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強訂佳期難移素志 驚傳噩耗已碎芳心
關燈
小
中
大
玉嬌龍被押解回府來了。
密載着她和香姑的那輛車,半夜裡到達玉府後花園的後門,由鸾英親自帶着趙媽和兩個貼身丫頭來接進去的。
一切都安排得異常缜密,府裡除了玉大人、鸾英、沈班頭、趙媽以及鸾英房裡的兩個貼身丫頭外,沒有一個人知道。
沈班頭雖然親自出馬到了安國留村,而且也是這樁事的謀劃者和執行者,但他卻異常小心,決不肯讓自己在玉小姐和香姑面前露上半面。
在密送回京的路上,沈班頭總是遠遠跟在馬車後面,相距至少保持五裡之遙,以緻玉嬌龍雖然因自己的落入陷阱而切齒萬分,卻一直猜不出是何人設的圈套和做的手腳。
一路上,她也曾仔細辨察車外偶爾傳來的細小談話聲,可傳進她耳裡的卻全是一些陌生的聲音。
一路上,她隻能任人擺布,絲毫也動彈不得。
玉嬌龍從小至今,一直養尊處優,即使在玉父面前也任性使氣,哪裡受過這等屈辱,她真是氣忿已極,好幾次把嘴唇都緊咬得流出血來。
香姑平時愛笑愛鬧,這番卻顯得十分平靜。
也不知她是由于年輕尚不知利害,還是由于習于順受,早把一切置之度外。
她既沒感到驚惶,也沒有表示憤慨,隻是在她完全清醒過來并已明白是怎的一回事情之後,掙紮着移過身來,緊緊偎在玉嬌龍身邊,帶着一種深深悔疚的心情對她說:“都怪我,都是我的錯,我不該托舅舅去買那坑人的‘一口酥’。
” 當時。
玉嬌龍正在想着别的,沒吭聲。
停了停,香姑輕輕地歎了口氣,又說道:“回府後,你把一切都推在我身上,我和你不同,我命苦,沒牽沒挂。
”接着,玉嬌龍便感到有幾顆熱乎乎的淚水滾到她項上,玉嬌龍心裡結滿了的怨恨一下竟被香姑這充滿了真誠的愛沖開了。
她的心裡又回升了陣陣暖意,漆黑的車轎裡似乎也閃起了亮光。
玉嬌龍又恢複了她平時那種柔甜的聲音,輕輕在香姑耳邊說:“好妹妹,你的心真好!回去了,他們也奈何我不得。
有我在,誰也不能把你怎麼樣!今後無論是安樂還是患難,我和你都生死與共。
”停了會,她又似乎是自言自語地說了句,“今後還會有患難,還要一起共的。
”以後,一路上她倆就很少說話了,直至回到府裡。
玉嬌龍由趙媽和兩個丫環攙扶着回到房裡,跟在後面的鸾英立即撲上前來,一把抱住玉嬌龍,叫了聲“妹妹”,便揪心掐肝地哭了起來。
哭得是那樣悲痛,又那麼真誠,就是鐵石心腸的人看了都會動心,更不用說侍候在一旁的趙媽和兩個丫環了。
她們開始在被一副粗索捆綁着的玉小姐面前,被吓得臉色慘白,簡直不知所措。
經鸾英這麼傷心的一哭,她們也由緊張變得傷感,都情不自禁地跟着哭了起來。
火能熔鐵,柔能克剛,情總是能動人的。
玉嬌龍剛回房時是一臉冰霜,橫眉冷對,心裡燃着一團怒火,胸中壓着一股怨氣,正待尋機發作,經鸾英這般傷心地一哭,觸動天倫至性,心也漸漸軟了下來,怒火慢慢熄滅了,怨氣也悄悄消散了,隻默默地坐在床邊,低頭不語。
鸾英哭得有如淚人一般,直到眼淚都流幹,這才猛然回過神來,手忙腳亂地給她解去身上和手上的繩索。
邊解邊疼惜而又滿含内疚地說:“妹妹,這太委屈你了。
” 趙媽和兩個丫環,見已無事可做,各自知趣地退出房裡去了。
玉嬌龍一聲不吭,隻用手揉揉已略感麻木的手腕和兩臂。
鸾英撫愛地用手理了理玉嬌龍那已顯得散亂的頭發,哽咽着說:“妹妹,我本該親自去接你的,有我去;你就不會受這樣的苦了。
可我卻一點也不知道啊!你要回來了的事,我也是不久前才知道的。
” 玉嬌龍眼裡突然閃過一道亮光,冷冷地問道:“這是誰的主意?又是誰到留村去的?” 鸾英含責帶勸地婉言道:“妹妹是個明理人,就不必計較這些了。
不管怎麼說,這次冒犯了妹妹的,都是玉府的忠臣,都是為着咱們玉府好。
” 玉嬌龍聽嫂嫂說出“忠臣”二字,心裡不由一震,一種潛藏在心裡的羞愧之感,不覺悄悄浮泛上來。
臉上頓時覺得熱乎乎的。
本想發洩幾句,可話到嘴邊卻又覺難以出唇,隻好強咽下去。
房裡暫時陷入一片沉寂之後,玉嬌龍突然問道:“那何招來可曾來過?” 鸾英毫不掩飾地說:“來過。
可他并未透出妹妹住在他家之事。
” 玉嬌龍緊緊追問道:“他和府裡哪些人叙談過來?” 鸾英仍坦然說道:“常大爺禀報進來,是我會見的他。
” 玉嬌龍凝思片刻,又問道:“管事肖沖呢?他可知道何招來來府之事?” 鸾英笑了,笑得十分稱心,說道:“肖沖早就不在府裡了。
” 玉嬌龍困惑不解地張望着鸾英。
鸾英輕輕慨歎一聲,才又說道:“這還不是為了妹妹,肖沖就在妹妹出走那天即被父親打發出府去了。
” 玉嬌龍。
“我走與肖沖何關?” 鸾英:“妹妹出走雖與肖沖無關,但為妹妹和我府着想,也不能不防患于未然。
父親是個英明人,肖沖心性險猾,對我府懷着二心,他老人家已有所覺察。
上次為了那個賣藝老頭在狀元墳被人殺死之事,弄得來風風雨雨;後來為高師娘的失蹤,又引起流言暗播,父親認定都與肖沖有關。
隻是不知他為何對我府那般怨恨。
妹妹出走後,父親慮他探知後又生出蜚語,有損妹妹和我府聲譽,便于當天斷然将他打發出府去了。
” 玉嬌龍靜靜地聽着,心頭攪起思緒萬千。
一年多來在暗中發生的一件又一件駭人聽聞的事情,以及因此而布下的陰雲,卷起的駭浪,緻為宵小所乘,累及老父優心,都由自己招惹而來,這怨誰呢?玉嬌龍不願再想下去了,打住煩思,漠然問道:“你們既然這般将我弄回府來,又将如何處置我呢?” 鸾英眼裡又包滿了淚水,沉痛地說道:“妹妹這樣說話,真叫我心疼。
你回來了,就是全家的大喜慶,哪能談到‘處置’二字。
你還不知道,母親為了憂念妹妹,一直卧病在床,已是性命垂危,常常在昏迷中呼喚着妹妹的小字。
父親是個剛毅人,一生從不輕易掉眼淚,可就在半月前,他老人家進房去看望母親的病,正碰上母親因思念妹妹,叫丫環取來妹妹在西疆時常愛穿的那件淡紅色衣裙,将它摟在懷裡,嘴裡輕輕喚着妹妹的小字。
父親見狀,微微偻下身來,不聲不響地看着那件衣裙,看了很久很久,才問母親:”這不是嬌龍在烏蘇時常穿着去騎馬的那件衣裙嗎?‘老人家不等母親回話,随即坐到床邊,伸出手去在妹妹那衣裙上輕輕地撫着、撫着,眼裡竟也淌下了兩行淚水。
“玉嬌龍的心被震撼了!她一直是跟在父親身旁長大的。
在她和父親相處的十八年中,父親雖然百般寵愛她,但那種寵愛也是帶着威嚴的。
即使在父親最高興的時候,她也隻能感到父親的笑意,而卻很難看到父親的笑容。
父親也會流
密載着她和香姑的那輛車,半夜裡到達玉府後花園的後門,由鸾英親自帶着趙媽和兩個貼身丫頭來接進去的。
一切都安排得異常缜密,府裡除了玉大人、鸾英、沈班頭、趙媽以及鸾英房裡的兩個貼身丫頭外,沒有一個人知道。
沈班頭雖然親自出馬到了安國留村,而且也是這樁事的謀劃者和執行者,但他卻異常小心,決不肯讓自己在玉小姐和香姑面前露上半面。
在密送回京的路上,沈班頭總是遠遠跟在馬車後面,相距至少保持五裡之遙,以緻玉嬌龍雖然因自己的落入陷阱而切齒萬分,卻一直猜不出是何人設的圈套和做的手腳。
一路上,她也曾仔細辨察車外偶爾傳來的細小談話聲,可傳進她耳裡的卻全是一些陌生的聲音。
一路上,她隻能任人擺布,絲毫也動彈不得。
玉嬌龍從小至今,一直養尊處優,即使在玉父面前也任性使氣,哪裡受過這等屈辱,她真是氣忿已極,好幾次把嘴唇都緊咬得流出血來。
香姑平時愛笑愛鬧,這番卻顯得十分平靜。
也不知她是由于年輕尚不知利害,還是由于習于順受,早把一切置之度外。
她既沒感到驚惶,也沒有表示憤慨,隻是在她完全清醒過來并已明白是怎的一回事情之後,掙紮着移過身來,緊緊偎在玉嬌龍身邊,帶着一種深深悔疚的心情對她說:“都怪我,都是我的錯,我不該托舅舅去買那坑人的‘一口酥’。
” 當時。
玉嬌龍正在想着别的,沒吭聲。
停了停,香姑輕輕地歎了口氣,又說道:“回府後,你把一切都推在我身上,我和你不同,我命苦,沒牽沒挂。
”接着,玉嬌龍便感到有幾顆熱乎乎的淚水滾到她項上,玉嬌龍心裡結滿了的怨恨一下竟被香姑這充滿了真誠的愛沖開了。
她的心裡又回升了陣陣暖意,漆黑的車轎裡似乎也閃起了亮光。
玉嬌龍又恢複了她平時那種柔甜的聲音,輕輕在香姑耳邊說:“好妹妹,你的心真好!回去了,他們也奈何我不得。
有我在,誰也不能把你怎麼樣!今後無論是安樂還是患難,我和你都生死與共。
”停了會,她又似乎是自言自語地說了句,“今後還會有患難,還要一起共的。
”以後,一路上她倆就很少說話了,直至回到府裡。
玉嬌龍由趙媽和兩個丫環攙扶着回到房裡,跟在後面的鸾英立即撲上前來,一把抱住玉嬌龍,叫了聲“妹妹”,便揪心掐肝地哭了起來。
哭得是那樣悲痛,又那麼真誠,就是鐵石心腸的人看了都會動心,更不用說侍候在一旁的趙媽和兩個丫環了。
她們開始在被一副粗索捆綁着的玉小姐面前,被吓得臉色慘白,簡直不知所措。
經鸾英這麼傷心的一哭,她們也由緊張變得傷感,都情不自禁地跟着哭了起來。
火能熔鐵,柔能克剛,情總是能動人的。
玉嬌龍剛回房時是一臉冰霜,橫眉冷對,心裡燃着一團怒火,胸中壓着一股怨氣,正待尋機發作,經鸾英這般傷心地一哭,觸動天倫至性,心也漸漸軟了下來,怒火慢慢熄滅了,怨氣也悄悄消散了,隻默默地坐在床邊,低頭不語。
鸾英哭得有如淚人一般,直到眼淚都流幹,這才猛然回過神來,手忙腳亂地給她解去身上和手上的繩索。
邊解邊疼惜而又滿含内疚地說:“妹妹,這太委屈你了。
” 趙媽和兩個丫環,見已無事可做,各自知趣地退出房裡去了。
玉嬌龍一聲不吭,隻用手揉揉已略感麻木的手腕和兩臂。
鸾英撫愛地用手理了理玉嬌龍那已顯得散亂的頭發,哽咽着說:“妹妹,我本該親自去接你的,有我去;你就不會受這樣的苦了。
可我卻一點也不知道啊!你要回來了的事,我也是不久前才知道的。
” 玉嬌龍眼裡突然閃過一道亮光,冷冷地問道:“這是誰的主意?又是誰到留村去的?” 鸾英含責帶勸地婉言道:“妹妹是個明理人,就不必計較這些了。
不管怎麼說,這次冒犯了妹妹的,都是玉府的忠臣,都是為着咱們玉府好。
” 玉嬌龍聽嫂嫂說出“忠臣”二字,心裡不由一震,一種潛藏在心裡的羞愧之感,不覺悄悄浮泛上來。
臉上頓時覺得熱乎乎的。
本想發洩幾句,可話到嘴邊卻又覺難以出唇,隻好強咽下去。
房裡暫時陷入一片沉寂之後,玉嬌龍突然問道:“那何招來可曾來過?” 鸾英毫不掩飾地說:“來過。
可他并未透出妹妹住在他家之事。
” 玉嬌龍緊緊追問道:“他和府裡哪些人叙談過來?” 鸾英仍坦然說道:“常大爺禀報進來,是我會見的他。
” 玉嬌龍凝思片刻,又問道:“管事肖沖呢?他可知道何招來來府之事?” 鸾英笑了,笑得十分稱心,說道:“肖沖早就不在府裡了。
” 玉嬌龍困惑不解地張望着鸾英。
鸾英輕輕慨歎一聲,才又說道:“這還不是為了妹妹,肖沖就在妹妹出走那天即被父親打發出府去了。
” 玉嬌龍。
“我走與肖沖何關?” 鸾英:“妹妹出走雖與肖沖無關,但為妹妹和我府着想,也不能不防患于未然。
父親是個英明人,肖沖心性險猾,對我府懷着二心,他老人家已有所覺察。
上次為了那個賣藝老頭在狀元墳被人殺死之事,弄得來風風雨雨;後來為高師娘的失蹤,又引起流言暗播,父親認定都與肖沖有關。
隻是不知他為何對我府那般怨恨。
妹妹出走後,父親慮他探知後又生出蜚語,有損妹妹和我府聲譽,便于當天斷然将他打發出府去了。
” 玉嬌龍靜靜地聽着,心頭攪起思緒萬千。
一年多來在暗中發生的一件又一件駭人聽聞的事情,以及因此而布下的陰雲,卷起的駭浪,緻為宵小所乘,累及老父優心,都由自己招惹而來,這怨誰呢?玉嬌龍不願再想下去了,打住煩思,漠然問道:“你們既然這般将我弄回府來,又将如何處置我呢?” 鸾英眼裡又包滿了淚水,沉痛地說道:“妹妹這樣說話,真叫我心疼。
你回來了,就是全家的大喜慶,哪能談到‘處置’二字。
你還不知道,母親為了憂念妹妹,一直卧病在床,已是性命垂危,常常在昏迷中呼喚着妹妹的小字。
父親是個剛毅人,一生從不輕易掉眼淚,可就在半月前,他老人家進房去看望母親的病,正碰上母親因思念妹妹,叫丫環取來妹妹在西疆時常愛穿的那件淡紅色衣裙,将它摟在懷裡,嘴裡輕輕喚着妹妹的小字。
父親見狀,微微偻下身來,不聲不響地看着那件衣裙,看了很久很久,才問母親:”這不是嬌龍在烏蘇時常穿着去騎馬的那件衣裙嗎?‘老人家不等母親回話,随即坐到床邊,伸出手去在妹妹那衣裙上輕輕地撫着、撫着,眼裡竟也淌下了兩行淚水。
“玉嬌龍的心被震撼了!她一直是跟在父親身旁長大的。
在她和父親相處的十八年中,父親雖然百般寵愛她,但那種寵愛也是帶着威嚴的。
即使在父親最高興的時候,她也隻能感到父親的笑意,而卻很難看到父親的笑容。
父親也會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