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一扣,其餘再去征收就是了,操作簡單易行。
我們卻為今年用不用這個方法犯了不少躊躇。
從廣東回來以後,縣裡就通知我和鎮長、抓農業的副鎮長、農經站長,連續三次開會,安排今年的夏糧征購及結算工作。
其中一次是從中央一直開到鄉鎮的電話會,朱總理要求嚴禁“戶交村結”,必須搞“戶交戶結”,強調指出,這是“高壓電”,誰也碰不得!現在,各種媒體比各級會議還快,這種上級精神,早已通過無線電波,用廣播、電視還有報紙、雜志傳到了全中國廣大人民群衆之中了,正所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我們分析了灌河的實際情況,我就下了話,算是決策。
我說,總理的話講得這麼厲害,說明各地确實存在有大量的問題,不然不會引起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
但是,小平同志也說過,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就灌河的情況而言,用“戶交戶結”的辦法,一家一戶,幾斤幾兩地去結算,發了錢再收上來,隻能是折騰我們的老百姓。
咱們權當是中央的高壓電線扯不到咱這山溝裡,想碰也碰不上。
繼續實行“戶交村結”的辦法,出了問題我擔起來,真到時候把我拿下來了,咱們劉鎮長接任我這個破書記繼續幹革命!聽上去,大有着一股“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
其實我心裡很清楚,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就這樣安排下去以後,并沒有發現出了什麼問題,各村群衆上訪,從來沒有人拿着報紙找我們算賬,反映這件事情的。
到了收繳統籌提留時,我想起“朝三暮四”這個成語的來曆,和班子裡同志們商議後,定下一個調子:要一反以往的做法,要求各村一定要先把村提留收足,首先解決村組幹部的工資問題,然後再考慮鎮裡統籌的這一塊。
雖然屬于“豆腐一碗”和“一碗豆腐”換換說法,但這個決定竟然對村幹部影響很大。
在村支書、村主任和村文書參加的夏糧征購工作動員會議上,村幹部們說,過去幾任書記,都要我們先把鄉統籌部分收上來,村提留部分收上來收不上來由村裡自己看着辦,反正是“鎮裡情(落)囫囵村情(落)破”。
結果年年都是村提留收不齊,大、小隊幹部發不下來工資,叫我們“隻拉磨不吃麸子”,這次賀書記優先考慮我們這一塊,我們沒有說的,把鎮統籌也一分不剩交上來! 我對大家說,不能光說大話,出水才看兩腿泥,你們得立一個軍令狀,誰拉全鎮的後腿,我就掂你支部書記“這挂弦子”!青石溝支部書記史敬先賭咒說:“要是收不上來,就不是熊做的!” 鎮裡搞了三天一評比,五天一站隊,把村幹部逼得嗷嗷叫,到第十天頭上,各村基本上完成了任務,隻有小桐河、西關兩個村仍然拽蛋,落後了一大截。
聯想我到任後,組織的“教育集資、民工建勤、夏糧征購”這三大戰役,西關村沒有一次順利完成任務,我就在心裡給這個軟蛋支部書記方明偉畫上了一個道子,恨恨地想,遇着機會,非把這小子拿下來不可! 在征收統籌提留的過程中,日積月累的各種社會矛盾都冒了出來,哪個村都出現了一些“難纏戶”、“釘子戶”,他們以種種借口抵制交款。
有的是因為宅基地沒有安置好,有的是因為計劃生育處理太過分,有的是因為上年結算不清楚,有的是辦鄉鎮企業占了地,有的是開了礦,周邊的土地沒有複耕……反正理由很多,每天都有幾個老大難村的群衆到鎮裡上訪告狀,哭哭啼啼,吵吵嚷嚷,罵罵咧咧。
一般的反映幹部作風粗暴的,處事不公的,貪污多占集體便宜的,還多少有一定的道理,也有一些純粹是無理取鬧。
石盤溝村的蘇國華反映的問題極為可笑,他說,還是在生産隊那年月,有一次隊裡少給他分了一籮頭紅薯,這件事他上訪了十來年,也沒有一個幹部給予解決,早晚不解決,要錢沒門兒!老子不要說沒有錢,就是有錢也不交給這些坑害百姓的幹部!信訪辦牛主任給我說,這小子,年年都是以此為理由抵制交款。
這家夥是個“養人專業戶”,與他的又瘦又小的女人當超生遊擊隊,串了大半個中國,生了五個孩子回到村裡,孩子是不生了,就是窮得叮當響,别說交錢,一到冬季,還得吃政府救濟。
吃歸吃,從來不承情,不罵共産黨,光罵村幹部,是一個典型的“滾刀肉”。
蘭家河村一個三十郎當歲的婦女,反映的問題更為奇特,她寫了一個順口溜,既狀告村主任馬恩義,又告了縣人大副主任丁文強,因為文強是馬恩義的外甥,因此就上挂下聯了。
告狀信的題目是“還管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内容是“山高皇帝遠,強占耕地沒人管;馬恩義,占耕地,他的勢力在縣裡;大隊不管小隊怕,他的勢力在縣人大;縣人大有個丁文強,一家早已是商品糧;不管百姓管他舅,頓頓都吃紅燒肉……” 這個女人第一次到機關,先往我屋裡鑽。
隻見她上頭撲面,嬉皮笑臉,描眉抹口紅,鑲着金皮的兩個門牙,一閃一閃的,兩隻眼睛睃
我們卻為今年用不用這個方法犯了不少躊躇。
從廣東回來以後,縣裡就通知我和鎮長、抓農業的副鎮長、農經站長,連續三次開會,安排今年的夏糧征購及結算工作。
其中一次是從中央一直開到鄉鎮的電話會,朱總理要求嚴禁“戶交村結”,必須搞“戶交戶結”,強調指出,這是“高壓電”,誰也碰不得!現在,各種媒體比各級會議還快,這種上級精神,早已通過無線電波,用廣播、電視還有報紙、雜志傳到了全中國廣大人民群衆之中了,正所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我們分析了灌河的實際情況,我就下了話,算是決策。
我說,總理的話講得這麼厲害,說明各地确實存在有大量的問題,不然不會引起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
但是,小平同志也說過,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就灌河的情況而言,用“戶交戶結”的辦法,一家一戶,幾斤幾兩地去結算,發了錢再收上來,隻能是折騰我們的老百姓。
咱們權當是中央的高壓電線扯不到咱這山溝裡,想碰也碰不上。
繼續實行“戶交村結”的辦法,出了問題我擔起來,真到時候把我拿下來了,咱們劉鎮長接任我這個破書記繼續幹革命!聽上去,大有着一股“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
其實我心裡很清楚,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就這樣安排下去以後,并沒有發現出了什麼問題,各村群衆上訪,從來沒有人拿着報紙找我們算賬,反映這件事情的。
到了收繳統籌提留時,我想起“朝三暮四”這個成語的來曆,和班子裡同志們商議後,定下一個調子:要一反以往的做法,要求各村一定要先把村提留收足,首先解決村組幹部的工資問題,然後再考慮鎮裡統籌的這一塊。
雖然屬于“豆腐一碗”和“一碗豆腐”換換說法,但這個決定竟然對村幹部影響很大。
在村支書、村主任和村文書參加的夏糧征購工作動員會議上,村幹部們說,過去幾任書記,都要我們先把鄉統籌部分收上來,村提留部分收上來收不上來由村裡自己看着辦,反正是“鎮裡情(落)囫囵村情(落)破”。
結果年年都是村提留收不齊,大、小隊幹部發不下來工資,叫我們“隻拉磨不吃麸子”,這次賀書記優先考慮我們這一塊,我們沒有說的,把鎮統籌也一分不剩交上來! 我對大家說,不能光說大話,出水才看兩腿泥,你們得立一個軍令狀,誰拉全鎮的後腿,我就掂你支部書記“這挂弦子”!青石溝支部書記史敬先賭咒說:“要是收不上來,就不是熊做的!” 鎮裡搞了三天一評比,五天一站隊,把村幹部逼得嗷嗷叫,到第十天頭上,各村基本上完成了任務,隻有小桐河、西關兩個村仍然拽蛋,落後了一大截。
聯想我到任後,組織的“教育集資、民工建勤、夏糧征購”這三大戰役,西關村沒有一次順利完成任務,我就在心裡給這個軟蛋支部書記方明偉畫上了一個道子,恨恨地想,遇着機會,非把這小子拿下來不可! 在征收統籌提留的過程中,日積月累的各種社會矛盾都冒了出來,哪個村都出現了一些“難纏戶”、“釘子戶”,他們以種種借口抵制交款。
有的是因為宅基地沒有安置好,有的是因為計劃生育處理太過分,有的是因為上年結算不清楚,有的是辦鄉鎮企業占了地,有的是開了礦,周邊的土地沒有複耕……反正理由很多,每天都有幾個老大難村的群衆到鎮裡上訪告狀,哭哭啼啼,吵吵嚷嚷,罵罵咧咧。
一般的反映幹部作風粗暴的,處事不公的,貪污多占集體便宜的,還多少有一定的道理,也有一些純粹是無理取鬧。
石盤溝村的蘇國華反映的問題極為可笑,他說,還是在生産隊那年月,有一次隊裡少給他分了一籮頭紅薯,這件事他上訪了十來年,也沒有一個幹部給予解決,早晚不解決,要錢沒門兒!老子不要說沒有錢,就是有錢也不交給這些坑害百姓的幹部!信訪辦牛主任給我說,這小子,年年都是以此為理由抵制交款。
這家夥是個“養人專業戶”,與他的又瘦又小的女人當超生遊擊隊,串了大半個中國,生了五個孩子回到村裡,孩子是不生了,就是窮得叮當響,别說交錢,一到冬季,還得吃政府救濟。
吃歸吃,從來不承情,不罵共産黨,光罵村幹部,是一個典型的“滾刀肉”。
蘭家河村一個三十郎當歲的婦女,反映的問題更為奇特,她寫了一個順口溜,既狀告村主任馬恩義,又告了縣人大副主任丁文強,因為文強是馬恩義的外甥,因此就上挂下聯了。
告狀信的題目是“還管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内容是“山高皇帝遠,強占耕地沒人管;馬恩義,占耕地,他的勢力在縣裡;大隊不管小隊怕,他的勢力在縣人大;縣人大有個丁文強,一家早已是商品糧;不管百姓管他舅,頓頓都吃紅燒肉……” 這個女人第一次到機關,先往我屋裡鑽。
隻見她上頭撲面,嬉皮笑臉,描眉抹口紅,鑲着金皮的兩個門牙,一閃一閃的,兩隻眼睛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