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以史為鏡鑒前程

關燈
“你派來的人還未出門,主上的旨意便到了。

    ”喬謹看着任穿雨略有些嘲諷地道。

     “看來所有的事都逃脫不了他的眼睛。

    ”任穿雨微微歎道。

     “穿雨。

    ”喬謹看着任穿雨,目光有些複雜,“我到現在依然不能認同你的話,但是……”他擡手似有些苦惱地揉揉眉心,“我卻無法反駁你的話。

    ” “那是因為我們認同的主君隻有一個。

    ”賀棄殊一針見血道,“你我心中或都有些鄙視這等行為,但為着那個人,為着我們共同的目标,我們隻有如此。

    ” 端木文聲擡起手,看着腕間那一道長疤,然後長長歎息,“當年我們滴血宣誓……唉,我依然希望雙王能同步共存。

    ” “你的希望自古以來便是不可能的!”任穿雨淡淡地打破他的夢想。

     一時間五人皆靜默。

     “走吧,可不能讓主上久等。

    ”喬謹率先打破沉默,領頭走去。

     “臣等參見主上!”王帳中,五人恭敬地向玉座上的人行禮。

     “起來吧。

    ”豐蘭息擺擺手,目光一一掃過帳中愛将,神色淡然如常,“孤此次召你們前來,是因為我們在此已休整多日,該催交城的北王啟程了。

    ” 嗯?五人聞言皆有些愕然,本以為主上召他們前來是要訓話的,誰知……不禁同時松了一口氣。

     “此次前往交城發兵十萬,以喬謹為主将,穿雲協之。

    ” 可是豐蘭息的後一句話卻又令他們心頭一緊。

     “十萬大軍前往交城,是否另十萬大軍繞道直往帝都?”任穿雨小心翼翼地問道。

     豐蘭息看着他淡淡一笑,道:“文聲與棄殊領軍五萬半個時辰後随孤前往涓城,穿雨與餘下的五萬大軍留守此地,兼負責糧草之事。

    ” 此言一出,五人一震,但還不待他們反應過來,豐蘭息的聲音再次響起,“穿雨,青王派來的信使休養好,便讓其協助你留守此地,無須再回涓城。

    ” 五人此時已是脊背發涼,呆呆地看着玉座上的人。

     “主上,請容臣進一言。

    ”半晌後,任穿雨恢複清醒。

     豐蘭息看他一眼,“若非良策,不說也罷。

    ” “不!”任穿雨當即跪下,雙目執著而堅定地看着豐蘭息,“臣這一言隻在此時說!” 豐蘭息靜靜地看着他,不發一言,旁邊四将則有些擔心地看着任穿雨。

    他們都是跟随豐蘭息多年之人,深知其心思難測,喜怒不形于色。

     “那你便說說看,讓孤看看到底是什麼良言令你如此執著。

    ”片刻後豐蘭息才淡然道。

     任穿雨靜靜看着豐蘭息,一字一字鄭重吐出,“一國不能二主,一軍不能二帥!” 那話一落,帳中一片寂靜,隻能聽到四将沉重的呼吸,而玉座上端坐的豐蘭息與玉座下跪着的任穿雨則是目光相對,隻不過一個平淡得沒有絲毫情緒,一個卻是緊張而又堅定。

     “穿雨,孤想有一點你似乎一直忽略了。

    ”豐蘭息的聲音淡雅從容,墨黑的眸子深得令人無法窺視一絲一毫,“孤與青王是夫妻,自古夫妻一體,不存在什麼二主之說!”那最後一語,已帶有警告之意。

     “可是……”任穿雨依然目光堅定地看着高高在上的主君,“主上,您應該比任何人都清楚青王是一個什麼樣的女子,青州又是怎樣的一個國家,風雲騎又是如何勇猛的一支軍隊!而且……”他微微一頓,目中射出如鐵箭一般冷利的光芒,臉上湧上一抹豁出一切的神情,“主上,前朝桓帝曾言‘非吾要為之,實乃其勢所逼也’,您不可忘!” 那最後一句,清晰沉重地落在帳中,在帳中每一個人耳邊驚般響起,直抵心髒! “請主上三思!”四将一齊跪下,叩首于地。

     “非吾要為之,實乃其勢所逼也。

    ”這樣的喃語不覺中便輕輕溢出,豐蘭息平靜的面容也綻出一絲細細裂紋。

     非吾要為之,實乃其勢所逼也! 在史冊上留下這句話的是前朝有着聖君之稱的桓帝。

     桓帝乃簡帝第九子,簡帝駕崩後太子繼位,是為莊帝。

    桓帝是莊帝的同母兄弟,與莊帝素來親密,且文武兼備,才幹出衆,是以莊帝十分寵信。

    桓帝有着莊帝的寵信,是以做事皆可放開手腳,毫無顧忌。

    他内改革弊政,用人唯賢,令國家日漸富足強盛;外則三抵蒙成,又伐桑國讨采蜚收南丹……可謂戰功彪炳,世所無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