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 第十二節
關燈
小
中
大
,放不開。
現在照着宋運輝說的成本核算辦法做了,各家廠能獲得多少毛利,基本能知道個八九不離十。
正明忠富紅偉敢有個三心二意,他甯可關了廠也要撤了他們,他們放着鐵打的飯碗不好好守着,敢胡作非為嗎?現在與以前又不一樣了。
雷士根總是提心吊膽的,不等雷東寶說,他先苦苦想出對策,把他管着的原先側重結算功能的村财務組做一下結構性調整,改為結算和審計并重。
搞得雷東寶哭笑不得。
雷東寶雖然笑雷士根過于小心,可沒幹涉,這是雷士根分管的事,他充分信任雷士根,沒什麼大事時候絕不插手。
他還等着雷士根很不情願地答應了,才召集其他村幹部,和三個廠的主管領導們開會,推出決議。
他在會上一言九鼎,幾乎不容大家贊同或是反對,他說,這辦法很好,而且不是說理論要通過實踐來證明嗎?大丘莊的實踐證明這辦法管用,管用就得加緊做起來,吃屎也得搶着趁熱的,别等人家都學了大丘莊,小雷家才幹,小雷家要跑在全國前面,最起碼,也得跑在全市全省前面,全縣,那是說都不用說。
他說,他決定了。
辦法一推行,果然紅偉忠富正明三個不再纏着他提出大得沒邊兒的設想,紅偉幾乎是不到三天就拿出方案,打算上水泥電線杆。
忠富也不久就決定,先發展沼氣這個一本萬利的項目,同時後山種毛竹雷竹等産筍竹類,平地建起蔬菜大棚,結合山上已經種植的果樹,以萬頭養豬場的豬糞為依靠,做強小雷家的特色農業。
忠富這人喜愛農牧業,會動腦筋愛摸索,再加幾年下來,養豬場掙的錢不少,農業的投入又沒大工業那麼大,劃到他手裡的錢夠他支配。
他的計劃很快得到雷東寶批準,其實雷東寶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真的可行,但他選擇相信自己委任的人,首先相信忠富這個人執拗堅定的人品,其次相信忠富一向表現不錯的頭腦。
拿到錢,忠富就動手幹了起來。
雷正明可就不敢再提他原先的計劃,他的登峰廠雖然這幾年也掙了不少錢,可比起他提出的項目來,簡直是微不足道。
他隻有收回鴻鹄之志,有些委屈地尋找比較可行的項目。
他不恥下問,找那些問他進貨的生意人讨主意,那些進貨人都是楊巡一樣走南闖北的人,見多識廣,又是同一個圈子,大家各有好招。
雷正明決定先上一個楊巡建議的電器廠試試,沒想到楊巡不聲不響就替他解決了關鍵技術人員,他很是感激,特批先把火熱滾燙做出來的産品交給楊巡帶走北上,此後對楊巡更是另眼相待。
宋運輝與雷東寶常常電話來往,也知道小雷家最近的大措施,對于這回的改變他沒一處插手,他又是替雷東寶他們高興,說明他們畢竟是進步了,放開眼光了,自我摸索岀一套前進路子了。
可是,他心中還是有一些些失落,小雷家已經不需要他了。
這是不是同時也反證了他最近不進則退,思維已經趕不上小雷家的發展了?他這一些些的失落,卻是讓他心煩好幾天。
他竟然落後了。
他不能接受這一事實。
可是,他無處着力。
闵雖然恢複上班,可最近不大走出辦公室,沒一個月前發号施令的勁頭。
而水書記一點不怕累着,來來往往穿梭于金州北京,有兩次,闵也一起跟去,都不知道在忙些什麼。
宋運輝估計闵是去部裡滅火,而水是去部裡繼續做戲,甚至,可能撈取什麼好處吧。
但是,水書記還能撈取多少好處了?宋運輝想不明白,水書記不到一年就要退休了啊。
也當然,水和闵都沒時間主動搭理他的事。
他曾經在遇見闵的時候特意提起,雖然沒說得太明,怕闵跳腳。
但他還是向闵明确指出,他若是因此而無法調動,将對闵更加不利,毫無疑問,會被挪為分權的重要棋子。
闵當時也肯定這一說法,但是,宋運輝看到闵疲于應對已經傳到部裡的绯聞,很是懷疑,闵還有沒有心力考慮他的事情,畢竟,他的事還不是火燒眉毛般的急迫。
但是,從北京回來的水書記卻先找到了他。
國慶才過,天氣轉向涼爽,水書記找他單獨談話的時候,緊閉了所有門窗。
水書記把一份紅頭文件複印件遞給宋運輝,嚴肅地道:“你仔細看看這份文件,仔細思考一下你的出路。
我愛惜你的才華,可我也不可能一而再地挽留你。
看了文件後,你自己看着辦,我再給你一個機會。
” 宋運輝定定看了水書記一會兒,才看手中文件。
這是國務院發出的《國務院關于清理固定資産投資在建項目、壓縮投資規模、調整投資結構的通知》。
《通知》指出,“為了抑制通貨膨脹,為價格、工資改革創造條件,也為國民經濟的發展保持必要的後勁,國務院決定開展一次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的清理工作。
通過全面清理在建項目,做到大幅度壓縮投資規模,進一步調整投資結構。
這次清理對象包括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項目。
” 宋運輝看了之下,腦袋嗡嗡嗡的,其實早該預料到國家會發出類似通知,國家前階段不是一直奉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八字方針嗎?這回物價如此反常地飛漲,通貨膨脹如此據高不下,國家能不拿出調整措施來?隻是,對于他宋運輝而言,這等調整,來得太不是時候了。
可是,他又怎能留下。
雖然他如今已經能夠熟練應付金州總廠的是非,但他不願意把精力最旺盛的時間全放在内耗的勾心鬥角上。
金州确實是展示才華的巨大舞台,可是這舞台太壓抑,他那麼多恩師導師嶽父上司還在舞台上占據資深演員職位,即使手腳不靈便還想化妝成青春少艾扮演主角,這叫資格。
他這個真正的青春少艾,想排開這些僞少年唱響自己的歌喉,何其太難,将得罪人無數。
不如另辟舞台,即使簡陋些,狹小些,可他卻能任意施展,他相信,走出金州,他才能唱響真正屬于自己的旋律。
但是,又如何看待眼前這個《通知》?又如何向水書記表态? 宋運輝心下一橫,将手中《通知》放還水書記桌上,盡量克制,盡量冷靜地道:“水書記,我很希望能把由水書記創導的金州傳統帶出去,散枝開葉。
” 水書記顯然是比較失望,即使宋運輝再說得花好朵好也沒用。
他從沙發上起身,坐回自己辦公桌後的位置,沉默良久,才取出一份文件放桌上,卻是立刻改以非常惋惜的口吻神态道:“你找時間開始着手到幹部處辦手續吧,以後,金州就是你的娘家,金州随時歡迎你回來,也随時願意向你提供幫助。
也好,年輕人都關不住,外面闖闖也好。
” 宋運輝起身拿了文件一看,果然是等待已久的調令。
沒拿到調令時候,他一心一意地想走,可真拿到調令,他心裡忽然有些慌張,真就這麼走了?而且,還在前途未定的時候這麼毅然出走?未來究竟會否如期? 但水書記這時候也不挽留了,水書記有水書記的身份。
宋運輝強自鎮定下來,跟水書記客氣告别離開,回到辦公室,與即将調入的,目前還在北京的大工程籌建組取得聯系,獲得肯定而熱情的答複後,他将調令拎到總廠幹部處,頓時,總廠上下一片嘩然。
消息自然也長了翅膀般地傳到總廠幼兒園的程開顔耳朵裡。
程開顔一直知道宋運輝在尋求調動,可終于等到這一天來臨,而且還不是宋運輝第一個把消息告訴她,反而還是同事消息靈通地告訴她時,她并沒有宋運輝的定力,她在衆老師的好奇眼光中直接愣住,一張臉漲得通紅,随即眼淚也跟着流下。
同事一時都圍
現在照着宋運輝說的成本核算辦法做了,各家廠能獲得多少毛利,基本能知道個八九不離十。
正明忠富紅偉敢有個三心二意,他甯可關了廠也要撤了他們,他們放着鐵打的飯碗不好好守着,敢胡作非為嗎?現在與以前又不一樣了。
雷士根總是提心吊膽的,不等雷東寶說,他先苦苦想出對策,把他管着的原先側重結算功能的村财務組做一下結構性調整,改為結算和審計并重。
搞得雷東寶哭笑不得。
雷東寶雖然笑雷士根過于小心,可沒幹涉,這是雷士根分管的事,他充分信任雷士根,沒什麼大事時候絕不插手。
他還等着雷士根很不情願地答應了,才召集其他村幹部,和三個廠的主管領導們開會,推出決議。
他在會上一言九鼎,幾乎不容大家贊同或是反對,他說,這辦法很好,而且不是說理論要通過實踐來證明嗎?大丘莊的實踐證明這辦法管用,管用就得加緊做起來,吃屎也得搶着趁熱的,别等人家都學了大丘莊,小雷家才幹,小雷家要跑在全國前面,最起碼,也得跑在全市全省前面,全縣,那是說都不用說。
他說,他決定了。
辦法一推行,果然紅偉忠富正明三個不再纏着他提出大得沒邊兒的設想,紅偉幾乎是不到三天就拿出方案,打算上水泥電線杆。
忠富也不久就決定,先發展沼氣這個一本萬利的項目,同時後山種毛竹雷竹等産筍竹類,平地建起蔬菜大棚,結合山上已經種植的果樹,以萬頭養豬場的豬糞為依靠,做強小雷家的特色農業。
忠富這人喜愛農牧業,會動腦筋愛摸索,再加幾年下來,養豬場掙的錢不少,農業的投入又沒大工業那麼大,劃到他手裡的錢夠他支配。
他的計劃很快得到雷東寶批準,其實雷東寶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真的可行,但他選擇相信自己委任的人,首先相信忠富這個人執拗堅定的人品,其次相信忠富一向表現不錯的頭腦。
拿到錢,忠富就動手幹了起來。
雷正明可就不敢再提他原先的計劃,他的登峰廠雖然這幾年也掙了不少錢,可比起他提出的項目來,簡直是微不足道。
他隻有收回鴻鹄之志,有些委屈地尋找比較可行的項目。
他不恥下問,找那些問他進貨的生意人讨主意,那些進貨人都是楊巡一樣走南闖北的人,見多識廣,又是同一個圈子,大家各有好招。
雷正明決定先上一個楊巡建議的電器廠試試,沒想到楊巡不聲不響就替他解決了關鍵技術人員,他很是感激,特批先把火熱滾燙做出來的産品交給楊巡帶走北上,此後對楊巡更是另眼相待。
宋運輝與雷東寶常常電話來往,也知道小雷家最近的大措施,對于這回的改變他沒一處插手,他又是替雷東寶他們高興,說明他們畢竟是進步了,放開眼光了,自我摸索岀一套前進路子了。
可是,他心中還是有一些些失落,小雷家已經不需要他了。
這是不是同時也反證了他最近不進則退,思維已經趕不上小雷家的發展了?他這一些些的失落,卻是讓他心煩好幾天。
他竟然落後了。
他不能接受這一事實。
可是,他無處着力。
闵雖然恢複上班,可最近不大走出辦公室,沒一個月前發号施令的勁頭。
而水書記一點不怕累着,來來往往穿梭于金州北京,有兩次,闵也一起跟去,都不知道在忙些什麼。
宋運輝估計闵是去部裡滅火,而水是去部裡繼續做戲,甚至,可能撈取什麼好處吧。
但是,水書記還能撈取多少好處了?宋運輝想不明白,水書記不到一年就要退休了啊。
也當然,水和闵都沒時間主動搭理他的事。
他曾經在遇見闵的時候特意提起,雖然沒說得太明,怕闵跳腳。
但他還是向闵明确指出,他若是因此而無法調動,将對闵更加不利,毫無疑問,會被挪為分權的重要棋子。
闵當時也肯定這一說法,但是,宋運輝看到闵疲于應對已經傳到部裡的绯聞,很是懷疑,闵還有沒有心力考慮他的事情,畢竟,他的事還不是火燒眉毛般的急迫。
但是,從北京回來的水書記卻先找到了他。
國慶才過,天氣轉向涼爽,水書記找他單獨談話的時候,緊閉了所有門窗。
水書記把一份紅頭文件複印件遞給宋運輝,嚴肅地道:“你仔細看看這份文件,仔細思考一下你的出路。
我愛惜你的才華,可我也不可能一而再地挽留你。
看了文件後,你自己看着辦,我再給你一個機會。
” 宋運輝定定看了水書記一會兒,才看手中文件。
這是國務院發出的《國務院關于清理固定資産投資在建項目、壓縮投資規模、調整投資結構的通知》。
《通知》指出,“為了抑制通貨膨脹,為價格、工資改革創造條件,也為國民經濟的發展保持必要的後勁,國務院決定開展一次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的清理工作。
通過全面清理在建項目,做到大幅度壓縮投資規模,進一步調整投資結構。
這次清理對象包括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項目。
” 宋運輝看了之下,腦袋嗡嗡嗡的,其實早該預料到國家會發出類似通知,國家前階段不是一直奉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八字方針嗎?這回物價如此反常地飛漲,通貨膨脹如此據高不下,國家能不拿出調整措施來?隻是,對于他宋運輝而言,這等調整,來得太不是時候了。
可是,他又怎能留下。
雖然他如今已經能夠熟練應付金州總廠的是非,但他不願意把精力最旺盛的時間全放在内耗的勾心鬥角上。
金州确實是展示才華的巨大舞台,可是這舞台太壓抑,他那麼多恩師導師嶽父上司還在舞台上占據資深演員職位,即使手腳不靈便還想化妝成青春少艾扮演主角,這叫資格。
他這個真正的青春少艾,想排開這些僞少年唱響自己的歌喉,何其太難,将得罪人無數。
不如另辟舞台,即使簡陋些,狹小些,可他卻能任意施展,他相信,走出金州,他才能唱響真正屬于自己的旋律。
但是,又如何看待眼前這個《通知》?又如何向水書記表态? 宋運輝心下一橫,将手中《通知》放還水書記桌上,盡量克制,盡量冷靜地道:“水書記,我很希望能把由水書記創導的金州傳統帶出去,散枝開葉。
” 水書記顯然是比較失望,即使宋運輝再說得花好朵好也沒用。
他從沙發上起身,坐回自己辦公桌後的位置,沉默良久,才取出一份文件放桌上,卻是立刻改以非常惋惜的口吻神态道:“你找時間開始着手到幹部處辦手續吧,以後,金州就是你的娘家,金州随時歡迎你回來,也随時願意向你提供幫助。
也好,年輕人都關不住,外面闖闖也好。
” 宋運輝起身拿了文件一看,果然是等待已久的調令。
沒拿到調令時候,他一心一意地想走,可真拿到調令,他心裡忽然有些慌張,真就這麼走了?而且,還在前途未定的時候這麼毅然出走?未來究竟會否如期? 但水書記這時候也不挽留了,水書記有水書記的身份。
宋運輝強自鎮定下來,跟水書記客氣告别離開,回到辦公室,與即将調入的,目前還在北京的大工程籌建組取得聯系,獲得肯定而熱情的答複後,他将調令拎到總廠幹部處,頓時,總廠上下一片嘩然。
消息自然也長了翅膀般地傳到總廠幼兒園的程開顔耳朵裡。
程開顔一直知道宋運輝在尋求調動,可終于等到這一天來臨,而且還不是宋運輝第一個把消息告訴她,反而還是同事消息靈通地告訴她時,她并沒有宋運輝的定力,她在衆老師的好奇眼光中直接愣住,一張臉漲得通紅,随即眼淚也跟着流下。
同事一時都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