾向北京。
陳天彪真是不敢想。
一想,他就感覺自己是罪人。
好在現在希望又有了。
懸念随之産生,希望最終能成真嗎? 陳天彪拿起電話,他要跟兒子望成了解一些事情。
電話響半天,終于接了起來,那頭傳來一聲“喂”。
陳天彪猛地摁了電話,想不到又是她接電話! 接電話的是麻大姑。
陳天彪跟麻大姑離婚後,麻大姑先是在鄉下生活了一段日子,後來兒子望成再三要接她去北京,她也許是想通了,也許是受不了鄉下那份寂寞和孤苦,去了。
說來殘酷得很,陳天彪竟然沒跟大姑通過一次電話,隻要是大姑接線,他立馬惶惶地挂了。
人說一日夫妻百日恩,陳天彪像是把這恩全給忘了。
這日剛回到家,二車間的王大虎敲開了門,一進門就撲通給他跪下,陳天彪一把扶起他:“怎麼了老王,有話慢慢說。
” 王大虎泣不成聲,半天才說:“我老婆沒了。
” 王大虎的老婆叫蘇連梅,才四十三歲,以前是河陽飲料廠的工人,飲料廠倒閉後,在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