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 第十節

關燈
記者。

    楊巡有生第一次接受了采訪,圍觀者于是更加不願離去,紛紛當看西洋鏡。

     終于,除了楊巡安排的老李徒弟佯裝買貨之外,有其他人也上門買貨了。

    每來一個,都竟然獲得圍觀者的拍手鼓勵,場面意外的熱烈。

    也不知是電器街被砸好幾天,人們買貨不方便好幾天,壓抑了需求,此時一下噴發,還是有人湊熱鬧,專挑熱鬧時候玩個當衆喧嘩,這一天,竟然賣掉不少民用電線,楊巡驚喜不已。

     但是,驚喜之下,他疲倦而興奮的腦袋也想到一件事,那些依然沒有行動的老鄉們,會如何看待他的公告他的舉動。

    他早看到有幾個老鄉在人堆外張望,卻沒進來。

    他猜測着老鄉們的心理,估計老鄉們一定對他滿心怒火。

     夜色不可避免地降臨。

    楊巡挽留老李的兩個徒弟留下,他支撐不住睡得人事不知。

    他估摸着今晚老鄉會找上他,可再怎麼要緊,他都需要休息,他累癱了。

    他抱着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心睡覺,相信兩個老李的徒弟能幫他将老鄉攔在門外。

    幾天前的長途颠簸,好幾天的無眠,昨晚一夜的操勞,今天一個白天的辛苦與緊張,再加幾天的提心吊膽,早已壓垮年輕的楊巡,他睡得人事不知,雷打不動。

     老李的兩個徒弟坐在暗室喝酒,一邊不時照看門燈照亮一方室外。

    兩人議論着會不會真有什麼楊巡老鄉打上門來。

    兩人也說,這幫江南電器街的人出了名的抱團,搞不好今晚他倆被圍攻都難說。

    但是情況卻出乎兩人的意料。

    人來了,而且還來得不少,可大多是傷殘婦孺,除了圍門口用方言叫罵,甚至往玻璃窗上扔磚,卻沒其他行動。

    那幫人想見楊巡,可楊巡睡得死豬一樣,那幫人想出手撼醒楊巡,卻有老李兩位弟子擋住。

    那幫人沒多堅持,圍了兩個不到的小時就走了。

    隻剛修好的玻璃窗又碎了兩塊。

    楊巡卻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太陽曬進來,才被老李的徒弟搖醒。

     老李的徒弟奇道:“昨晚來了你好多老鄉,你真睡還是假睡啊?” “真睡,昨晚他們沒怎麼樣?” “你膽子可真夠大啊,知道他們來你還睡得着。

    等着吧,今晚還會有人來。

    ” 楊巡飛快洗臉刷牙,“放心,暫時他們沒實力。

    這條街男人現在個個有傷,重的還躺醫院裡。

    女的能頂啥用,兩位哥哥門口一站,誰還敢進來?等再過幾天,他們看着我生意好,沒人再有時間跟我糾纏,自己進貨擺攤都來不及了。

    兩位哥哥等等我,我去買了包子來,我們喝上幾口,正好兩位哥哥回去睡覺。

    ” 楊巡飛快騎車出去,買了一大包大肉包子,回來打開一瓶白瓶二鍋頭大家一起喝,那邊老李的徒弟早已把寫滿字的門闆搬回老地方去。

    老李一個徒弟邊喝邊說:“我們回去再跟師父說說,你這兒白天一人不夠,再叫兩個師兄弟過來幫忙。

    ” “那怎麼好意思,你們也得工作。

    ” “我們工作還不是師父一句話的事。

    你别怕我們人手不夠,我們師兄弟忙不過來,還有我們自家兄弟姐妹,咱中國多的是人,否則幹嗎計劃生育呢,你說是不?師父說了一定要保證你安全,我們說啥不能讓你掉一塊皮。

    ” 楊巡感激:“怎麼謝你們才好。

    這城裡要評誰仗義,你師父要認了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 “我們師父那還用說,我們都争着拜師父,别人想還擠不進呢。

    小楊,你們那幫老鄉晚上……你得留意着他們。

    ” 他們說話着,已經有顧客上門。

    楊巡殷勤迎上去,人家見面先問昨天的事,楊巡一邊笑呵呵說明,一邊介紹型号規格,仿佛一個人生着兩張嘴巴似的。

    沒多久,顧客就抱着一捆電線滿意而走。

    老李的兩位徒弟一邊兒看着,等客人走了,忍不住地笑:“小楊,你這态度不知比國營五金交電商店好多少。

    我們進五金交電買東西,那是理都沒人理我們。

    跟你這兒買東西久了,誰還耐煩看國營店的白眼。

    ” “那沒法比,人家是國營,旱澇保收。

    我們不一樣,我們一天沒顧客上門,一天就沒進帳。

    兩位哥哥也是國營的,我不知多羨慕,可我農村戶口,想進國營單位?沒門。

    我讓我弟弟妹妹好好讀書,哪天考上大學升城鎮戶口,也跟着吃皇糧。

    ” “現在國營有什麼用,都沒你們個體戶賺得好。

    我們活兒少,可錢也少。

    ” “話不能這麼說。

    萬一國家政策變了,我們這些個體戶再回去握鋤頭都有可能。

    哎唷,又有人來。

    ” 楊巡沒想到顧客絡繹不絕,老李兩個徒弟見此也就不多呆了,等兩位師兄弟過來換班,他們便回去睡覺。

    楊巡欣喜,見縫插針地,就打電話給以前那些管供銷的老顧客,說明昨天今天以來發生的情況,大夥兒在電話裡都挺為楊巡高興的,有人當即要求楊巡開始送貨。

    不過大家都可惜,事情過後,楊巡經營的品種不得不單一不少。

    不過,生意就這麼算是恢複了,而且又因為電器街上其他倉庫都還沒恢複,楊巡的生意因此少了競争,格外火爆。

     看上去誰都為楊巡高興,連進門來的顧客都因為從衆心理,看着别人踴躍地買,他們也覺得事情應該真如門闆上寫的那麼有所改觀,現在楊巡拿出來的電線應該沒錯,因此也放心了買。

    隻有楊巡自己心中知道事情絕沒如此簡單。

    老鄉們有氣他有嫉妒他的,非昨晚一夜鬧騰能完。

    而煤礦那邊的事雖然是老王惹的,可誰知道政府會如何收拾他們這些南方來的。

    如今其他人都作鳥獸散,潛伏一邊兒等待風頭過去,隻有他一個欠債的沒辦法隻有硬着頭皮上,政府如果出手收拾,肯定先收拾他。

    他為此到附近一家單位借今天的報紙看,果然,昨天記者采訪了他,今天報紙沒依記者之諾登載岀來,可見,這條街上的事遠還沒完。

    他這幾天實際等于坐在炭盆子上。

     楊巡今天其實一醒來就在等老鄉們的電話。

    他們既然昨晚進不了門吵不醒他沒拿到他的态度,今天肯定會來電話。

    但是,楊巡一直在想誰會出面打這個電話。

    他們一幫人中,資格最老的老王已經被抓進去,自身難保。

    而他們其他人,實力都不如他,平常在他面前平等地位,甚至還不如他說話有份,楊巡看了報紙後走回店裡,一路心說,這麼晚還沒來電話,肯定他們無法推舉岀一個狠的打這個電話。

     一直到中午,楊巡到一家小飯店扣來一大份豬蹄,一臉盆大小的柿子炖牛肉,幾個人開吃,老鄉們的電話才姗姗而來。

    老鄉一開口就非常火爆,“楊巡,你什麼意思,你自己痛快,還讓不讓我們開店?” 楊