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不覺地得罪了一些村支部書記。
千萬不要小看這些村支部書記,他們在鄉裡有很大的影響力,在換屆改選時,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到了選舉的關鍵時刻,有幾個支部書記一串通,一起哄,就給了老劉一下子,讓他落了選。
這個結果不論對誰,都是很丢面子的事情。
因為現在提倡依法辦事,你落了選,就不能繼續留在那個地方工作了,隻好灰溜溜地回到家裡等待組織另行安排。
其實,這還不僅本人丢了面子,也給縣委的組織人事安排丢了面子,給鄉鎮的黨委書記丢了面子。
但組織的面子總是虛的,個人的面子才是實的。
于是,隻要有人落選,縣委就覺得對不起這個同志,就要進行新的安排。
春亭就是先在家裡休息了一陣子,不料想因禍得福,不久被派到灌河鎮當上了副書記。
黨内安排職務在特殊情況下,不需要選舉,這樣一來,他不降反升,由一個一般的副鄉長,搖身變成了抓組織的副書記,成了灌河鎮名副其實的三把手。
當春亭在瓦房店鄉落選成為全縣街談巷議的新聞之時,灌河鎮随之出現了更大的新聞,這裡的換屆也搞砸了。
由于當時的黨委書記毛豐山同鎮長錢西川長期不和,底下的人也就内亂不止。
當地的一些人想把一個本地的幹部選進班子,他們私下四處串通,換屆前就已經形成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态勢。
事情發生的前兆已經非常明顯,各種信息都彙集到了時任鎮黨委書記的毛豐山那裡,讓他有點不知所措。
因為黨委書記是選舉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又是當然的選舉委員會主任,一切必須在這一個人的控制之下。
一旦失控,就沒法給縣委交代。
因此,這項工作搞不好,首當其沖是黨委書記丢人打家夥的事情。
毛書記得到這些底下不穩的信息以後,和錢西川鎮長的長期不和就退居次要地位,他們二人在這個關鍵時刻,結成了利益共同體。
毛書記親自出馬,開始試圖做一些人的工作,能打就打,能拉就拉。
叫了這個叫那個,機關幹部找了再找村幹部,每天熬到深夜,感到十分焦慮。
“是瘡就要流膿”,到了這個時候,工作的成效已經微乎其微。
地火奔突,杯水車薪,救不下來的火,轉移到毛書記的腦門子上,講話時就不再講策略,在批評一些人時出口就說:“日他媽,這灌河人有強烈的排外情緒。
”這種說法,更加激怒了那些興風作浪的人,“排外”的評價一傳出去,猶如火上澆油,局面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到了選舉的這一天,錢西川鎮長拿着手提包,放在自己的座位底下,時刻準備一旦落選,立馬走人。
幸好他以超過半數兩票當選,另一個副鎮長劉成甫卻中箭落馬,敗走麥城,灌河從此成了劉成甫一生的傷心之地。
事後,縣委領導非常生氣,派出紀檢、監察、公安、檢察幾家組成的聯合調查組,興師動衆地調查了很長時間,最終不了了之。
這樣一來,疾病沒有醫好,卻把書記、鎮長的矛盾表面化了。
随後不到幾個月,縣委相繼把毛豐山、錢西川都調出去,矛盾雙方,兩敗俱傷。
由此可見,在某種意義上,與其說換屆選舉是選一個黨政班子,不如說是對一個黨委書記政治成熟度的考驗。
鑒于此,縣委對灌河這一次的換屆工作非常關注,組織部長夜裡三次打電話問我情況,唯恐出問題。
我對這次換屆選舉工作,當然不敢掉以輕心。
召開書記辦公會,就是要認真地對這項工作做出專題部署。
組織書記左平奇詳細彙報了縣委關于這次換屆工作的指導思想、方法步驟、目的要求,彙報了黨代表、人大代表的選舉情況,對人員的構成逐人進行了分析,對可能出現的問題一一加以說明。
春亭以其曾經做過組織書記而賣老資格,動不動就說應當如何如何。
隻有我這個在一把手交椅上尚未坐穩的人,是第一次處理這種問題,對全鎮人事情況又很不熟悉,隻好認真聽,認真思索。
通過分析,大家清楚地認識到,黨委的換屆不是什麼大問題,黨内選舉,畢竟容易控制。
但政府班子選舉,就萬萬不可粗心大意,一定要扭轉上次換屆灌河出現的被動局面。
最後,我定了這樣一個調子,一定要做到“三個确保”:即通過大量艱苦細緻的思想工作,确保選舉工作在程序上萬無一失,确保被選舉人滿票當選,确保實現縣委人事安排的意圖。
“三個确保”的指示,雖然有點牽強,但體現了一種信心和決心。
對第二個“确保”,他們幾個的信心明顯不足。
我對他們說,你們不要小看這一個“滿”字,這個字絕不能少,因為不管能不能“滿票”,提法上必須這樣提,要求上也一定這樣要求,隻有這樣,才能把過去人們搞亂了的思想,集中到縣委人事安排的意圖上來。
3月17日,召開了黨代會。
我代表鎮五屆黨委向大會作了工作報告,選舉産生了九名黨委委員、五名紀委委員。
每一組中間都要找一名差額,實際上是找兩個配角,一個叫馬興民,一個叫周禮中,他倆都表演得非常成功。
會議一宣布差額候選人名單,他們首先站起來,懇請代表們不要選他們。
兩個人公開聲明,自己的資曆、閱曆不足以當候選人,馬興民還不講方式地說,我這是受領導擡舉,趕鴨子上架子。
當這個候選人,不過是“聾子耳朵——配搭”,請大家千萬不
千萬不要小看這些村支部書記,他們在鄉裡有很大的影響力,在換屆改選時,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到了選舉的關鍵時刻,有幾個支部書記一串通,一起哄,就給了老劉一下子,讓他落了選。
這個結果不論對誰,都是很丢面子的事情。
因為現在提倡依法辦事,你落了選,就不能繼續留在那個地方工作了,隻好灰溜溜地回到家裡等待組織另行安排。
其實,這還不僅本人丢了面子,也給縣委的組織人事安排丢了面子,給鄉鎮的黨委書記丢了面子。
但組織的面子總是虛的,個人的面子才是實的。
于是,隻要有人落選,縣委就覺得對不起這個同志,就要進行新的安排。
春亭就是先在家裡休息了一陣子,不料想因禍得福,不久被派到灌河鎮當上了副書記。
黨内安排職務在特殊情況下,不需要選舉,這樣一來,他不降反升,由一個一般的副鄉長,搖身變成了抓組織的副書記,成了灌河鎮名副其實的三把手。
當春亭在瓦房店鄉落選成為全縣街談巷議的新聞之時,灌河鎮随之出現了更大的新聞,這裡的換屆也搞砸了。
由于當時的黨委書記毛豐山同鎮長錢西川長期不和,底下的人也就内亂不止。
當地的一些人想把一個本地的幹部選進班子,他們私下四處串通,換屆前就已經形成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态勢。
事情發生的前兆已經非常明顯,各種信息都彙集到了時任鎮黨委書記的毛豐山那裡,讓他有點不知所措。
因為黨委書記是選舉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又是當然的選舉委員會主任,一切必須在這一個人的控制之下。
一旦失控,就沒法給縣委交代。
因此,這項工作搞不好,首當其沖是黨委書記丢人打家夥的事情。
毛書記得到這些底下不穩的信息以後,和錢西川鎮長的長期不和就退居次要地位,他們二人在這個關鍵時刻,結成了利益共同體。
毛書記親自出馬,開始試圖做一些人的工作,能打就打,能拉就拉。
叫了這個叫那個,機關幹部找了再找村幹部,每天熬到深夜,感到十分焦慮。
“是瘡就要流膿”,到了這個時候,工作的成效已經微乎其微。
地火奔突,杯水車薪,救不下來的火,轉移到毛書記的腦門子上,講話時就不再講策略,在批評一些人時出口就說:“日他媽,這灌河人有強烈的排外情緒。
”這種說法,更加激怒了那些興風作浪的人,“排外”的評價一傳出去,猶如火上澆油,局面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到了選舉的這一天,錢西川鎮長拿着手提包,放在自己的座位底下,時刻準備一旦落選,立馬走人。
幸好他以超過半數兩票當選,另一個副鎮長劉成甫卻中箭落馬,敗走麥城,灌河從此成了劉成甫一生的傷心之地。
事後,縣委領導非常生氣,派出紀檢、監察、公安、檢察幾家組成的聯合調查組,興師動衆地調查了很長時間,最終不了了之。
這樣一來,疾病沒有醫好,卻把書記、鎮長的矛盾表面化了。
随後不到幾個月,縣委相繼把毛豐山、錢西川都調出去,矛盾雙方,兩敗俱傷。
由此可見,在某種意義上,與其說換屆選舉是選一個黨政班子,不如說是對一個黨委書記政治成熟度的考驗。
鑒于此,縣委對灌河這一次的換屆工作非常關注,組織部長夜裡三次打電話問我情況,唯恐出問題。
我對這次換屆選舉工作,當然不敢掉以輕心。
召開書記辦公會,就是要認真地對這項工作做出專題部署。
組織書記左平奇詳細彙報了縣委關于這次換屆工作的指導思想、方法步驟、目的要求,彙報了黨代表、人大代表的選舉情況,對人員的構成逐人進行了分析,對可能出現的問題一一加以說明。
春亭以其曾經做過組織書記而賣老資格,動不動就說應當如何如何。
隻有我這個在一把手交椅上尚未坐穩的人,是第一次處理這種問題,對全鎮人事情況又很不熟悉,隻好認真聽,認真思索。
通過分析,大家清楚地認識到,黨委的換屆不是什麼大問題,黨内選舉,畢竟容易控制。
但政府班子選舉,就萬萬不可粗心大意,一定要扭轉上次換屆灌河出現的被動局面。
最後,我定了這樣一個調子,一定要做到“三個确保”:即通過大量艱苦細緻的思想工作,确保選舉工作在程序上萬無一失,确保被選舉人滿票當選,确保實現縣委人事安排的意圖。
“三個确保”的指示,雖然有點牽強,但體現了一種信心和決心。
對第二個“确保”,他們幾個的信心明顯不足。
我對他們說,你們不要小看這一個“滿”字,這個字絕不能少,因為不管能不能“滿票”,提法上必須這樣提,要求上也一定這樣要求,隻有這樣,才能把過去人們搞亂了的思想,集中到縣委人事安排的意圖上來。
3月17日,召開了黨代會。
我代表鎮五屆黨委向大會作了工作報告,選舉産生了九名黨委委員、五名紀委委員。
每一組中間都要找一名差額,實際上是找兩個配角,一個叫馬興民,一個叫周禮中,他倆都表演得非常成功。
會議一宣布差額候選人名單,他們首先站起來,懇請代表們不要選他們。
兩個人公開聲明,自己的資曆、閱曆不足以當候選人,馬興民還不講方式地說,我這是受領導擡舉,趕鴨子上架子。
當這個候選人,不過是“聾子耳朵——配搭”,請大家千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