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半夜推窗雪中送炭 同僚懷恨浪裡興風
關燈
小
中
大
玉嬌龍微微歎息一聲,移過身來,拉住香姑的手凄然說道:“香姑,你不知道,這是天譴難違,我隻有逆來順受。
一切憂患都是由我而來,高老師的不辭而去,蔡九之死,高師娘的……失蹤,老夫人的病逝……以至魯翰林的夭折……我都難辭其咎,我不是怕誰,而是在順天由命。
但願菩薩保佑,把災難降我一身,不再累及父兄,願已足矣。
” 香姑真沒想到小姐會說出這番話來,她感到驚異不已。
房裡雖已因天晚而暗得看不清面目,可她仍睜大了眼望着她。
她心想:“小姐怎的變成了這等心性?”她對小姐所說的這番話,仍是聽得似懂非懂,特别是高老師的出走和蔡爺之死,關她何事? 她談起他們為何顯得那樣傷心?香姑簡直如墜五裡霧中。
她不以為然地說道:“若是别的女人落到這般境地,也隻有由命了。
可你不是平常之輩,你有那麼好的本領,可以象男兒漢大丈夫那樣闖南走北,誰也奈你不何。
人們常說‘退後一步自然寬’,你已無路可退,你是‘進前一步自然寬’,你隻須橫下心來,跨出一步,就萬事大吉了,何苦再受這樣的罪!” 玉嬌龍:“苦難總會有個盡頭,熬熬再說。
” 香姑:“這飽不飽、饑不饑的日子怎熬啊!連我都快支撐不住了,你還能熬?虧了身子,一切便都完了。
我正是為這樣,才想溜出府去買點食物回來,不料竟受到這番辱!” 玉嬌龍猶豫片刻:“我欲出府,有如房中信步一般。
今晚我就去到大街,為你買些可口的食物回來就是。
” 香姑感激而又委屈地說:“我想溜出府去,還不是為着你來,又不是為了自己嘴饞。
” 玉嬌龍:“我去也隻是為你,我是不能和你共享的。
” 香姑不解地:“這是為何?玉嬌龍:”我應順命守禮,我要無愧于心。
“香姑:”既然小姐你都不用,也就不必去了。
我倒不管你那什麼順呀守的,隻願和你同甘共苦。
“ 二人不再說話了,隻緊緊相偎着,苦度這漫漫的長夜。
日複一日,天氣已漸漸冷起來了。
玉嬌龍益更顯得清瘦了些,香姑也失去了臉上的紅潤,主婢二人已成為相依為命的伴侶。
一貫喜愛跑來跑去的香姑,現在已變得沉靜起來,整天無精打采,悶坐房中;玉嬌龍仍是那樣從容莊肅,毫無頹唐自棄之色。
她仍每天清晨起床後,便到母親靈位前誦經,誦得那樣專注、虔誠。
一天傍晚,魯府仆婦送來的竟是一碟冰涼的苜蓿和兩碗馊飯。
玉嬌龍連箸都未動,獨自誦經去了,香姑勉強吃下半碗,終因難以下咽停下箸來。
一會兒,仆婦來收碗筷,見到這般情景,也不禁搖頭歎息起來。
她小聲自語般地說道:“真造孽,這日子教人怎過啊!”那仆婦臨走時還低低對玉嬌龍說了句:“等過些時候玉大人會來接你回去的,眼前他也煩啊!” 玉嬌龍已從仆婦的這句話裡,聽出了弦外之音。
她料想家裡可能受到攻擊,父親目前正處于危難境地,那班嫉賢拓能的同僚必将乘機中傷傾軋;釣譽沽名的禦史也會捕風參奏。
她思前慮後,認定他們雖未握得足以構罪的把柄,但鬧得滿城風雨,畢竟有損侯門聲威,甚至動搖父親的地位。
玉嬌龍想到這一切都由她所招來,她真感疾首痛心,難過已極。
香姑忍着饑餓,天剛黑便上床睡了。
玉嬌龍默默坐到深夜。
直至手足都已冰涼,才上床去。
初冬的夜又冷又靜,房内房外聲息全無,能聽到的隻有香姑均勻的呼吸聲和她不時響起的幾聲辘辘腸鳴。
玉嬌龍擁着香姑,不禁側然欲淚。
正凄楚間,忽聽到房外傳來幾聲輕微的腳步聲。
那腳步聲斷斷續續,幾步一停,顯得十分小心謹慎。
玉嬌龍不由一驚,立即警覺起來,迅即從枕底抽出短劍,蓦然一躍下床,閃身躲到門後,屏息注視着房外動靜。
隻聽那腳步聲一直走到窗前便停住下來,接着又是幾聲輕微的刮磨聲響,窗門便被撥開了。
随着便見一個頭影出現在窗前。
玉嬌龍凝神細辨,借着微微星光,看出了是個女人的頭影。
隻見那頭影向房内探望片刻,随即又伸手從窗口丢進一件東西,然後掩好窗門,轉身離去。
玉嬌龍迅即閃到窗前,戳破窗紙,張目望去,見那身影正跳過走廊,向那邊牆角走去。
玉嬌龍不禁大吃一驚,心想:這身影的姿态怎的這般熟悉,似曾在哪兒見到過來。
她略一凝思,便猛然想起來了:“啊,是蔡幺妹!她來幹什麼?是善意還是尋仇?”玉嬌龍心裡布起一團疑雲。
她想看看那丢進房來的竟是何物,可房裡卻是漆黑一片,又無燈亮,哪看得清。
玉嬌龍猶豫片刻,便小心翼翼地用手去摸,摸着的卻原是個布包。
她将布包拾起放到桌上,解開索帶,立即使從布包裡散出一股鹵汁、酥點的香氣,玉嬌龍明白了,這是蔡幺妹特意送來的一包食物。
她再用手一摸,裡面除了她熟悉的一些紙盒紙包外,還另包有幾支蠟燭。
玉嬌龍高興已極,忙敲起火石,點燃蠟燭,黑沉沉的房間裡,頓時變得一片光亮,使人突然從中感到了一片生機,一番春意。
玉嬌龍借着燭光,仔細檢看布包,見裡面除了大包小盒各色各樣的糖果糕點外,還有一隻熟羊腿和幾脔鹵牛肉,另還附有個紙卷在内。
玉嬌龍打開紙卷一看,見第一行寫着:“為富不仁,為官不義。
魯府所為,已盡探悉。
薄禮一包,略表心意。
”另行上款是“玉小姐、香姑笑納”,下落“患難夫妻敬白”六字。
對着這包食物和這卷字條,玉嬌龍呆然沉思,心潮起伏。
紙卷上既然明明寫着食物是給她和香姑二人,就再不能對蔡幺妹的用心亂加懷疑。
她想到自己是蔡幺妹殺父的仇人,當時隻為了維護自己個人與玉府門第的聲名,迫于高師娘之威脅,一時失手,竟做出這等傷天害理的事來,使蔡幺妹成了孤女,幾緻流落京城,自己對蔡幺妹是負罪深重的。
而今天她不但不趁機尋仇落井下石,卻反而仇将恩報,前來雪中送炭。
縱然是她目前還不知自己就是她殺父的仇人,卻隻能更增自己的愧疚。
玉嬌龍對着這些食物,心情隻覺越來越更沉重,哪還能引起半點食欲。
恰在這時,香姑從夢中發出陣陣呓語,似呻吟,又似呼餓。
玉嬌龍抽身去至床前,輕輕将她喚醒。
香姑剛睜開眼,突見滿屋亮光,她一翻身坐了起來,大張着一雙驚疑的眼睛,指着桌上的蠟燭問道:“哪來的蠟燭?”
一切憂患都是由我而來,高老師的不辭而去,蔡九之死,高師娘的……失蹤,老夫人的病逝……以至魯翰林的夭折……我都難辭其咎,我不是怕誰,而是在順天由命。
但願菩薩保佑,把災難降我一身,不再累及父兄,願已足矣。
” 香姑真沒想到小姐會說出這番話來,她感到驚異不已。
房裡雖已因天晚而暗得看不清面目,可她仍睜大了眼望着她。
她心想:“小姐怎的變成了這等心性?”她對小姐所說的這番話,仍是聽得似懂非懂,特别是高老師的出走和蔡爺之死,關她何事? 她談起他們為何顯得那樣傷心?香姑簡直如墜五裡霧中。
她不以為然地說道:“若是别的女人落到這般境地,也隻有由命了。
可你不是平常之輩,你有那麼好的本領,可以象男兒漢大丈夫那樣闖南走北,誰也奈你不何。
人們常說‘退後一步自然寬’,你已無路可退,你是‘進前一步自然寬’,你隻須橫下心來,跨出一步,就萬事大吉了,何苦再受這樣的罪!” 玉嬌龍:“苦難總會有個盡頭,熬熬再說。
” 香姑:“這飽不飽、饑不饑的日子怎熬啊!連我都快支撐不住了,你還能熬?虧了身子,一切便都完了。
我正是為這樣,才想溜出府去買點食物回來,不料竟受到這番辱!” 玉嬌龍猶豫片刻:“我欲出府,有如房中信步一般。
今晚我就去到大街,為你買些可口的食物回來就是。
” 香姑感激而又委屈地說:“我想溜出府去,還不是為着你來,又不是為了自己嘴饞。
” 玉嬌龍:“我去也隻是為你,我是不能和你共享的。
” 香姑不解地:“這是為何?玉嬌龍:”我應順命守禮,我要無愧于心。
“香姑:”既然小姐你都不用,也就不必去了。
我倒不管你那什麼順呀守的,隻願和你同甘共苦。
“ 二人不再說話了,隻緊緊相偎着,苦度這漫漫的長夜。
日複一日,天氣已漸漸冷起來了。
玉嬌龍益更顯得清瘦了些,香姑也失去了臉上的紅潤,主婢二人已成為相依為命的伴侶。
一貫喜愛跑來跑去的香姑,現在已變得沉靜起來,整天無精打采,悶坐房中;玉嬌龍仍是那樣從容莊肅,毫無頹唐自棄之色。
她仍每天清晨起床後,便到母親靈位前誦經,誦得那樣專注、虔誠。
一天傍晚,魯府仆婦送來的竟是一碟冰涼的苜蓿和兩碗馊飯。
玉嬌龍連箸都未動,獨自誦經去了,香姑勉強吃下半碗,終因難以下咽停下箸來。
一會兒,仆婦來收碗筷,見到這般情景,也不禁搖頭歎息起來。
她小聲自語般地說道:“真造孽,這日子教人怎過啊!”那仆婦臨走時還低低對玉嬌龍說了句:“等過些時候玉大人會來接你回去的,眼前他也煩啊!” 玉嬌龍已從仆婦的這句話裡,聽出了弦外之音。
她料想家裡可能受到攻擊,父親目前正處于危難境地,那班嫉賢拓能的同僚必将乘機中傷傾軋;釣譽沽名的禦史也會捕風參奏。
她思前慮後,認定他們雖未握得足以構罪的把柄,但鬧得滿城風雨,畢竟有損侯門聲威,甚至動搖父親的地位。
玉嬌龍想到這一切都由她所招來,她真感疾首痛心,難過已極。
香姑忍着饑餓,天剛黑便上床睡了。
玉嬌龍默默坐到深夜。
直至手足都已冰涼,才上床去。
初冬的夜又冷又靜,房内房外聲息全無,能聽到的隻有香姑均勻的呼吸聲和她不時響起的幾聲辘辘腸鳴。
玉嬌龍擁着香姑,不禁側然欲淚。
正凄楚間,忽聽到房外傳來幾聲輕微的腳步聲。
那腳步聲斷斷續續,幾步一停,顯得十分小心謹慎。
玉嬌龍不由一驚,立即警覺起來,迅即從枕底抽出短劍,蓦然一躍下床,閃身躲到門後,屏息注視着房外動靜。
隻聽那腳步聲一直走到窗前便停住下來,接着又是幾聲輕微的刮磨聲響,窗門便被撥開了。
随着便見一個頭影出現在窗前。
玉嬌龍凝神細辨,借着微微星光,看出了是個女人的頭影。
隻見那頭影向房内探望片刻,随即又伸手從窗口丢進一件東西,然後掩好窗門,轉身離去。
玉嬌龍迅即閃到窗前,戳破窗紙,張目望去,見那身影正跳過走廊,向那邊牆角走去。
玉嬌龍不禁大吃一驚,心想:這身影的姿态怎的這般熟悉,似曾在哪兒見到過來。
她略一凝思,便猛然想起來了:“啊,是蔡幺妹!她來幹什麼?是善意還是尋仇?”玉嬌龍心裡布起一團疑雲。
她想看看那丢進房來的竟是何物,可房裡卻是漆黑一片,又無燈亮,哪看得清。
玉嬌龍猶豫片刻,便小心翼翼地用手去摸,摸着的卻原是個布包。
她将布包拾起放到桌上,解開索帶,立即使從布包裡散出一股鹵汁、酥點的香氣,玉嬌龍明白了,這是蔡幺妹特意送來的一包食物。
她再用手一摸,裡面除了她熟悉的一些紙盒紙包外,還另包有幾支蠟燭。
玉嬌龍高興已極,忙敲起火石,點燃蠟燭,黑沉沉的房間裡,頓時變得一片光亮,使人突然從中感到了一片生機,一番春意。
玉嬌龍借着燭光,仔細檢看布包,見裡面除了大包小盒各色各樣的糖果糕點外,還有一隻熟羊腿和幾脔鹵牛肉,另還附有個紙卷在内。
玉嬌龍打開紙卷一看,見第一行寫着:“為富不仁,為官不義。
魯府所為,已盡探悉。
薄禮一包,略表心意。
”另行上款是“玉小姐、香姑笑納”,下落“患難夫妻敬白”六字。
對着這包食物和這卷字條,玉嬌龍呆然沉思,心潮起伏。
紙卷上既然明明寫着食物是給她和香姑二人,就再不能對蔡幺妹的用心亂加懷疑。
她想到自己是蔡幺妹殺父的仇人,當時隻為了維護自己個人與玉府門第的聲名,迫于高師娘之威脅,一時失手,竟做出這等傷天害理的事來,使蔡幺妹成了孤女,幾緻流落京城,自己對蔡幺妹是負罪深重的。
而今天她不但不趁機尋仇落井下石,卻反而仇将恩報,前來雪中送炭。
縱然是她目前還不知自己就是她殺父的仇人,卻隻能更增自己的愧疚。
玉嬌龍對着這些食物,心情隻覺越來越更沉重,哪還能引起半點食欲。
恰在這時,香姑從夢中發出陣陣呓語,似呻吟,又似呼餓。
玉嬌龍抽身去至床前,輕輕将她喚醒。
香姑剛睜開眼,突見滿屋亮光,她一翻身坐了起來,大張着一雙驚疑的眼睛,指着桌上的蠟燭問道:“哪來的蠟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