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五章
按黨章憲法搞選舉換屆
施計策權術播春風細雨
這一天,方結實找上門來,不明不白地說了一大堆話,弄了半天,我才稍微有點明白。
原來,他是個孤寡老頭,五保戶。
早幾年,他有一間土房子,在鎮區擴街時給沖掉了,一直住在村裡的一個破舊小房子裡,村幹部就是不給他蓋房子。
他外甥是遠鄉人,多少年才抽空來這裡看一下老舅,一看他居無定所,很生氣,就幫他老舅上村裡、鎮裡鬧了幾次,話說得中肯、得理,村裡隻得另尋地皮給他蓋了新房。
從此,他算是學了個乖,感到無論什麼事,鬧一鬧就比不鬧強。
于是逢事必鬧,一個勁兒鬧了幾年。
其實到了後來,他的要求并不高,就是怕死後村裡把他軟埋了,一定要現在給他做個“老屋”,心裡才感到踏實。
就這麼個簡單要求,村裡一是煩他長期告狀,二是還有幾個五保戶,怕引起連鎖反應,沒有答應他。
于是,他有空沒空就上鎮政府,甚至跑到縣城去鬧。
我問他:“結實啊,你現在能吃多少飯?” 他不解其意,說:“不瞞書記,我現在很能吃哩。
” 我說:“這就對了,你很‘結實’嘛,幹嗎現在就要老屋咧,這不是自己咒自己,嫌自己死得慢嘛。
” 方結實說:“不是哩,賀書記,俺大隊幹部壞得很,我信不過他們,他們必須給我一個答複,要不我死了誰管呀?” 我說:“結實啊,你信不信我?” “信,咋會不信哩?”方結實說。
我說:“咱倆也是老熟人了,我來當書記,就是給老百姓做主的,不要逼村幹部表态了,我把民政所所長叫來,記下你的要求,鎮裡給你出個保證,一定讓你老了有棺材行不行?” 他一聽,眉開眼笑:“賀書記呀,群衆都說你是好書記哩。
” 我又問他:“你還種不種地?” 他說:“不種地,就在街上賣‘氣死貓籃兒’,一天也賺不了幾個錢。
” 我就誇他能夠自食其力:“不錯,不錯。
” 他很高興,說有了老熟人當書記,啥也不怕了,以後一定會好好幹,叫賀書記好好看看。
我讓通信員小馬把鎮民政所長胡貴田叫來,安排他給方結實出個手續。
一開始,老胡不解其意,直說:“賀書記呀,這個證明可不好出,村裡如果不認賬,恐怕将來要燒鎮裡的手。
”我向他擠擠眼,老胡馬上會意,回去拿了公章,煞有介事地寫了一張保證: 在方結實百年以後,一定由民政所安排一個七寸的柏木棺,并且用柏油把外邊澆上一遍。
蓋上民政所的紅印章後,方結實像得着了聖旨,疊好放在一個塑料袋裡,裹了個裡三層外三層,邊走邊說:“書記呀,有事我還來找你!”我說:“行!” 方結實走後,我讓通信員小馬把劉鎮長和平奇、春躍、振山這三個專職副書記叫來,開一個書記辦公會。
重點研究一下黨委、政府換屆工作。
要說這黨委、政府換屆,縣級以上五年一次,鄉鎮和村裡卻是三年一次。
鄉鎮換屆的模式跟縣裡相仿,也要開黨代會、人代會,要按黨章辦,要按憲法辦,非常嚴肅,非常嚴格,非常嚴謹。
村裡就相對簡化,村支部換屆是召開個全體黨員會,選出支部委員,再從其中産生支部書記,支部書記對委員再進行分工;村委會換屆就很複雜,已經定出候選人的,選票要過村民的半數,才算當選;近幾年又要老百姓進行“海選”,就是說,允許自報競選,老百姓願意選誰就選誰。
這樣一來,選舉就很難保證一次成功。
因為我們國家的國民素質實在不高,并且在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以後,村級政權成了空殼,還有許多村債務纏身,群衆的怨氣很大。
因此,在選舉時,群衆對選舉對象是“你整我三年,我整你一天,就是不選你,給你個難堪”;鄉鎮黨委幹這項工作也很頭疼,因為“三年一換屆,一次得半年”。
即使是換了以後,也長時間穩定不下來。
村級複雜歸複雜,也必須在鄉鎮換屆以後再說。
所以,我這個書記辦公會議,不研究村級班子建設,隻研究鎮兩委班子換屆。
這本來是個程式化的事情,首先是選出黨代表、人大代表,隻要把名額按《選舉法》的要求分下去,由組織書記監控,黨委及時把關就行了。
其次是開好黨代會和人代會兩個大會,貫徹一下一次管三年的工作思路,把班子選好,就算完成了換屆工作。
可是,對于灌河,我卻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上一次的換屆工作,全縣就出了不少問題,灌河還出了大亂子。
先說鎮長劉春亭,實際上就是選舉工作的驚弓之鳥。
他從部隊轉業到地方後,先被安排在縣商業局工作,當一個股級幹部,這本來就不是一個好單位,況且“人都想往高處走”那個老話起作用,又因為新調來的縣委書記與春亭是遠門親戚,他就找到書記,一心想轉到行政上幹。
于是,在換屆改選前兩三個月,他從一個一般的股長一下子當上了瓦房店鄉的副鄉長。
由于轉到地方上沒經驗,初次當上副鄉長,對農村工作不熟悉,又不知道自己有多輕多重,在說話上還習慣于部隊的那種“日親罵娘”訓人的軍閥作風,一句話就想沖倒人,所以,提前到瓦房店鄉上任的适應期内就不夠适應,自己渾然
原來,他是個孤寡老頭,五保戶。
早幾年,他有一間土房子,在鎮區擴街時給沖掉了,一直住在村裡的一個破舊小房子裡,村幹部就是不給他蓋房子。
他外甥是遠鄉人,多少年才抽空來這裡看一下老舅,一看他居無定所,很生氣,就幫他老舅上村裡、鎮裡鬧了幾次,話說得中肯、得理,村裡隻得另尋地皮給他蓋了新房。
從此,他算是學了個乖,感到無論什麼事,鬧一鬧就比不鬧強。
于是逢事必鬧,一個勁兒鬧了幾年。
其實到了後來,他的要求并不高,就是怕死後村裡把他軟埋了,一定要現在給他做個“老屋”,心裡才感到踏實。
就這麼個簡單要求,村裡一是煩他長期告狀,二是還有幾個五保戶,怕引起連鎖反應,沒有答應他。
于是,他有空沒空就上鎮政府,甚至跑到縣城去鬧。
我問他:“結實啊,你現在能吃多少飯?” 他不解其意,說:“不瞞書記,我現在很能吃哩。
” 我說:“這就對了,你很‘結實’嘛,幹嗎現在就要老屋咧,這不是自己咒自己,嫌自己死得慢嘛。
” 方結實說:“不是哩,賀書記,俺大隊幹部壞得很,我信不過他們,他們必須給我一個答複,要不我死了誰管呀?” 我說:“結實啊,你信不信我?” “信,咋會不信哩?”方結實說。
我說:“咱倆也是老熟人了,我來當書記,就是給老百姓做主的,不要逼村幹部表态了,我把民政所所長叫來,記下你的要求,鎮裡給你出個保證,一定讓你老了有棺材行不行?” 他一聽,眉開眼笑:“賀書記呀,群衆都說你是好書記哩。
” 我又問他:“你還種不種地?” 他說:“不種地,就在街上賣‘氣死貓籃兒’,一天也賺不了幾個錢。
” 我就誇他能夠自食其力:“不錯,不錯。
” 他很高興,說有了老熟人當書記,啥也不怕了,以後一定會好好幹,叫賀書記好好看看。
我讓通信員小馬把鎮民政所長胡貴田叫來,安排他給方結實出個手續。
一開始,老胡不解其意,直說:“賀書記呀,這個證明可不好出,村裡如果不認賬,恐怕将來要燒鎮裡的手。
”我向他擠擠眼,老胡馬上會意,回去拿了公章,煞有介事地寫了一張保證: 在方結實百年以後,一定由民政所安排一個七寸的柏木棺,并且用柏油把外邊澆上一遍。
蓋上民政所的紅印章後,方結實像得着了聖旨,疊好放在一個塑料袋裡,裹了個裡三層外三層,邊走邊說:“書記呀,有事我還來找你!”我說:“行!” 方結實走後,我讓通信員小馬把劉鎮長和平奇、春躍、振山這三個專職副書記叫來,開一個書記辦公會。
重點研究一下黨委、政府換屆工作。
要說這黨委、政府換屆,縣級以上五年一次,鄉鎮和村裡卻是三年一次。
鄉鎮換屆的模式跟縣裡相仿,也要開黨代會、人代會,要按黨章辦,要按憲法辦,非常嚴肅,非常嚴格,非常嚴謹。
村裡就相對簡化,村支部換屆是召開個全體黨員會,選出支部委員,再從其中産生支部書記,支部書記對委員再進行分工;村委會換屆就很複雜,已經定出候選人的,選票要過村民的半數,才算當選;近幾年又要老百姓進行“海選”,就是說,允許自報競選,老百姓願意選誰就選誰。
這樣一來,選舉就很難保證一次成功。
因為我們國家的國民素質實在不高,并且在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以後,村級政權成了空殼,還有許多村債務纏身,群衆的怨氣很大。
因此,在選舉時,群衆對選舉對象是“你整我三年,我整你一天,就是不選你,給你個難堪”;鄉鎮黨委幹這項工作也很頭疼,因為“三年一換屆,一次得半年”。
即使是換了以後,也長時間穩定不下來。
村級複雜歸複雜,也必須在鄉鎮換屆以後再說。
所以,我這個書記辦公會議,不研究村級班子建設,隻研究鎮兩委班子換屆。
這本來是個程式化的事情,首先是選出黨代表、人大代表,隻要把名額按《選舉法》的要求分下去,由組織書記監控,黨委及時把關就行了。
其次是開好黨代會和人代會兩個大會,貫徹一下一次管三年的工作思路,把班子選好,就算完成了換屆工作。
可是,對于灌河,我卻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上一次的換屆工作,全縣就出了不少問題,灌河還出了大亂子。
先說鎮長劉春亭,實際上就是選舉工作的驚弓之鳥。
他從部隊轉業到地方後,先被安排在縣商業局工作,當一個股級幹部,這本來就不是一個好單位,況且“人都想往高處走”那個老話起作用,又因為新調來的縣委書記與春亭是遠門親戚,他就找到書記,一心想轉到行政上幹。
于是,在換屆改選前兩三個月,他從一個一般的股長一下子當上了瓦房店鄉的副鄉長。
由于轉到地方上沒經驗,初次當上副鄉長,對農村工作不熟悉,又不知道自己有多輕多重,在說話上還習慣于部隊的那種“日親罵娘”訓人的軍閥作風,一句話就想沖倒人,所以,提前到瓦房店鄉上任的适應期内就不夠适應,自己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