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天長地久 第二十五章 卻泛扁舟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十五章卻泛扁舟
雍軍退,哲嘉興祭母事洩,世人皆知,人皆言哲獻策掠吳越,皆責其戕害鄉梓。
然雍軍雖劫擄,不曾虐殺黎庶,或言乃哲之功也。
嘉興父老畏雍軍再往,翼骨肉重返,不敢取荊氏寸土。
——《南朝楚史。
江随雲傳》 就在南楚水軍和大雍水軍在海上對峙之時,我已經在震澤湖上飽覽無限風光,作為激化吳越局勢的罪魁禍首,我可是沒有一絲悔意,戰争已經是必不可免的結局,吳越戰局越激烈便越能轉移南楚朝野的視線,也便于蜀中、襄陽戰役的進行,至于我臨陣脫逃麼,咳咳,東海現在不是也用不到我麼。
輕搖折扇,坐在畫舫前艙之内,卷起珠簾,绶帶錦袍,品着香茗,惬意地眯着眼睛享受春日的陽光,我擺足了南楚貴公子的派頭,若非舟中沒有歌女舞姬,倒是像極了遊春的世家子弟,我又特意将灰發染成黑色,容貌也略加修飾,避免因為華發朱顔被人識破身份。
吳郡雖然已經陷入了戰亂,可是尚未波及到震澤湖周邊的州府,吳郡人的和順性情也讓此地仍然處于平和安樂之中。
畢竟陸大将軍已經來了吳越,那麼他們自然就不必擔心了。
我在湖上住了三日,八百裡震澤,三萬六千頃湖面,湖中有湖,山外有山,春光明媚,遊人如織,絲毫看不出戰亂近在咫尺的迹象。
珠簾輕動,呼延壽走了進來,他面上的神色十分不好,走到我面前躬身一揖道:“公子,險地不可多留,還請公子示下,我們何時動身?” 我擡起頭看了他一眼,心中生出笑意,他相貌樸實敦厚,雖然多年位高權重,卻沒有染上頤指氣使的脾性,隻不過将近八尺的身高已經俊挺的身姿實在是很紮眼,再加上雙目神光奕奕,雙手虬筋糾結,怎麼看都是一位威風凜凜的将軍,可是卻被我迫着穿上家仆服飾,還真是有些古怪啊。
這也難怪,呼延壽可是虎贲衛的副統領,堂堂的一品将軍,怎也不像一個平常的仆役。
就是他帶來的五個侍衛,我也看不出哪裡像家仆。
不過隻要他們幾個人别站在一起,倒也不是過分顯眼,北地口音雖然重些,平日不說話也就成了,總有辦法混過去的。
不過,要不是呼延壽一口一個皇命,我又不想讓李贽因此對他生出不滿,才不會将他留在身邊呢。
至于他催促我趕路,也沒有什麼奇怪,要知道我在南楚境内待得越久,他的責任也就越重。
更何況我們此次來震澤湖,路上可是和陸燦擦肩而過的,當九江水營急急南下的時候,我正在支流上面好整以暇地看着南楚水軍的艨艟呢,我倒是沒有什麼,不過呼延壽可是一臉的鐵青,唯恐被雍軍發覺我的存在。
隻可惜他雖然是一片好意,我卻不能成全他,留在震澤湖可并非是無事生非,我可是有為而來。
微笑着喝了一口香茗,我懶洋洋地道:“呼延,别那麼着急麼,難得來到震澤湖,不欣賞一下東山、西山的美景,豈不是太可惜了,何況現在南楚軍正在從長江向餘杭調動,與其現在上路,冒着遇到南楚軍的危險,還不如等過幾日,水道上比較平靜之後再趕路不遲。
” 呼延壽愣了一下,也覺得有些道理,可是留在楚境過久也是不妥,想到這次未能阻止江哲行動,回去之後已經難免被問罪,若是江哲再出些意外,自己怕是沒有顔面回到長安了,想到此處正欲再勸,湖面上傳來一陣琵琶之聲,清越纏綿,應和湖波,聲聲入耳。
琵琶之聲一起,我心中便是一動,閉目細聽,那如泣如訴,如怨如慕的樂聲幾乎近在耳畔,訴不盡離情别怨,道不盡百轉愁腸,一曲琵琶奏來動人心魄,好一曲昭君怨。
聽到一半,我睜開雙目,輕輕一歎,昭君怨雖然是離别宮怨之詞,卻暗藏着“思漢”之意,纏綿悱恻中,乃是去國懷鄉之沉痛,繁華退盡之喟歎。
彈奏此曲之人,雖然彈出了繞指柔的意境,但是隐隐有落拓大方的氣度,想必是憂心國事的才子。
南楚繁華,江南煙水之間,不知有多少俊傑,隻是南楚朝廷以詩詞歌賦考較才能,縱然是皓首窮經,也難免黯然落第,而且就算是進了仕途,若無世家看重,也是沒有一展長才的可能。
就是陸燦,素以招納賢才為名,也不能擺脫這種影響,他軍中将領參贊,多半都和陸氏有着斬不斷的淵源。
想要憑借一己才能,在南楚立足并不容易,這彈奏琵琶的聖手想必也是報國無門之人,所以才會在曲中蘊藏這許多悲憤。
無意中一瞥,卻見呼延壽也站在那裡聽得入神,心中不由奇怪,他什麼時候也欣賞起琵琶了,倒是難得,心思一轉,我幾乎失笑起來,澄侯蘇青精擅琵琶,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呼延壽既是她的夫婿,想必耳濡目染之下,也能領略一二。
這時,
然雍軍雖劫擄,不曾虐殺黎庶,或言乃哲之功也。
嘉興父老畏雍軍再往,翼骨肉重返,不敢取荊氏寸土。
——《南朝楚史。
江随雲傳》 就在南楚水軍和大雍水軍在海上對峙之時,我已經在震澤湖上飽覽無限風光,作為激化吳越局勢的罪魁禍首,我可是沒有一絲悔意,戰争已經是必不可免的結局,吳越戰局越激烈便越能轉移南楚朝野的視線,也便于蜀中、襄陽戰役的進行,至于我臨陣脫逃麼,咳咳,東海現在不是也用不到我麼。
輕搖折扇,坐在畫舫前艙之内,卷起珠簾,绶帶錦袍,品着香茗,惬意地眯着眼睛享受春日的陽光,我擺足了南楚貴公子的派頭,若非舟中沒有歌女舞姬,倒是像極了遊春的世家子弟,我又特意将灰發染成黑色,容貌也略加修飾,避免因為華發朱顔被人識破身份。
吳郡雖然已經陷入了戰亂,可是尚未波及到震澤湖周邊的州府,吳郡人的和順性情也讓此地仍然處于平和安樂之中。
畢竟陸大将軍已經來了吳越,那麼他們自然就不必擔心了。
我在湖上住了三日,八百裡震澤,三萬六千頃湖面,湖中有湖,山外有山,春光明媚,遊人如織,絲毫看不出戰亂近在咫尺的迹象。
珠簾輕動,呼延壽走了進來,他面上的神色十分不好,走到我面前躬身一揖道:“公子,險地不可多留,還請公子示下,我們何時動身?” 我擡起頭看了他一眼,心中生出笑意,他相貌樸實敦厚,雖然多年位高權重,卻沒有染上頤指氣使的脾性,隻不過将近八尺的身高已經俊挺的身姿實在是很紮眼,再加上雙目神光奕奕,雙手虬筋糾結,怎麼看都是一位威風凜凜的将軍,可是卻被我迫着穿上家仆服飾,還真是有些古怪啊。
這也難怪,呼延壽可是虎贲衛的副統領,堂堂的一品将軍,怎也不像一個平常的仆役。
就是他帶來的五個侍衛,我也看不出哪裡像家仆。
不過隻要他們幾個人别站在一起,倒也不是過分顯眼,北地口音雖然重些,平日不說話也就成了,總有辦法混過去的。
不過,要不是呼延壽一口一個皇命,我又不想讓李贽因此對他生出不滿,才不會将他留在身邊呢。
至于他催促我趕路,也沒有什麼奇怪,要知道我在南楚境内待得越久,他的責任也就越重。
更何況我們此次來震澤湖,路上可是和陸燦擦肩而過的,當九江水營急急南下的時候,我正在支流上面好整以暇地看着南楚水軍的艨艟呢,我倒是沒有什麼,不過呼延壽可是一臉的鐵青,唯恐被雍軍發覺我的存在。
隻可惜他雖然是一片好意,我卻不能成全他,留在震澤湖可并非是無事生非,我可是有為而來。
微笑着喝了一口香茗,我懶洋洋地道:“呼延,别那麼着急麼,難得來到震澤湖,不欣賞一下東山、西山的美景,豈不是太可惜了,何況現在南楚軍正在從長江向餘杭調動,與其現在上路,冒着遇到南楚軍的危險,還不如等過幾日,水道上比較平靜之後再趕路不遲。
” 呼延壽愣了一下,也覺得有些道理,可是留在楚境過久也是不妥,想到這次未能阻止江哲行動,回去之後已經難免被問罪,若是江哲再出些意外,自己怕是沒有顔面回到長安了,想到此處正欲再勸,湖面上傳來一陣琵琶之聲,清越纏綿,應和湖波,聲聲入耳。
琵琶之聲一起,我心中便是一動,閉目細聽,那如泣如訴,如怨如慕的樂聲幾乎近在耳畔,訴不盡離情别怨,道不盡百轉愁腸,一曲琵琶奏來動人心魄,好一曲昭君怨。
聽到一半,我睜開雙目,輕輕一歎,昭君怨雖然是離别宮怨之詞,卻暗藏着“思漢”之意,纏綿悱恻中,乃是去國懷鄉之沉痛,繁華退盡之喟歎。
彈奏此曲之人,雖然彈出了繞指柔的意境,但是隐隐有落拓大方的氣度,想必是憂心國事的才子。
南楚繁華,江南煙水之間,不知有多少俊傑,隻是南楚朝廷以詩詞歌賦考較才能,縱然是皓首窮經,也難免黯然落第,而且就算是進了仕途,若無世家看重,也是沒有一展長才的可能。
就是陸燦,素以招納賢才為名,也不能擺脫這種影響,他軍中将領參贊,多半都和陸氏有着斬不斷的淵源。
想要憑借一己才能,在南楚立足并不容易,這彈奏琵琶的聖手想必也是報國無門之人,所以才會在曲中蘊藏這許多悲憤。
無意中一瞥,卻見呼延壽也站在那裡聽得入神,心中不由奇怪,他什麼時候也欣賞起琵琶了,倒是難得,心思一轉,我幾乎失笑起來,澄侯蘇青精擅琵琶,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呼延壽既是她的夫婿,想必耳濡目染之下,也能領略一二。
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