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1
我從不主動與人提起生日,甚至對親人,甚至對最好的朋友。
先是有意忘記,後來就真的忘記了。
十八歲之前,是沒人記起我的生日,十八歲之後,是我不願與人提起。
不錯,是十八歲那年。
學校大門外是坑坑窪窪的路面,窄窄的向一邊傾斜。
跨過馬路,我感到背脊一陣發涼——一定又被人盯着了。
不敢掉轉臉,隻是眼睛往兩邊掃:沒有任何異常。
我不敢停住腳步,到了賣冰糕的老太太跟前,我突然掉轉頭,正好一輛解放牌卡車急駛而過,濺起路沿的泥水。
兩個買冰糕的少年跺腳,指着車亂罵,泥水濺在了他們的短褲和光腿上。
老太太将冰糕箱往牆頭拉,嘴裡念叨:“開啥子鬼車,四公裡火葬場都不要你這瘟喪!” 一陣混亂之後,小街還是那條小街。
我楞楞地站在雜亂的路上。
是不是我今天跟人說話太多,弄得自己神神經經?從童年某個歲數起,我時不時覺得背脊發涼:我感到有一雙眼睛盯着我,好幾次都差一點看見了釘梢的人,但每次都是一晃而過。
那個男人,頭發亂蓬蓬的,從沒一點花哨色彩閃入我的眼睛。
他從不靠近我,想來是有意不讓我看清。
隻是在放學或上學時間才可能出現,且總在學校附近,也從不跟着我走,好象算準了我走什麼路,總等在一個隐蔽地方。
這一帶的女孩,聽到最多的是吓人的強xx案,我卻一點沒害怕那人要強xx我。
我從未告訴母親和父親,不知如何說才好,說不清楚。
很可能,他們會認為是我做了什麼不規之事,必将臭罵我一頓。
好多年我獨自承擔這個秘密,漸漸這件事失去了任何恐懼意味,甚至不再神秘。
每次有目光盯着背脊——大約隔半月或十天,我總有背脊發涼感覺。
此事本沒什麼可怕可恨,可能與生俱來,可能每個人都會遇到。
人一輩子,恐怕總會有某個目光和你過不去,對此,我可以裝作不在乎。
說實在的,平時願意看我一眼的人本來就太少。
而每次我想抓機會捕捉這個目光,不過是為了某種确定,就象小心地逮一隻翠綠的蜻蜒。
每次這目光都能躲開我:或許虛飄飄的東西本不應該拽緊,一旦看清,反有大禍? 我不敢多想這件事,那一年我的世界閃忽迷離,許多事糾纏在一塊,串成一個個結子,就象我行走的小路邊,石牆上的苔藓,如鬼怪的毛發一般,披挂下來。
2 我的家在長江南岸。
南岸是一片丘陵地,并不太高的山起起伏伏,留下一道道溝坎。
如果長江發千古未有的大水,整個城市統統被淹,我家所居的山坡,還會象個最後才沉沒的小島,頑強地浮出水面。
這想法,從小讓我多少感到有點安慰。
坐渡船從對岸朝天門碼頭,可到離我家最近的兩個渡口:野貓溪和彈子石。
不管過江到哪個渡口,都得在沙灘和坑坑坎坎的路上,往上爬二十分鐘左右,才能到達半山腰上我的家。
站在家門口的岩石上,可遙望到江對岸:長江和嘉陵江二條河彙合處,是這座山城的門扉朝天門碼頭。
兩江環抱的半島是重慶城中心,依山而立的各式樓房,象大小高矮不一的積木。
沿江岸的一處處趸船,停靠着各式輪船,淌下一路鏽痕的纜車,在坡上慢慢爬。
拂曉烏雲貼緊江面,翻出處處閃閃的紅鱗,傍晚太陽斜照,沉入江北的山坳裡,從暗霧中抛出幾條光束。
這時,江面江上,山上山下,燈火跳閃起來,催着夜色降臨。
尤其細雨如簾時,聽江上輪船喪婦般長長的嘶叫,這座日夜被二條奔湧的江水包圍的城市,景色變幻無常,卻總那麼凄涼莫測。
南岸的山坡上,滿滿地擁擠着簡易木穿鬥結構的小闆房、草蓋席油毛氈和瓦楞石棉闆搭的偏偏房,朽爛發黑,全都鬼鬼祟祟:稀奇古怪的小巷,扭歪深延的院子,一走進去就暗糊糊見不着來路,這裡擠着上百萬依然在幹苦力勞動的人。
整個漫長的南岸地區,幾乎沒有任何排水和排污設施:污水依着街邊小水溝,順山坡往下流。
垃圾随處亂倒,堆積在路邊,等着大雨沖進長江,或是在炎熱中腐爛成泥。
一層層的污物堆積,新鮮和陳腐的垃圾有各式各樣的奇特臭味。
在南岸的坡道街上走十分鐘,能聞到上百種不同氣味,這是個氣味蒸騰的世界。
我從未在其它城市的街道上,或是在垃圾堆集場,聞到過那麼多味道。
在各色異味中生活,腳踢着臭物穿行,我不太明白南岸人,為什麼要長個鼻子受罪。
老是
先是有意忘記,後來就真的忘記了。
十八歲之前,是沒人記起我的生日,十八歲之後,是我不願與人提起。
不錯,是十八歲那年。
學校大門外是坑坑窪窪的路面,窄窄的向一邊傾斜。
跨過馬路,我感到背脊一陣發涼——一定又被人盯着了。
不敢掉轉臉,隻是眼睛往兩邊掃:沒有任何異常。
我不敢停住腳步,到了賣冰糕的老太太跟前,我突然掉轉頭,正好一輛解放牌卡車急駛而過,濺起路沿的泥水。
兩個買冰糕的少年跺腳,指着車亂罵,泥水濺在了他們的短褲和光腿上。
老太太将冰糕箱往牆頭拉,嘴裡念叨:“開啥子鬼車,四公裡火葬場都不要你這瘟喪!” 一陣混亂之後,小街還是那條小街。
我楞楞地站在雜亂的路上。
是不是我今天跟人說話太多,弄得自己神神經經?從童年某個歲數起,我時不時覺得背脊發涼:我感到有一雙眼睛盯着我,好幾次都差一點看見了釘梢的人,但每次都是一晃而過。
那個男人,頭發亂蓬蓬的,從沒一點花哨色彩閃入我的眼睛。
他從不靠近我,想來是有意不讓我看清。
隻是在放學或上學時間才可能出現,且總在學校附近,也從不跟着我走,好象算準了我走什麼路,總等在一個隐蔽地方。
這一帶的女孩,聽到最多的是吓人的強xx案,我卻一點沒害怕那人要強xx我。
我從未告訴母親和父親,不知如何說才好,說不清楚。
很可能,他們會認為是我做了什麼不規之事,必将臭罵我一頓。
好多年我獨自承擔這個秘密,漸漸這件事失去了任何恐懼意味,甚至不再神秘。
每次有目光盯着背脊——大約隔半月或十天,我總有背脊發涼感覺。
此事本沒什麼可怕可恨,可能與生俱來,可能每個人都會遇到。
人一輩子,恐怕總會有某個目光和你過不去,對此,我可以裝作不在乎。
說實在的,平時願意看我一眼的人本來就太少。
而每次我想抓機會捕捉這個目光,不過是為了某種确定,就象小心地逮一隻翠綠的蜻蜒。
每次這目光都能躲開我:或許虛飄飄的東西本不應該拽緊,一旦看清,反有大禍? 我不敢多想這件事,那一年我的世界閃忽迷離,許多事糾纏在一塊,串成一個個結子,就象我行走的小路邊,石牆上的苔藓,如鬼怪的毛發一般,披挂下來。
2 我的家在長江南岸。
南岸是一片丘陵地,并不太高的山起起伏伏,留下一道道溝坎。
如果長江發千古未有的大水,整個城市統統被淹,我家所居的山坡,還會象個最後才沉沒的小島,頑強地浮出水面。
這想法,從小讓我多少感到有點安慰。
坐渡船從對岸朝天門碼頭,可到離我家最近的兩個渡口:野貓溪和彈子石。
不管過江到哪個渡口,都得在沙灘和坑坑坎坎的路上,往上爬二十分鐘左右,才能到達半山腰上我的家。
站在家門口的岩石上,可遙望到江對岸:長江和嘉陵江二條河彙合處,是這座山城的門扉朝天門碼頭。
兩江環抱的半島是重慶城中心,依山而立的各式樓房,象大小高矮不一的積木。
沿江岸的一處處趸船,停靠着各式輪船,淌下一路鏽痕的纜車,在坡上慢慢爬。
拂曉烏雲貼緊江面,翻出處處閃閃的紅鱗,傍晚太陽斜照,沉入江北的山坳裡,從暗霧中抛出幾條光束。
這時,江面江上,山上山下,燈火跳閃起來,催着夜色降臨。
尤其細雨如簾時,聽江上輪船喪婦般長長的嘶叫,這座日夜被二條奔湧的江水包圍的城市,景色變幻無常,卻總那麼凄涼莫測。
南岸的山坡上,滿滿地擁擠着簡易木穿鬥結構的小闆房、草蓋席油毛氈和瓦楞石棉闆搭的偏偏房,朽爛發黑,全都鬼鬼祟祟:稀奇古怪的小巷,扭歪深延的院子,一走進去就暗糊糊見不着來路,這裡擠着上百萬依然在幹苦力勞動的人。
整個漫長的南岸地區,幾乎沒有任何排水和排污設施:污水依着街邊小水溝,順山坡往下流。
垃圾随處亂倒,堆積在路邊,等着大雨沖進長江,或是在炎熱中腐爛成泥。
一層層的污物堆積,新鮮和陳腐的垃圾有各式各樣的奇特臭味。
在南岸的坡道街上走十分鐘,能聞到上百種不同氣味,這是個氣味蒸騰的世界。
我從未在其它城市的街道上,或是在垃圾堆集場,聞到過那麼多味道。
在各色異味中生活,腳踢着臭物穿行,我不太明白南岸人,為什麼要長個鼻子受罪。
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