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天人玉家帝業師
關燈
小
中
大
新年的正月初二,帝都的百姓還未從新年的歡慶中醒來,便聽到了青王、雍王王駕離都的消息。
百姓雖不舍,但也隻能依依送别,以表心意。
于是帝都城内那一天道路阻塞,到處都擠滿了送别兩王的百姓,以至于玉辇隻能緩緩而行。
當青王、雍王一行終于出了帝都城時,已是近午時分。
“看來你們是盡得民心。
”寬廣舒适的玉辇中,久微透過窗簾望向那猶自遙遙目送的百姓微微揶揄着,“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你們已無後顧之憂。
” “豐葦雖年輕,但以他的身份坐鎮帝都卻是再合适不過,确實無後顧之憂。
隻是這得民心者,當今天下可不隻他雍王一人有此才能,還有人……是更甚于他的!”風惜雲微微歎息。
“哦?”久微眼眸一轉,微笑中隐有一絲令人費解的意味,“你是說玉無緣?” “玉家的人……”風惜雲的目光有些恍惚。
咚咚!車門被輕輕敲響,緊接着響起徐淵的聲音,“主上,雍王吩咐臣将此卷呈你。
” “進來吧。
” 随侍在車内的女官五媚、六韻一左一右掀起車簾、打開車門,徐淵低頭走入。
玉辇内極為寬廣,鋪着厚厚的錦毯,軟榻、幾案一一陳設,就如一間溫暖小巧的房間。
“坐吧。
” 風惜雲接過徐淵呈上的卷帛,一邊展開,一邊示意徐淵坐下。
坐在軟榻另一邊的久微則斟一杯熱茶遞給徐淵,徐淵接過道謝。
“真不愧是玉家人!”風惜雲看着卷帛,越看越驚心,“别說是皇朝那等奇才,便是一個稍有能耐的人,亦可做個賢王明君!” 聞言,車中幾人不禁都看向她,疑惑這卷帛上到底所寫為何,竟讓她有如此感慨? “你們也看看吧。
”風惜雲将手中卷帛遞過。
久微接過,匆匆掃視,卻隻是淡淡一笑,擡手又遞與徐淵:“玉無緣……玉家的人有此等才能并不稀奇。
” 而徐淵看過卻是面色一變,滿臉震撼地看着手中的卷帛。
一旁的六韻、五媚見他如此反應,也有些好奇,但她們隻是小小女官,是不得參與國事的,所以隻得忍耐。
風惜雲注意到她們的神色,微微點頭,示意可以看。
兩人得到首肯,馬上一左一右走近徐淵,待看明卷帛上所書,頓也是滿臉的驚歎。
“由此卷看來,那句‘隻要玉家的人站在你身邊,你便是天下之主!’的話确非虛言!”風惜雲的聲音中包含着感慨與敬佩,還有隐憂以及一絲若有若無的惆怅,“大局未定,他卻已在築建新的王朝……好一個玉無緣!” “這些……是怎麼到手的啊?”素來冷靜的徐淵此時卻無法抑止自己的激動。
“自然是雍王的功勞。
”風惜雲輕輕歎道,“連玉無緣的東西也能到手,孤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本事,想來這世上沒有他不知道的,隻有他想不想知道而已。
” “雍王難道願意用玉無緣的東西?”久微卻不以為然。
“久微覺得如何?”風惜雲不答反問。
“無懈可擊。
”久微一言蔽之。
“哦?”風惜雲聞言笑笑,目光又轉向徐淵,“徐淵又如何看?” “臣是武将,對于治國并不大懂,隻是……”徐淵垂首看着手中的卷帛,冷淡的雙目中少見地綻出灼熱的光芒,他自己都沒有意識中到自己将卷帛攥得緊緊的,好似怕它突然飛走了,“此卷已将治國之道,盡述其上,依卷而行,必當明主。
” “嗯。
”風惜雲颔首,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徐淵沉吟了片刻,才道:“若将一個王朝比作一個巨人,那麼王朝建立之初僅僅隻是立起了巨人的骨架,而卷帛上所述的這些,便是鑄造巨人的經脈、血肉,當這些鑄造成功了,才能真正地建立一個根基牢固、雄偉壯闊的王朝!”說着,他恭敬地将卷帛奉還。
風惜雲接過卷抽,目光再次落在卷帛上的字,半晌後才輕歎,“六百多年前,威烈帝曾曰:‘吾能天下之主,實玉師之功!’今日我們算是知道了,此言誠然不虛。
” “主上,這玉無緣……您所說的玉家人到底有什麼來曆?”五媚好奇地問道。
一旁的六韻聞言,看了五媚一眼,欲言又止。
風惜雲睨一眼五媚和六韻,淡淡一笑,“玉家人有好幾百年不曾出世,難怪你不知道。
”說着,她輕輕歎了口氣,“大約這天下也少有人記得玉家人,但作為七王之後,自是銘刻于心!” 五媚聞言不禁瞪大了眼睛,而雖知玉家之名,但對玉家并不了解的六韻、徐淵則看着風惜雲,隻有久微依舊靜靜地品茶,目光淡淡的,看不出一絲情緒。
“每一個大東人都知道,大東帝國是由威烈帝東始修與皇逖、甯靜遠、豐極、白意馬、華荊台、風獨影、南片月八人締建,卻少有人知道,在這八人身後還有一個人——天人玉言天。
他是八人的老師,可以說,若無此人,便不會有東始修,也不會有七王,更不會有大東帝國!”風惜雲說至此,微微喘了一口氣,擡起頭望着
百姓雖不舍,但也隻能依依送别,以表心意。
于是帝都城内那一天道路阻塞,到處都擠滿了送别兩王的百姓,以至于玉辇隻能緩緩而行。
當青王、雍王一行終于出了帝都城時,已是近午時分。
“看來你們是盡得民心。
”寬廣舒适的玉辇中,久微透過窗簾望向那猶自遙遙目送的百姓微微揶揄着,“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你們已無後顧之憂。
” “豐葦雖年輕,但以他的身份坐鎮帝都卻是再合适不過,确實無後顧之憂。
隻是這得民心者,當今天下可不隻他雍王一人有此才能,還有人……是更甚于他的!”風惜雲微微歎息。
“哦?”久微眼眸一轉,微笑中隐有一絲令人費解的意味,“你是說玉無緣?” “玉家的人……”風惜雲的目光有些恍惚。
咚咚!車門被輕輕敲響,緊接着響起徐淵的聲音,“主上,雍王吩咐臣将此卷呈你。
” “進來吧。
” 随侍在車内的女官五媚、六韻一左一右掀起車簾、打開車門,徐淵低頭走入。
玉辇内極為寬廣,鋪着厚厚的錦毯,軟榻、幾案一一陳設,就如一間溫暖小巧的房間。
“坐吧。
” 風惜雲接過徐淵呈上的卷帛,一邊展開,一邊示意徐淵坐下。
坐在軟榻另一邊的久微則斟一杯熱茶遞給徐淵,徐淵接過道謝。
“真不愧是玉家人!”風惜雲看着卷帛,越看越驚心,“别說是皇朝那等奇才,便是一個稍有能耐的人,亦可做個賢王明君!” 聞言,車中幾人不禁都看向她,疑惑這卷帛上到底所寫為何,竟讓她有如此感慨? “你們也看看吧。
”風惜雲将手中卷帛遞過。
久微接過,匆匆掃視,卻隻是淡淡一笑,擡手又遞與徐淵:“玉無緣……玉家的人有此等才能并不稀奇。
” 而徐淵看過卻是面色一變,滿臉震撼地看着手中的卷帛。
一旁的六韻、五媚見他如此反應,也有些好奇,但她們隻是小小女官,是不得參與國事的,所以隻得忍耐。
風惜雲注意到她們的神色,微微點頭,示意可以看。
兩人得到首肯,馬上一左一右走近徐淵,待看明卷帛上所書,頓也是滿臉的驚歎。
“由此卷看來,那句‘隻要玉家的人站在你身邊,你便是天下之主!’的話确非虛言!”風惜雲的聲音中包含着感慨與敬佩,還有隐憂以及一絲若有若無的惆怅,“大局未定,他卻已在築建新的王朝……好一個玉無緣!” “這些……是怎麼到手的啊?”素來冷靜的徐淵此時卻無法抑止自己的激動。
“自然是雍王的功勞。
”風惜雲輕輕歎道,“連玉無緣的東西也能到手,孤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本事,想來這世上沒有他不知道的,隻有他想不想知道而已。
” “雍王難道願意用玉無緣的東西?”久微卻不以為然。
“久微覺得如何?”風惜雲不答反問。
“無懈可擊。
”久微一言蔽之。
“哦?”風惜雲聞言笑笑,目光又轉向徐淵,“徐淵又如何看?” “臣是武将,對于治國并不大懂,隻是……”徐淵垂首看着手中的卷帛,冷淡的雙目中少見地綻出灼熱的光芒,他自己都沒有意識中到自己将卷帛攥得緊緊的,好似怕它突然飛走了,“此卷已将治國之道,盡述其上,依卷而行,必當明主。
” “嗯。
”風惜雲颔首,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徐淵沉吟了片刻,才道:“若将一個王朝比作一個巨人,那麼王朝建立之初僅僅隻是立起了巨人的骨架,而卷帛上所述的這些,便是鑄造巨人的經脈、血肉,當這些鑄造成功了,才能真正地建立一個根基牢固、雄偉壯闊的王朝!”說着,他恭敬地将卷帛奉還。
風惜雲接過卷抽,目光再次落在卷帛上的字,半晌後才輕歎,“六百多年前,威烈帝曾曰:‘吾能天下之主,實玉師之功!’今日我們算是知道了,此言誠然不虛。
” “主上,這玉無緣……您所說的玉家人到底有什麼來曆?”五媚好奇地問道。
一旁的六韻聞言,看了五媚一眼,欲言又止。
風惜雲睨一眼五媚和六韻,淡淡一笑,“玉家人有好幾百年不曾出世,難怪你不知道。
”說着,她輕輕歎了口氣,“大約這天下也少有人記得玉家人,但作為七王之後,自是銘刻于心!” 五媚聞言不禁瞪大了眼睛,而雖知玉家之名,但對玉家并不了解的六韻、徐淵則看着風惜雲,隻有久微依舊靜靜地品茶,目光淡淡的,看不出一絲情緒。
“每一個大東人都知道,大東帝國是由威烈帝東始修與皇逖、甯靜遠、豐極、白意馬、華荊台、風獨影、南片月八人締建,卻少有人知道,在這八人身後還有一個人——天人玉言天。
他是八人的老師,可以說,若無此人,便不會有東始修,也不會有七王,更不會有大東帝國!”風惜雲說至此,微微喘了一口氣,擡起頭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