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寶劍酬情禍遺老父 天山隐恨淚結全書
關燈
小
中
大
绶,削去兵權,饬令立即起程回京,待罪候處。
玉帥一向治軍嚴明,為人廉正,衙署文武官員對他都極為欽佩。
朝廷對玉帥處分旨意剛一傳到衙署,大小文武官員都紛紛到玉帥起居廳房,表表他們的同情和歎惋,有為玉帥不平者,也有為他傷感者。
不料玉帥早已忖度安排,對朝廷降罪處之泰然,安之若素。
他謝過群僚好意,隻帶着沈班頭和兩個家丁,簡單收拾一下行囊,便蕭條上路。
西疆時己入冬,風寒似刀,冰封大地,長雲黯雪,一片蕭疏。
玉帥己脫下官袍,換上一身儒服,頭頂風帽,身披一件貂裘大擎,腰束絲帶,斜佩一柄寶劍,面容雖然略顯幾分憔悴,神情舉止卻仍穩重威嚴,隐露一種沉雄氣概。
他騎了一匹烏骓大馬,走在前面,沈班頭騎着一匹騾子,緊緊跟在玉帥身後。
他手裡仍然握着他那杆多年從不離手的杖棒。
兩個家丁各跨一匹宛馬,趕着一頭馱運行囊的大驢,跟在沈班頭後面。
玉帥主仆四人,取道石河子向去玉門關的驿道迸發。
一路上,玉帥心懷郁郁,隻顧催馬趕路,很少開口說話。
沈班頭也是緊鎖雙眉,神情冷肅,每到一個山谷,或行近一處路口,他總是策騾先去察看一番,然後才肯讓玉帥前進。
玉帥有次等得不耐,笑他行事過于小心,沈班頭卻肅然說道:“人心難測,不得不防!”玉帥啞然一笑,說道:“你擔心馬賊會來劫路行刺?”沈班頭搖搖頭,說道:“我擔心的決非馬賊,而是田項!”玉帥沉吟片刻,說道:“田項雖然恨我,但尚不至喪心枉法如此!”沈班頭隻好默然不語了。
一日薄暮,玉帥主仆四人已行近呼圖壁,來到一條結了冰的小河旁邊,過了冰河便是一片密密的樹林。
沈班頭攔住玉帥馬頭,又要先去探看後再讓玉帥過去。
玉帥見天色已晚,急着趕路,不肯依他,便自策馬過了冰河,直向林中行去。
沈班頭無奈,隻得驅騾趕上,緊緊護在玉帥身邊。
樹林裡靜靜悄悄,毫無人迹。
玉帥回顧沈班頭,笑道:“如何?若依你又不知道要耽誤多少時刻!”出了樹林,前面出現一個山崗,面前岔開兩條道路,玉帥正勒馬辨道,忽聽林中響起一聲唿哨,山崗上也立即出現了一排騎影,一個個跨騎宛馬,身着皮衣,手中揮舞着鋼刀,馳下山崗,直向玉帥沖子。
玉帥忙拔劍出鞘,準備迎戰。
沈班頭回頭對玉帥說道:“我去抵擋他們,大人快走!”随即舞起杖棒迎了上去。
那些漢子隻留下兩騎人馬和他周旋,其餘二十餘騎卻直向玉帥逼來。
玉帥一面揮劍迎戰,一面喝問道:“爾等何人?”那些漢子應道:“半天雲的弟兄。
”說罷,一齊圍上前來,一陣猛砍猛殺。
玉帥雖然勇武,終因年老乏力,已漸感不支。
這時,沈班頭已結果了那兩騎漢子性命,又舞起杖捧沖殺過來。
大家見他來勢兇猛,慌忙閃開一路,沈班頭趁勢沖入敵群,和玉帥并騎迎戰。
拼殺一陣,玉帥已是人困力乏,竟被兩騎夾擊沖下馬去。
一騎舉起鋼刀正要向玉帥背後砍去,沈班頭在馬上猛喝一聲,随即單腳一躍,飛身離鞍,向玉帥撲過,隻見刀光一閃,玉帥依然元恙,沈班頭卻己撲倒在地。
就在這一瞬間,玉帥亦被幾個從馬上跳下來的漢子擒住,兩名家丁拼死沖來接應,也被砍下馬去。
玉帥被凡個粗壯漢子反剪着手,仰天歎道:“不想我征戰一生,竟為小撮馬賊所算,此乃天亡我也!”說完,将雙目一閉,不再吭聲,隻等一死。
正在這時,忽又從山崗上馳下一騎漢子,來到玉帥面前,下馬将玉帥打量一番後,說道:“王大人,久違了!不想你也有今天!” 玉帥覺得這聲音好生耳熟,忙又張開眼睛一看,隻見前面站着一個肥壯漢子,頭戴貂皮護耳帽,身穿貂皮齊膝長袍,滿臉花白濃須,鼻端無鼻,隻露出一個圓圓的窟窿。
玉帥看了一會兒,這才認出他是格桑。
他不由一怔,說道:“田項向我保你未叛朝廷,為何縱部冒名,半途劫我?” 格桑冷冷一笑,說道:“你在西疆作威多年,各部都得聽令于你,今天你可落到我手裡了。
” 玉帥這才知道他實已叛變,不覺心中一橫,怒喝道:“你既已叛朝廷,毋庸多說,要殺就殺,我豈懼一死!” 格桑從腰間拔出刀子,發出一陣狂笑,說道:“好樣的!我也讓你死得明白:這番劫殺你,乃是田項的主意。
”說完,他舉起了腰刀。
恰在這時,樹林裡又響起了一聲唿哨,格桑不覺将刀停在空中,忙舉目向玉帥身後林邊望去,隻見從林裡馳出兩騎,前面一騎大黑馬上端坐一位女子,身着白色衣裙,口鼻上纏繞一條青紗;後面一匹黃骠馬上坐着一位小姑娘,她剛一馳出樹林,忽見她回身探腰,将手向樹上一揚,随即便有兩人從樹上墜落下來,直挺挺地躺在地上。
格桑大吃一驚,再向那快馳近的女子望去,他這才認出她原是在古爾圖沙漠上救去香姑的那人。
格桑慌了手腳,正想一刀結果了玉帥,不料刀還未落,手腕上也中了一箭,手裡的刀已失落地上。
他正想上馬逃走,那女子已驟然來到他的面前。
他身旁的幾個漢子揮刀迎去,那女子這才拔劍下馬,隻嗖嗖幾劍,便已刺倒了一個,砍翻一人。
其餘那些漢子正要殺奔過來,後面那騎小姑娘馬亦趕到,隻見她坐在馬上,手持彎弓,隻一揚手,便有一個應弦倒下。
不消幾眨眼工夫,二十來個漢子便已被她射倒四五人。
剩下那些漢子,也顧不得格桑,忙翻上馬背沒命地向林中逃去。
玉嬌龍用劍逼着格桑心窩,恨恨地說道:“你作惡大多了,天理難容!”話音剛落,劍已透進格桑心窩。
隻見他大瞪着一雙恐怖的眼睛倒下去了。
玉嬌龍抽出劍,慢慢回過頭來,見父親站在她身後,雪白的須眉正在不停地顫動,眼裡閃露出一種似驚似喜、如怨如怒的神情。
玉嬌龍想搶步上前叫聲“父親”,她剛要邁步,卻感腳沉;剛要開口,又覺舌僵,她無所适從,竟不知不覺地跪了下去。
玉帥默默地俯視了玉嬌龍一會兒,漸漸地,他臉上又罩上一層凜凜的寒霜。
他慢慢舉首向天,長歎一聲,随即轉身走到沈班頭身旁,脫下自己身上的貂裘大氅,輕輕給他蓋在屍體上,然後,他便頭也不回地上馬向山崗走去。
雪瓶困惑地走到母親身邊,見母親跪在雪地上凝然不動,她那張白得像雪一樣的臉上,已好像毫無生氣。
一瞬間,雪瓶幾乎驚疑母親已變成了一尊玉石觀音,她趕忙伸手去撫摸着母親的肩膀,哀聲呼喚:“母親,母親!你怎麼了?母親!” 玉嬌龍突然回過頭來,嫣然一笑,說道:“雪瓶,母親好像突然變小了,變得和你一般大了!” 雪瓶驚詫地望着母親。
玉嬌龍忽又斂了笑容,略帶憂傷地說道:“我們又該上路了。
” 雪瓶:“到何處去呢,母親?” 玉嬌龍擡起頭來,用手指着白雪皚皚、雲山一色的天山,說道:“上天山,到天山深處去。
” 雪地上留下一串蹄痕,天山上出現了兩騎人影,一前一後,慢慢地向萬籁俱寂的深處移去。
(全書完)
玉帥一向治軍嚴明,為人廉正,衙署文武官員對他都極為欽佩。
朝廷對玉帥處分旨意剛一傳到衙署,大小文武官員都紛紛到玉帥起居廳房,表表他們的同情和歎惋,有為玉帥不平者,也有為他傷感者。
不料玉帥早已忖度安排,對朝廷降罪處之泰然,安之若素。
他謝過群僚好意,隻帶着沈班頭和兩個家丁,簡單收拾一下行囊,便蕭條上路。
西疆時己入冬,風寒似刀,冰封大地,長雲黯雪,一片蕭疏。
玉帥己脫下官袍,換上一身儒服,頭頂風帽,身披一件貂裘大擎,腰束絲帶,斜佩一柄寶劍,面容雖然略顯幾分憔悴,神情舉止卻仍穩重威嚴,隐露一種沉雄氣概。
他騎了一匹烏骓大馬,走在前面,沈班頭騎着一匹騾子,緊緊跟在玉帥身後。
他手裡仍然握着他那杆多年從不離手的杖棒。
兩個家丁各跨一匹宛馬,趕着一頭馱運行囊的大驢,跟在沈班頭後面。
玉帥主仆四人,取道石河子向去玉門關的驿道迸發。
一路上,玉帥心懷郁郁,隻顧催馬趕路,很少開口說話。
沈班頭也是緊鎖雙眉,神情冷肅,每到一個山谷,或行近一處路口,他總是策騾先去察看一番,然後才肯讓玉帥前進。
玉帥有次等得不耐,笑他行事過于小心,沈班頭卻肅然說道:“人心難測,不得不防!”玉帥啞然一笑,說道:“你擔心馬賊會來劫路行刺?”沈班頭搖搖頭,說道:“我擔心的決非馬賊,而是田項!”玉帥沉吟片刻,說道:“田項雖然恨我,但尚不至喪心枉法如此!”沈班頭隻好默然不語了。
一日薄暮,玉帥主仆四人已行近呼圖壁,來到一條結了冰的小河旁邊,過了冰河便是一片密密的樹林。
沈班頭攔住玉帥馬頭,又要先去探看後再讓玉帥過去。
玉帥見天色已晚,急着趕路,不肯依他,便自策馬過了冰河,直向林中行去。
沈班頭無奈,隻得驅騾趕上,緊緊護在玉帥身邊。
樹林裡靜靜悄悄,毫無人迹。
玉帥回顧沈班頭,笑道:“如何?若依你又不知道要耽誤多少時刻!”出了樹林,前面出現一個山崗,面前岔開兩條道路,玉帥正勒馬辨道,忽聽林中響起一聲唿哨,山崗上也立即出現了一排騎影,一個個跨騎宛馬,身着皮衣,手中揮舞着鋼刀,馳下山崗,直向玉帥沖子。
玉帥忙拔劍出鞘,準備迎戰。
沈班頭回頭對玉帥說道:“我去抵擋他們,大人快走!”随即舞起杖棒迎了上去。
那些漢子隻留下兩騎人馬和他周旋,其餘二十餘騎卻直向玉帥逼來。
玉帥一面揮劍迎戰,一面喝問道:“爾等何人?”那些漢子應道:“半天雲的弟兄。
”說罷,一齊圍上前來,一陣猛砍猛殺。
玉帥雖然勇武,終因年老乏力,已漸感不支。
這時,沈班頭已結果了那兩騎漢子性命,又舞起杖捧沖殺過來。
大家見他來勢兇猛,慌忙閃開一路,沈班頭趁勢沖入敵群,和玉帥并騎迎戰。
拼殺一陣,玉帥已是人困力乏,竟被兩騎夾擊沖下馬去。
一騎舉起鋼刀正要向玉帥背後砍去,沈班頭在馬上猛喝一聲,随即單腳一躍,飛身離鞍,向玉帥撲過,隻見刀光一閃,玉帥依然元恙,沈班頭卻己撲倒在地。
就在這一瞬間,玉帥亦被幾個從馬上跳下來的漢子擒住,兩名家丁拼死沖來接應,也被砍下馬去。
玉帥被凡個粗壯漢子反剪着手,仰天歎道:“不想我征戰一生,竟為小撮馬賊所算,此乃天亡我也!”說完,将雙目一閉,不再吭聲,隻等一死。
正在這時,忽又從山崗上馳下一騎漢子,來到玉帥面前,下馬将玉帥打量一番後,說道:“王大人,久違了!不想你也有今天!” 玉帥覺得這聲音好生耳熟,忙又張開眼睛一看,隻見前面站着一個肥壯漢子,頭戴貂皮護耳帽,身穿貂皮齊膝長袍,滿臉花白濃須,鼻端無鼻,隻露出一個圓圓的窟窿。
玉帥看了一會兒,這才認出他是格桑。
他不由一怔,說道:“田項向我保你未叛朝廷,為何縱部冒名,半途劫我?” 格桑冷冷一笑,說道:“你在西疆作威多年,各部都得聽令于你,今天你可落到我手裡了。
” 玉帥這才知道他實已叛變,不覺心中一橫,怒喝道:“你既已叛朝廷,毋庸多說,要殺就殺,我豈懼一死!” 格桑從腰間拔出刀子,發出一陣狂笑,說道:“好樣的!我也讓你死得明白:這番劫殺你,乃是田項的主意。
”說完,他舉起了腰刀。
恰在這時,樹林裡又響起了一聲唿哨,格桑不覺将刀停在空中,忙舉目向玉帥身後林邊望去,隻見從林裡馳出兩騎,前面一騎大黑馬上端坐一位女子,身着白色衣裙,口鼻上纏繞一條青紗;後面一匹黃骠馬上坐着一位小姑娘,她剛一馳出樹林,忽見她回身探腰,将手向樹上一揚,随即便有兩人從樹上墜落下來,直挺挺地躺在地上。
格桑大吃一驚,再向那快馳近的女子望去,他這才認出她原是在古爾圖沙漠上救去香姑的那人。
格桑慌了手腳,正想一刀結果了玉帥,不料刀還未落,手腕上也中了一箭,手裡的刀已失落地上。
他正想上馬逃走,那女子已驟然來到他的面前。
他身旁的幾個漢子揮刀迎去,那女子這才拔劍下馬,隻嗖嗖幾劍,便已刺倒了一個,砍翻一人。
其餘那些漢子正要殺奔過來,後面那騎小姑娘馬亦趕到,隻見她坐在馬上,手持彎弓,隻一揚手,便有一個應弦倒下。
不消幾眨眼工夫,二十來個漢子便已被她射倒四五人。
剩下那些漢子,也顧不得格桑,忙翻上馬背沒命地向林中逃去。
玉嬌龍用劍逼着格桑心窩,恨恨地說道:“你作惡大多了,天理難容!”話音剛落,劍已透進格桑心窩。
隻見他大瞪着一雙恐怖的眼睛倒下去了。
玉嬌龍抽出劍,慢慢回過頭來,見父親站在她身後,雪白的須眉正在不停地顫動,眼裡閃露出一種似驚似喜、如怨如怒的神情。
玉嬌龍想搶步上前叫聲“父親”,她剛要邁步,卻感腳沉;剛要開口,又覺舌僵,她無所适從,竟不知不覺地跪了下去。
玉帥默默地俯視了玉嬌龍一會兒,漸漸地,他臉上又罩上一層凜凜的寒霜。
他慢慢舉首向天,長歎一聲,随即轉身走到沈班頭身旁,脫下自己身上的貂裘大氅,輕輕給他蓋在屍體上,然後,他便頭也不回地上馬向山崗走去。
雪瓶困惑地走到母親身邊,見母親跪在雪地上凝然不動,她那張白得像雪一樣的臉上,已好像毫無生氣。
一瞬間,雪瓶幾乎驚疑母親已變成了一尊玉石觀音,她趕忙伸手去撫摸着母親的肩膀,哀聲呼喚:“母親,母親!你怎麼了?母親!” 玉嬌龍突然回過頭來,嫣然一笑,說道:“雪瓶,母親好像突然變小了,變得和你一般大了!” 雪瓶驚詫地望着母親。
玉嬌龍忽又斂了笑容,略帶憂傷地說道:“我們又該上路了。
” 雪瓶:“到何處去呢,母親?” 玉嬌龍擡起頭來,用手指着白雪皚皚、雲山一色的天山,說道:“上天山,到天山深處去。
” 雪地上留下一串蹄痕,天山上出現了兩騎人影,一前一後,慢慢地向萬籁俱寂的深處移去。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