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天長地久 第四十章 灑淚今成血
關燈
小
中
大
第四十章灑淚今成血(全)
公南歸時,已知難免,盡遣心腹部将,尚相欲安将士之心,故殊少牽連,唯公長子雲,判令棄市,籍公家赀,徙家南閩。
公殁時,飛雪漫天,似彰公之孤忠,尚相畏人知,率重兵圍喬氏園,有義士殺入,欲救公出逃,公拒之而死,忠義若此,而奸相鸩之,此誠天地不容。
公既死,尚相不安,令缇騎即斬雲于獄,使者至天牢,見獄吏軍士皆茫然若夢,驚視獄中,則雲已杳。
公之愛妻幼子,并婢仆家将共四十六人,次日即南徙也。
——《南朝楚史。
忠武公傳》 同泰十四年,忠武公殁于建業,主淮東軍事,參軍楊秀聞兇訊,設祭帳于軍中。
哲聞之,悲恸欲絕,曰:“皆我之罪也。
”乃着素衣,渡淮水祭之,諸将皆知其設計害忠武公死,欲殺之,哲欲祭而後死,諸将乃許。
哲奏琴靈前,衆将聞之皆泣下,不能舉刀,哲乃還楚州。
——《南朝楚史。
江随雲傳》 丁銘等人離開喬氏園,早有人暗助逃出城去,到了城外數裡,風雪之中顯出一行身影,卻是百餘騎士護着一輛馬車,這些騎士都穿着沒有标記的衣甲,彪悍威武,顯然是百戰餘生的猛士,為首的是一個青袍将領,面上覆着青紗,見到丁銘身影,他眼中先是閃過喜色,但是目光一轉,卻沒有看到那熟悉的身影,喜色變成了失望。
丁銘快步上前,對他青袍将領一揖,悲痛地道:“大将軍不肯随我等出城,隻怕如今已經……”話音未息,已經是落下淚來。
那青袍将領聞言默然,良久才道:“大将軍性情我素來知道,隻是也不免抱着萬一之念,如今事已至此,你們已經盡了全力了,我不能離開軍中太久,隻能立刻趕回去了。
” 丁銘俯身拜道:“石兄高義,丁某佩服,淮西尚賴兄鎮守,還是請石兄速行,日後若有所命,丁某絕不會推辭,縱然大将軍殉難,南楚江山也不能容許雍軍肆虐。
” 那青袍将領歎道:“丁兄忠義之心,石某深銘五内,我得大将軍厚愛,卻不能救他性命,已經是慚愧至極,若是再不能守住淮西,除了一死,也沒有别的法子贖罪了。
” 說罷,那青袍将領告辭離去,一行人在風雪之中,策馬遠去,丁銘望着青袍将領蒼勁的背影,心中湧起悲意,因為陸燦的緣故,這人他也是相識已久,兩人一見之下頗為投緣,彼此更是引為知己。
原本他也憎恨此人負義,隻為了自己的地位官職,竟然将愛女女婿全都舍棄,可是這人卻遣使請他赴建業搭救陸燦,更是不惜一切親自接應,原本丁銘心中還有疑惑,可是建業城外相見之後,丁銘便相信這人非是虛情假意。
擅離中軍,這不是小罪名,若被尚維鈞知道,最好的結果也是解去軍職,可是這人全不顧及,想來他當日負義之舉也是迫不得已的吧。
石觀縱馬在雪中飛奔,不知什麼時候,淚水已經滑落,縱然是當日他狠心舍棄女兒,也沒有落淚,當初陸燦尚未被召回建業,他和陸雲便已知道局勢不妙,兩人暗中商議如何應對,石觀在數年前就曾經憂慮這種情形,向陸燦提出谏言,當時陸燦便要求他縱然有什麼變化,也不能為了私人情誼亂了軍心大局,而陸雲更是不惜一死,也不願壞了父親忠義之名,兩人心意相通,卻都是最擔憂石繡。
以石繡的剛烈,縱然石觀能夠保住她的平安,她也會不惜一死。
無奈之下,石觀便和陸雲商量,石觀故意迫使石繡保護陸梅逃走,再讓陸雲以弱妹和未出世的孩兒相托,這樣一來,石繡就隻能活下去,不能輕易殉夫。
這樣做法,即可保住陸氏一脈香煙,也可讓石觀得到尚維鈞的信任。
不料石繡卻在去鐘離的途中失蹤,生死不明,石觀暗中令人尋找,卻始終不見女兒蹤影,這已經令石觀心痛不已。
如今他違背陸燦心意,聯合丁銘欲救陸燦脫險,卻也功敗垂成,再想到愛婿也斷不能保住性命,怎不讓石觀悲憤欲絕。
一行人策馬狂奔,視線為風雪所阻,又都是乍聞噩耗,心神振蕩,不免失了幾分警惕,就在石觀策馬經過一個彎道的時候,道路狹窄,前後的親衛都錯開了位置,防守嚴密的騎陣露出了空隙,正在這時,堆積成丘的積雪突然四散飛揚,一個白色身影淩空而起,手中寒芒乍現,那道匹練也似的寒光,便如天上的星河一般流光溢彩,生生的刺入了石觀後心,石觀一聲怒喝,揮拳擊去,掌風便如雷霆一般,那人硬生生受了一掌,卻是一聲不吭,趁勢掠向雪中,後面的親衛都是驚恐地大聲怒喝,幾乎是同時射出了奪命的箭矢,那人身形剛落在地上,便縱身向遠處撲去,身形奇快,那快如流星閃電的數十支箭矢深深地射入了那人身後的地面上,第二輪,第三輪箭矢幾乎是追着那人的身形,卻都以毫厘之差錯過,轉瞬之間,那人身影已經消失無蹤。
這時,石觀的身軀才緩緩倒下,被兩個甩蹬離鞍滾下馬來的親衛死死抱住,其中一人顫抖着伸手探視,汗水淚水涔涔而下,忍不住高聲痛呼道:“将軍死了,将軍死了。
” 這些軍士都覺得如同五雷轟頂一般,将軍死在此地,不要說無法向軍中同袍交代,就是對朝廷也說不過去,畢竟石觀本不應該在建業城外出現的。
充滿殺意的目光向那刺客遁去的方向望去,一個為首的親衛道:“一半人送将軍回壽春,立刻送信給楊參軍,請他設法到淮西主持大局,另一半人跟我去追殺那刺客,不報此仇,絕不回壽春。
”衆親衛悍然應諾,迅速分成兩撥,更是分出兩人直奔淮東而去,轉瞬之間,他們的支柱已經崩塌,此刻在他們心中,恨不得死去的卻是自己。
此刻,石觀的屍身靜靜躺在親衛懷中,漫天的飛雪落在他驚怒悲憤的面容上,仿佛是哀悼着這位淮西軍主将的猝逝,也像是哀悼着南楚又失去了一位大将。
和丁銘等人分手之後,那丁銘心目中的“天機閣主”卻沒有出城,而是徑自返回天機閣在建業城内的隐秘住處,這是一座富商的宅邸,隻是最後一進卻單獨辟出來做了天機閣的密舵。
走入溫暖如春的樓閣,白衣人輕輕一歎,換下已經狼狽不堪的衣衫,走進屏風之後,那裡已經備有沐浴香湯和嶄新的衣履。
不多時,白衣人已經換了一身淺黑色的錦衣出來,英俊沉郁的面容上帶着淡淡的倦意,倚在軟榻上随手拿起一本琴譜慢慢看去,但是目光卻有些渙散,看來并沒有用心在琴譜之上。
這白衣人,所謂的天機閣主,正是魔宗嫡傳弟子秋玉飛。
當日他得到江哲傳書,請他到荊襄一會,秋玉飛便知江哲定是有事相求,雖然對于江哲的請托,可以答應也可以不答應,但是念及兩人的交情,秋玉飛自然不會拒絕,更何況途中他去拜見京無極,向他請教之時,京無極也有意讓他到江南走一趟,所以秋玉飛才欣然而來。
在谷城相會之後,秋玉飛才得知江哲竟然要他冒充天機閣主,這卻令秋玉飛豁然開朗,立刻想明白了當初為何江哲會識破他的身份,也不由暗驚江哲的潛勢力之大。
為了一探天機閣的深淺,秋玉飛也就甘心做一次江哲的替身和殺手了。
不過隻可惜江哲所托的第一件事情就沒有成功,陸燦還是慷慨赴死了,而自己堂堂的魔宗弟子,竟在陸燦面前落了下風,這令秋玉飛心中郁悶的很,更何況見到陸燦這樣的名将隕落,秋玉飛心中也不好受,想到昔日在北漢時眼見之事,越發深有感慨。
放下琴譜,不由輕歎,江哲的手段也未免太陰毒了,不知道他是用了什麼法子,讓江南的武林中人自相殘殺,想來天機閣從今之後必會推波助瀾,令江南越發混亂吧。
不知過了多久,淩端闖了進來,面上滿是喜色,一見到秋玉飛便道:“四爺,得手了,大概所有的高手都到喬氏園去了,天牢裡面幾乎沒有什麼防範,而
公殁時,飛雪漫天,似彰公之孤忠,尚相畏人知,率重兵圍喬氏園,有義士殺入,欲救公出逃,公拒之而死,忠義若此,而奸相鸩之,此誠天地不容。
公既死,尚相不安,令缇騎即斬雲于獄,使者至天牢,見獄吏軍士皆茫然若夢,驚視獄中,則雲已杳。
公之愛妻幼子,并婢仆家将共四十六人,次日即南徙也。
——《南朝楚史。
忠武公傳》 同泰十四年,忠武公殁于建業,主淮東軍事,參軍楊秀聞兇訊,設祭帳于軍中。
哲聞之,悲恸欲絕,曰:“皆我之罪也。
”乃着素衣,渡淮水祭之,諸将皆知其設計害忠武公死,欲殺之,哲欲祭而後死,諸将乃許。
哲奏琴靈前,衆将聞之皆泣下,不能舉刀,哲乃還楚州。
——《南朝楚史。
江随雲傳》 丁銘等人離開喬氏園,早有人暗助逃出城去,到了城外數裡,風雪之中顯出一行身影,卻是百餘騎士護着一輛馬車,這些騎士都穿着沒有标記的衣甲,彪悍威武,顯然是百戰餘生的猛士,為首的是一個青袍将領,面上覆着青紗,見到丁銘身影,他眼中先是閃過喜色,但是目光一轉,卻沒有看到那熟悉的身影,喜色變成了失望。
丁銘快步上前,對他青袍将領一揖,悲痛地道:“大将軍不肯随我等出城,隻怕如今已經……”話音未息,已經是落下淚來。
那青袍将領聞言默然,良久才道:“大将軍性情我素來知道,隻是也不免抱着萬一之念,如今事已至此,你們已經盡了全力了,我不能離開軍中太久,隻能立刻趕回去了。
” 丁銘俯身拜道:“石兄高義,丁某佩服,淮西尚賴兄鎮守,還是請石兄速行,日後若有所命,丁某絕不會推辭,縱然大将軍殉難,南楚江山也不能容許雍軍肆虐。
” 那青袍将領歎道:“丁兄忠義之心,石某深銘五内,我得大将軍厚愛,卻不能救他性命,已經是慚愧至極,若是再不能守住淮西,除了一死,也沒有别的法子贖罪了。
” 說罷,那青袍将領告辭離去,一行人在風雪之中,策馬遠去,丁銘望着青袍将領蒼勁的背影,心中湧起悲意,因為陸燦的緣故,這人他也是相識已久,兩人一見之下頗為投緣,彼此更是引為知己。
原本他也憎恨此人負義,隻為了自己的地位官職,竟然将愛女女婿全都舍棄,可是這人卻遣使請他赴建業搭救陸燦,更是不惜一切親自接應,原本丁銘心中還有疑惑,可是建業城外相見之後,丁銘便相信這人非是虛情假意。
擅離中軍,這不是小罪名,若被尚維鈞知道,最好的結果也是解去軍職,可是這人全不顧及,想來他當日負義之舉也是迫不得已的吧。
石觀縱馬在雪中飛奔,不知什麼時候,淚水已經滑落,縱然是當日他狠心舍棄女兒,也沒有落淚,當初陸燦尚未被召回建業,他和陸雲便已知道局勢不妙,兩人暗中商議如何應對,石觀在數年前就曾經憂慮這種情形,向陸燦提出谏言,當時陸燦便要求他縱然有什麼變化,也不能為了私人情誼亂了軍心大局,而陸雲更是不惜一死,也不願壞了父親忠義之名,兩人心意相通,卻都是最擔憂石繡。
以石繡的剛烈,縱然石觀能夠保住她的平安,她也會不惜一死。
無奈之下,石觀便和陸雲商量,石觀故意迫使石繡保護陸梅逃走,再讓陸雲以弱妹和未出世的孩兒相托,這樣一來,石繡就隻能活下去,不能輕易殉夫。
這樣做法,即可保住陸氏一脈香煙,也可讓石觀得到尚維鈞的信任。
不料石繡卻在去鐘離的途中失蹤,生死不明,石觀暗中令人尋找,卻始終不見女兒蹤影,這已經令石觀心痛不已。
如今他違背陸燦心意,聯合丁銘欲救陸燦脫險,卻也功敗垂成,再想到愛婿也斷不能保住性命,怎不讓石觀悲憤欲絕。
一行人策馬狂奔,視線為風雪所阻,又都是乍聞噩耗,心神振蕩,不免失了幾分警惕,就在石觀策馬經過一個彎道的時候,道路狹窄,前後的親衛都錯開了位置,防守嚴密的騎陣露出了空隙,正在這時,堆積成丘的積雪突然四散飛揚,一個白色身影淩空而起,手中寒芒乍現,那道匹練也似的寒光,便如天上的星河一般流光溢彩,生生的刺入了石觀後心,石觀一聲怒喝,揮拳擊去,掌風便如雷霆一般,那人硬生生受了一掌,卻是一聲不吭,趁勢掠向雪中,後面的親衛都是驚恐地大聲怒喝,幾乎是同時射出了奪命的箭矢,那人身形剛落在地上,便縱身向遠處撲去,身形奇快,那快如流星閃電的數十支箭矢深深地射入了那人身後的地面上,第二輪,第三輪箭矢幾乎是追着那人的身形,卻都以毫厘之差錯過,轉瞬之間,那人身影已經消失無蹤。
這時,石觀的身軀才緩緩倒下,被兩個甩蹬離鞍滾下馬來的親衛死死抱住,其中一人顫抖着伸手探視,汗水淚水涔涔而下,忍不住高聲痛呼道:“将軍死了,将軍死了。
” 這些軍士都覺得如同五雷轟頂一般,将軍死在此地,不要說無法向軍中同袍交代,就是對朝廷也說不過去,畢竟石觀本不應該在建業城外出現的。
充滿殺意的目光向那刺客遁去的方向望去,一個為首的親衛道:“一半人送将軍回壽春,立刻送信給楊參軍,請他設法到淮西主持大局,另一半人跟我去追殺那刺客,不報此仇,絕不回壽春。
”衆親衛悍然應諾,迅速分成兩撥,更是分出兩人直奔淮東而去,轉瞬之間,他們的支柱已經崩塌,此刻在他們心中,恨不得死去的卻是自己。
此刻,石觀的屍身靜靜躺在親衛懷中,漫天的飛雪落在他驚怒悲憤的面容上,仿佛是哀悼着這位淮西軍主将的猝逝,也像是哀悼着南楚又失去了一位大将。
和丁銘等人分手之後,那丁銘心目中的“天機閣主”卻沒有出城,而是徑自返回天機閣在建業城内的隐秘住處,這是一座富商的宅邸,隻是最後一進卻單獨辟出來做了天機閣的密舵。
走入溫暖如春的樓閣,白衣人輕輕一歎,換下已經狼狽不堪的衣衫,走進屏風之後,那裡已經備有沐浴香湯和嶄新的衣履。
不多時,白衣人已經換了一身淺黑色的錦衣出來,英俊沉郁的面容上帶着淡淡的倦意,倚在軟榻上随手拿起一本琴譜慢慢看去,但是目光卻有些渙散,看來并沒有用心在琴譜之上。
這白衣人,所謂的天機閣主,正是魔宗嫡傳弟子秋玉飛。
當日他得到江哲傳書,請他到荊襄一會,秋玉飛便知江哲定是有事相求,雖然對于江哲的請托,可以答應也可以不答應,但是念及兩人的交情,秋玉飛自然不會拒絕,更何況途中他去拜見京無極,向他請教之時,京無極也有意讓他到江南走一趟,所以秋玉飛才欣然而來。
在谷城相會之後,秋玉飛才得知江哲竟然要他冒充天機閣主,這卻令秋玉飛豁然開朗,立刻想明白了當初為何江哲會識破他的身份,也不由暗驚江哲的潛勢力之大。
為了一探天機閣的深淺,秋玉飛也就甘心做一次江哲的替身和殺手了。
不過隻可惜江哲所托的第一件事情就沒有成功,陸燦還是慷慨赴死了,而自己堂堂的魔宗弟子,竟在陸燦面前落了下風,這令秋玉飛心中郁悶的很,更何況見到陸燦這樣的名将隕落,秋玉飛心中也不好受,想到昔日在北漢時眼見之事,越發深有感慨。
放下琴譜,不由輕歎,江哲的手段也未免太陰毒了,不知道他是用了什麼法子,讓江南的武林中人自相殘殺,想來天機閣從今之後必會推波助瀾,令江南越發混亂吧。
不知過了多久,淩端闖了進來,面上滿是喜色,一見到秋玉飛便道:“四爺,得手了,大概所有的高手都到喬氏園去了,天牢裡面幾乎沒有什麼防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