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創作與翻譯并舉
關燈
小
中
大
碰到困難,無法解決,隻有參考也并不太認真的印地文譯本。
當時極左之風尚未全息,讀書重視業務,被認為是“修正主義”。
何況我這樣一個半犯人的人,焉敢公然在門房中攤開梵文原本翻譯起來,旁若無人。
這簡直是在太歲頭上動土,至少也得挨批鬥五次。
我哪裡有這個勇氣!我于是晚上回家,把梵文譯為漢文散文,寫成小紙條,裝在口袋裡。
白天枯坐門房中,腦袋裡不停地思考,把散文改為有韻的詩。
我被進一步解放後,又費了一兩年的時間,終于把全書的譯文整理完。
後來時來運轉,受到了改革開放之惠,人民文學出版社全文出版,這是我事前絕對沒有妄想過的。
我常常想,如果沒有“文化大革命”,如果我沒有成為“不可接觸者”,則必終日送往迎來,忙于行政工作,《羅摩衍那》是絕對翻譯不出來的。
有人說:壞事能變成好事,信然矣。
人事紛纭,因果錯綜,我真不禁感慨系之了。
“總結”暫時寫到這裡。
有幾點需要說明一下: 第一,這本書是以回憶我這一生六七十年來的學術研究的内容為主軸線來寫作的,它不是一般的《自述》,連不屬于狹義的學術研究範圍的文學創作和文學翻譯,都不包括在裡面。
目的無他,不過求其重點突出,線索分明而已。
但是,考慮到文學創作與文學翻譯與學術研究工作畢竟是緊密相聯的,所以在“總結”的最後又加上了一節。
第二,《自述》本來打算而且也應該寫到1997年的。
但是,正如我在上面說到過的那樣,我是越老工作幹得越多,文章寫得也多,頭緒紛繁,一時難以搜集齊全,“自述”寫起來也難,而且交稿有期,完成無日。
考慮了好久,終于下定決心,1994年以後的“學術自述”以後再寫,現在暫時告一段落。
第三,但是,我在這裡卻遇到了矛盾。
按理說,“自述”寫到哪一年,“總結”也應該做到哪一年。
可是,事實上卻難以做到,“自述”可以戛然而止,而“總結”則難以辦到。
許多工作是有連續性的。
“總結”必須總結一個全過程,不能說停就停。
因此,同這部《自述》不能同步進行,“總結”一直寫到眼前。
将來“自述”寫到1997年時,“總結”不必改動,還會是适合的、有用的。
第四,“總結”的目的是總結經驗和教訓的。
我這一生活得太長,活幹得太多,于是經驗和教訓就内容複雜,頭緒紛纭。
我雖然絞盡了腦汁,方方面面,都努力去想。
但是,我卻一點把握也沒有,漏掉的東西肯定還會有的。
在今後繼續寫“學術自述”的過程中,隻要我想到還有什麼遺漏,我在“自述”暫告——隻能暫告,我什麼時候給生命畫句号,隻有天知道——結束時,我還會補上的。
1997年
當時極左之風尚未全息,讀書重視業務,被認為是“修正主義”。
何況我這樣一個半犯人的人,焉敢公然在門房中攤開梵文原本翻譯起來,旁若無人。
這簡直是在太歲頭上動土,至少也得挨批鬥五次。
我哪裡有這個勇氣!我于是晚上回家,把梵文譯為漢文散文,寫成小紙條,裝在口袋裡。
白天枯坐門房中,腦袋裡不停地思考,把散文改為有韻的詩。
我被進一步解放後,又費了一兩年的時間,終于把全書的譯文整理完。
後來時來運轉,受到了改革開放之惠,人民文學出版社全文出版,這是我事前絕對沒有妄想過的。
我常常想,如果沒有“文化大革命”,如果我沒有成為“不可接觸者”,則必終日送往迎來,忙于行政工作,《羅摩衍那》是絕對翻譯不出來的。
有人說:壞事能變成好事,信然矣。
人事紛纭,因果錯綜,我真不禁感慨系之了。
“總結”暫時寫到這裡。
有幾點需要說明一下: 第一,這本書是以回憶我這一生六七十年來的學術研究的内容為主軸線來寫作的,它不是一般的《自述》,連不屬于狹義的學術研究範圍的文學創作和文學翻譯,都不包括在裡面。
目的無他,不過求其重點突出,線索分明而已。
但是,考慮到文學創作與文學翻譯與學術研究工作畢竟是緊密相聯的,所以在“總結”的最後又加上了一節。
第二,《自述》本來打算而且也應該寫到1997年的。
但是,正如我在上面說到過的那樣,我是越老工作幹得越多,文章寫得也多,頭緒紛繁,一時難以搜集齊全,“自述”寫起來也難,而且交稿有期,完成無日。
考慮了好久,終于下定決心,1994年以後的“學術自述”以後再寫,現在暫時告一段落。
第三,但是,我在這裡卻遇到了矛盾。
按理說,“自述”寫到哪一年,“總結”也應該做到哪一年。
可是,事實上卻難以做到,“自述”可以戛然而止,而“總結”則難以辦到。
許多工作是有連續性的。
“總結”必須總結一個全過程,不能說停就停。
因此,同這部《自述》不能同步進行,“總結”一直寫到眼前。
将來“自述”寫到1997年時,“總結”不必改動,還會是适合的、有用的。
第四,“總結”的目的是總結經驗和教訓的。
我這一生活得太長,活幹得太多,于是經驗和教訓就内容複雜,頭緒紛纭。
我雖然絞盡了腦汁,方方面面,都努力去想。
但是,我卻一點把握也沒有,漏掉的東西肯定還會有的。
在今後繼續寫“學術自述”的過程中,隻要我想到還有什麼遺漏,我在“自述”暫告——隻能暫告,我什麼時候給生命畫句号,隻有天知道——結束時,我還會補上的。
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