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蘭
關燈
小
中
大
遠地離開了我們。
小瑩也回了山東老家。
至于虎子和咪咪也各自遵循貓的規律,不知鑽到了燕園中哪一個幽暗的角落裡,等待死亡的到來。
老祖和婉如的走,把我的心都帶走了。
虎子和咪咪我也憶念難忘。
如今,天地雖寬,陽光雖照樣普照,我卻感到無邊的寂寥與凄涼。
回憶這些往事,如雲如煙,原來是近在眼前,如今卻如蓬萊靈山,可望而不可即了。
對于我這樣的心情和我的一切遭遇,我的二月蘭一點也無動于衷,照樣自己開花。
今年又是二月蘭開花的大年。
在校園裡,眼光所到之處,無不有二月蘭在。
宅旁,籬下,林中,山頭,土坡,湖邊,隻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團紫氣,間以白霧,小花開得淋漓盡緻,氣勢非凡,紫氣直沖霄漢,連宇宙都仿佛變成紫色的了。
這一切都告訴我,二月蘭是不會變的,世事滄桑,于它如浮雲。
然而我卻是在變的,月月變,年年變。
我想以不變應萬變,然而辦不到。
我想學習二月蘭,然而辦不到。
不但如此,它還硬把我的記憶牽回到我一生最倒黴的時候。
在十年浩劫中,我自己跳出來反對北大那一位“老佛爺”,被抄家,被打成了“反革命”。
正是在二月蘭開花的時候,我被管制勞動改造。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每天到一個地方去撿破磚碎瓦,還随時準備着被紅衛兵押解到什麼地方去“批鬥”,坐噴氣式,還要挨上一頓揍,打得鼻青臉腫。
可是在磚瓦縫裡二月蘭依然開放,怡然自得,笑對春風,好像是在嘲笑我。
我當時日子實在非常難過。
我知道正義是在自己手中,可是是非颠倒,人妖難分,我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答,一腔義憤,滿腹委屈,毫無人生之趣。
在很長一段時間内,我成了“不可接觸者”,幾年沒接到過一封信,很少有人敢同我打個招呼。
我雖處人世,實為異類。
然而我一回到家裡,老祖、德華她們,在每人每月隻能得到恩賜十幾元錢生活費的情況下,殚思竭慮,弄一點好吃的東西,希望能給我增加點營養;更重要的恐怕還是,希望能給我增添點生趣。
婉如和延宗也盡可能地多回家來。
我的小貓憨态可掬,偎依在我的身旁。
她們不懂哲學,分不清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
人視我為異類,她們視我為好友,從來沒有表态,要同我劃清界限。
所有這一些極其平常的瑣事,都給我帶來了無量的安慰。
窗外盡管千裡冰封,室内卻是暖氣融融。
我覺得,在世态炎涼中,還有不炎涼者在。
這一點暖氣支撐着我,走過了人生最艱難的一段路,沒有堕入深澗,一直到今天。
我感覺到悲,又感覺到歡。
到了今天,天運轉動,否極泰來,不知怎麼一來,我一下子成為“極可接觸者”,到處聽到的是美好的言辭,到處見到的是和悅的笑容。
我從内心裡感激我這些新老朋友,他們絕對是真誠的。
他們鼓勵了我,他們啟發了我。
然而,一回到家裡,雖然德華還在,延宗還在,可我的老祖到哪裡去了呢?我的婉如到哪裡去了呢?還有我的虎子和咪咪一世到哪裡去了呢?世界雖照樣朗朗,陽光雖照樣明媚,我卻感覺異樣的寂寞與凄涼。
我感覺到歡,不感覺到悲。
我年屆耄耋,前面的路有限了。
幾年前,我寫過一篇短文,叫《老貓》,意思很簡明,我一生有個特點:不願意麻煩人。
了解我的人都承認。
難道到了人生最後一段路上我就要改變這個特點嗎?不,不,不想改變。
我真想學一學老貓,到了大限來臨時,鑽到一個幽暗的角落裡,一個人悄悄地離開人世。
這話又扯遠了。
我并不認為眼前就有制定行動計劃的必要。
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且我的健康情況也允許我去做。
有一位青年朋友說我忘記了自己的年齡。
這話極有道理。
可我并沒有全忘。
有一個問題我還想弄弄清楚哩。
按說我早已到了“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年齡,應該超脫一點了。
然而在離開這個世界以前,我還有一件心事:我想弄清楚,什麼叫“悲”?什麼又叫“歡”?是我成為“不可接觸者”時悲呢?還是成為“極可接觸者”時歡?如果沒有老祖和婉如的逝世,這問題本來是一清二白的,現在卻是悲歡難以分辨了。
我想得到答複。
我走上了每天必登臨幾次的小山,我問蒼松,蒼松不語;我問翠柏,翠柏不答。
我問三十多年來親眼目睹我這些悲歡離合的二月蘭,這也沉默不語,兀自萬朵怒放,笑對春風,紫氣直沖霄漢。
1993年6月11日寫完
小瑩也回了山東老家。
至于虎子和咪咪也各自遵循貓的規律,不知鑽到了燕園中哪一個幽暗的角落裡,等待死亡的到來。
老祖和婉如的走,把我的心都帶走了。
虎子和咪咪我也憶念難忘。
如今,天地雖寬,陽光雖照樣普照,我卻感到無邊的寂寥與凄涼。
回憶這些往事,如雲如煙,原來是近在眼前,如今卻如蓬萊靈山,可望而不可即了。
對于我這樣的心情和我的一切遭遇,我的二月蘭一點也無動于衷,照樣自己開花。
今年又是二月蘭開花的大年。
在校園裡,眼光所到之處,無不有二月蘭在。
宅旁,籬下,林中,山頭,土坡,湖邊,隻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團紫氣,間以白霧,小花開得淋漓盡緻,氣勢非凡,紫氣直沖霄漢,連宇宙都仿佛變成紫色的了。
這一切都告訴我,二月蘭是不會變的,世事滄桑,于它如浮雲。
然而我卻是在變的,月月變,年年變。
我想以不變應萬變,然而辦不到。
我想學習二月蘭,然而辦不到。
不但如此,它還硬把我的記憶牽回到我一生最倒黴的時候。
在十年浩劫中,我自己跳出來反對北大那一位“老佛爺”,被抄家,被打成了“反革命”。
正是在二月蘭開花的時候,我被管制勞動改造。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每天到一個地方去撿破磚碎瓦,還随時準備着被紅衛兵押解到什麼地方去“批鬥”,坐噴氣式,還要挨上一頓揍,打得鼻青臉腫。
可是在磚瓦縫裡二月蘭依然開放,怡然自得,笑對春風,好像是在嘲笑我。
我當時日子實在非常難過。
我知道正義是在自己手中,可是是非颠倒,人妖難分,我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答,一腔義憤,滿腹委屈,毫無人生之趣。
在很長一段時間内,我成了“不可接觸者”,幾年沒接到過一封信,很少有人敢同我打個招呼。
我雖處人世,實為異類。
然而我一回到家裡,老祖、德華她們,在每人每月隻能得到恩賜十幾元錢生活費的情況下,殚思竭慮,弄一點好吃的東西,希望能給我增加點營養;更重要的恐怕還是,希望能給我增添點生趣。
婉如和延宗也盡可能地多回家來。
我的小貓憨态可掬,偎依在我的身旁。
她們不懂哲學,分不清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
人視我為異類,她們視我為好友,從來沒有表态,要同我劃清界限。
所有這一些極其平常的瑣事,都給我帶來了無量的安慰。
窗外盡管千裡冰封,室内卻是暖氣融融。
我覺得,在世态炎涼中,還有不炎涼者在。
這一點暖氣支撐着我,走過了人生最艱難的一段路,沒有堕入深澗,一直到今天。
我感覺到悲,又感覺到歡。
到了今天,天運轉動,否極泰來,不知怎麼一來,我一下子成為“極可接觸者”,到處聽到的是美好的言辭,到處見到的是和悅的笑容。
我從内心裡感激我這些新老朋友,他們絕對是真誠的。
他們鼓勵了我,他們啟發了我。
然而,一回到家裡,雖然德華還在,延宗還在,可我的老祖到哪裡去了呢?我的婉如到哪裡去了呢?還有我的虎子和咪咪一世到哪裡去了呢?世界雖照樣朗朗,陽光雖照樣明媚,我卻感覺異樣的寂寞與凄涼。
我感覺到歡,不感覺到悲。
我年屆耄耋,前面的路有限了。
幾年前,我寫過一篇短文,叫《老貓》,意思很簡明,我一生有個特點:不願意麻煩人。
了解我的人都承認。
難道到了人生最後一段路上我就要改變這個特點嗎?不,不,不想改變。
我真想學一學老貓,到了大限來臨時,鑽到一個幽暗的角落裡,一個人悄悄地離開人世。
這話又扯遠了。
我并不認為眼前就有制定行動計劃的必要。
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且我的健康情況也允許我去做。
有一位青年朋友說我忘記了自己的年齡。
這話極有道理。
可我并沒有全忘。
有一個問題我還想弄弄清楚哩。
按說我早已到了“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年齡,應該超脫一點了。
然而在離開這個世界以前,我還有一件心事:我想弄清楚,什麼叫“悲”?什麼又叫“歡”?是我成為“不可接觸者”時悲呢?還是成為“極可接觸者”時歡?如果沒有老祖和婉如的逝世,這問題本來是一清二白的,現在卻是悲歡難以分辨了。
我想得到答複。
我走上了每天必登臨幾次的小山,我問蒼松,蒼松不語;我問翠柏,翠柏不答。
我問三十多年來親眼目睹我這些悲歡離合的二月蘭,這也沉默不語,兀自萬朵怒放,笑對春風,紫氣直沖霄漢。
1993年6月11日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