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

關燈
我的人生感悟 自己是喜歡做夢的人,尤其喜歡做童年的夢;但自己童年的夢卻并不絢爛。

    自從有記憶的那一天起,最少有五六年的工夫,每天所見到的隻有黃土的屋頂,黃土的牆,黃土的街道,總之是一片黃。

    隻有想到春天的時候,自己的記憶裡才浮起一兩片淡紅的雲霞:這是自己院子裡杏樹開的花。

    但也隻是這麼一片兩片,連自己都有點覺得近于寒碜了。

     6歲的那一年,自己到城裡去。

    确切的時間已經忘記了,但似乎不久就入了小學。

    校址靠近外城的城牆;很寬闊,有很多的樹木,有假山和亭子,而且還有一個大水池。

    春天的時候,校園裡開遍了木槿花;木槿花謝了,又來了牡丹和芍藥。

    靠近山洞有一棵很高大的樹,一直到現在我還不知道叫什麼名字,在别的地方也似乎沒看到過。

    一到夏天,這樹就結滿了金黃色的豆子,累累垂垂地很是好看。

    有幾次在黃昏的時候,自己一個人走到那裡去捉蜻蜓,蒼茫的暮色浮漫在池子上面,空中飛動蝙蝠的翅膀。

    隻覺得似乎才一刹那的工夫,再看水面,已經有星星的影子在閃耀着暗淡的光了。

    這一切當然不像以前那一片黃色,它曾把當時的生活點綴得很有色彩。

     然而現在一想到那美麗的校園,第一個浮起在記憶裡的卻不是這些東西,而是一間很低而且幽暗的小屋。

    當時恐怕也有一片木牌釘在門外面,寫着這屋的名字,但我卻沒注意到過。

    我現在姑且叫它做圖書室吧。

    每天過午下了課,我就往那裡跑。

    說也奇怪,現在在我的記憶裡同這小屋聯在一起的,總是一片風和日麗的天氣,多一半在春天,外面木槿花或什麼的恐怕正絢爛着吧,然而這小屋的引誘力量卻大過外面這春的世界。

     我現在已經忘記了,當時在那間小屋裡究竟讀了些什麼東西。

    隻記得封面都很美麗,裡面插畫的彩色也都很鮮豔,總之不過是當時流行的兒童世界一流的東西。

    後來知道當時很有些人,當然是所謂學者與專家,對這些東西不滿意過。

    即便現在再讓自己看了,也許不能認為十分圓滿。

    但在當時,這些東西卻很給了我一些安慰。

    它們鼓動了我當時幼稚的幻想,把我帶到動物的世界裡,植物的世界裡,月的國,虹的國裡去翺翔。

    不止一次地,我在幻想裡看到生着金色的翅膀的天使在一團金色的光裡飛舞。

    終于自己也仿佛加入到裡面去,一直到忘記了哪是天使,哪是自己。

    這些天使們就這樣一直陪我到夢裡去。

     有誰沒從童年經過的呢?隻要不生下來就死去,總要經過童年的。

    無論以後成龍成蛇,變成國家要人,名流學者,或者引車賣漿之流;但當他在童年的時候,他總是一個小孩子,同一切别的小孩子一樣。

    他有一個小孩子的要求。

    但這要求,卻十有八九不能達到,因為他的父母對他有一個對大人的要求。

    至于他在當時因失望而悲哀的心理,恐怕隻有他一個人了解。

    但是,可憐的人們!人類終是善忘的。

    對這悲哀的心理,連他自己都漸漸模糊起來,終于忘得連一點痕迹都沒有了。

    當他由小孩而升為大人的時候,他忘記了自己是小孩子過,又對自己的小孩子有以前他父母對他的要求。

    自從有人類以來,這悲劇就一代一代地演下來,一直演到我身上,我也不是例外。

     我真的也不是例外:我也對孩子們有過大人的要求。

    自從離開那小學校,自己漸漸長大起來。

    有一個期間,我隻覺得孩子們都有點神秘,是極奇怪的動物。

    他們有時候簡直一點理都不講(不要忘記,這隻是我們成年人的所謂理),尤其孩子們看童話寓言,我覺得無聊。

    從那群雞鴨狗貓那裡能學些什麼呢?那間小小的圖書室我忘得連影都沒有了。

    後來在一本西洋古書裡讀到“小孩子都是魔鬼”,當時覺得真是“先得我心”,異常地高興。

    仿佛自己從來沒有這樣過,不,簡直覺得自己從來沒是孩子過。

    一下生就“非禮勿視,非禮勿聽”,漸漸成了“老成”的少年。

    一直到現在,十幾年以後了,變成了這樣一個在心靈裡面總覺得有什麼不滿足的我。

    在這期間,我經過了中學,經過了大學,又來到外國,在這小城裡寂寞地住了6年。

    似乎才一刹那的工夫,然而自己已經是30歲的人了。

     在最後兩年裡,自己幾乎每個禮拜都到一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