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節

關燈
玉子迎着槍炮聲響的地方走去,冒寒風雨雪,千裡之遙回到了北滿。

    她的打扮,活脫是個中國農婦,而且是東北遍地都見到的逃難農婦,臉上是霜打日曬留下的累累瘢痕,衣衫已經爛縷不堪,手裡挎了一個藍花布包。

    想到少年見到她,不知還能不能認出她來不由得苦笑起來。

    但是這個模樣,至少此刻比較安全。

     她知道自己來晚了,但是她頭部受傷,在路上又感染了,生命垂危地躺在大連的傷兵醫院裡,一直沒法痊愈。

    随整個醫院運到日本,等到她身體複元到能走長途,已經是一年之後。

     設法通過前線進入長春時,她被抓住了。

    解放軍懷疑她是特務,因為沒有任何人朝圍城裡走,去自投羅網,她隻說要進城找自己的家裡人,一直不知他們的死活。

    她故意說一口長春郊區農民的口音:模仿語音一向是她的拿手。

     “長春城裡早就沒有吃的。

    你進去找死?城裡的國民黨士兵都餓得找機會投降,這裡的新兵,有不少就來自城裡。

    ” “有個男人在等我。

    ”玉子說,“我必須找到他!” “男人?”周圍的士兵哄堂大笑。

    “餓成這樣,城裡早就沒有操得起來的男人了!” 軍官大喝一聲,“注意紀律!你們這些新兵,真是缺乏紀律教育!不準調戲婦女,明白嗎?”士兵這才靜下來。

     “我的兒子,才十八歲。

    ”玉子低聲說:“我擔心他。

    非找到他不可。

    ” 盤問了半天,她堅持說本是長春郊區居民,與兒子失散了。

    軍官上下端詳她,但這是一個普通的農婦,沒有特别的可疑之處。

     最後軍官說,“好吧。

    讓你進去。

    進去不攔出城攔,你哪怕找到兒子,要想出來,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他有點同情地說:“跟你說清楚了:你是在找死。

    ” “找死我也要進去,死也要跟兒子死在一起。

    ” 軍官揮揮手,不想再管她的事。

    “情況跟你說清楚了。

    隻要不帶糧食進去,由你。

    ” 有個年紀比較大的士兵,把她拉倒一邊說:“大姐,多帶幾個燒餅,省着吃,能混幾天。

    兒子幹啥活的?” “搬運工。

    ” “那更混不到吃的。

    ”他背着人,把幾個燒餅塞給她。

    玉子千恩萬謝,把燒餅打到布包裡。

    那個老兵說:“你糊塗了,城裡挨餓的人多,鼻子比狗還尖,你這個布包裡有吃的,馬上就會被搶走的,連命都會送掉。

    放到衣服裡面――不太舒服,至少能供你幾天。

    咳,說不定你的兒子就等着這幾口燒餅救命。

    ” 她趕到監牢,那裡卻說是監牢已經全部騰空,不管什麼樣的犯人,全部都放了,現在駐紮着軍隊。

    她松了一口氣,不過她馬上明白,事情比她料想的麻煩:少年在監牢裡,她或許還能見上面,耐心地等着他出來就行了。

    現在她如何在淹沒整個世界的大海裡找一條小魚? 玉子到少年的房子,那裡空空如也,連碎木片都沒有了,門窗都給拆了。

    房前的樹全砍了。

     不過她沒有失望。

    她有感覺,少年不可能死在槍彈下,也不可能被押到西伯利亞。

    當她聽說“滿映”的人乘的那船被水雷炸沉,她就明白,上天給了她這條命,就是讓她最後能和少年團圓。

     一點也不應該感到沮喪,完全不必如此。

    她在南湖邊,捧水洗臉。

    對着似鏡子的湖水,把掉下來的長發,好好地挽在腦後。

     滿映攝影棚更破敗,廠房有幾處被炮彈擊中的痕迹。

    但是廠房建築牢固,沒有崩塌。

    裡面隻有一些軍人,在廠房構築工事。

    他們也看中了這座建築的牢固。

     軍人把玉子趕走。

    她轉個圈,從少年帶她走過的搬運工後門鑽了進去。

     她找到當年她的化妝室。

     她看見少年佝偻着身子,用一支鉛筆在牆上塗描一行字。

     她揉揉眼睛,隻是幻覺。

    那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