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換腦工程 7、揭碑

關燈
八聖山地處太行山東麓。

    登高鳥瞰,這個太行山的支脈就太象一條奔湧騰挪的巨龍,在朝晖夕照裡蓄勢待躍。

    如果逆光遠眺,有時候又給人一種萬馬奔騰虎仰龍嘯的動感。

    這是對八聖山群峰的總體輪廓印象,而它的主峰三縣垴呢,則是奇峰獨尊,更像是一座八擡的大轎,被向四面八方千年萬年延伸着的一條又一條龍脈一樣的山脊拱擁着托起。

     就是這群峰積翠又叢巒疊嶂的八聖山,曾讓小鬼子望山興歎也對山狂嚎。

    就在八聖山西去的數百裡之遙,也是在太行山博大懷抱中的叢山峻嶺上,曾讓大日本皇軍發出過“名将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的哀歎。

    是太行山的骨血膏粱春花秋露,養育出了八路軍勁旅抗敵神話中傳奇般的英雄。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英雄雖已作古,青山依舊巍然。

     八聖山下仙洞溝北坡聖賢洞周圍的山嶺坡窪,不僅是蓋三縣老爹羊倌蓋四海放羊的天然牧場,也是近兩年來老人家日夜惦念的地方。

    自從他的閨女蓋紅梅投資啟動聖賢洞旅遊開發探洞,意外發現她爺爺蓋青山老英雄遺骨以後,隻要多少有點空兒,蓋四海就要拎着他那柄一頭是羊鞭一頭是羊鏟的山榆木随身道具,來聖賢洞轉悠轉悠。

     因為自家閨女是投資開發八聖山的董事長,他是董事長的爹,自然就成了不用選舉的監事長。

    其實他這個不拿工資的監事長工作重點還不在監督聖賢洞的旅遊開發、監事的重點是在洞口施工的一座大型浮雕:抗日英雄蓋青山禦敵紀念碑。

     爺爺遺骨發現以後,根據市黨史辦發掘整理的英雄事迹材料,蓋三縣專程到北京中央美院請專家設計制作了仿真浮雕紀念碑模型,又到曲陽雇請了一班石雕巧匠,上八聖山石場中精選了上好的墨玉石料,在聖賢洞洞口搭工棚立架杆,整整幹了八個月,這座大型浮雕紀念碑就基本成功了。

     因為有些地方蓋四海老漢還不太滿意,就隻能說是基本成功。

    蓋三縣願意盡到孝心,也就囑咐工匠們以老人家的滿意為度。

    因為不僅是知父莫若子,現在三縣垴能回憶起老英雄蓋青山音容笑貌的老輩人,也隻有蓋四海老漢和比他還年長有限的幾個白發翁了。

    雖然有一張老英雄參加晉察冀邊區戰鬥英雄表彰會的照片,但照片畢竟是照片,老父親的形象在蓋四海老漢的腦海中留下的是活脫活現的浮雕。

     蓋四海老漢要求石匠對英雄父親雕像處理細緻認真到臉上的每一道皺紋和八路軍服上的綁腿帶褶皺。

    至于小鬼子放毒氣彈的微型縮影雕像,則是有一個能讓人領會達意的輪廓就行。

    老漢的理由不僅非常充足,而且振振有詞:“不值當為那些禍害中國人的妖魔鬼怪讓石匠師傅們受苦累。

    ” 等到蓋四海老漢完全對工匠們的雕塑工藝滿意時,已經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将至。

    在山下聖賢洞賓館參加全封閉學習的蓋三縣抽空上山驗工也非常滿意,就依老爹蓋四海的主意,盡量定在正月十八這天請市領導為浮雕紀念碑揭碑。

     蓋老漢選正月十八這個日子是有來由的。

    八聖山這一帶過年祭祖的鄉俗是在小年除夕這天舉行個焚香壓黃表吊紙馬的儀式,意思就是把故去的先祖從冥界請回家過年。

    家人一日三餐,祖先牌位上也是一日三焚香,而且過年剛出鍋的餃子第一碗也要先給祖宗奉上請先祖品嘗。

    一直供奉到正月十八俗稱“圓燈節”,還要同樣再舉行燒錢化表吊紙馬的儀式,怎樣把祖宗請回來再怎樣送回冥界安息。

    蓋老漢不僅要特别尊崇夏河市八聖山人的這一奉祖的鄉俗,而且也固執地認為英雄老爹的英靈一直還都在他紅土凹老家土窯洞裡的神祖牌位上過年,隻有到了正月十八“圓燈節”,才能将他老人家送歸這聖賢洞裡為國為民捐軀之地。

    如果不按八聖山人的奉祖鄉俗這樣來做,當兒子的他多少日會心神不甯的。

     二十多年在外沒日沒夜地奔波在經營場上的蓋三縣,對這些奉祖鄉俗并不太十分精到。

    年齡大她十多歲的喬峻嶺對這些鄉俗卻留意在心,一聽蓋三縣說蓋老漢想在正月十八揭碑,立刻便明白老人家的心意,于是就立刻答應當即拍闆說:“行!這個日子就非常合适。

    入鄉随俗,四海叔的心意就是老英雄青山爺的未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