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 第十二節
關燈
小
中
大
值一提。
市裡組織的學習隻有一天,一天後就轉戰到其他先進農村,從天津,一直到膠東半島的營口,雷東寶邊看邊想,等學習結束,他讓正明和忠富先回去一步,他自個兒趕去大丘莊深入觀察學習。
市裡帶隊的領導笑說,要小雷家學學人家大丘莊的氣派,也去弄個車隊,反正小雷家的村路那麼寬闊。
雷東寶沒搭理,什麼鳥人,人家做事的本事沒看到,怎麼淨看到人家的享受。
再去大丘莊,與前一次沒頭沒腦地來有所不同,這回雷東寶有了思考,有了比較,他這回是帶着問題來。
他有很多問題,比如大丘莊如何解決城市來的技術人員不願落戶的問題,如何全面提高村裡農民技術水平的問題,如何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發展的問題,,還有發展該如何側重的問題,等等好多。
但是,大丘莊是出了名的先進,他一個小雷家每天都有參觀的人來,何況是大丘莊。
沒有跟團,他根本就找不到門縫兒打聽。
他拿出當年供銷系統斷他水泥鋼材供應時候,他帶着四寶挨家挨戶摸上門去陪笑臉說好話的勁頭,不恥下問,細心觀察,遞煙請喝酒地,雖然沒再看到禹作敏,可頗接觸了一個高層。
人家本來忙得沒好臉給他,可後來見他問的問題有門,不像有些參觀團走馬觀花,隻圍着奔馳轎車發癡,人家就坐下來接待了雷東寶。
幾頓飯吃下來,雷東寶既問清了大丘莊的大緻思路,又就自己小雷家的發展咨詢了人家先走一步人的意見。
到了天津火車站,雷東寶忽然想起應該把他的學習心得跟老徐讨論一番,聽取老徐的意見。
就提腳上了北京。
沒想到老徐出國考察,他隻能灰溜溜回去小雷家。
一路之上,他滿心都是計劃,興奮得白天睡不着覺,瞪着張飛一般的環眼躺硬卧上海闊天空地想,越想,越更是興奮,簡直恨不得身上插兩條翅膀,直接飛回家去實施。
這時候,什麼韋春紅,想都想不起來了。
回到小雷家,有人跟他說吊燈已經送去韋春紅的飯店,他也隻是“嗯”一聲作罷。
回到小雷家,雷東寶辦的第一件事,是把關系從縣裡找到市裡,從縣教育局攀到市教育局,花十萬塊錢,把今年去年兩年沒考上大學的十二個高中生都送進市高專分專業跟班讀書。
男的讀機電,女的讀财會。
硬是馬不停蹄地在高專開學前一天,把主要手續辦完,第二天一輛卡車,把十二個男女送進高專做大學生。
雷東寶往天津跑,天津回來又每天往市裡跑的時候,雷母也天天坐上村口公交車往市裡跑。
有風聲傳下來說國家不管物價了,以後商店愛漲價就漲價,雷母急了,這還了得,那以後不是随便商店打劫了嗎。
她立刻與老姐妹們湊一起,拿錢洗劫村裡的商店,鄉裡的商店,縣裡的商店,然後直接乘車洗劫市裡的商店。
商店裡都是人山人海,排隊跟打仗一樣,小雷家這幫富起來的老頭老太們個個使出渾身解數,配合作戰,你支援我,我支援你,看到什麼買什麼,錢似乎不是問題,隻要有東西。
等雷東寶忙碌稍告一個段落,一看家裡,桌上的熱水瓶多得可以排隊,床上堆着羊毛毯、晴綸毯、棉花胎、被面子、各色衣料、各色毛線、各色棉毛衫褲。
地下則是臉盆、水桶、鋁盒、搪瓷碗、筷子、鏟子、鐵鍋等用品,竈間則是大袋的米面,啤酒白酒,還有三箱方便面。
琳琅滿目,幾乎可以開個小雜貨店。
可老太太顯然還是覺得買得不夠,眼看着物價一天一個樣,三天大變樣,她急,恨不得把一輩子要用要吃的東西都買來。
手裡的錢花完了,她問雷東寶要存單。
雷東寶看着一屋子的貨色,終于決定不給。
難道還這能把一輩子的東西全買了不成?以後的東西,以後掙錢了買,他充分相信,别人賣得起,他隻有更買得起,他有那精力,還不如拼命掙錢去。
比如這幾天手下幾家廠的貨物,價格也是日漲夜漲,可還是有人把庫存買得一根毛都不剩,有人還恨不得花高價把豬娘也買去殺了,市面上日日漲價,小雷家也日日掙大錢。
但把個雷母失望的,可她不敢拿兒子怎麼樣,隻好偃旗息鼓停止瘋狂采購。
隻是看着老同伴們繼續跑市裡商店排隊,她心癢腳癢。
隻有雷東寶鎮定,連宋運輝這個以往漲價都袖手旁觀的人,這回也投入到狂買行列中去。
沒辦法,看着翻倍兒漲的價格,和一成不變的工資,誰能無動于衷?價格一放開,國家一不管,商店簡直是任意漲價,沒個節制。
但是,宋運輝手中可以調用的錢遠不如雷母的多,他隻能精打細算地把鮮活的塞滿冰箱,把糧油糖鹽和宋引需要的奶粉等必須的日用品塞滿廚房,就隻能眼睜睜看着價格翻跟鬥似的往上沖了。
但他沒買什麼臉盆水壺,他在國外見過好的,覺得這些現有的總有一天會被淘汰,他們現有的夠用。
再說,誰知道什麼時候,他這個位于處長樓的家忽然就給搬了呢。
他最憂心的還是那一紙調令。
原以為是鐵闆釘釘的調動,沒想到因為尋建祥來的那一晚水書記那次反常用車,給用岀了毛病。
那天晚上之後,有原籍市區的職工從親戚家聽來消息,說闵廠長與一個市歌舞團的亂搞男女關系,給當地派出所抓了,還是水書記連夜找市領導把人領出來,把事情悄悄掩了。
可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除非當事人個個都是利益相關者。
這麼火爆的事很快一傳十,十傳百,就在總廠傳開了。
闵廠長一時灰頭土臉的,好幾天開會沒出現,據說是進醫院住院了。
宋運輝想到水書記與他的單獨談話,再想到水書記去美國時,劉總工等人進京告狀,逼水書記不得不割肉處理,心中冷笑,兩個上位者一樣的伎倆。
誰又能知道,這消息的不慎傳出,又是不是水書記有意安排的漏洞呢?就像當初虞山卿不慎知道了劉總工們的動向。
可是,宋運輝無法旁觀。
他的調動,是與闵達成的桌下妥協,而水書記對他則是挽留。
如今出了這麼一出活劇,他的調動會不會受到影響? 但是,他還是繼續為調離,或者說是快速撤退暗做準備。
他幾乎已經退出新車間的日常管理,天天時時地呆在出口科,隻有新車間萬分火急時候他才過去一趟,甯可一杯茶,偶爾一枝煙,跟一個常規辦事員一般地手中拿張報紙,而更多時候是書。
他把梁思申以前寄來的那些管理金融書籍又複習一遍。
不過心裡有個感覺,似乎以前的梁思申比較單純,送的東西非常有心。
而現在雖然也很是有心,可總透着一股世俗,不再是單純的小姑娘。
宋運輝有些後悔以前拉梁思申做生意,不知道這麼一個插曲對梁思申是好還是不好。
旁邊辦公室國内業務科的科長最近忙了個底朝天,無數以前不曾冒頭的客戶拿着錢上來買貨,仿佛即使拿扁擔挑兩筐回家也是好的似的。
科長問宋運輝協調要新車間的産品,因此跟宋運輝說了現今的行情。
宋運輝好生奇怪,那還不漲價?科長說,都找不到水書記和闵廠長,水書記去北京,闵廠長住院,沒法開會發布文件确定新的價格。
他一個人怎麼敢在價格上亂來。
宋運輝聽着很是感慨,忽然想到,不在這個時期趁火打劫提價的國營企業估計還不止金州一家。
不提價的原因有這個那個,金州是兵荒馬亂,而有的可能是保守而按兵不動,更有的是壓根兒沒發應過來。
想到這個,他立刻拿起電話撥給小雷家,找雷東寶,讓雷東寶趁機趕緊囤積原材料。
沒想到,雷東寶在電話裡說,他早已囤積。
但不是他做出的決策,而是他不在時
市裡組織的學習隻有一天,一天後就轉戰到其他先進農村,從天津,一直到膠東半島的營口,雷東寶邊看邊想,等學習結束,他讓正明和忠富先回去一步,他自個兒趕去大丘莊深入觀察學習。
市裡帶隊的領導笑說,要小雷家學學人家大丘莊的氣派,也去弄個車隊,反正小雷家的村路那麼寬闊。
雷東寶沒搭理,什麼鳥人,人家做事的本事沒看到,怎麼淨看到人家的享受。
再去大丘莊,與前一次沒頭沒腦地來有所不同,這回雷東寶有了思考,有了比較,他這回是帶着問題來。
他有很多問題,比如大丘莊如何解決城市來的技術人員不願落戶的問題,如何全面提高村裡農民技術水平的問題,如何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發展的問題,,還有發展該如何側重的問題,等等好多。
但是,大丘莊是出了名的先進,他一個小雷家每天都有參觀的人來,何況是大丘莊。
沒有跟團,他根本就找不到門縫兒打聽。
他拿出當年供銷系統斷他水泥鋼材供應時候,他帶着四寶挨家挨戶摸上門去陪笑臉說好話的勁頭,不恥下問,細心觀察,遞煙請喝酒地,雖然沒再看到禹作敏,可頗接觸了一個高層。
人家本來忙得沒好臉給他,可後來見他問的問題有門,不像有些參觀團走馬觀花,隻圍着奔馳轎車發癡,人家就坐下來接待了雷東寶。
幾頓飯吃下來,雷東寶既問清了大丘莊的大緻思路,又就自己小雷家的發展咨詢了人家先走一步人的意見。
到了天津火車站,雷東寶忽然想起應該把他的學習心得跟老徐讨論一番,聽取老徐的意見。
就提腳上了北京。
沒想到老徐出國考察,他隻能灰溜溜回去小雷家。
一路之上,他滿心都是計劃,興奮得白天睡不着覺,瞪着張飛一般的環眼躺硬卧上海闊天空地想,越想,越更是興奮,簡直恨不得身上插兩條翅膀,直接飛回家去實施。
這時候,什麼韋春紅,想都想不起來了。
回到小雷家,有人跟他說吊燈已經送去韋春紅的飯店,他也隻是“嗯”一聲作罷。
回到小雷家,雷東寶辦的第一件事,是把關系從縣裡找到市裡,從縣教育局攀到市教育局,花十萬塊錢,把今年去年兩年沒考上大學的十二個高中生都送進市高專分專業跟班讀書。
男的讀機電,女的讀财會。
硬是馬不停蹄地在高專開學前一天,把主要手續辦完,第二天一輛卡車,把十二個男女送進高專做大學生。
雷東寶往天津跑,天津回來又每天往市裡跑的時候,雷母也天天坐上村口公交車往市裡跑。
有風聲傳下來說國家不管物價了,以後商店愛漲價就漲價,雷母急了,這還了得,那以後不是随便商店打劫了嗎。
她立刻與老姐妹們湊一起,拿錢洗劫村裡的商店,鄉裡的商店,縣裡的商店,然後直接乘車洗劫市裡的商店。
商店裡都是人山人海,排隊跟打仗一樣,小雷家這幫富起來的老頭老太們個個使出渾身解數,配合作戰,你支援我,我支援你,看到什麼買什麼,錢似乎不是問題,隻要有東西。
等雷東寶忙碌稍告一個段落,一看家裡,桌上的熱水瓶多得可以排隊,床上堆着羊毛毯、晴綸毯、棉花胎、被面子、各色衣料、各色毛線、各色棉毛衫褲。
地下則是臉盆、水桶、鋁盒、搪瓷碗、筷子、鏟子、鐵鍋等用品,竈間則是大袋的米面,啤酒白酒,還有三箱方便面。
琳琅滿目,幾乎可以開個小雜貨店。
可老太太顯然還是覺得買得不夠,眼看着物價一天一個樣,三天大變樣,她急,恨不得把一輩子要用要吃的東西都買來。
手裡的錢花完了,她問雷東寶要存單。
雷東寶看着一屋子的貨色,終于決定不給。
難道還這能把一輩子的東西全買了不成?以後的東西,以後掙錢了買,他充分相信,别人賣得起,他隻有更買得起,他有那精力,還不如拼命掙錢去。
比如這幾天手下幾家廠的貨物,價格也是日漲夜漲,可還是有人把庫存買得一根毛都不剩,有人還恨不得花高價把豬娘也買去殺了,市面上日日漲價,小雷家也日日掙大錢。
但把個雷母失望的,可她不敢拿兒子怎麼樣,隻好偃旗息鼓停止瘋狂采購。
隻是看着老同伴們繼續跑市裡商店排隊,她心癢腳癢。
隻有雷東寶鎮定,連宋運輝這個以往漲價都袖手旁觀的人,這回也投入到狂買行列中去。
沒辦法,看着翻倍兒漲的價格,和一成不變的工資,誰能無動于衷?價格一放開,國家一不管,商店簡直是任意漲價,沒個節制。
但是,宋運輝手中可以調用的錢遠不如雷母的多,他隻能精打細算地把鮮活的塞滿冰箱,把糧油糖鹽和宋引需要的奶粉等必須的日用品塞滿廚房,就隻能眼睜睜看着價格翻跟鬥似的往上沖了。
但他沒買什麼臉盆水壺,他在國外見過好的,覺得這些現有的總有一天會被淘汰,他們現有的夠用。
再說,誰知道什麼時候,他這個位于處長樓的家忽然就給搬了呢。
他最憂心的還是那一紙調令。
原以為是鐵闆釘釘的調動,沒想到因為尋建祥來的那一晚水書記那次反常用車,給用岀了毛病。
那天晚上之後,有原籍市區的職工從親戚家聽來消息,說闵廠長與一個市歌舞團的亂搞男女關系,給當地派出所抓了,還是水書記連夜找市領導把人領出來,把事情悄悄掩了。
可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除非當事人個個都是利益相關者。
這麼火爆的事很快一傳十,十傳百,就在總廠傳開了。
闵廠長一時灰頭土臉的,好幾天開會沒出現,據說是進醫院住院了。
宋運輝想到水書記與他的單獨談話,再想到水書記去美國時,劉總工等人進京告狀,逼水書記不得不割肉處理,心中冷笑,兩個上位者一樣的伎倆。
誰又能知道,這消息的不慎傳出,又是不是水書記有意安排的漏洞呢?就像當初虞山卿不慎知道了劉總工們的動向。
可是,宋運輝無法旁觀。
他的調動,是與闵達成的桌下妥協,而水書記對他則是挽留。
如今出了這麼一出活劇,他的調動會不會受到影響? 但是,他還是繼續為調離,或者說是快速撤退暗做準備。
他幾乎已經退出新車間的日常管理,天天時時地呆在出口科,隻有新車間萬分火急時候他才過去一趟,甯可一杯茶,偶爾一枝煙,跟一個常規辦事員一般地手中拿張報紙,而更多時候是書。
他把梁思申以前寄來的那些管理金融書籍又複習一遍。
不過心裡有個感覺,似乎以前的梁思申比較單純,送的東西非常有心。
而現在雖然也很是有心,可總透着一股世俗,不再是單純的小姑娘。
宋運輝有些後悔以前拉梁思申做生意,不知道這麼一個插曲對梁思申是好還是不好。
旁邊辦公室國内業務科的科長最近忙了個底朝天,無數以前不曾冒頭的客戶拿着錢上來買貨,仿佛即使拿扁擔挑兩筐回家也是好的似的。
科長問宋運輝協調要新車間的産品,因此跟宋運輝說了現今的行情。
宋運輝好生奇怪,那還不漲價?科長說,都找不到水書記和闵廠長,水書記去北京,闵廠長住院,沒法開會發布文件确定新的價格。
他一個人怎麼敢在價格上亂來。
宋運輝聽着很是感慨,忽然想到,不在這個時期趁火打劫提價的國營企業估計還不止金州一家。
不提價的原因有這個那個,金州是兵荒馬亂,而有的可能是保守而按兵不動,更有的是壓根兒沒發應過來。
想到這個,他立刻拿起電話撥給小雷家,找雷東寶,讓雷東寶趁機趕緊囤積原材料。
沒想到,雷東寶在電話裡說,他早已囤積。
但不是他做出的決策,而是他不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