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好喘着氣說:人要講良心,當初可不是我逼你,是你自己願意的。
況且,你這些年一帆風順靠什麼,還不是靠着老娘這功夫……好啦,快不要說了,正因為如此,你老漢對你可一直是守身如玉……我說了,我累……狗屁!三十如狼四十如虎,我就不信你不行……說着話,張俊瑛就要用手幫助了。
齊秦覺得真尴尬,隻好坐起來說:開開音樂,調整一下情緒吧。
兒子已在隔壁睡了,音響開得很小,那節奏歡樂的現代樂曲猶如一縷清風掠過面頰,又如一條彩帶在幽暗的屋裡飛舞……說也奇怪,隻要一聽音樂,齊秦就立刻找回了那種感覺,下身鼓脹得像充了血,他不再煩躁,立刻兇猛地撲了上去,把那個熱乎乎的身子緊緊按在身下,在他的意象裡,那是一種封閉的小空間,有着一股說不清楚的混合氣味,音樂響起來,閃爍的光柱攪成一個色彩缤紛的流動世界……女人嗷嗷直叫,仿佛已死過去了……他自己也大汗淋漓,頹然跌落下來……你真好!女人的臉還伏在他汗津津的胸脯上。
我好吧?他在心裡喃喃着。
也許我真的病了,他心裡想。
第二天起來,齊秦就覺得頭暈得很,身子癱軟得沒一點兒力氣。
司機在樓下等了許久,他才好不容易穿戴齊整,昏恹恹地去上班。
誰知一進辦公室,就接到一個緊急通知,讓他立刻趕到區屬紡織廠,有重要接待任務。
電話是市委辦公廳打來的,沒等他問清楚是什麼重要人物,對方就咔嚓挂了機。
換了平素,他一定會把電話再打過去,仔細詢問一番。
然而今兒的情緒實在低落,身子也癱軟無力,也就懶得這樣費心了。
隻囑咐秘書備車,通知分管工業的侯副區長和經委主任等一杆子部下随同,徑直去了區紡織廠。
這家紡織廠原來是古城縣的一家骨幹企業,當年最興盛的時候,年上繳利稅據說上過五百萬呢。
在古城這樣一個偏遠小縣,五百萬的利稅絕不算小數,幾乎占了全縣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自從撤縣建市,新建的古城市已升格為地級市,行政區劃上統轄一區七縣,原來的古城縣不過是古城市這張大棋盤上毫不起眼的一個小棋子,這家紡織廠也就更排不上隊了。
況且,根據省裡的總體規劃和産業布局,古城市的未來發展方向是逐步建成全省乃至全國一流的煤炭重化工基地,輕紡工業自然隻能靠邊。
加上近年來全國紡織行業限産壓錠,宏觀形勢吃緊,這家曾經紅火一時的老企業也就日漸衰敗,關門停産已經一年多了。
齊秦一路走一路想,真搞不清楚今兒來的這是個什麼領導什麼人物,怎麼會突發奇想,跑來看這個爛攤子了?遠遠地就看到了那個覆着琉璃瓦的高大廠門。
古城人都有修大門的獨特嗜好,隻要有幾個錢,就必定要把大門修建得氣派非凡,門口還要蹲兩個威風凜凜的石獅子。
就說市委吧,建市七八年,市委大門已先後修了兩次。
一開始是封閉式的,後來建成了開放式的,現在又改建成了封閉式的,走了一個圈。
隻可惜原來是真正的古建築,現在弄來弄去弄出一個假古董,成了仿古建築。
對于這一點,幹部群衆議論紛紛,都說是市委主要領導迷信,這幾年單龍泉一直想打鬧個副省級,上級部門也來考察幾次,卻始終沒有弄成,就認為市委大院風水不好,修大門是為着改風水的。
但是,齊秦卻不這樣認為。
這年月,經濟時代嘛,一切活動後面無不隐藏着深刻的經濟原因,無不打上商品經濟的烙印。
資金,隻有流動起來才有效益。
但在某些情況下,也隻有流動起來才能夠“跑冒滴漏”,給某些人帶來實惠,也許是領導,也許是具體承辦人。
這話是趙廣陵說的,齊秦深以為然。
趙廣陵畢竟是研究生畢業(當然,我也是研究生,但畢竟不是一回事兒)看問題就是深刻,隻是他那張嘴太沒遮沒擋了,遲早要吃虧的。
企業停了産,昔日的豪華大門也一片破敗景象,大理石貼面掉了許多,像害了疤疤病。
門樓頂上豎的八個字倒了三個,但依然可以猜出,“頑強拼搏,銳意進取”這口号。
等齊秦和一行人下了車,幾個廠領導才匆匆趕來,連說對不起對不起,剛接到通知,不知齊區長大駕光臨,陪的是什麼重要客人,是不是準備讓我們廠破産了? 齊秦自然也不清楚。
他想了半天,居然連這個廠長的名兒也叫不出來。
當然,這不能怨他,誰叫你是虧損大戶、破落廠長。
悄悄問問經委主任,才知道廠長姓吳,立刻嚴肅地說: 吳廠長,你不要訴苦了,我且問你,工人們都安排好了? 安排好了,安排好了!吳廠長矮矮的胖胖的,頭發卻稀稀疏疏,好像久旱的麥田:一共來了二十幾個人,都在會議室等着呢。
況且,你這些年一帆風順靠什麼,還不是靠着老娘這功夫……好啦,快不要說了,正因為如此,你老漢對你可一直是守身如玉……我說了,我累……狗屁!三十如狼四十如虎,我就不信你不行……說着話,張俊瑛就要用手幫助了。
齊秦覺得真尴尬,隻好坐起來說:開開音樂,調整一下情緒吧。
兒子已在隔壁睡了,音響開得很小,那節奏歡樂的現代樂曲猶如一縷清風掠過面頰,又如一條彩帶在幽暗的屋裡飛舞……說也奇怪,隻要一聽音樂,齊秦就立刻找回了那種感覺,下身鼓脹得像充了血,他不再煩躁,立刻兇猛地撲了上去,把那個熱乎乎的身子緊緊按在身下,在他的意象裡,那是一種封閉的小空間,有着一股說不清楚的混合氣味,音樂響起來,閃爍的光柱攪成一個色彩缤紛的流動世界……女人嗷嗷直叫,仿佛已死過去了……他自己也大汗淋漓,頹然跌落下來……你真好!女人的臉還伏在他汗津津的胸脯上。
我好吧?他在心裡喃喃着。
也許我真的病了,他心裡想。
第二天起來,齊秦就覺得頭暈得很,身子癱軟得沒一點兒力氣。
司機在樓下等了許久,他才好不容易穿戴齊整,昏恹恹地去上班。
誰知一進辦公室,就接到一個緊急通知,讓他立刻趕到區屬紡織廠,有重要接待任務。
電話是市委辦公廳打來的,沒等他問清楚是什麼重要人物,對方就咔嚓挂了機。
換了平素,他一定會把電話再打過去,仔細詢問一番。
然而今兒的情緒實在低落,身子也癱軟無力,也就懶得這樣費心了。
隻囑咐秘書備車,通知分管工業的侯副區長和經委主任等一杆子部下随同,徑直去了區紡織廠。
這家紡織廠原來是古城縣的一家骨幹企業,當年最興盛的時候,年上繳利稅據說上過五百萬呢。
在古城這樣一個偏遠小縣,五百萬的利稅絕不算小數,幾乎占了全縣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自從撤縣建市,新建的古城市已升格為地級市,行政區劃上統轄一區七縣,原來的古城縣不過是古城市這張大棋盤上毫不起眼的一個小棋子,這家紡織廠也就更排不上隊了。
況且,根據省裡的總體規劃和産業布局,古城市的未來發展方向是逐步建成全省乃至全國一流的煤炭重化工基地,輕紡工業自然隻能靠邊。
加上近年來全國紡織行業限産壓錠,宏觀形勢吃緊,這家曾經紅火一時的老企業也就日漸衰敗,關門停産已經一年多了。
齊秦一路走一路想,真搞不清楚今兒來的這是個什麼領導什麼人物,怎麼會突發奇想,跑來看這個爛攤子了?遠遠地就看到了那個覆着琉璃瓦的高大廠門。
古城人都有修大門的獨特嗜好,隻要有幾個錢,就必定要把大門修建得氣派非凡,門口還要蹲兩個威風凜凜的石獅子。
就說市委吧,建市七八年,市委大門已先後修了兩次。
一開始是封閉式的,後來建成了開放式的,現在又改建成了封閉式的,走了一個圈。
隻可惜原來是真正的古建築,現在弄來弄去弄出一個假古董,成了仿古建築。
對于這一點,幹部群衆議論紛紛,都說是市委主要領導迷信,這幾年單龍泉一直想打鬧個副省級,上級部門也來考察幾次,卻始終沒有弄成,就認為市委大院風水不好,修大門是為着改風水的。
但是,齊秦卻不這樣認為。
這年月,經濟時代嘛,一切活動後面無不隐藏着深刻的經濟原因,無不打上商品經濟的烙印。
資金,隻有流動起來才有效益。
但在某些情況下,也隻有流動起來才能夠“跑冒滴漏”,給某些人帶來實惠,也許是領導,也許是具體承辦人。
這話是趙廣陵說的,齊秦深以為然。
趙廣陵畢竟是研究生畢業(當然,我也是研究生,但畢竟不是一回事兒)看問題就是深刻,隻是他那張嘴太沒遮沒擋了,遲早要吃虧的。
企業停了産,昔日的豪華大門也一片破敗景象,大理石貼面掉了許多,像害了疤疤病。
門樓頂上豎的八個字倒了三個,但依然可以猜出,“頑強拼搏,銳意進取”這口号。
等齊秦和一行人下了車,幾個廠領導才匆匆趕來,連說對不起對不起,剛接到通知,不知齊區長大駕光臨,陪的是什麼重要客人,是不是準備讓我們廠破産了? 齊秦自然也不清楚。
他想了半天,居然連這個廠長的名兒也叫不出來。
當然,這不能怨他,誰叫你是虧損大戶、破落廠長。
悄悄問問經委主任,才知道廠長姓吳,立刻嚴肅地說: 吳廠長,你不要訴苦了,我且問你,工人們都安排好了? 安排好了,安排好了!吳廠長矮矮的胖胖的,頭發卻稀稀疏疏,好像久旱的麥田:一共來了二十幾個人,都在會議室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