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玉遊
關燈
小
中
大
這茶葉正好組成一個‘Ⅴ’字,你們的到來大吉大利啊!”
韓子奇莫名其妙,沙蒙·亨特笑着說:“她在給你們算命呢!恐怕她搞的這種名堂,是中國古代用着草占蔔的巫術在西方的變種!”
韓子奇笑了,玉兒也忍不住笑起來,這是她自從踏上英國的土地第一次露出笑容。
客人用過了茶,亨特太太端上了早餐。
英國人是很講究早餐的,和晚餐并重,午飯則很随便。
早餐一般吃麥粥、煎雞蛋、面包、熏鹹魚和果子。
今天為了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亨特太太特意做了清蒸海鮮、蚝油鮮菇、威化牛扒、香酥雞脯等等英國菜,擺得桌于上滿滿的,餐具有刀叉,也有筷子。
餐桌中央擺着一隻雉雞形銀器,四束紫羅蘭飄散清香。
韓子奇猶豫了一下,說:“很抱歉,亨特太太,剛才我忘了告訴您,我們是……” “清真!”亨特太太接過去說,“沙蒙已經告訴我了,請放心用餐吧,我們家是從來不吃火腿、豬排之類的,也不用葷油!” “您也是穆斯林嗎?”玉兒問。
“不,”奧立佛笑了笑,“我的父母都怕胖!” 亨特夫婦都笑了,看得出,他們是很寵這惟一的愛子的。
“請吧,女士們,先生們,為父親的朋友、母親的同鄉、我們全家的客人的到來,幹杯!”奧立佛說着就要舉杯,桌上卻沒有酒,也是因為沙蒙·亨特的事先吩咐,亨特太太注意了穆斯林的禁忌。
韓子奇不願意讓主人掃興,端起了茶碗,大家也都學着他的樣子,四隻青花蓋碗舉起來,碰在一起,發出清脆的響聲。
“梁小姐是打算到倫敦來上大學的吧?”奧立佛突然問玉兒。
“呃……”玉兒不知該怎麼回答,她這次固執地跟着韓子奇到英國來,自己也弄不清要幹點兒什麼。
“她在國内正在讀燕京大學,這次是……出來玩玩兒。
”韓子奇替她回答,隻能用“玩玩兒”作為借口。
“燕京大學?”奧立佛不以為然地搖搖頭,“沒聽說過這所大學。
我還以為你是來考劍橋或是牛津的呢!我就是牛津畢業的,過幾天我帶你去看看我們的母校,嗬,你一定會大吃一驚的!牛津大學本身就是一座城市,有‘世界上最漂亮的街道’——高街,兩旁的建築代表了從12世紀創辦到現在的各個時代的建築風格,你去看看16世紀建成的梅苔倫鐘樓,八座尖塔直插雲霄,挂着十口古老的大銅鐘,登上塔頂,整個牛津的景色都在眼底了!牛津是最好的文科大學,培養了許多名人呢……” 沙蒙·亨特瞟一瞟誇誇其談的兒子,跟他開了個善意的玩笑:“其中也包括你吧?大名鼎鼎的奧立佛·亨特先生!” 奧立佛聳聳肩:“這樣說也未嘗不可!我總不會一輩子做您的雇員,也許有一天,我的名字會為牛津增添一份榮譽!” 玉兒聽得很不舒服,她想說:哼,有朝一日,我請你領教領教我們的燕大!我們的校歌多有氣派:燕京燕京事業浩瀚,規模更恢宏;人才荟萃中外交流,聲譽滿寰中!……你見了那富有東方園林風味的燕園,見了未名湖上的煙波塔影,也會大吃一驚的!但是,她沒有說,燕大,留着她的愛,也留着她的恨,留着她深深的、難以向人訴說的痛苦,正因為如此,她才離開了那裡,再也不想回去了。
現在,奧立佛·亨特也許并不是有意刺激她的自尊心,但他那不由自主溢于言表的自豪感卻讓玉兒難以忍受,好勝的本能使她不甘沉默,更不甘退卻,她突然說出了從未有思想準備也從未與韓子奇商量的決定:“我就是來考牛津的!” 韓子奇暗暗吃了一驚,對他來說,玉兒出國的動機一直是個謎,也許這就是謎底?上牛津……這樣,韓子奇的擔子就更重了! “是嗎?那太好了,歡迎你!”奧立佛興奮地說,好像他是牛津的校長似的,“不過,考牛津是很難的,每年,英國全國最好的高中畢業生都湧向牛津,而牛津卻從不參加全國的統一招生,自己單獨考試,必須是經過一個學期輔導的學生才有資格報考,錄取的标準是非常嚴格的!” “我相信我自己,我一定能考上!”玉兒說。
奧立佛向她豎起大拇指:“我欽佩梁小姐的膽量,祝你成功!等到你畢業的時候,跪在名譽校長面前領取學位證書,我一定到市政廳向你祝賀!” 玉兒笑笑:“我等着你!” 餐桌上的氣氛被兩個年輕人的談話活躍起來,韓子奇心裡卻七上八下,現在,未來的一切都還是未知之數,玉兒卻已經先決定了她的事兒,韓子奇不得不被任性的師妹所牽制了,唉,真後悔帶了她來,這牛津大學高昂的費用,他這個流亡者将怎麼支付啊? “韓先生,你們兩位都是雄心勃勃的人啊!”奧立佛又興奮地端起茶碗,跟韓子奇“碰杯”。
“我?我有什麼雄心?”韓子奇苦笑着說,“初來乍到,人地生疏,我還不知道該怎麼樣活下去呢!” “爸爸來信不是說,您要在倫敦辦中國玉展嗎?”奧立佛問。
“玉展?”韓子奇莫名其妙看看沙蒙·亨特。
“是這樣,韓先生,”沙蒙·亨特臉上浮現出神秘的微笑,“我是有這樣一個想法,還沒有和您商量:如果我在倫敦為您舉辦一個玉展,一個國際性的‘覽玉盛會’,您覺得怎麼樣?”他得意地看着韓子奇,說出這個醞釀已久的計劃。
奧立佛接着進一步鼓動:“我将調動倫敦的新聞界,讓整個倫敦、整個英國都認識中國的‘玉王’!” 刹那間,韓子奇仿佛失去了知覺,他沒有想到倉皇出逃的“王王”還會在遠離故國的土地上重新戴上桂冠!他抑制住怦怦的心跳,站起身來握住沙蒙·亨特的手:“謝謝您,我的朋友!” 現在是1937年的春天,煙寵碧樹的倫敦一派和平景象,似乎在地球的另一半的日本對中國的威脅,近在咫尺的意大利對埃塞俄比亞的占領,德、意聯合武裝幹涉西班牙内戰,都和英國沒有什麼關系。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災禍染上恐戰後遺症的英國人正沉湎于和平主義的夢想,集中力量應付新的經濟危機,把除此之外的一切都置之腦後了。
客人就在亨特的府上下榻,在這座哥特式尖頂的紅磚瓦小樓裡,主人為韓子奇和玉兒分别安排了房間。
由于沙蒙·亨特對中國的偏愛和亨特太太的鄉情,房間裡都布置得帶有東方色彩,除了床鋪是西式的,其餘桌椅家具幾乎都是中國貨,牆上挂着卷軸字畫,架上擺着瓷、玉古玩,連窗簾都是中國的絲綢,令人頗有一點兒“賓至如歸”之感,隻有那爬着長春藤的百葉窗、磨花玻璃壁燈和蒙着藍絲絨面的沙發、鋪着厚墊的彈簧床在提醒他們:這兒不是北平。
亨特父子陪着客人遊覽了名聞遐迩的“大倫敦”。
白金漢宮、國會大廈、威斯敏斯特教堂、特拉法加廣場、皮卡迪裡鬧市……都使遠道而來的客人感到耳目一新。
王宮門口,禦林軍戴着水桶似的黑熊皮高帽子,穿着鑲金邊的鮮紅軍服,鄭重其事地舉行換崗儀式,吸引着各種膚色、各種語言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仿佛置身于童話之中。
大街上的英國女士、男士,衣着莊重、彬彬有禮,很少聽見有人大聲吵嚷。
倫敦不像亞洲人心目中想象得那麼威風凜凜、不可一世,那麼奢靡豪華,金碧輝煌,即使在最繁華的地方,也極少有摩天大樓,連白金漢宮的外部也隻是紅磚和巴斯石灰,并沒有特别耀眼的裝飾,街頭的那些雕像展示着無言的曆史。
倫敦樸素無華,莊嚴、凝重而不失親切之感,使來自東方古都北平的客人并不覺得有天壤之别。
大英帝國的無限擴張,并沒改變它的本土那給人以固守傳統的印象,這一點又和北平有着某種相似之處,所不同的是,東方的古都無數次地被異族侵略者闖入,卻極有耐性地“消融”侵略者,而沒有換上征服者的奴仆的裝束。
北平的上空飛舞着塞外卷入的風沙;倫敦的天上彌漫着大西洋吹來的水汽,泰晤士河兩岸似乎永遠在缥缈迷濛的霧霭之中,偶爾雲開日出,架起一道七彩長虹,成千上萬的英國人都仰起臉來,說一聲總是挂在嘴上的“今天天氣……”這是操任何語言的人都可以意會的,何況韓子奇已經在十年前就跟沙蒙·亨特學會了最實用的會話英語,而燕大的高材生梁冰玉早已把英語谙熟得不亞于她的漢語了。
他們進入了一個陌生的世界,而這個世界卻也并不完全陌生。
最使韓子奇着迷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博物院。
那裡展示着“大英帝國”曾經稱雄世界的曆史,也展示.着全人類文明的精華。
埃及王拉米塞斯第二的花崗岩雕像,巍然如山,是公元前一千多年的遺物;羅塞他石,是公元前一百九十五年用埃及文和希臘三刻成的,學者們從這塊石頭上對照希臘文才讀通了希臘文字;建成于公元前四百三十五年前的希臘巴昔農廟,1687年被威尼斯人炸毀,而上面精彩的雕像和石刻則從雅典輾轉流落到了倫敦,又依巴黎國家圖書館藏的巴昔農廟圖複原了;更有荷馬史詩貝葉,巴格萊夫、格雷、哈代的文稿,莎士比亞的房契……尤其使韓子奇驚心動魄的,是在這裡看到了無數中國的珍寶:戰國漆器、漢代石刻、東晉顧消之的《女史箴圖》、北魏的敦煌壁畫、唐代的工筆人物、宋元山水、清代的乾隆寶座……還有他最為鐘情的玉器,這裡幾乎擁有從商周到明清各個時代的精品,并且包括了他和他的師傅梁亦清以兩代人的心血琢成的寶船!是欣喜呢,還是感傷?北平的故宮博物院已經空空如也,中國的“玉王”在故土沒有了立足之地,卻隻能在異域欣賞祖先的遺物和自己的作品! 通覽名勝古迹之後,他們又參觀了“亨特珠寶店”。
坐落在鬧市區的這座三層樓房,外表看來是灰暗樸素的,并不特别引人注目。
但是,他卻已有百年曆史,由沙蒙·亨特的曾祖父創辦,曾經為英國國王制作過王冠,為法國總統夫人制作過項鍊,為泰國王儲制作過訂婚戒指,為歐洲許多博物館提供過稀世珍品。
“亨特珠寶店”成功的訣竅之一是店主對中國玉器的偏愛,當年的創始人老亨特就是個中國通,東方藝術使他的商店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在衆多的同行中獨樹一幟,而逐步成為佼佼者。
訣竅之二是他善于發現埋沒于民間的奇物和奇人,而由他來顯露其價值,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親手拂去明珠上的塵埃”,這往往會獲得一鳴驚人的成果,而花費的資金又是相當低廉的。
訣竅之三是他的商店力求使商品盡快地流通,待價而沽的奇貨一旦遇有良機便及時出手,不像韓子奇那樣執迷于收藏,這樣,資金的積累就急劇增長。
相比之下,韓子奇就未免顯得“迂腐”了。
現在,亨特父子開始為“中國玉展”而忙碌了。
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切斷了他們的一個重要貨源,而他們卻請來了中國的“玉王”,運來了一批稀世珍品,這不能不說是一個“不幸中的萬幸”,韓子奇的到來,對亨特珠寶店聲譽的進一步提高和銷路的繼續擴展,都将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為此,他們将不遺餘力地為韓子奇大造輿論,使他在英國站住腳跟,成為亨特珠寶店的“财神”。
他們所做的一切,都使韓子奇由衷地感動,使他在異域感到了溫暖和安慰,他中斷的事業又複蘇了。
他願意與亨特珠寶店通力合作,向西方人士展示古老而神秘的東方文明,實現他多年的夙願,也是他師傅梁亦清和“玉魔”老先生所未能實現的遺願。
展覽的成功将會為他赢得榮譽,也将獲取相當的财力以供給玉兒的學業進取之需。
玉凡未經和他商議便自作主張要報考牛津大學,本來使韓子奇覺得意外,但他又覺得不應該阻攔她。
師傅在世時,對進了學堂的幼女寄托了多大的希望啊!師傅去世後,他在艱難創業中不遺餘力地供師妹念中學、念大學,也是為的争這一口氣:奇珍齋裡不光出匠人、商人,還要出個女學者!可惜,玉兒在燕大剛上了兩年就辍學了,是很令人遺憾的,彌補上這個遺憾,韓子奇也就無愧于恩師的亡靈了。
為了報考牛津大學和舉辦五展,玉兒和韓子奇各自投入了緊張的準備工作。
在忙碌中,韓子奇也在焦慮地挂念着妻子和天星,他不知道在天的盡頭、海的彼岸,中日之間的戰事前景如何,韓太太帶着幼子将怎樣牽腸挂肚地度日?他寫了一封長信,寄回遙遠的家鄉,信上說:他将在安排好這裡的一切之後,把韓太太和天星接出來,這離别之苦,雙方都不要再忍受了! 這封信,順着韓子奇來時的路線,漂洋過海,輾轉蹉跎,不知要等多久才能送到“博雅”宅中? …… 當年七月七日夜晚,日本華北駐軍在北平西部的盧溝橋進行居心叵測的“軍事演習”。
十一時許,日軍翻譯官來到緊閉城門的宛平城下,喝令中國駐軍二十九軍二一九團開門,聲稱要進城搜索日軍逃兵,遭到守城官兵的拒絕。
日軍翻譯官說:“如不開城,就要發兵炮擊!”這時,日軍的登城雲梯已經悄悄地搭上了宛平城牆!守城衛兵發現了登城日軍,立即開槍,清脆的槍聲震破了北平沉睡的夜空,一場為期八年的血與火的搏鬥,開始了!
客人用過了茶,亨特太太端上了早餐。
英國人是很講究早餐的,和晚餐并重,午飯則很随便。
早餐一般吃麥粥、煎雞蛋、面包、熏鹹魚和果子。
今天為了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亨特太太特意做了清蒸海鮮、蚝油鮮菇、威化牛扒、香酥雞脯等等英國菜,擺得桌于上滿滿的,餐具有刀叉,也有筷子。
餐桌中央擺着一隻雉雞形銀器,四束紫羅蘭飄散清香。
韓子奇猶豫了一下,說:“很抱歉,亨特太太,剛才我忘了告訴您,我們是……” “清真!”亨特太太接過去說,“沙蒙已經告訴我了,請放心用餐吧,我們家是從來不吃火腿、豬排之類的,也不用葷油!” “您也是穆斯林嗎?”玉兒問。
“不,”奧立佛笑了笑,“我的父母都怕胖!” 亨特夫婦都笑了,看得出,他們是很寵這惟一的愛子的。
“請吧,女士們,先生們,為父親的朋友、母親的同鄉、我們全家的客人的到來,幹杯!”奧立佛說着就要舉杯,桌上卻沒有酒,也是因為沙蒙·亨特的事先吩咐,亨特太太注意了穆斯林的禁忌。
韓子奇不願意讓主人掃興,端起了茶碗,大家也都學着他的樣子,四隻青花蓋碗舉起來,碰在一起,發出清脆的響聲。
“梁小姐是打算到倫敦來上大學的吧?”奧立佛突然問玉兒。
“呃……”玉兒不知該怎麼回答,她這次固執地跟着韓子奇到英國來,自己也弄不清要幹點兒什麼。
“她在國内正在讀燕京大學,這次是……出來玩玩兒。
”韓子奇替她回答,隻能用“玩玩兒”作為借口。
“燕京大學?”奧立佛不以為然地搖搖頭,“沒聽說過這所大學。
我還以為你是來考劍橋或是牛津的呢!我就是牛津畢業的,過幾天我帶你去看看我們的母校,嗬,你一定會大吃一驚的!牛津大學本身就是一座城市,有‘世界上最漂亮的街道’——高街,兩旁的建築代表了從12世紀創辦到現在的各個時代的建築風格,你去看看16世紀建成的梅苔倫鐘樓,八座尖塔直插雲霄,挂着十口古老的大銅鐘,登上塔頂,整個牛津的景色都在眼底了!牛津是最好的文科大學,培養了許多名人呢……” 沙蒙·亨特瞟一瞟誇誇其談的兒子,跟他開了個善意的玩笑:“其中也包括你吧?大名鼎鼎的奧立佛·亨特先生!” 奧立佛聳聳肩:“這樣說也未嘗不可!我總不會一輩子做您的雇員,也許有一天,我的名字會為牛津增添一份榮譽!” 玉兒聽得很不舒服,她想說:哼,有朝一日,我請你領教領教我們的燕大!我們的校歌多有氣派:燕京燕京事業浩瀚,規模更恢宏;人才荟萃中外交流,聲譽滿寰中!……你見了那富有東方園林風味的燕園,見了未名湖上的煙波塔影,也會大吃一驚的!但是,她沒有說,燕大,留着她的愛,也留着她的恨,留着她深深的、難以向人訴說的痛苦,正因為如此,她才離開了那裡,再也不想回去了。
現在,奧立佛·亨特也許并不是有意刺激她的自尊心,但他那不由自主溢于言表的自豪感卻讓玉兒難以忍受,好勝的本能使她不甘沉默,更不甘退卻,她突然說出了從未有思想準備也從未與韓子奇商量的決定:“我就是來考牛津的!” 韓子奇暗暗吃了一驚,對他來說,玉兒出國的動機一直是個謎,也許這就是謎底?上牛津……這樣,韓子奇的擔子就更重了! “是嗎?那太好了,歡迎你!”奧立佛興奮地說,好像他是牛津的校長似的,“不過,考牛津是很難的,每年,英國全國最好的高中畢業生都湧向牛津,而牛津卻從不參加全國的統一招生,自己單獨考試,必須是經過一個學期輔導的學生才有資格報考,錄取的标準是非常嚴格的!” “我相信我自己,我一定能考上!”玉兒說。
奧立佛向她豎起大拇指:“我欽佩梁小姐的膽量,祝你成功!等到你畢業的時候,跪在名譽校長面前領取學位證書,我一定到市政廳向你祝賀!” 玉兒笑笑:“我等着你!” 餐桌上的氣氛被兩個年輕人的談話活躍起來,韓子奇心裡卻七上八下,現在,未來的一切都還是未知之數,玉兒卻已經先決定了她的事兒,韓子奇不得不被任性的師妹所牽制了,唉,真後悔帶了她來,這牛津大學高昂的費用,他這個流亡者将怎麼支付啊? “韓先生,你們兩位都是雄心勃勃的人啊!”奧立佛又興奮地端起茶碗,跟韓子奇“碰杯”。
“我?我有什麼雄心?”韓子奇苦笑着說,“初來乍到,人地生疏,我還不知道該怎麼樣活下去呢!” “爸爸來信不是說,您要在倫敦辦中國玉展嗎?”奧立佛問。
“玉展?”韓子奇莫名其妙看看沙蒙·亨特。
“是這樣,韓先生,”沙蒙·亨特臉上浮現出神秘的微笑,“我是有這樣一個想法,還沒有和您商量:如果我在倫敦為您舉辦一個玉展,一個國際性的‘覽玉盛會’,您覺得怎麼樣?”他得意地看着韓子奇,說出這個醞釀已久的計劃。
奧立佛接着進一步鼓動:“我将調動倫敦的新聞界,讓整個倫敦、整個英國都認識中國的‘玉王’!” 刹那間,韓子奇仿佛失去了知覺,他沒有想到倉皇出逃的“王王”還會在遠離故國的土地上重新戴上桂冠!他抑制住怦怦的心跳,站起身來握住沙蒙·亨特的手:“謝謝您,我的朋友!” 現在是1937年的春天,煙寵碧樹的倫敦一派和平景象,似乎在地球的另一半的日本對中國的威脅,近在咫尺的意大利對埃塞俄比亞的占領,德、意聯合武裝幹涉西班牙内戰,都和英國沒有什麼關系。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災禍染上恐戰後遺症的英國人正沉湎于和平主義的夢想,集中力量應付新的經濟危機,把除此之外的一切都置之腦後了。
客人就在亨特的府上下榻,在這座哥特式尖頂的紅磚瓦小樓裡,主人為韓子奇和玉兒分别安排了房間。
由于沙蒙·亨特對中國的偏愛和亨特太太的鄉情,房間裡都布置得帶有東方色彩,除了床鋪是西式的,其餘桌椅家具幾乎都是中國貨,牆上挂着卷軸字畫,架上擺着瓷、玉古玩,連窗簾都是中國的絲綢,令人頗有一點兒“賓至如歸”之感,隻有那爬着長春藤的百葉窗、磨花玻璃壁燈和蒙着藍絲絨面的沙發、鋪着厚墊的彈簧床在提醒他們:這兒不是北平。
亨特父子陪着客人遊覽了名聞遐迩的“大倫敦”。
白金漢宮、國會大廈、威斯敏斯特教堂、特拉法加廣場、皮卡迪裡鬧市……都使遠道而來的客人感到耳目一新。
王宮門口,禦林軍戴着水桶似的黑熊皮高帽子,穿着鑲金邊的鮮紅軍服,鄭重其事地舉行換崗儀式,吸引着各種膚色、各種語言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仿佛置身于童話之中。
大街上的英國女士、男士,衣着莊重、彬彬有禮,很少聽見有人大聲吵嚷。
倫敦不像亞洲人心目中想象得那麼威風凜凜、不可一世,那麼奢靡豪華,金碧輝煌,即使在最繁華的地方,也極少有摩天大樓,連白金漢宮的外部也隻是紅磚和巴斯石灰,并沒有特别耀眼的裝飾,街頭的那些雕像展示着無言的曆史。
倫敦樸素無華,莊嚴、凝重而不失親切之感,使來自東方古都北平的客人并不覺得有天壤之别。
大英帝國的無限擴張,并沒改變它的本土那給人以固守傳統的印象,這一點又和北平有着某種相似之處,所不同的是,東方的古都無數次地被異族侵略者闖入,卻極有耐性地“消融”侵略者,而沒有換上征服者的奴仆的裝束。
北平的上空飛舞着塞外卷入的風沙;倫敦的天上彌漫着大西洋吹來的水汽,泰晤士河兩岸似乎永遠在缥缈迷濛的霧霭之中,偶爾雲開日出,架起一道七彩長虹,成千上萬的英國人都仰起臉來,說一聲總是挂在嘴上的“今天天氣……”這是操任何語言的人都可以意會的,何況韓子奇已經在十年前就跟沙蒙·亨特學會了最實用的會話英語,而燕大的高材生梁冰玉早已把英語谙熟得不亞于她的漢語了。
他們進入了一個陌生的世界,而這個世界卻也并不完全陌生。
最使韓子奇着迷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博物院。
那裡展示着“大英帝國”曾經稱雄世界的曆史,也展示.着全人類文明的精華。
埃及王拉米塞斯第二的花崗岩雕像,巍然如山,是公元前一千多年的遺物;羅塞他石,是公元前一百九十五年用埃及文和希臘三刻成的,學者們從這塊石頭上對照希臘文才讀通了希臘文字;建成于公元前四百三十五年前的希臘巴昔農廟,1687年被威尼斯人炸毀,而上面精彩的雕像和石刻則從雅典輾轉流落到了倫敦,又依巴黎國家圖書館藏的巴昔農廟圖複原了;更有荷馬史詩貝葉,巴格萊夫、格雷、哈代的文稿,莎士比亞的房契……尤其使韓子奇驚心動魄的,是在這裡看到了無數中國的珍寶:戰國漆器、漢代石刻、東晉顧消之的《女史箴圖》、北魏的敦煌壁畫、唐代的工筆人物、宋元山水、清代的乾隆寶座……還有他最為鐘情的玉器,這裡幾乎擁有從商周到明清各個時代的精品,并且包括了他和他的師傅梁亦清以兩代人的心血琢成的寶船!是欣喜呢,還是感傷?北平的故宮博物院已經空空如也,中國的“玉王”在故土沒有了立足之地,卻隻能在異域欣賞祖先的遺物和自己的作品! 通覽名勝古迹之後,他們又參觀了“亨特珠寶店”。
坐落在鬧市區的這座三層樓房,外表看來是灰暗樸素的,并不特别引人注目。
但是,他卻已有百年曆史,由沙蒙·亨特的曾祖父創辦,曾經為英國國王制作過王冠,為法國總統夫人制作過項鍊,為泰國王儲制作過訂婚戒指,為歐洲許多博物館提供過稀世珍品。
“亨特珠寶店”成功的訣竅之一是店主對中國玉器的偏愛,當年的創始人老亨特就是個中國通,東方藝術使他的商店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在衆多的同行中獨樹一幟,而逐步成為佼佼者。
訣竅之二是他善于發現埋沒于民間的奇物和奇人,而由他來顯露其價值,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親手拂去明珠上的塵埃”,這往往會獲得一鳴驚人的成果,而花費的資金又是相當低廉的。
訣竅之三是他的商店力求使商品盡快地流通,待價而沽的奇貨一旦遇有良機便及時出手,不像韓子奇那樣執迷于收藏,這樣,資金的積累就急劇增長。
相比之下,韓子奇就未免顯得“迂腐”了。
現在,亨特父子開始為“中國玉展”而忙碌了。
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切斷了他們的一個重要貨源,而他們卻請來了中國的“玉王”,運來了一批稀世珍品,這不能不說是一個“不幸中的萬幸”,韓子奇的到來,對亨特珠寶店聲譽的進一步提高和銷路的繼續擴展,都将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為此,他們将不遺餘力地為韓子奇大造輿論,使他在英國站住腳跟,成為亨特珠寶店的“财神”。
他們所做的一切,都使韓子奇由衷地感動,使他在異域感到了溫暖和安慰,他中斷的事業又複蘇了。
他願意與亨特珠寶店通力合作,向西方人士展示古老而神秘的東方文明,實現他多年的夙願,也是他師傅梁亦清和“玉魔”老先生所未能實現的遺願。
展覽的成功将會為他赢得榮譽,也将獲取相當的财力以供給玉兒的學業進取之需。
玉凡未經和他商議便自作主張要報考牛津大學,本來使韓子奇覺得意外,但他又覺得不應該阻攔她。
師傅在世時,對進了學堂的幼女寄托了多大的希望啊!師傅去世後,他在艱難創業中不遺餘力地供師妹念中學、念大學,也是為的争這一口氣:奇珍齋裡不光出匠人、商人,還要出個女學者!可惜,玉兒在燕大剛上了兩年就辍學了,是很令人遺憾的,彌補上這個遺憾,韓子奇也就無愧于恩師的亡靈了。
為了報考牛津大學和舉辦五展,玉兒和韓子奇各自投入了緊張的準備工作。
在忙碌中,韓子奇也在焦慮地挂念着妻子和天星,他不知道在天的盡頭、海的彼岸,中日之間的戰事前景如何,韓太太帶着幼子将怎樣牽腸挂肚地度日?他寫了一封長信,寄回遙遠的家鄉,信上說:他将在安排好這裡的一切之後,把韓太太和天星接出來,這離别之苦,雙方都不要再忍受了! 這封信,順着韓子奇來時的路線,漂洋過海,輾轉蹉跎,不知要等多久才能送到“博雅”宅中? …… 當年七月七日夜晚,日本華北駐軍在北平西部的盧溝橋進行居心叵測的“軍事演習”。
十一時許,日軍翻譯官來到緊閉城門的宛平城下,喝令中國駐軍二十九軍二一九團開門,聲稱要進城搜索日軍逃兵,遭到守城官兵的拒絕。
日軍翻譯官說:“如不開城,就要發兵炮擊!”這時,日軍的登城雲梯已經悄悄地搭上了宛平城牆!守城衛兵發現了登城日軍,立即開槍,清脆的槍聲震破了北平沉睡的夜空,一場為期八年的血與火的搏鬥,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