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關燈
小
中
大
(4)
是夜,鎮政府的會議室裡燈光耀眼,煙霧缭繞。
這是紀載舟到任後的第一個鎮黨政班子擴大會議。
會議的主要議題是兩個:一是對班子成員進行分工,基本上還是原來的各自工作,隻是盧貴權由抓全面變為分管機關财政經貿交通線。
大家就各自的工作今後怎麼抓好紛紛表了态。
二是讨論農民在種子站購買僞劣假種的賠償和調新種子的事。
這個會議開得十分艱難,使紀載舟深感棘手的是,大家對第二個問題都一直沉默着不發言,等待紀鎮長和盧副鎮長拍闆定奪。
盧貴權也不表态,跷着二郎腿,吞煙吐霧地時不時瞟一眼紀載舟。
紀載舟心想不能再繼續這樣冷場下去了,否則自己今後在大家心目中就沒位置了。
他呷口茶笑笑說:“大家先随便談個思路或看法,然後再合計一下就成了。
”大家還是不說話。
農業副鎮長終于開了腔:“我們聽你和盧鎮長的。
” 盧貴權也跟着說:“紀鎮長你說。
”其實他是要看看紀載舟到底有多大的能耐,怎麼統治這一班子人馬,怎麼解決這種子事件。
紀載舟輕咳一聲清清嗓門說:“大家太謙讓了,我到鎮裡來是和大家一道同舟共濟的,我這人也沒多大闆眼,主要靠大家一起出汗出力,出謀獻策,共同渡過這個難關。
既然盧鎮長和大家要我先說,我就不客氣了,先說個思路,諸位再掂量掂量,不行就推倒重來!”經他這麼一說,在座的頭頭腦腦們繃着的臉也綻開了笑容:“紀鎮長你就先說吧,我們聽你的。
” 紀載舟打開小本子,但沒有看一眼:“我隻講三句話:一句話是,這些天我和分管農業以及包村住點的機關幹部到下面轉了轉,跑了近三十個村,作了些初步摸底調查,從掌握的全鎮各村及農戶的情況看,全鎮共購僞劣稻種是一千多戶,谷種缺口數是一萬多斤,占全鎮總戶數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說全鎮還有一萬多畝的水田還沒有稻種可播和秧苗可插,占全鎮水田面積的五分之二略多一點。
形勢非常嚴峻,時間非常緊迫,老百姓非常着急,鎮裡的壓力也非常大。
”紀載舟一連用了四個非常,真還把大家的情緒調動起來了,他見同僚們的思緒已經開始在随着自己轉,心中有些快慰,接着又說:“第二句話是,現在全鎮的商品化肥,如碳氨和磷肥缺口也大,還差五十噸沒進農家。
農戶沒備齊化肥也很着急。
為此,我建議,請盧鎮長出面通知供銷社立即組織強有力的采購班子,從縣化肥廠和外地調購回這個數額的缺口,務必趕在谷雨節前全部到位。
”紀載舟打住話頭征求盧副鎮長的意見,“這事就辛苦你了,你看咋樣?” 盧貴權笑着點頭:“沒問題,這事包在我身上了,到時候差一斤化肥,我老盧提頭來見你紀鎮長好了!”大家被這句調侃的話逗得哄堂一笑。
其實盧貴權心裡明白:供銷社生資部門和各分銷店都早已儲備了大量化肥。
就是遲遲不肯開庫門,隻等關鍵季節一到,就漲價抛出去,到時候逼着農民買高價肥。
“這段時間工作中心的中心,就是以抓春耕春播春種為主。
因此,我提議:請大家把各自分管戰線的機關幹部都動員下去,幫助各村和農民籌備齊谷種化肥。
此事一包到底,一直到群衆的種子催芽插田後,子秧長到兩葉一心時才能全部收兵,這就要辛苦大家了,諸位說說怎樣?” 這幫人都是泥巴腿子蹬過來的,下鄉對于他們來說是小菜一碟,平常他們在鎮機關呆不到兩天就要尋借口下鄉,有的下鄉倒不是真正為了支農助耕幫種,而是去尋自己的老點子,吃吃喝喝。
直到現在鄉民們還在背地裡唱那段《下鄉歌》的順口溜:地區頭頭呆在“烏龜殼”裡順着國道轉,縣裡頭頭歪在“兩頭塌”裡沿着鎮路看,鎮裡頭頭坐在“帆布篷”裡按着村路竄,一般幹部騎着“驢子”尋到村組去報餐;早上出門是葉公,中午喝得像包公,晚上回家變武松。
《下鄉歌》是對幹部工作漂浮疏遠群衆的官僚浮誇作風的真實畫像。
在駱部長和他談話過後騎車回家的途中紀載舟就想起了這首《下鄉歌》,心中就吃下一顆定心丸,自己争取和鄉村幹部一道把心和群衆貼近一點兒。
班子成員個個都表了态說堅決按紀鎮長說的辦。
惟有婦聯主任肖蓉犯難了:“紀鎮長,住村包點是沒問題,可是那麼多的谷種缺口到哪裡去弄呀?”一句話點到了要害,紀載舟噎了一下,繼而又胸有成竹地一笑:“這個事大家莫着急,谷種的事我包了,三天之内谷種弄不到位,還是盧鎮長那句話,該我提頭來見大家了!”。
但是這次在座的各位卻都有沒有笑。
盧貴權心裡想:“我看你小紀能有日天拱地的本事,三天弄回全部缺口谷種是唱小曲哼哼玩的吧!這都什麼季節了,不是臘月三十借蒸籠麼?” 鎮團委書記鐘若蘭來了個大驚歎:“哇,我的好鎮長,這麼多谷種你都有辦法呀,那我就拜托給你了噢!”衆人一笑:“你的好鎮長?就不是我們的了?把你拜托給紀鎮長,那我們豈不是要晾起來了?”紀載舟的臉一紅,鐘若蘭的臉也陡地一紅。
紀載舟見大夥的話有點離譜了,也笑笑:“笑話至此結束,言歸正傳。
第二條大家沒意見就這麼辦吧。
到谷雨節也就是二十号的晚上,還是在這裡
這是紀載舟到任後的第一個鎮黨政班子擴大會議。
會議的主要議題是兩個:一是對班子成員進行分工,基本上還是原來的各自工作,隻是盧貴權由抓全面變為分管機關财政經貿交通線。
大家就各自的工作今後怎麼抓好紛紛表了态。
二是讨論農民在種子站購買僞劣假種的賠償和調新種子的事。
這個會議開得十分艱難,使紀載舟深感棘手的是,大家對第二個問題都一直沉默着不發言,等待紀鎮長和盧副鎮長拍闆定奪。
盧貴權也不表态,跷着二郎腿,吞煙吐霧地時不時瞟一眼紀載舟。
紀載舟心想不能再繼續這樣冷場下去了,否則自己今後在大家心目中就沒位置了。
他呷口茶笑笑說:“大家先随便談個思路或看法,然後再合計一下就成了。
”大家還是不說話。
農業副鎮長終于開了腔:“我們聽你和盧鎮長的。
” 盧貴權也跟着說:“紀鎮長你說。
”其實他是要看看紀載舟到底有多大的能耐,怎麼統治這一班子人馬,怎麼解決這種子事件。
紀載舟輕咳一聲清清嗓門說:“大家太謙讓了,我到鎮裡來是和大家一道同舟共濟的,我這人也沒多大闆眼,主要靠大家一起出汗出力,出謀獻策,共同渡過這個難關。
既然盧鎮長和大家要我先說,我就不客氣了,先說個思路,諸位再掂量掂量,不行就推倒重來!”經他這麼一說,在座的頭頭腦腦們繃着的臉也綻開了笑容:“紀鎮長你就先說吧,我們聽你的。
” 紀載舟打開小本子,但沒有看一眼:“我隻講三句話:一句話是,這些天我和分管農業以及包村住點的機關幹部到下面轉了轉,跑了近三十個村,作了些初步摸底調查,從掌握的全鎮各村及農戶的情況看,全鎮共購僞劣稻種是一千多戶,谷種缺口數是一萬多斤,占全鎮總戶數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說全鎮還有一萬多畝的水田還沒有稻種可播和秧苗可插,占全鎮水田面積的五分之二略多一點。
形勢非常嚴峻,時間非常緊迫,老百姓非常着急,鎮裡的壓力也非常大。
”紀載舟一連用了四個非常,真還把大家的情緒調動起來了,他見同僚們的思緒已經開始在随着自己轉,心中有些快慰,接着又說:“第二句話是,現在全鎮的商品化肥,如碳氨和磷肥缺口也大,還差五十噸沒進農家。
農戶沒備齊化肥也很着急。
為此,我建議,請盧鎮長出面通知供銷社立即組織強有力的采購班子,從縣化肥廠和外地調購回這個數額的缺口,務必趕在谷雨節前全部到位。
”紀載舟打住話頭征求盧副鎮長的意見,“這事就辛苦你了,你看咋樣?” 盧貴權笑着點頭:“沒問題,這事包在我身上了,到時候差一斤化肥,我老盧提頭來見你紀鎮長好了!”大家被這句調侃的話逗得哄堂一笑。
其實盧貴權心裡明白:供銷社生資部門和各分銷店都早已儲備了大量化肥。
就是遲遲不肯開庫門,隻等關鍵季節一到,就漲價抛出去,到時候逼着農民買高價肥。
“這段時間工作中心的中心,就是以抓春耕春播春種為主。
因此,我提議:請大家把各自分管戰線的機關幹部都動員下去,幫助各村和農民籌備齊谷種化肥。
此事一包到底,一直到群衆的種子催芽插田後,子秧長到兩葉一心時才能全部收兵,這就要辛苦大家了,諸位說說怎樣?” 這幫人都是泥巴腿子蹬過來的,下鄉對于他們來說是小菜一碟,平常他們在鎮機關呆不到兩天就要尋借口下鄉,有的下鄉倒不是真正為了支農助耕幫種,而是去尋自己的老點子,吃吃喝喝。
直到現在鄉民們還在背地裡唱那段《下鄉歌》的順口溜:地區頭頭呆在“烏龜殼”裡順着國道轉,縣裡頭頭歪在“兩頭塌”裡沿着鎮路看,鎮裡頭頭坐在“帆布篷”裡按着村路竄,一般幹部騎着“驢子”尋到村組去報餐;早上出門是葉公,中午喝得像包公,晚上回家變武松。
《下鄉歌》是對幹部工作漂浮疏遠群衆的官僚浮誇作風的真實畫像。
在駱部長和他談話過後騎車回家的途中紀載舟就想起了這首《下鄉歌》,心中就吃下一顆定心丸,自己争取和鄉村幹部一道把心和群衆貼近一點兒。
班子成員個個都表了态說堅決按紀鎮長說的辦。
惟有婦聯主任肖蓉犯難了:“紀鎮長,住村包點是沒問題,可是那麼多的谷種缺口到哪裡去弄呀?”一句話點到了要害,紀載舟噎了一下,繼而又胸有成竹地一笑:“這個事大家莫着急,谷種的事我包了,三天之内谷種弄不到位,還是盧鎮長那句話,該我提頭來見大家了!”。
但是這次在座的各位卻都有沒有笑。
盧貴權心裡想:“我看你小紀能有日天拱地的本事,三天弄回全部缺口谷種是唱小曲哼哼玩的吧!這都什麼季節了,不是臘月三十借蒸籠麼?” 鎮團委書記鐘若蘭來了個大驚歎:“哇,我的好鎮長,這麼多谷種你都有辦法呀,那我就拜托給你了噢!”衆人一笑:“你的好鎮長?就不是我們的了?把你拜托給紀鎮長,那我們豈不是要晾起來了?”紀載舟的臉一紅,鐘若蘭的臉也陡地一紅。
紀載舟見大夥的話有點離譜了,也笑笑:“笑話至此結束,言歸正傳。
第二條大家沒意見就這麼辦吧。
到谷雨節也就是二十号的晚上,還是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