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
那句她說過的話又響在我耳邊:讓你活着就不錯了。
那個公共廁所,和每個公共廁所沒多大差别,髒,臭,爛,兩隻腳踩得不小心,就會掉下糞坑。
死在那種地方,比死在露天還不如。
我覺得母親的後悔藥裡,全是自己的自圓其說——她可以頂住一切壓力,讓又病又餓的三姨夫在家中住下來,起碼住幾天是可以的。
不過母親如果能頂住那種壓力,也太完美了點。
她沒有那麼完美,她自私,她怕。
米缸裡沒米,鍋裡沒油,而頭上随時都可能有政治上的“揪辮子”。
為了我的姐姐哥哥們,更是為了我,母親畏縮了。
為了我,母親行了不仁不義,讓三姨夫餓死。
就這一點,我也不必再與她糾纏讀書的事,起碼今天我不能跟她鬧别扭。
這麼說來,我還沒有出生,就是一個有罪的人? 2 收拾起碗筷,我到大廚房自家的竈前洗碗。
一盞15瓦電燈懸在房中間,投下微光。
髒碗都泡在炒菜用的大鐵鍋裡,水是涼的,爐火已滅了,燒熱水費煤,好在碗筷幾乎沒有油膩。
父母說:我們窮歸窮,但我們得幹淨。
每隔半月或二十天,就用堿清洗碗筷,木鍋蓋和竈前的竹桌子。
女人響亮的哭泣聲,從正對着廚房的王媽媽家傳出。
沒隔一會,她家開着的門被一腳狠狠蹬上了。
“成天打,有完沒完?想逼我進高煙囪呀?”王媽媽在勸架,同時也在罵架。
她的麼兒和麼兒媳都有三個小孩了,還三天兩頭打架。
鬧得王媽媽的二個女兒,即使回家也坐不上半天。
一家三代人窩在一起,隔不了幾天,就有場戲演。
王媽媽的二兒子參加解放軍,正是1956年康巴藏族叛亂之時,被派到四川與西藏交界的川康地區剿匪。
剽悍的康巴牧民馬隊,在草原上來去如風。
夜裡摸了帳蓬,襲擊部隊,砍了所有俘虜的頭顱。
後來國家調動大批飛機,空投傘兵,用噴火器迎着猛燒,才擋住了狂奔的康巴馬隊。
象王媽媽兒子這樣的新兵去剿匪,幹脆是去送死。
王媽媽在一夜之間成了光榮的烈屬,逢八。
一建軍節和春節,街道委員會都敲鑼打鼓到院子裡來,把蓋有好幾個大紅圓章的慰問信貼在王媽媽的門上。
有一年還補發了一個小木塊,用紅字雕着“烈屬光榮”,醒目挂在門楣右側。
王媽媽周身上下落得光彩,臉上堆滿喜氣。
雞毛蒜皮一件事與人發生口角,不出三句話,她總會說,“我是烈屬。
” “兒子都沒了,你一回也不傷心落淚,”麼兒媳罵架時洗刷王媽媽。
“我為啥子要傷心,他為革命沒了,我高興還來不及呢,”她振振有詞地答道。
王媽媽死去的二兒子,是她四個兒女中生得最周正,也最聽話的,學習成績一直冒尖,本來該是讀大學的料,但十九歲的青年,覺得能當上解放軍那才是最了不起的事。
“兒子太乖,鬼都要來找,”工休從船上回家的王伯伯自言自語說。
每次回家他心頭嘔氣,總還未到工休結束便返回船上。
老二放大成五寸的黑白頭像,一個中學生腼腆的笑容,鑲在玻璃鏡框裡,挂在立櫃和床間的牆上。
每次我看見這照片,老是怕去想這顆頭顱是怎麼滾下地的。
三四歲的孩子,一上幼兒園就得被帶去參觀階級鬥争展覽館。
上幼兒園要繳幾元學費,我隻能在幼兒園的圍牆外,眼紅地聽着圍牆内傳來的歌聲,手風琴伴奏着“不忘階級苦”。
上小學,我七歲,才有這幸運走進展覽館,裡面有反動派對革命人民用酷刑的刑具、被害的革命戰士血肉模糊的照片,還有人民大勝利後,槍斃了的反革命一個個死相猙獰的照片。
你們要注意,時刻警惕,有很多國民黨的殘渣餘孽改頭換面留下來,革命小說告訴我們國民黨潰敗前安排潛伏人員,要破壞這座山城,破壞我們新中國的幸福生活。
你們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争,對那些在陰暗角落偷偷摸摸鬼鬼崇崇的人,要趕快去派出所趕快找黨支部報告。
不斷的警告和訓示,搞得幾歲的孩子成天眼睛東瞅瞅西瞧瞧,心裡充滿了緊張和恐慌,覺得個個人都象特務。
下雨天,個個人頭上戴着頭笠,遮住臉,陰暗的天色下,個個都不象好人。
我很少到王媽媽家去,一看到她那革命烈屬驕傲的笑容,我就想起階級鬥争展覽會,吓得趕緊手捂住嘴。
白天一想,夜裡就添惡夢。
倒掉鐵鍋裡的洗碗水,我把鐵鍋往木闆牆上的釘子上一挂,拿起筷勺,端起一摞碗,趕快離開廚房。
王媽媽怕麼兒,她隻不過借機發洩幾句,幾句之後就會轉移目标。
果然,我剛經過堂屋左側樓梯,還未跨進我家門,就聽到她罵起來:“電燈這麼早就拉亮!天還亮晃晃的,又不是看不到。
政府号召要節約一度電一滴水,這幸福是用鮮血換來的。
這個月電費肯定貴到娘心尖尖上去了,”她的聲音又傷心,又氣粗理壯。
我想複習數學,被那沒完沒了的聲音吵得心煩,就隻好到院門外去。
天都黑得快垮下來,還說成白天?這電又不是你一個人繳費,每家每戶分攤。
我心裡這麼一咕哝,就馬上想起被槍斃的照片,革命反革命,一張張挂滿了牆壁。
不知為什麼,被槍斃的反革命褲子都掉下來,上面是血淋淋白花花的破腦袋,下面是黑糊糊不知什麼東西。
說是怕囚犯自殺,怕他們到刑場路上掙紮逃跑,統統沒收了
那句她說過的話又響在我耳邊:讓你活着就不錯了。
那個公共廁所,和每個公共廁所沒多大差别,髒,臭,爛,兩隻腳踩得不小心,就會掉下糞坑。
死在那種地方,比死在露天還不如。
我覺得母親的後悔藥裡,全是自己的自圓其說——她可以頂住一切壓力,讓又病又餓的三姨夫在家中住下來,起碼住幾天是可以的。
不過母親如果能頂住那種壓力,也太完美了點。
她沒有那麼完美,她自私,她怕。
米缸裡沒米,鍋裡沒油,而頭上随時都可能有政治上的“揪辮子”。
為了我的姐姐哥哥們,更是為了我,母親畏縮了。
為了我,母親行了不仁不義,讓三姨夫餓死。
就這一點,我也不必再與她糾纏讀書的事,起碼今天我不能跟她鬧别扭。
這麼說來,我還沒有出生,就是一個有罪的人? 2 收拾起碗筷,我到大廚房自家的竈前洗碗。
一盞15瓦電燈懸在房中間,投下微光。
髒碗都泡在炒菜用的大鐵鍋裡,水是涼的,爐火已滅了,燒熱水費煤,好在碗筷幾乎沒有油膩。
父母說:我們窮歸窮,但我們得幹淨。
每隔半月或二十天,就用堿清洗碗筷,木鍋蓋和竈前的竹桌子。
女人響亮的哭泣聲,從正對着廚房的王媽媽家傳出。
沒隔一會,她家開着的門被一腳狠狠蹬上了。
“成天打,有完沒完?想逼我進高煙囪呀?”王媽媽在勸架,同時也在罵架。
她的麼兒和麼兒媳都有三個小孩了,還三天兩頭打架。
鬧得王媽媽的二個女兒,即使回家也坐不上半天。
一家三代人窩在一起,隔不了幾天,就有場戲演。
王媽媽的二兒子參加解放軍,正是1956年康巴藏族叛亂之時,被派到四川與西藏交界的川康地區剿匪。
剽悍的康巴牧民馬隊,在草原上來去如風。
夜裡摸了帳蓬,襲擊部隊,砍了所有俘虜的頭顱。
後來國家調動大批飛機,空投傘兵,用噴火器迎着猛燒,才擋住了狂奔的康巴馬隊。
象王媽媽兒子這樣的新兵去剿匪,幹脆是去送死。
王媽媽在一夜之間成了光榮的烈屬,逢八。
一建軍節和春節,街道委員會都敲鑼打鼓到院子裡來,把蓋有好幾個大紅圓章的慰問信貼在王媽媽的門上。
有一年還補發了一個小木塊,用紅字雕着“烈屬光榮”,醒目挂在門楣右側。
王媽媽周身上下落得光彩,臉上堆滿喜氣。
雞毛蒜皮一件事與人發生口角,不出三句話,她總會說,“我是烈屬。
” “兒子都沒了,你一回也不傷心落淚,”麼兒媳罵架時洗刷王媽媽。
“我為啥子要傷心,他為革命沒了,我高興還來不及呢,”她振振有詞地答道。
王媽媽死去的二兒子,是她四個兒女中生得最周正,也最聽話的,學習成績一直冒尖,本來該是讀大學的料,但十九歲的青年,覺得能當上解放軍那才是最了不起的事。
“兒子太乖,鬼都要來找,”工休從船上回家的王伯伯自言自語說。
每次回家他心頭嘔氣,總還未到工休結束便返回船上。
老二放大成五寸的黑白頭像,一個中學生腼腆的笑容,鑲在玻璃鏡框裡,挂在立櫃和床間的牆上。
每次我看見這照片,老是怕去想這顆頭顱是怎麼滾下地的。
三四歲的孩子,一上幼兒園就得被帶去參觀階級鬥争展覽館。
上幼兒園要繳幾元學費,我隻能在幼兒園的圍牆外,眼紅地聽着圍牆内傳來的歌聲,手風琴伴奏着“不忘階級苦”。
上小學,我七歲,才有這幸運走進展覽館,裡面有反動派對革命人民用酷刑的刑具、被害的革命戰士血肉模糊的照片,還有人民大勝利後,槍斃了的反革命一個個死相猙獰的照片。
你們要注意,時刻警惕,有很多國民黨的殘渣餘孽改頭換面留下來,革命小說告訴我們國民黨潰敗前安排潛伏人員,要破壞這座山城,破壞我們新中國的幸福生活。
你們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争,對那些在陰暗角落偷偷摸摸鬼鬼崇崇的人,要趕快去派出所趕快找黨支部報告。
不斷的警告和訓示,搞得幾歲的孩子成天眼睛東瞅瞅西瞧瞧,心裡充滿了緊張和恐慌,覺得個個人都象特務。
下雨天,個個人頭上戴着頭笠,遮住臉,陰暗的天色下,個個都不象好人。
我很少到王媽媽家去,一看到她那革命烈屬驕傲的笑容,我就想起階級鬥争展覽會,吓得趕緊手捂住嘴。
白天一想,夜裡就添惡夢。
倒掉鐵鍋裡的洗碗水,我把鐵鍋往木闆牆上的釘子上一挂,拿起筷勺,端起一摞碗,趕快離開廚房。
王媽媽怕麼兒,她隻不過借機發洩幾句,幾句之後就會轉移目标。
果然,我剛經過堂屋左側樓梯,還未跨進我家門,就聽到她罵起來:“電燈這麼早就拉亮!天還亮晃晃的,又不是看不到。
政府号召要節約一度電一滴水,這幸福是用鮮血換來的。
這個月電費肯定貴到娘心尖尖上去了,”她的聲音又傷心,又氣粗理壯。
我想複習數學,被那沒完沒了的聲音吵得心煩,就隻好到院門外去。
天都黑得快垮下來,還說成白天?這電又不是你一個人繳費,每家每戶分攤。
我心裡這麼一咕哝,就馬上想起被槍斃的照片,革命反革命,一張張挂滿了牆壁。
不知為什麼,被槍斃的反革命褲子都掉下來,上面是血淋淋白花花的破腦袋,下面是黑糊糊不知什麼東西。
說是怕囚犯自殺,怕他們到刑場路上掙紮逃跑,統統沒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