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天長地久 第十四章 問是誰家子
關燈
小
中
大
中豎起的“石”字帥旗下,一個中年将領高聲道:“董山,你們已經陷入死地,何不棄械歸降?”随着他的喊聲,南楚軍開始放緩攻勢,卻又加強了包圍。
董山傳令讓雍軍向自己靠攏,高聲道:“大雍男兒,豈有歸降的道理。
” 這時,南楚軍中一個低級将領高聲喝罵道:“董山,你殺了我兄長,陳某正要尋你報仇,你不降最好。
” 董山冷冷看了那将領一眼,笑道:“董某在戰場上厮殺了十年,殺過的人數不勝數,誰知道你的兄長是哪一個,想要報仇,就拍馬過來,何必惺惺作态。
” 那将領大怒,但是他沒有騎馬,自然沒有可能向一個騎兵将領沖殺,隻恨得眼眦欲裂。
這時候,那從亂軍中返回石觀身邊的兩個白袍小将,其中一人掀起面甲,高聲道:“董将軍,你或許不将自己的生死放在心上,難道不愛惜你的将士,難道你要讓麾下将士全部死絕麼?你若肯放下兵器,我保證你麾下的将士會得到應有的禮遇,我軍絕不會殘殺虐待他們。
” 董山目光炯炯地望着那個少年,看上去不過十三四歲年紀,卻是英氣勃勃,好一個少年英雄,他哈哈一笑,道:“若要董某歸降,那是不可能的,這樣吧,你們若有勇士可以在戰場上勝了本将軍,本将軍在此立誓,不論我是生是死,我麾下将士皆會棄械歸降。
” 石觀的目光和那支騎兵為首的一人交換了一個眼色,他們并不是心慈手軟,隻是擔心這支雍軍臨死之前的反噬讓己方騎兵損失太大,那就不值得了,可是若論單打獨鬥,又有何人有把握可以勝過這個大雍将領,若是敗了,又如何面對同袍和陸大将軍。
兩個人的目光不約而同落在了陸雲身上,陸雲是陸燦之子,若是他和董山一戰,不論勝敗都可交待,畢竟他隻有十三歲,可是兩人又都擔心陸雲有了什麼意外,那可就糟了。
見南楚軍遲遲沒有回應,董山仰天大笑道:“江南果然沒有好漢,竟然沒有人敢和我一戰。
” 他的狂言卻惹惱了一人,石繡原本還在擔心自己殺昏了頭,早就忘記了留在父親身邊的約定,一會兒要被父親責罵,此刻一見董山的放肆狂妄,她柳眉倒豎,掀起面甲,高聲道:“董山,别說江南沒有英雄好漢,就是我們這些小孩子,你也未必勝得過,你若有膽量,我和他一起向你挑戰,我們兩人年紀加起來也大不過你,你可敢應戰。
” 董山一怔,不過他想起兩個少年方才的骁勇,倒是不覺得受到侮辱,心道,他們小小年紀,就上陣殺敵,倒也算是英雄,若是死在這樣兩個少年英雄手上,倒也不算侮辱,若是殺了他們,更能鏟除兩個禍根,當真是合算得很。
所以他不容石觀等人反對,策馬沖出雍軍軍陣,朗聲道:“好,我董山接受你們的挑戰,報上名來,讓本将軍知道殺的是誰。
” 陸雲聞言,心中豪氣頓生,早就忘了反對,朗聲道:“家父忝居大将軍之位,我名陸雲,董将軍可要記住了。
” 石繡卻是聰明,女孩子的名字怎可随便讓人知道,她雖然不忌諱,若是母親知道必然惱怒,便揚聲道:“家父淮西主将,我名石玉錦,董将軍不可忘記。
” 董山雖然早已料到這兩個少年身份不同尋常,卻也想不到一是陸燦之子,一是石觀之子(他沒有看出石玉錦是個少女),朗聲笑道:“好,原來是兩位少将軍,果然是将門虎子。
” 說罷揚槊沖上,陸雲和石繡對望一眼,雙雙策馬沖上,石觀連忙下令調動弓箭手,一旦董山有可能傷及陸雲和石繡,他是無論如何也要放箭救人的。
三馬盤旋,兩條銀槍和一條馬槊在塵沙中奮戰不休,青黑色的衣甲和白色的衣甲交錯混合,這一戰并沒有像大多數人想得那樣一面倒,董山雖然是大雍悍将,可是陸雲和石繡也是武藝不弱,再加上兩人心有靈犀,配合嚴密,董山又是筋疲力盡,居然戰得平分秋色。
一個回合,十個回合,一百個回合,當戰到百合之後,三人都已經人困馬乏,董山在馬上搖搖欲墜,隻是石繡和陸雲也好不到哪裡去,陸雲畢竟是男子,這些日子又服用了江哲所送的丹藥,固本培元很有益處,尚能支撐,石繡卻是氣喘籲籲,已經是汗透衣甲,手中銀槍似乎也握不住了。
董山見狀,奮起餘力向石繡攻去,不再避讓陸雲的銀槍,雖然在他來說陸雲更有價值,可是自恃力量不足的他,選擇了更好下手的石繡。
一槊刺去,透甲而入,石繡的銀槍脫手,翻身墜馬。
陸雲隻覺肝膽俱裂,一聲斷喝,悲憤讓他全力催槍,銀槍化作虹影,向董山背後刺去,但是就在銀槍即将着體之時,董山的身軀在馬上詭異的扭動,那一槍隻是透過了右肋,陸雲用力過猛,身軀前傾,董山卻是微微一笑,馬槊刺向陸雲咽喉,全然不将身上的傷勢看在眼裡。
幾乎是頃刻之間,局勢突變如此,南楚軍一片嘩然,石觀想要傳令放箭,卻是身軀僵硬,隻是望着愛女向下墜落的身軀,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一個動作也做不出來。
眼看董山的馬槊将要刺穿陸雲的咽喉,董山面上露出歡容,能夠在臨死之前殺死南楚兩位未來的英傑,便是死也值得了,誰知胸前一痛,他緩緩低頭,看見胸前透出的銀色槍尖。
馬槊鋒利的尖鋒即将臨喉,陸雲瀕死的一刻,眼前突然閃現出石繡怒目圓睜,銀牙緊咬的俊秀容顔,幾乎是疑在夢中,可是透過董山胸口的銀槍,和減緩的馬槊刺擊速度讓他立刻醒悟過來,一個蹬裡藏身,翻身落馬,銀槍收而再吐,這一槍刺中了董山小腹。
受了緻命的三槍,董山眼中的生命光芒終于消散,他留戀地望了一眼北方的天空,身軀從馬上滑落。
陸雲聽不見耳邊傳來的南楚軍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也聽不見雍軍痛徹心肺的悲呼聲,他翻身上馬,怔怔望着對面的石繡,兩人隔着失去主人的空鞍戰馬癡癡相望。
方才董山一槊刺中石繡的之前的瞬間,石繡便清醒過來,她心中靈光電閃,便徉做中槊墜馬,其實那一槊隻是留下了一道不深的傷痕,隻是董山已經疲倦不堪,手感麻木,完全沒有察覺那一槊根本沒有擊實。
當他回身反噬一擊的時候,石繡已經翻身而起,崩飛的銀槍正如她預計的一般落入手中,她拼盡全力一擊,刺出了緻命的一槍,才讓董山手中力道減弱,陸雲得以死裡逃生。
耳邊歡呼聲依舊,兩人眼神漸漸恢複了生機,都已經感覺到生命重新回到自己身上,想起方才的生死一線,兩人都是不由打了一個冷顫,策馬轉身向石觀走去,兩人的目光始終不曾分離,生恐眼前見到的隻是虛幻,對方早已死在董山之手。
這時候石觀已經清醒過來,悄悄抹去眼中的淚水,他策馬迎上,兩手各自抓着兩小一臂,高聲呼道:“天佑南楚,賜我少年英傑。
”南楚軍高呼道:“天佑南楚,賜我少年英傑。
陸雲、石玉錦,陸雲、石玉錦!”呼聲連綿不絕,震撼人心。
在南楚軍的歡呼聲中,一個雍軍軍士黯然丢下手中兵刃,其他的雍軍将士似乎是受到了感染,兵器墜落的聲音絡繹不絕。
董山傳令讓雍軍向自己靠攏,高聲道:“大雍男兒,豈有歸降的道理。
” 這時,南楚軍中一個低級将領高聲喝罵道:“董山,你殺了我兄長,陳某正要尋你報仇,你不降最好。
” 董山冷冷看了那将領一眼,笑道:“董某在戰場上厮殺了十年,殺過的人數不勝數,誰知道你的兄長是哪一個,想要報仇,就拍馬過來,何必惺惺作态。
” 那将領大怒,但是他沒有騎馬,自然沒有可能向一個騎兵将領沖殺,隻恨得眼眦欲裂。
這時候,那從亂軍中返回石觀身邊的兩個白袍小将,其中一人掀起面甲,高聲道:“董将軍,你或許不将自己的生死放在心上,難道不愛惜你的将士,難道你要讓麾下将士全部死絕麼?你若肯放下兵器,我保證你麾下的将士會得到應有的禮遇,我軍絕不會殘殺虐待他們。
” 董山目光炯炯地望着那個少年,看上去不過十三四歲年紀,卻是英氣勃勃,好一個少年英雄,他哈哈一笑,道:“若要董某歸降,那是不可能的,這樣吧,你們若有勇士可以在戰場上勝了本将軍,本将軍在此立誓,不論我是生是死,我麾下将士皆會棄械歸降。
” 石觀的目光和那支騎兵為首的一人交換了一個眼色,他們并不是心慈手軟,隻是擔心這支雍軍臨死之前的反噬讓己方騎兵損失太大,那就不值得了,可是若論單打獨鬥,又有何人有把握可以勝過這個大雍将領,若是敗了,又如何面對同袍和陸大将軍。
兩個人的目光不約而同落在了陸雲身上,陸雲是陸燦之子,若是他和董山一戰,不論勝敗都可交待,畢竟他隻有十三歲,可是兩人又都擔心陸雲有了什麼意外,那可就糟了。
見南楚軍遲遲沒有回應,董山仰天大笑道:“江南果然沒有好漢,竟然沒有人敢和我一戰。
” 他的狂言卻惹惱了一人,石繡原本還在擔心自己殺昏了頭,早就忘記了留在父親身邊的約定,一會兒要被父親責罵,此刻一見董山的放肆狂妄,她柳眉倒豎,掀起面甲,高聲道:“董山,别說江南沒有英雄好漢,就是我們這些小孩子,你也未必勝得過,你若有膽量,我和他一起向你挑戰,我們兩人年紀加起來也大不過你,你可敢應戰。
” 董山一怔,不過他想起兩個少年方才的骁勇,倒是不覺得受到侮辱,心道,他們小小年紀,就上陣殺敵,倒也算是英雄,若是死在這樣兩個少年英雄手上,倒也不算侮辱,若是殺了他們,更能鏟除兩個禍根,當真是合算得很。
所以他不容石觀等人反對,策馬沖出雍軍軍陣,朗聲道:“好,我董山接受你們的挑戰,報上名來,讓本将軍知道殺的是誰。
” 陸雲聞言,心中豪氣頓生,早就忘了反對,朗聲道:“家父忝居大将軍之位,我名陸雲,董将軍可要記住了。
” 石繡卻是聰明,女孩子的名字怎可随便讓人知道,她雖然不忌諱,若是母親知道必然惱怒,便揚聲道:“家父淮西主将,我名石玉錦,董将軍不可忘記。
” 董山雖然早已料到這兩個少年身份不同尋常,卻也想不到一是陸燦之子,一是石觀之子(他沒有看出石玉錦是個少女),朗聲笑道:“好,原來是兩位少将軍,果然是将門虎子。
” 說罷揚槊沖上,陸雲和石繡對望一眼,雙雙策馬沖上,石觀連忙下令調動弓箭手,一旦董山有可能傷及陸雲和石繡,他是無論如何也要放箭救人的。
三馬盤旋,兩條銀槍和一條馬槊在塵沙中奮戰不休,青黑色的衣甲和白色的衣甲交錯混合,這一戰并沒有像大多數人想得那樣一面倒,董山雖然是大雍悍将,可是陸雲和石繡也是武藝不弱,再加上兩人心有靈犀,配合嚴密,董山又是筋疲力盡,居然戰得平分秋色。
一個回合,十個回合,一百個回合,當戰到百合之後,三人都已經人困馬乏,董山在馬上搖搖欲墜,隻是石繡和陸雲也好不到哪裡去,陸雲畢竟是男子,這些日子又服用了江哲所送的丹藥,固本培元很有益處,尚能支撐,石繡卻是氣喘籲籲,已經是汗透衣甲,手中銀槍似乎也握不住了。
董山見狀,奮起餘力向石繡攻去,不再避讓陸雲的銀槍,雖然在他來說陸雲更有價值,可是自恃力量不足的他,選擇了更好下手的石繡。
一槊刺去,透甲而入,石繡的銀槍脫手,翻身墜馬。
陸雲隻覺肝膽俱裂,一聲斷喝,悲憤讓他全力催槍,銀槍化作虹影,向董山背後刺去,但是就在銀槍即将着體之時,董山的身軀在馬上詭異的扭動,那一槍隻是透過了右肋,陸雲用力過猛,身軀前傾,董山卻是微微一笑,馬槊刺向陸雲咽喉,全然不将身上的傷勢看在眼裡。
幾乎是頃刻之間,局勢突變如此,南楚軍一片嘩然,石觀想要傳令放箭,卻是身軀僵硬,隻是望着愛女向下墜落的身軀,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一個動作也做不出來。
眼看董山的馬槊将要刺穿陸雲的咽喉,董山面上露出歡容,能夠在臨死之前殺死南楚兩位未來的英傑,便是死也值得了,誰知胸前一痛,他緩緩低頭,看見胸前透出的銀色槍尖。
馬槊鋒利的尖鋒即将臨喉,陸雲瀕死的一刻,眼前突然閃現出石繡怒目圓睜,銀牙緊咬的俊秀容顔,幾乎是疑在夢中,可是透過董山胸口的銀槍,和減緩的馬槊刺擊速度讓他立刻醒悟過來,一個蹬裡藏身,翻身落馬,銀槍收而再吐,這一槍刺中了董山小腹。
受了緻命的三槍,董山眼中的生命光芒終于消散,他留戀地望了一眼北方的天空,身軀從馬上滑落。
陸雲聽不見耳邊傳來的南楚軍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也聽不見雍軍痛徹心肺的悲呼聲,他翻身上馬,怔怔望着對面的石繡,兩人隔着失去主人的空鞍戰馬癡癡相望。
方才董山一槊刺中石繡的之前的瞬間,石繡便清醒過來,她心中靈光電閃,便徉做中槊墜馬,其實那一槊隻是留下了一道不深的傷痕,隻是董山已經疲倦不堪,手感麻木,完全沒有察覺那一槊根本沒有擊實。
當他回身反噬一擊的時候,石繡已經翻身而起,崩飛的銀槍正如她預計的一般落入手中,她拼盡全力一擊,刺出了緻命的一槍,才讓董山手中力道減弱,陸雲得以死裡逃生。
耳邊歡呼聲依舊,兩人眼神漸漸恢複了生機,都已經感覺到生命重新回到自己身上,想起方才的生死一線,兩人都是不由打了一個冷顫,策馬轉身向石觀走去,兩人的目光始終不曾分離,生恐眼前見到的隻是虛幻,對方早已死在董山之手。
這時候石觀已經清醒過來,悄悄抹去眼中的淚水,他策馬迎上,兩手各自抓着兩小一臂,高聲呼道:“天佑南楚,賜我少年英傑。
”南楚軍高呼道:“天佑南楚,賜我少年英傑。
陸雲、石玉錦,陸雲、石玉錦!”呼聲連綿不絕,震撼人心。
在南楚軍的歡呼聲中,一個雍軍軍士黯然丢下手中兵刃,其他的雍軍将士似乎是受到了感染,兵器墜落的聲音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