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抒懷
關燈
小
中
大
除夕之夜,半夜醒來,一看表,是一點半鐘,心裡輕輕地一顫:又過去一年了。
小的時候,總希望時光快快流逝,盼過節,盼過年,盼迅速長大成人。
然而,時光卻偏偏好像停滞不前,小小的心靈裡溢滿了忿忿不平之氣。
但是,一過中年,人生之車好像是從高坡上滑下,時光流逝得像電光一般。
它不饒人,不了解人的心情,愣是狂奔不已。
一轉眼間,“兩岸猿聲蹄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滑過了花甲,滑過了古稀,少數幸運者或者什麼者,滑到了耄耋之年。
人到了這個境界,對時光的流逝更加敏感。
年輕的時候考慮問題是以年計,以月計。
到了此時,是以日計,以小時計了。
我是一個幸運者或者什麼者,眼前正處在耄耋之年。
我的心情不同于青年,也不同于中年,紛纭萬端,絕不是三兩句就能說清楚的。
我自己也理不出一個頭緒來。
過去的一年,可以說是我一生最輝煌的年份之一。
求全之毀根本沒有,不虞之譽卻多得不得了,壓到我身上,使我無法消化,使我感到沉重。
有一些稱号,初戴到頭上時,自己都感到吃驚,感到很不習慣。
就在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前天,在解放後第一次全國性國家圖書獎會議上,在改革開放以來十幾年的,包括文理法農工醫以及軍事等等方面的五十一萬多種圖書中,在中宣部和财政部的關懷和新聞出版署的直接領導下,經過全國七十多位專家的認真細緻的評審,共評出國家圖書獎45種。
隻要看一看這個比例數字,就能夠了解獲獎之困難。
我自始至終參加了評選工作。
至于自己同獲獎有份,一開始時,我連做夢都沒有夢到。
然而結果我卻有兩部書獲獎。
在小組會上,我曾要求撤出我那一本書,評委不同意。
我隻能以不投自己的票的辦法來處理此事。
對這個結果,要說自己不高興,那是矯情,那是虛僞,為我所不取。
我更多地感覺到的是惶恐不安,感覺到慚愧。
許多非常有價值的圖書,由于種種原因,沒有評上,自己卻一再濫竽。
這也算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幸運吧。
我在這裡還要補上一句:在舊年的最後一天的《光明日報》上,我讀到老友鄧廣銘教授對我的評價,我也是既感且愧。
我過去曾多次說到,自己向無大志,我的志是一步步提高的,有如水漲船高。
自己絕非什麼天才,我自己評估是一個中人之才。
如果自己身上還有什麼可取之處的話,那就是,自己是勤奮的,這一點差堪自慰。
我是一個富于感情的人,是一個自知之明超過需要的人,是一個思維不懶惰,腦筋永遠不停地轉動的人。
我得利之處,恐怕也在這裡。
過去一年中,在我走的道路上,撒滿了玫瑰花,到處是笑臉,到處是贊譽。
我成為一個“很可接觸者”。
要了解我過去一年的心情,必須把我的處境同我的性格,同我内心的感情聯系在一起。
現在寫“新年抒懷”,我的“懷”,也就是我的心情,在過去一年我的心情是什麼樣子的呢? 首先是,我并沒有被鮮花和贊譽沖昏了頭腦,我的頭腦是頗為清醒的。
一位年輕的朋友說我似乎忘記了自己的年齡。
這隻是一個表面現象。
盡管從表面上來看,我似乎是朝氣蓬勃,在學術上野心勃勃,我攬的工作遠遠超過一個耄耋老人所能承擔的,我每天的工作量在同輩人中恐怕也居上乘。
但是我沒有忘乎所以,我并沒有忘記自己的年齡。
在朋友歡笑之中,在家庭聚樂之中,在燈紅酒綠之時,在獎譽紛至潮來之時,我滿面含笑,心曠神怡,卻蓦地會在心靈中一閃念:“這一出戲快結束了!”我像撞客的人一樣,這一閃念緊緊跟随着我,我擺脫不掉。
是我怕死嗎?不,不,絕不是的。
我曾多次講過:我的性命本應該在十年浩劫中結束的。
在比一根頭發絲還細的偶然性中,我僥幸活了下來。
從那以後,我所有的壽命都是白撿來的;多活一天,也算是“賺
小的時候,總希望時光快快流逝,盼過節,盼過年,盼迅速長大成人。
然而,時光卻偏偏好像停滞不前,小小的心靈裡溢滿了忿忿不平之氣。
但是,一過中年,人生之車好像是從高坡上滑下,時光流逝得像電光一般。
它不饒人,不了解人的心情,愣是狂奔不已。
一轉眼間,“兩岸猿聲蹄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滑過了花甲,滑過了古稀,少數幸運者或者什麼者,滑到了耄耋之年。
人到了這個境界,對時光的流逝更加敏感。
年輕的時候考慮問題是以年計,以月計。
到了此時,是以日計,以小時計了。
我是一個幸運者或者什麼者,眼前正處在耄耋之年。
我的心情不同于青年,也不同于中年,紛纭萬端,絕不是三兩句就能說清楚的。
我自己也理不出一個頭緒來。
過去的一年,可以說是我一生最輝煌的年份之一。
求全之毀根本沒有,不虞之譽卻多得不得了,壓到我身上,使我無法消化,使我感到沉重。
有一些稱号,初戴到頭上時,自己都感到吃驚,感到很不習慣。
就在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前天,在解放後第一次全國性國家圖書獎會議上,在改革開放以來十幾年的,包括文理法農工醫以及軍事等等方面的五十一萬多種圖書中,在中宣部和财政部的關懷和新聞出版署的直接領導下,經過全國七十多位專家的認真細緻的評審,共評出國家圖書獎45種。
隻要看一看這個比例數字,就能夠了解獲獎之困難。
我自始至終參加了評選工作。
至于自己同獲獎有份,一開始時,我連做夢都沒有夢到。
然而結果我卻有兩部書獲獎。
在小組會上,我曾要求撤出我那一本書,評委不同意。
我隻能以不投自己的票的辦法來處理此事。
對這個結果,要說自己不高興,那是矯情,那是虛僞,為我所不取。
我更多地感覺到的是惶恐不安,感覺到慚愧。
許多非常有價值的圖書,由于種種原因,沒有評上,自己卻一再濫竽。
這也算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幸運吧。
我在這裡還要補上一句:在舊年的最後一天的《光明日報》上,我讀到老友鄧廣銘教授對我的評價,我也是既感且愧。
我過去曾多次說到,自己向無大志,我的志是一步步提高的,有如水漲船高。
自己絕非什麼天才,我自己評估是一個中人之才。
如果自己身上還有什麼可取之處的話,那就是,自己是勤奮的,這一點差堪自慰。
我是一個富于感情的人,是一個自知之明超過需要的人,是一個思維不懶惰,腦筋永遠不停地轉動的人。
我得利之處,恐怕也在這裡。
過去一年中,在我走的道路上,撒滿了玫瑰花,到處是笑臉,到處是贊譽。
我成為一個“很可接觸者”。
要了解我過去一年的心情,必須把我的處境同我的性格,同我内心的感情聯系在一起。
現在寫“新年抒懷”,我的“懷”,也就是我的心情,在過去一年我的心情是什麼樣子的呢? 首先是,我并沒有被鮮花和贊譽沖昏了頭腦,我的頭腦是頗為清醒的。
一位年輕的朋友說我似乎忘記了自己的年齡。
這隻是一個表面現象。
盡管從表面上來看,我似乎是朝氣蓬勃,在學術上野心勃勃,我攬的工作遠遠超過一個耄耋老人所能承擔的,我每天的工作量在同輩人中恐怕也居上乘。
但是我沒有忘乎所以,我并沒有忘記自己的年齡。
在朋友歡笑之中,在家庭聚樂之中,在燈紅酒綠之時,在獎譽紛至潮來之時,我滿面含笑,心曠神怡,卻蓦地會在心靈中一閃念:“這一出戲快結束了!”我像撞客的人一樣,這一閃念緊緊跟随着我,我擺脫不掉。
是我怕死嗎?不,不,絕不是的。
我曾多次講過:我的性命本應該在十年浩劫中結束的。
在比一根頭發絲還細的偶然性中,我僥幸活了下來。
從那以後,我所有的壽命都是白撿來的;多活一天,也算是“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