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駝鈴聲悲紅顔遺恨 古城駐馬巡檢疑形

關燈
你就輕信了那派來的人所說的話?” 姑娘吃力地從懷裡取出一隻小盒,揭開盒蓋,裡面放着兩隻一般模樣的寶石指環。

     她望着指環,悲傷地說道:“這指環也和玉镯一樣,我和我姐姐各有一隻。

    小馬倌派人送來了姐姐那隻作為信物,說他派人來接我到西疆,是受我姐姐的派遣;我也從派來的人口裡,知道了我姐姐的信息。

    ” 玉嬌龍心裡一動:王妃已派人來到西疆!那小馬倌又是誰呢?!她心裡剛剛散開的一片疑雲,又悄悄地浮上心來。

     姑娘眼裡噙着淚水,氣息也漸漸微弱下來,她仰望着天空,嘴裡喃喃地念着一些玉嬌龍聽不懂的話語,似誦經卷,又似祝禱。

    她的聲音越來越細,臉上痛苦的神清已慢慢消失,呈現出的的是一片安詳的容态。

    蓦然間,她眼裡閃起一道亮光,看着玉嬌龍,平靜而又清晰地說道:“你如去艾比猢,請把這裡發生的事告訴那位小馬倌和我那些同族人;請代我多謝他們的一片情意。

    隻是…請不要…不要告訴我姐姐。

    ”接着,她又微微歎息一聲,便慢慢閉上了眼睛。

     玉嬌龍沒有去呼喚她,隻在她耳邊輕聲說道:“我一定不負所托,你就放心地去吧!” 姑娘一動不動地靠在駱駝上,好似熟睡一般,沒有留下一點令人怯怖的痕迹。

    玉嬌龍默默地注視着她,幾疑這是一場夢境。

     她怎能想到,在這一片死寂的沙漠裡居然碰上了這麼一位不幸的姑娘,這姑娘卻和自己同齡,而且竟是蒙古貴胄後裔,曾經是顯赫一時的王爺的公主。

    她更沒有想到,這樣一個應該受到萬人尊羨的金枝玉葉,竟孤零零地慘死在這荒無人迹的沙漠。

    玉嬌龍不禁動了物傷其類之情,亦為她怆然生悲。

    她從這位駝鈴公主一生的遭遇,不由想到自己眼前的處境,紅顔薄命的忏語重又襲上心來,使她感到一陣陣心悸。

     玉嬌龍想到這些,不由對這位不幸的姑娘加倍同情起來,她懷着一種莫名的好奇心情,仔細打量着姑娘,想看看她身上是否帶有注定要薄命的征兆。

    她看着看着,不覺突然驚詫萬分,感到姑娘的體态容貌與自己竟那般相似:修短合度的身材:苗條中帶有矯健;秀麗的面孔,嬌媚裡顯露出端莊;那恰似熟睡般的恬靜的神情,溫良中含有冷峻。

     玉嬌龍惴惴不安地站起身來,張皇四顧,她真希望這隻是一場惡夢。

     正在這時,玉嬌龍忽然瞥見前面遠遠的天空中,出現了一片鷹群,有的在盤旋,有的在俯擊,交錯穿梭,猛健已極。

    她注視片刻,心裡忽然明白過來,知道那片鷹群下面,正是駝鈴公主遇劫的地方;那些鷹正在撕啄受害者的屍體。

    玉嬌龍一陣慘沮之後,一咬唇,暗自恨恨地說道:“我偏不由命,一定要在西疆創個自己的天地,看誰又能奈得我何!”隻一轉念間,她心裡的惴怖全無,怅惘都消,心情突然又變得振奮起來。

    她埋頭再看看那姑娘的屍體,心裡閃過一個念頭:“我何不代她到艾比湖去!” 玉嬌龍也不再躊躇,忙俯下身來,将姑娘手臂上的那隻玉镯退下,連同她那隻指環盒一并放進自己的懷裡,然後又把她的屍體移放地上,為她蓋上面孔,用手刨出一個沙坑,将她埋葬。

    玉嬌龍掩好最後一棒沙,站起身來,向着沙墳深施一禮,禱念道:“我生帝都,你生蒙古,苦死苦生,同歸樂土。

    ” 玉嬌龍跨上大黑馬,帶着那隻項下挂滿金鈴、銀鈴的駱駝,繼續向前行去。

    在行近頭上飛鷹密布的那處沙地時,玉嬌龍本想繞行而過,但她猶豫片刻,仍又策馬直向鷹群下面走去。

    走近一看,隻見地上橫橫豎豎倒卧着八具屍體,全着蒙古裝束。

    屍體血肉模糊,已被群鷹啄裂得十分狼藉,令人慘不忍睹。

    玉嬌龍咬緊唇,強鎮住對慘狀的驚怖和厭惡,将屍體逐一點數兩遍,确證與駝鈴公主所說的“八名随從”相符時,這才催動大黑馬匆匆向前走去。

     玉嬌龍穿過沙模,在第二天太陽已快落山的時候,終于到了烏蘇。

    她立馬道上,懷着遊子來歸的心情舉目望去,但見這座在她記憶中是那麼雄崎的古城,而今在夕陽殘照裡,卻顯得孤冷凄清。

    青石城廓依舊,道旁柳老花飛,關口門栅破折,已不見有營兵守衛,除了幾個挑水的百姓進出外,看不到一個商旅。

    玉嬌龍欲待策馬進城,又覺顧慮重重,望而卻步;若不上前,又難禁對故地的向往。

    她正立馬躊躇,忽見路旁已有三四個牧童停下步來,正在好奇地打量着她。

    玉嬌龍立即警覺起來,暗想自己曾在這裡居住多年,滿城百姓興許還有人能認識她,稍不檢點,一旦被人認出,豈不壞事。

    于是,她趕忙翻身下馬,也學當地一些女子那樣在臉上蒙上薄紗,把眼睛以下的鼻口完全遮住,這才牽着馬和駱駝緩緩向城内走去。

    她在靠近當年父親修建的那座帥府的大街上,找了一家客店住下。

    那客店她還記得,當年她每走它門前經過時,總見人來人往,熱鬧非常,今天她來到店裡,卻是冷冷清清,不禁暗暗詫異起來,店家見她是位女客,便忙叫出他的女人前來迎接、安頓。

    那掌櫃娘四十來歲,看去也頗賢惠。

    她叫人牽過馬匹、駱駝,将玉嬌龍迎進上房,一會兒便給她張羅來了茶水和飯食。

    玉嬌龍整整奔馳了兩天,一路上除了吃點羅小虎分手時送給她的幹糧外,并未吃過别的東西。

    這時見掌櫃娘送來的飯菜,雖也隻是一般平常的菜肴,可她已覺味美稱心。

    于是,她便津津有味地享用起來。

     掌櫃娘一來閑着無事,二來見這位女客有些奇特,便在一旁老打量着她,尋些話來和她叙叙,不肯離去。

    玉嬌龍也正想從她口裡打聽一些烏蘇近況,樂得陪她閑話。

    交談中,玉嬌龍這才從她口裡知道了烏蘇冷落的原因。

     原來烏蘇自玉府奉調回京後,駐伊犁将軍田項,便将城内外所駐騎營撤離烏蘇,調去各地。

    遊擊肖準亦被調至昌吉。

    附近各部頭人,見朝廷已撤走軍馬,又見馬賊半天雲已久不露面,便又乘機豪霸起來,四處欺壓百姓,趕逐牧民,任意派捐設卡,抓捉役夫。

     各部之間,亦互相争奪兼并,不斷發生仇鬥,弄得四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