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暗伏神機割恩遣婢 明昭毀辱舍命投崖

關燈
父實未料到玉嬌龍會說出這番話來。

    而且,看來她似已洞知一切,甚至連自己當時的心意她都已察知了。

    梁巢父感到驚詫萬分,覺得站在自己面前的這位侯門小姐,真是神秘莫測。

     玉嬌龍已從梁巢父的神情裡察出他的驚詫心情來了,又淡淡地笑了笑,說道:“我适才所說,都不過是家兄玉玑的猜測,我借此轉達先生,若果如此,尚望釋嫌為幸。

    ” 梁巢父這時心情已經平靜下來,他不便再深談下去,隻含糊應道:“令兄厚意,梁某深謝了。

    ” 玉嬌龍:“先生今後意欲何往?” 梁巢父:“新任九門提督田将軍,正在各路張榜設卡嚴緝羅虎,保定、滄州亦在暗暗搜他,并已株連及我。

    開春以後,上山進香人多,我已勢難久住,隻好亡命他鄉,一切由命了。

    ” 玉嬌龍思忖着,未即答話。

     香姑在旁插話說:“梁大爺何不遠走高飛西疆去。

    ” 梁巢父凄然道:“落葉歸根,我這把老骨頭也不能埋葬在那麼迢迢的異域啊!” 一時間,大家都沉默下來,都為梁巢父的為人所感動,又都在為他的處境而憂慮不安。

     梁巢父見狀,心裡也感動萬分,不禁昂起頭來,慨然說道:“想我梁某和你三人非親非故,但竟蒙你們如此關切垂注,可見人世尚存道義,公道自在人心。

    我梁某已是殘年,死何足惜,所以放心不下者,羅虎吉兇未蔔,下落不明。

    想羅家就隻剩下這點骨血了,若再遭不幸,我有何面目見他父親于地下!不然……”他指着前面廟邊懸崖:“看,隻需從那崖邊一躍而下,便一切悲歡煩愁都解脫了。

    ” 玉嬌龍心頭不覺怦然一動,她瞟着眼睛向那崖下望去,隻見削壁千仞,下面幽谷茫茫,令人目眩心悸。

    半崖壁上長滿荊叢,密密層層,把谷底遮得嚴嚴實實,更顯得谷底深幽莫測。

     一直未曾開口的蔡幺妹,傷感地說道:“天無絕人之路,梁大爺千萬不要存輕生的念頭。

    羅大哥确隐匿在一可靠之處,隻是近況不明,吉人自有天相,量那田項也奈他不得。

    ” 玉嬌龍知道蔡幺妹不願在她面前說出羅小虎藏匿的真實所在,是對她還心存疑慮。

     她不動聲色,拉開話題,漫不經心地問道:“梁先生四處行醫,可知道京城附近哪裡有個王莊?” 梁巢父略感不解地:“這京城附近王莊甚多,不知玉小姐問的是哪個王莊?” 玉嬌龍:“鐵貝勒王爺的王莊。

    ” 蔡幺妹驚異地望了望香姑。

    香姑抿笑着回瞟了她一眼。

     梁巢父用手向西方一指,說道:“從這裡西去,不過百裡,靠近永定河邊,有一座極大的紅牆綠瓦圍着的莊園,那就是鐵貝勒王爺的養馬王莊。

    ” 玉嬌龍:“梁先生可曾去過王莊?” 梁巢父:“幾年前我走方行醫時,也曾去過王莊,給那管王莊的官兒看過病來。

    ” 玉嬌龍:“那莊宅官姓甚?為人如何?” 梁巢父見她問得這般仔細,心裡不禁暗暗詫異起來。

    但他仍耐心地答道:“王莊裡的人都稱他拉達老爺,也不知是名是姓。

    聽說他是蒙古人,原是王爺帳下一名校衛,當了王爺的莊宅官,也算個正八品了。

    這位拉達老爺為人倒也忠厚爽直。

    ” 玉嬌龍沉吟片刻,說道:“梁先生何不去投奔拉達,進了王莊就萬無一失了。

    王莊裡有個馴馬手,他見到先生後,定會竭力照顧先生的。

    ” 梁巢父困惑萬分,茫然不解地說道:“馴馬手?!我生平從未結識過這樣的朋友,哪裡會有這等事來!” 玉嬌龍充滿了感情而又懇切地說道:“梁先生,你放心地去吧!去了你就會明白的。

    ” 蔡幺妹心裡已經明白了。

    她已料定玉嬌龍所說的那位馴馬手就是羅大哥,但羅大哥已成了王爺的馴馬手,而且現在王莊,她又是怎樣知道的呢?蔡幺妹真感到不解了。

     香姑也插話道:“梁大爺,去吧!就随那馴馬手養老去,他會侍奉你一輩子的。

    ” 梁巢父猛然明白過來,他真是欣喜欲狂,情不自禁就用手往頭上一擊,夾怨帶喜地自語道:“你看,我這腦子,真是老不中用了!”說完,他又不禁轉喜為悲,向西凝望,不覺老淚縱橫。

     過了一會,梁巢父才拭幹眼淚,轉過身來,對着玉嬌龍拱手說道:“多蒙玉小姐指點迷津,梁某将沒齒難忘。

    我這就下山到王莊去了。

    還望玉小姐多多珍重,萬事都是否極泰來!”同時又轉向蔡幺妹和香姑,“二位姑娘的熱腸義膽,梁某亦已銘記在心了。

     後會有期。

    “他說完便轉身向後山走去。

     香姑自語般地說道:“梁大爺明天就可到王莊了。

    ” 玉嬌龍目送着梁巢父遠去的背影,神馳意逐,不禁惆怅滿懷。

     在回到廟去的路上,三人都默默地走着。

    在經過廟旁的崖邊時,玉嬌龍停下步來、望着崖下出神片刻,忽又回頭對蔡幺妹說道:“我有一事相求蔡姐,我決定請廟裡老道為亡母做七七四十九天道場:道場定在三月初五那天最後上表圓場;我求蔡姐定于三月初五那天上山來陪我一陪。

    ”稍停片刻,她又凄然說道,“從此以後,我倆恐就無見面之機了。

    ” 蔡幺妹雖覺她神情有些異樣,話也說得過于感傷,但她體貼玉嬌龍眼前那難堪的處境,也就毫不猶豫地答應說:“好,我準來。

    ”接着又安慰她說:“你也不必太往窄處想了。

    我和你近在咫尺,日子還長,哪有不再見而之理。

    ” 玉嬌龍深情地笑了,唇角邊卻留下一絲淡淡的苦味。

     玉嬌龍和蔡幺妹分手後,帶着香姑回到廟内客房裡,她還沒坐定,香姑便迫不及待地問她道:“你怎能料定羅大哥是留在王莊的呢?” 玉嬌龍:“從梁先生口裡,我才知道那是王爺專門養馬的王莊。

    羅大哥既然是馴馬手,理應住在王莊,王府裡哪能馴馬!” 香姑:“你心真細,難怪少夫人時時誇你。

    ” 一宿已過,第二天一早,玉嬌龍臨行前命香姑将道長請到客房來,把自己欲給亡母做七七四十九天道場一事,告知道長。

    道長見是侯府功德,當然滿口答應下來。

    玉嬌龍思忖片刻,又說道:“在這四十九天中,除亡母玉老夫人道場外,還請道長為陝西蒲城捕快蔡九加做一場,也要全堂法事,所需功德費用,一概由我派人送來。

    這兩場道場,均應定在三月初五那天上表圓場,我要親自上山祭奠。

    ” 道長一一應承下來。

     香姑在旁,心裡雖覺有些奇怪,認為玉小姐對蔡爺、蔡幺妹不過出于一片好心,也就未便深問。

     玉嬌龍動身回府了。

    當她帶着香姑走出廟門,來到階前上轎時,她擡起頭來向廟壩四周茶棚看了一看。

    一瞬間,她所觸到的那百十道向她投來的眼光,一道道都顯得十分冷峻和尖厲,含有輕蔑和不恥,也帶有嘲谑與怒憤。

    玉嬌龍不禁打了個寒戰,心裡有如中箭一般,感到一陣寒透全身的劇痛。

    就在這一瞬間,她才完全明白過來,在京城,甚至在這世上,已經容她不得,已經沒有她存身和立足之地了。

     在回城的路上,轎子經過安河橋時,為了争道,轎夫和迎面而來的一乘四擡大轎争執起來。

    隻聽對面那班轎夫,又是喝讓,又是斥罵,惡言惡語,盛氣淩人。

    玉嬌龍輕輕撥開轎簾窺去,見那乘座轎佩飾,不過一七品官眷所乘,若在平時,哪裡敢來和她争道,可在今天,因自己所乘隻是一乘輕便小轎,那班轎夫,哪把她放在眼裡,怒目橫眉,硬要逼她讓道。

    擡着自己的那兩名轎夫,平時仗恃侯門顯赫,也是驕橫成性,哪裡讓過人來,可在今天,隻争執幾句之後,也不報出轎主門第身份,便忍氣吞聲地退讓道旁,讓那班轎夫趾高氣揚地揚長而去。

    玉嬌龍如被唾面一般,屈辱、羞悔、忿激、傷痛一齊湧上心頭,她真感到傷心極了。

     玉嬌龍這時所感到的傷心,是她在這次小小的争道糾紛中,才真正地感到了一向尊榮顯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