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第三章 扳指頭點将細查新班底 按肥瘦分工粗用老辦法 小山鎮比不得縣城,天擦黑後,立刻有了明顯的感覺。

    十七十八,當時摸瞎,到處都是黑咕隆咚的。

    白天電壓很低的電燈“油”沒有了,進屋裡就得點燃蠟燭。

    通信員拿着我的茶杯和筆記本上了三樓小會議室,一溜串茶幾上點了十幾支蠟燭,射出去的亮光給院子勾出了立體輪廓。

    我和黨委委員趙飛鴻一起上樓。

     飛鴻笑着說:“賀書記,這裡可比不得縣城,天一黑一準停電,咱們群衆給大電起了個名兒,叫‘尿泡電’。

    ” 我問:“咋叫個‘尿泡電’?” 飛鴻告訴我:“這電一直要停到後半夜,等人們剛好起來尿泡時,這電才能來。

    ”想一想,也真是那麼回事,老百姓在黑夜裡還真能想出點黑色幽默來。

     可能是剛過罷年,也可能是我第一次召開擴大黨委會,所以,班子成員到得既快又齊。

     退二線的有兩個老鎮長,周禮讓和孔祥順,都是本鎮元老級的人物。

    周禮讓面臨退休,沒有分配具體工作;孔祥順是個“戲補丁”,哪裡有一些糾紛需要排解就臨時安排他擋上一陣子。

    這跟縣以上的政府部門不一樣。

    縣裡流傳一句順口溜,稱“退了二線再去上班兒,上舞廳不要包間兒,打麻将不知道吃張兒,回家晚不會編彎兒”為“四大傻蛋”,可見,退了二線再去上班确實惹人讨嫌。

    在鄉鎮就不同,一是在職幹部人人都有活幹,忙得不可開交,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二是有一些要去捏熱鐵的燒手事情,叫本地人出面,特别是請德高望重的人出面解決,往往事半功倍;三是老一點的同志,戀位不戀窩,越是快退越不願意退下來。

    雖然沒有實權,但隻要給點工作幹,不僅不覺得辛苦,反而覺得領導器重,很有面子,再張揚一下自己。

    這種人性深處的滿足感、成就感、優越感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不小的意義。

    因此,如果對這些老同志用得得法,确實能夠做一些本來不好做的事情。

     另外兩個年紀較大的領導,一個是鎮人大主席孔祥明,曾經當過鎮長,到了當上人大主席時,算是不退二線的退二線,加上患有肺氣腫,常年請病假,要不是年齡不到,早就應該退下來了。

    另一個是鎮政協聯絡組組長曹思德,正鄉級幹部,幹的卻是可有可無的活兒。

     再下來,就是副書記級别的人員。

    兩個專職副書記是左平奇和井春躍。

    平奇是前幾年從縣委辦公室下來的,從當副鎮長開始,一直熬到當上了三把手,成為管組織的副書記;春躍是從鄰近的孟坪鄉副鄉長調到這裡任副書記的,大家習慣上稱他為宣傳書記;還有一個縣委統戰部下派挂職的副書記,很快就要返回原單位,當然,離開之前仍然要參加擴大黨委會議;還有一個紀檢書記叫牛振山,過去叫紀檢組長,現在升格了,副書記格次,排序也往前邊移了幾位。

     以下就是幾個副鎮長:鄭東方、華秋實、何付德、趙豫、魯新慧,還有一個年輕的鎮長助理李立進。

    這鄭、趙、李是新來的,華、魯、何是本地人。

     魯新慧是班子中唯一的一個女幹部,三十五六歲,人長得不醜不俊,不黑不白,不老不少,算是個“六不女幹部”。

    她的男人叫姜保興,也在鎮機關上班,是一般人員,人很好,有文采,但機遇不濟,出力不少,卻一直沒有得到重用。

    魯新慧是從村婦女主任熬出來的,據說工作潑辣大膽,才成為不可多得的女中将才。

    早些年剛分田到戶,公社幹部仍然隻會抓農業時,她作為公社的婦女主任,下到大隊去檢查麥場防火,一看誰家麥場裡沒有水缸,背起人家的桑杈就跑。

    老百姓沒有桑杈怎麼打麥?沒辦法隻得認罰,然後立即弄水缸并裝滿水。

     華秋實家住灌河卻一直在鄰近的紅廟鄉工作,在那裡當了十來年鄉黨委秘書,才熬成了副鄉長,後調回灌河任副鎮長。

    到這個份上,上進心幾乎沒有了,就演變成了一個“酒馬虎”,據說,他在喝酒方面,有“四個不論”,即“不論時間,不論場合,不論和誰,不論啥酒”,于是天天喝酒。

    逢酒必喝,喝酒必醉,一場酩酊,萬事皆休。

    這個人也有一定工作能力,高興了幹活,不高興喝酒,喝醉了,不是睡覺,就是回家,經常幾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