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第四節

關燈


    楊巡也不知道剛才追小偷究竟跑了多少公裡,此時也累得跟死了一樣,出了特警支隊,就蔫頭耷腦坐在路邊發呆。

    才是初春,夜風很冷,楊巡卻滿頭大汗。

    他不知道該起步走,還是從此躺倒不幹,他心頭一片抹不開的陰霾。

     終于力氣恢複,他才怏怏起來,拖着腳往市場方向走。

    以往市場到特警支隊的距離,踩一腳油門眨眼就到,可今晚走在這隻有幾盞昏黃路燈的馬路上,卻似乎永找不到頭。

    楊巡走得灰頭土臉,剛才那一場長跑幾乎抽幹他的力氣。

    好不容易走到空曠處,郊外的夜風帶來清爽氣味,但路燈卻反而沒了,走路全憑天上一彎新月。

    周圍沒人,鬼都沒有,楊巡依然悶聲走着,甚至目不斜視。

     忽然有卡車開過,帶來一陣光亮,卻濺起路中央一個水坑裡的漫天水花,濺得楊巡滿頭滿腦都是水。

    楊巡毫不猶豫就操起一塊石頭砸出去,石頭卻沒追上車,氣得楊巡終于指天畫地破口大罵出來。

    他要罵的人太多,要罵的事太多,嘴巴卻隻有一張,饒是他伶牙俐齒都趕不上胸口一團濁氣的噴湧,才罵上兩句,便隻剩“啊……啊……”的嘶叫。

    他叉着腰在黑漆漆的夜裡嘶叫良久,才感覺胸口悶氣稍散,人腦子清楚了一些,可支撐着他走回市場的力氣又消失殆盡。

    他不得不再次席地而坐,直到天蒙蒙亮,才回到車上,一個人再也撐不住,一頭栽倒在後座,沉沉入睡。

     夢裡,他似乎見到媽媽,他如常地跟在媽媽身後邊做事邊訴說最近的不快。

    可媽媽越走越快,他卻兩腿猶如灌鉛,步履維艱。

    終于他追不上媽媽,他所有的話依然憋回肚子,而他又似乎知道媽媽會一去不回,他急得隻有淚流滿腮。

     楊巡是在市場建築工頭的拍窗大叫中醒來,醒來時候渾身酸痛,包括喉嚨也痛,眼睛也痛。

    對于工頭的請示,他有些心灰意賴,還忙個啥?忙了這麼多年,到頭來卻是為人做嫁衣裳。

    他随意嗯嗯啊啊了幾聲,就開車走了,回家關上門繼續睡覺。

    他想到要給梁思申打個電話,可是終于沒打。

    若是告别的最後一個電話,大前天晚上已經打了;若是報喜的電話,喜從何來;而若隻是随口的絮叨,他一個大男人,今兒落到這等地步,哪兒還有臉找喜歡的人說。

    他竟是無處可說。

    既便夢中的媽媽回到世上,他此時也不會說,他已經不是嬰兒,不是少年,他是男人,他必須擔負重任,他最灰暗的時刻不能讓媽媽弟妹們跟着操無謂的心,他依然會像過去煤礦爆炸累他積蓄殆盡時候一樣,事情過去東山再起的時候,他才會偶爾雲淡風清地提上一句。

    還是昨晚在曠野的嘶吼,才能消解一二。

     楊巡好生睡了一覺,一直睡到下午才起。

    起來後無所事事,發了半天的呆,卻又鬼使神差地出現在工地上。

    他不知道此刻除了來工地,還能去哪兒。

    他不知道不工作,他還能做什麼。

    他幾乎是慣性地做事,似乎他生到世上就是為了做事,他前世一定是牛是馬是騾子。

    做着事情,真是比睡覺還有效,楊巡做着做着,人又活了過來。

    雖然他心裡反感,可還是給韋春紅打電話,給剛在老家認識的新朋友們打電話,還給士根打,給正明打,不管對方吞吞吐吐還是語焉不詳,他都要輪流問一遍,這麼一天天地下去,他堅持着每日一問。

     可不知為什麼,雷東寶的案子從這個時候起,外傳的消息越來越少,案子似乎進入地下。

     但越是進入地下,楊巡越是擔心。

    而他唯一知道的是,進入小雷家的清查小組剛剛離開,又一個工作組進入蹲點,全面接管小雷家日常管理。

    還是清查時候的那個副鎮長牽頭。

    正明說,那副鎮長鐵面無私,下來先剝奪了他和士根、忠富、紅偉四個人的權力,他們四個現在賦閑,還得随時配合調查,交待情況。

     清理挂靠公司的手還沒伸出,可楊巡仿佛已經看到那隻手近了,近了,越來越近。

    連忠富、正明、紅偉三個小雷家的支柱都不惜清除,楊巡猜知,那副鎮長手中的刀子一定雪亮。

     他絞盡腦汁想辦法,怎麼才能擋開那隻手。

     唯一知道的是,如此風口浪尖之上,他現在若想托關系找那副鎮長說話,一準是碰一鼻子冷灰。

    說不定還把副鎮長的眼光招引到他的身上。

     與楊巡差不多,宋運輝這幾天出差國外,也是度日如年。

    但是工作必須做,何況工作也是他纾解煩悶的辦法。

    否則,難道要他把這些跟部下說?期間也有與秘書通電話,秘書總是跟他說家中情況安好,宋引滿一周拆線後安然出院,早又活蹦亂跳。

    宋運輝這才算是放下家中這一頭的心事。

     可是等他在上海虹橋機場岀關,看到迎在外面的秘書,心裡卻“咯噔”一下,感到壞事了。

    果然秘書告訴他,老太太積勞過渡,感冒轉成肺炎,宋引出院之時,也是老太太住院之日。

    宋運輝隻覺得腦袋嗡嗡作響,最差的情況果然被他預料到了。

    他不能再等,要求廠裡開來的面包車星夜兼程,趕回家去。

    路上,秘書告訴他,老太太總是不放心兒媳做的事,非要日日夜夜在醫院盯着。

    而老太太最不能放心的是兒媳陪夜的問題,說是考察了兒媳一夜後再不放心,甯可要兒媳白班她自己輪到夜班。

    而老先生每天早上去菜場買菜,一早做了營養色相俱全的飯菜來回市裡,一周下來也是面無人色。

    秘書說,他看着不放心,陪老太太熬了幾夜,可終究不可能幫上太多。

    現今宋引已經回家,由程開顔在家照料,老太那邊是老先生日夜陪着,還有工廠派去的人。

    還有尋建祥知道後也是天天上去探望,送菜送飯。

     宋運輝聽着臉色鐵青。

    他料想得到,程開顔的問題肯定是更嚴重,隻是秘書不方便說出來。

    他這回沒有放過,非探根究底地把事情問個清楚。

    果然不出所料,程開顔沒法好好照料病中的宋引,做事總是無能無腦,不能想想宋引剛做手術有什麼不能動,有什麼不能吃,也不能好好問醫生或是自己看書學,不得不令他母親晚上操勞,父親白天操勞。

    她倒不是不想出力,她也是守着病弱的宋引天天垂淚,可是她不得其法。

     秘書在說明時候一再解釋說是程開顔從來沒做過這些,又擔心傷心,難免手忙腳亂。

    但宋運輝心中卻是留下無比清晰的兩個字,“蠢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