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天長地久 第十二章 孤城血未幹
關燈
小
中
大
,我爹娘早就被官府所殺,二老臨終之時尚命我舍命相報恩情,我豈能獨自脫身,你若身死,我還有什麼臉面去見爹娘之面。
” 蔡臨黯然道:“我當日不過是舉手之勞,你何必放在心上,況且我是托你去求見陸大将軍,請他早日在京口準備迎敵,我明日不過是請降,以裴雲的聲名為人,是不會為難我的,此事十分緊要,更勝我的性命,你拿着我的信物去吧。
” 官楓猶豫再三,道:“既然蔡大哥如此說,我便去見陸大将軍,大哥放心,等我見了陸大将軍便回淮東,想法子救你出來。
” 蔡臨笑道:“好,我會等你來救我,你晚上就走吧,我很累了,準備好好休息一下,這些日子難得有一天晚上不用擔心雍軍襲城,我也該好好休息一夜了。
” 官楓見他神色憔悴,便告辭道:“大哥珍重,那麼晚上我就不來辭行了,你放心,最多五六日我就能回來,到時候一定會來尋你,在江淮,我一人可以來去自如,絕不會被雍軍發現的。
” 蔡臨點點頭,轉身回内室去了。
當夜官楓趁着夜色離開了廣陵,大雍水軍隻有一營,防範得并不嚴密,所以官楓順利地潛入高郵湖,遊了一夜,登岸向南而去。
十月二十四日,蔡臨酣睡了一晚之後,修面整饬之後,沐浴更衣,換上了一身青衣,他本是出身名門,也曾有過功名,雖然改了武職,卻仍是不脫文人氣度,穿上青衫,不似是浴血守城的武将,倒像是遊學的文士一般,混不似前幾日的狼狽模樣,望望銅鏡裡面消瘦但是精神奕奕的容貌,他微微一笑。
用過早飯,衆将和廣陵官員已經在外等候,他望了衆人一眼,笑道:“諸位不必擔憂,率衆頑抗者,是蔡某一人,雍軍若要問罪,自有蔡某當之。
”衆人都是面面相觑,見蔡臨如此神情坦蕩,衆人也都放心許多。
巳時初,蔡臨令人開了北城門,自己率衆将和廣陵官員步行至雍營請降,此時,裴雲早已得到禀報,對于這個抵抗大軍半月之久的南楚将軍,他心中頗為敬佩,為了表示敬意,他也帶了衆将列陣出迎,雙方相距二十丈才停下腳步。
雍軍衆将望着蔡臨,都是暗暗稱奇,這人看上去倒像是一個白面書生,想不到竟然能夠在雍軍猛攻之下苦守孤城半月。
蔡臨望望前面氣度森嚴的雍軍軍陣,淡淡一笑,他本是世家子弟,書香門第,從來都是崇文輕武,隻有他讀書不成改學劍,更是違背父命進了軍旅,隻可惜自己才能平平,以至于兵敗至此,還有何顔面請降苟活。
他一舉手,止住南楚衆将步伐,獨自上前,距離雍軍軍陣數丈,他方站住,望向雍軍主将裴雲,朗聲道:“裴将軍,蔡臨癡心妄想,率衆抵抗貴軍,半月之間,血濺孤城,将軍如有怪罪之意,蔡臨一身擔之,尚請寬宥廣陵軍民。
” 裴雲也高聲道:“兩國征戰,理應如此,裴某不才,也不會因此事報複廣陵軍民。
” 蔡臨朗聲一笑,拔劍出鞘,副将黃城隻道他要獻上劍印,表示投誠之意,便捧了将印過來,孰料蔡臨引劍就頸道:“蔡某乃是南楚之臣,沒有請降的道理,今日以死謝罪,身後之事,便由黃副将作主。
”說罷,在裴雲“不可!”聲中引劍自絕。
鮮血滴落,蔡臨身軀仆倒于地。
南楚中人都是驚愕萬分,黃副将更是大叫一聲,撲到蔡臨屍身前痛哭流涕。
雍軍衆将縱然原本心存恨意,此刻也是怨盡恨消,望着蔡臨屍首唏噓不已。
良久,那副将淚盡而起,取了蔡臨血劍和劍印上前拜倒道:“末将南楚淮東軍廣陵大營副将黃城,謹代廣陵軍民,向淮南節度使裴将軍請降,唯請将軍寬恕士卒百姓,末将等皆任憑将軍處置。
” 裴雲下馬上前,接過劍印道:“大雍淮南節度使、平威将軍裴雲,謹代吾皇接受廣陵軍民歸降,将軍且寬心,裴某不會妄殺廣陵軍民洩憤。
” 那副将叩首道:“末将叩謝将軍寬宥。
”在他身後,廣陵衆将和官員都拜倒謝罪。
至此,淮東之戰最血腥的一幕終于過去。
裴雲寬慰廣陵投降衆将官員之後,返回大營,正準備安排進軍揚州,這時候有楚州信使送來衛平的書信,裴雲打開一看,眉頭緊皺,将信件交給衆将傳閱。
杜淩峰随侍在側,也看了書信,他性子最急,驚叫道:“怎麼可能,荊長卿明明已經下在大牢,尚有家眷牽累,居然一家人都消失無蹤,這怎麼可能呢?” 張文秀、何郢和其他将領也是面面相觑,裴雲淡淡道:“一個荊長卿倒是不算什麼,不過此事說明我軍過于急促了,傳我将令,何郢随我先取揚州,文秀負責将淮東各鎮都清洗一遍,凡是和南楚關系緊密的人都要盤查清楚,不可再留下後患,不妨留下一些空隙,讓那些忠心南楚的官員百姓南逃,這樣淮東也清靜些,皇上的意思,是要穩守淮泗口,即使不能順利渡江,也不能再失去淮東。
”衆将轟然應諾。
雍軍在廣陵修整三日之後,裴雲率軍赴揚州,十月二十九日,雍軍兵鋒到了揚州郊外,揚州郡守棄城而逃,雍軍兵不血刃攻取揚州,至此,淮東全境陷落。
” 蔡臨黯然道:“我當日不過是舉手之勞,你何必放在心上,況且我是托你去求見陸大将軍,請他早日在京口準備迎敵,我明日不過是請降,以裴雲的聲名為人,是不會為難我的,此事十分緊要,更勝我的性命,你拿着我的信物去吧。
” 官楓猶豫再三,道:“既然蔡大哥如此說,我便去見陸大将軍,大哥放心,等我見了陸大将軍便回淮東,想法子救你出來。
” 蔡臨笑道:“好,我會等你來救我,你晚上就走吧,我很累了,準備好好休息一下,這些日子難得有一天晚上不用擔心雍軍襲城,我也該好好休息一夜了。
” 官楓見他神色憔悴,便告辭道:“大哥珍重,那麼晚上我就不來辭行了,你放心,最多五六日我就能回來,到時候一定會來尋你,在江淮,我一人可以來去自如,絕不會被雍軍發現的。
” 蔡臨點點頭,轉身回内室去了。
當夜官楓趁着夜色離開了廣陵,大雍水軍隻有一營,防範得并不嚴密,所以官楓順利地潛入高郵湖,遊了一夜,登岸向南而去。
十月二十四日,蔡臨酣睡了一晚之後,修面整饬之後,沐浴更衣,換上了一身青衣,他本是出身名門,也曾有過功名,雖然改了武職,卻仍是不脫文人氣度,穿上青衫,不似是浴血守城的武将,倒像是遊學的文士一般,混不似前幾日的狼狽模樣,望望銅鏡裡面消瘦但是精神奕奕的容貌,他微微一笑。
用過早飯,衆将和廣陵官員已經在外等候,他望了衆人一眼,笑道:“諸位不必擔憂,率衆頑抗者,是蔡某一人,雍軍若要問罪,自有蔡某當之。
”衆人都是面面相觑,見蔡臨如此神情坦蕩,衆人也都放心許多。
巳時初,蔡臨令人開了北城門,自己率衆将和廣陵官員步行至雍營請降,此時,裴雲早已得到禀報,對于這個抵抗大軍半月之久的南楚将軍,他心中頗為敬佩,為了表示敬意,他也帶了衆将列陣出迎,雙方相距二十丈才停下腳步。
雍軍衆将望着蔡臨,都是暗暗稱奇,這人看上去倒像是一個白面書生,想不到竟然能夠在雍軍猛攻之下苦守孤城半月。
蔡臨望望前面氣度森嚴的雍軍軍陣,淡淡一笑,他本是世家子弟,書香門第,從來都是崇文輕武,隻有他讀書不成改學劍,更是違背父命進了軍旅,隻可惜自己才能平平,以至于兵敗至此,還有何顔面請降苟活。
他一舉手,止住南楚衆将步伐,獨自上前,距離雍軍軍陣數丈,他方站住,望向雍軍主将裴雲,朗聲道:“裴将軍,蔡臨癡心妄想,率衆抵抗貴軍,半月之間,血濺孤城,将軍如有怪罪之意,蔡臨一身擔之,尚請寬宥廣陵軍民。
” 裴雲也高聲道:“兩國征戰,理應如此,裴某不才,也不會因此事報複廣陵軍民。
” 蔡臨朗聲一笑,拔劍出鞘,副将黃城隻道他要獻上劍印,表示投誠之意,便捧了将印過來,孰料蔡臨引劍就頸道:“蔡某乃是南楚之臣,沒有請降的道理,今日以死謝罪,身後之事,便由黃副将作主。
”說罷,在裴雲“不可!”聲中引劍自絕。
鮮血滴落,蔡臨身軀仆倒于地。
南楚中人都是驚愕萬分,黃副将更是大叫一聲,撲到蔡臨屍身前痛哭流涕。
雍軍衆将縱然原本心存恨意,此刻也是怨盡恨消,望着蔡臨屍首唏噓不已。
良久,那副将淚盡而起,取了蔡臨血劍和劍印上前拜倒道:“末将南楚淮東軍廣陵大營副将黃城,謹代廣陵軍民,向淮南節度使裴将軍請降,唯請将軍寬恕士卒百姓,末将等皆任憑将軍處置。
” 裴雲下馬上前,接過劍印道:“大雍淮南節度使、平威将軍裴雲,謹代吾皇接受廣陵軍民歸降,将軍且寬心,裴某不會妄殺廣陵軍民洩憤。
” 那副将叩首道:“末将叩謝将軍寬宥。
”在他身後,廣陵衆将和官員都拜倒謝罪。
至此,淮東之戰最血腥的一幕終于過去。
裴雲寬慰廣陵投降衆将官員之後,返回大營,正準備安排進軍揚州,這時候有楚州信使送來衛平的書信,裴雲打開一看,眉頭緊皺,将信件交給衆将傳閱。
杜淩峰随侍在側,也看了書信,他性子最急,驚叫道:“怎麼可能,荊長卿明明已經下在大牢,尚有家眷牽累,居然一家人都消失無蹤,這怎麼可能呢?” 張文秀、何郢和其他将領也是面面相觑,裴雲淡淡道:“一個荊長卿倒是不算什麼,不過此事說明我軍過于急促了,傳我将令,何郢随我先取揚州,文秀負責将淮東各鎮都清洗一遍,凡是和南楚關系緊密的人都要盤查清楚,不可再留下後患,不妨留下一些空隙,讓那些忠心南楚的官員百姓南逃,這樣淮東也清靜些,皇上的意思,是要穩守淮泗口,即使不能順利渡江,也不能再失去淮東。
”衆将轟然應諾。
雍軍在廣陵修整三日之後,裴雲率軍赴揚州,十月二十九日,雍軍兵鋒到了揚州郊外,揚州郡守棄城而逃,雍軍兵不血刃攻取揚州,至此,淮東全境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