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天長地久 第三十八章 斬草除根
關燈
小
中
大
是無人知曉,所以在下冒昧前來動問,先生雅量高緻,不貪權勢,建業無人不曉,縱然那尚承業也不能将先生收入幕中,想來先生也心知大将軍忠義,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 逾輪心中一冷,這人知道自己和尚承業交好不奇怪,可是他憑什麼知道自己能夠得知陸燦被囚之處,知道自己能夠影響尚承業極深的人并不多,是什麼人出賣了自己呢?想到身後院中的柳如夢,便是知道的人之一,而且兩月來,更是屢次勸自己為陸燦盡些心力,莫非是她出賣了自己。
心中生出不可遏制的怒氣,目中閃過不屈之色,他厲聲道:“閣下想要問的事情我的确知道,可是若想我說出來卻不可能。
”說罷身上湧出冰冷的殺氣,靈覺中察覺到暗中共有兩人,其中一人劍氣淩人,另一人也是内力深厚,雖然覺出這兩人若是聯手,自己難有勝算,可是他卻越發堅定了心思,生出以死相拼之心。
那暗中之人似乎察覺到了逾輪氣勢的變化,輕歎一聲,走出暗巷,移步到門前,昏暗的燈光照射在他斯文俊朗的面容上,這人卻是一個布衣儒士,身佩長劍,一身劍氣淩人,雙目神光隐隐,盯在逾輪面上,目中隐隐帶着惋惜之色。
逾輪上前一步,手中折扇輕搖,扇上美人似隐似現,逍遙的身姿中卻帶着孤傲意味。
那布衣儒士抱拳道:“宋先生可是誤會了什麼,在下并無惡意,隻是想知道陸将軍的情形罷了。
” 逾輪冷冷道:“大将軍生死,乃是朝廷之事,與你何幹,不過是一介布衣,既未食君祿,又不是世家子弟,何必管這些閑事呢?” 那布衣儒士歎道:“先生此言差矣,兩月來大将軍陷入獄中,南楚上下,皆為之憂心,不僅文武官員紛紛上書保奏,就是布衣士子也紛紛為之鳴冤,國家興亡,怎說不幹我們的事情,先生無心富貴,浪迹風塵,我聞先生為人,也是心中敬重,為何卻不肯相告實情,莫非一心維護那誤國奸相麼?” 逾輪冷笑道:“閣下卻是自欺欺人,大将軍雖然有功于國,卻是秉性忠直,南楚世家和文武官員敬他的多,忌他的更多,你看那些上書鳴冤的可有幾個是三品以上的官員,就連他的心腹部将又如何?楊秀沉默不語,不過是上了幾封奏折辯解,更是一手攬去淮東軍權,暗中和尚相結好。
石觀不僅将自己的女婿交給了尚相,更是甘心攀附權貴。
餘緬倒是想要出兵,可惜容淵鐵索攔江便将他逼了回去,有始無終。
還有那個容淵,原本也是忠臣名将,如今卻連上三封奏折彈劾大将軍,最後一封更是直接指斥大将軍通敵,以至南楚叛臣死裡逃生,襄陽失而複得,這兩條罪名更是狠毒,說大将軍欲在江淮稱王,不過是沒影兒的事,這兩條罪狀卻是解釋不清的。
不提這人,如今南楚這些權貴世家,誰不是想着害死大将軍,好搶奪他留下的兵權。
縱然有你這樣的人物為大将軍費心,可是又有什麼用處?閣下也不過能夠欺宋某孤身一人罷了,就是宋某告訴你大将軍被囚之處,你有什麼本事救他出來?” 那人沉吟未語,暗處之人卻是按耐不住,走到燈光下冷冷道:“你這等浮浪子弟怎知道大将軍心胸,若非是大将軍壓制,隻怕南楚已經是烽火四起,隻是若是大将軍真的被害,隻怕那些忠心大将軍的将士就再也不能忍耐了,隻要你說出大将軍被囚何地,我們絕不為難你。
”燈光下看的分明,這後來之人卻是一個黃冠道士。
逾輪冷冷一笑,有意無意地折扇輕搖,似乎要繼續和那道士争辯,豈料折扇開阖之間,一道烏光突然從扇骨中射向黃冠道士的咽喉,這一下突如其來,那道士想不到逾輪出手竟會這樣狠辣,促不及防,眼看那暗器就要取了他的性命,不料劍光一閃,那道烏光被擊落一旁,那布衣儒士手持長劍,眼中皆是怒色,道:“你如此手段,必是心狠手辣之輩,看劍。
”聲音未落,一道匹練一般的劍光已經襲到逾輪面前。
逾輪閃身飛退,手中折扇搖動,将劍勢擋去,劍扇相交,逾輪面色微變,這布衣儒士的内力平和深厚,強過他許多,一劍已經險些讓他失去折扇。
探出敵人深淺,逾輪便展開身形,隻是四處遊走,尋機出手,那布衣儒士的劍術光明正大,守得森嚴,攻得穩健,便如名将率正兵攻城略地,毫無縫隙可言,逾輪心中發愁,這樣的劍術對付他刺客一流的武功,最是合适不過,除非是自己趁他不備,否則很難有得手的機會。
逾輪心中煩惱,那布衣儒士也是心驚不已,這青年的武功詭谲狠辣,遊走于自己的劍勢之中,揮灑自如,可是隻要自己稍露破綻,他便如鬼魅一般襲向自己的要害,隻鬥了幾招,那布衣儒士心中便生出異樣的感覺,這個青年必是雙手沾滿血腥的殺手身份,否則不會有這樣的身手和殺氣。
不過這儒士心中雖然有些不安,劍勢卻是越來越沉穩。
兩人交手不到百招,雖然表面上平分秋色,但是逾輪隐隐覺出自己的武功已經被對方的劍法壓制,心中生出強烈的殺意,索性施展開兩敗俱傷的招式,不惜生死,也要和那劍士一決,不知怎麼,他心中隐隐覺得,柳如夢若是出賣自己,十有八九定是為了此人,所以越發對他生出恨意。
那儒士眉頭深皺,他得到情報,這個宋逾知道許多自己想要得知的消息,而且此人
” 逾輪心中一冷,這人知道自己和尚承業交好不奇怪,可是他憑什麼知道自己能夠得知陸燦被囚之處,知道自己能夠影響尚承業極深的人并不多,是什麼人出賣了自己呢?想到身後院中的柳如夢,便是知道的人之一,而且兩月來,更是屢次勸自己為陸燦盡些心力,莫非是她出賣了自己。
心中生出不可遏制的怒氣,目中閃過不屈之色,他厲聲道:“閣下想要問的事情我的确知道,可是若想我說出來卻不可能。
”說罷身上湧出冰冷的殺氣,靈覺中察覺到暗中共有兩人,其中一人劍氣淩人,另一人也是内力深厚,雖然覺出這兩人若是聯手,自己難有勝算,可是他卻越發堅定了心思,生出以死相拼之心。
那暗中之人似乎察覺到了逾輪氣勢的變化,輕歎一聲,走出暗巷,移步到門前,昏暗的燈光照射在他斯文俊朗的面容上,這人卻是一個布衣儒士,身佩長劍,一身劍氣淩人,雙目神光隐隐,盯在逾輪面上,目中隐隐帶着惋惜之色。
逾輪上前一步,手中折扇輕搖,扇上美人似隐似現,逍遙的身姿中卻帶着孤傲意味。
那布衣儒士抱拳道:“宋先生可是誤會了什麼,在下并無惡意,隻是想知道陸将軍的情形罷了。
” 逾輪冷冷道:“大将軍生死,乃是朝廷之事,與你何幹,不過是一介布衣,既未食君祿,又不是世家子弟,何必管這些閑事呢?” 那布衣儒士歎道:“先生此言差矣,兩月來大将軍陷入獄中,南楚上下,皆為之憂心,不僅文武官員紛紛上書保奏,就是布衣士子也紛紛為之鳴冤,國家興亡,怎說不幹我們的事情,先生無心富貴,浪迹風塵,我聞先生為人,也是心中敬重,為何卻不肯相告實情,莫非一心維護那誤國奸相麼?” 逾輪冷笑道:“閣下卻是自欺欺人,大将軍雖然有功于國,卻是秉性忠直,南楚世家和文武官員敬他的多,忌他的更多,你看那些上書鳴冤的可有幾個是三品以上的官員,就連他的心腹部将又如何?楊秀沉默不語,不過是上了幾封奏折辯解,更是一手攬去淮東軍權,暗中和尚相結好。
石觀不僅将自己的女婿交給了尚相,更是甘心攀附權貴。
餘緬倒是想要出兵,可惜容淵鐵索攔江便将他逼了回去,有始無終。
還有那個容淵,原本也是忠臣名将,如今卻連上三封奏折彈劾大将軍,最後一封更是直接指斥大将軍通敵,以至南楚叛臣死裡逃生,襄陽失而複得,這兩條罪名更是狠毒,說大将軍欲在江淮稱王,不過是沒影兒的事,這兩條罪狀卻是解釋不清的。
不提這人,如今南楚這些權貴世家,誰不是想着害死大将軍,好搶奪他留下的兵權。
縱然有你這樣的人物為大将軍費心,可是又有什麼用處?閣下也不過能夠欺宋某孤身一人罷了,就是宋某告訴你大将軍被囚之處,你有什麼本事救他出來?” 那人沉吟未語,暗處之人卻是按耐不住,走到燈光下冷冷道:“你這等浮浪子弟怎知道大将軍心胸,若非是大将軍壓制,隻怕南楚已經是烽火四起,隻是若是大将軍真的被害,隻怕那些忠心大将軍的将士就再也不能忍耐了,隻要你說出大将軍被囚何地,我們絕不為難你。
”燈光下看的分明,這後來之人卻是一個黃冠道士。
逾輪冷冷一笑,有意無意地折扇輕搖,似乎要繼續和那道士争辯,豈料折扇開阖之間,一道烏光突然從扇骨中射向黃冠道士的咽喉,這一下突如其來,那道士想不到逾輪出手竟會這樣狠辣,促不及防,眼看那暗器就要取了他的性命,不料劍光一閃,那道烏光被擊落一旁,那布衣儒士手持長劍,眼中皆是怒色,道:“你如此手段,必是心狠手辣之輩,看劍。
”聲音未落,一道匹練一般的劍光已經襲到逾輪面前。
逾輪閃身飛退,手中折扇搖動,将劍勢擋去,劍扇相交,逾輪面色微變,這布衣儒士的内力平和深厚,強過他許多,一劍已經險些讓他失去折扇。
探出敵人深淺,逾輪便展開身形,隻是四處遊走,尋機出手,那布衣儒士的劍術光明正大,守得森嚴,攻得穩健,便如名将率正兵攻城略地,毫無縫隙可言,逾輪心中發愁,這樣的劍術對付他刺客一流的武功,最是合适不過,除非是自己趁他不備,否則很難有得手的機會。
逾輪心中煩惱,那布衣儒士也是心驚不已,這青年的武功詭谲狠辣,遊走于自己的劍勢之中,揮灑自如,可是隻要自己稍露破綻,他便如鬼魅一般襲向自己的要害,隻鬥了幾招,那布衣儒士心中便生出異樣的感覺,這個青年必是雙手沾滿血腥的殺手身份,否則不會有這樣的身手和殺氣。
不過這儒士心中雖然有些不安,劍勢卻是越來越沉穩。
兩人交手不到百招,雖然表面上平分秋色,但是逾輪隐隐覺出自己的武功已經被對方的劍法壓制,心中生出強烈的殺意,索性施展開兩敗俱傷的招式,不惜生死,也要和那劍士一決,不知怎麼,他心中隐隐覺得,柳如夢若是出賣自己,十有八九定是為了此人,所以越發對他生出恨意。
那儒士眉頭深皺,他得到情報,這個宋逾知道許多自己想要得知的消息,而且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